笔趣阁 www.biquge34.net,象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八百四十三章国际象棋终极对手
事情源自一位身在纽约的叫谢尔比·莱曼的电视业人,同时又是一位国际象棋促进者,还是1987年世界冠军对抗赛的电视评论员。
我们都知道,1989年的卡斯帕罗夫是国际象棋毫无疑问的王者,对此几乎没有任何异议。
当时,一名来自台湾的学生名叫许峰雄(Feng-Hsuing Hsu),正在卡内基·梅隆大学攻读博士学位,选择的论文课题就是制作一台非常先进的棋弈电脑。他把程序以并行方式运行在彼此相连的处理器上,名字叫深思(Deep Thought),由此开始了一个惯例,即在程序前加个前缀“deep“来表示它运行在并行处理器上【译注:本站也提过,有些棋弈软件名字前面加个deep的含义】。深思以及它的算法是美国计算机学会(ACM)集中讨论的主题。就棋弈电脑而言,深思是一个巨人。
谢尔比·莱曼想到了让两个巨人战斗一番,拼个火花四溅。他给加里出价一万美元,加里答应了。
那是在菲舍尔大战斯帕斯基又过了十七年之后,国际象棋的新闻才又得以重登上美国媒体的头版。纽约正是合适地点。但我们不禁想问,在非国际象棋人群心目中,为什么这场对抗赛也燃起了热火?
深思是台数码怪物,运行在三台SUN工作站上,每台使用双处理器,这些双处理器相连在一起,于是它能够并行运算分析。每个双处理器的起始速度接近一秒钟运算七十五万个局面。与之相比,加里一秒钟看三个局面。
媒体把赛事誉为捍卫人类尊严的比赛,国际象棋成为美国媒体的显著采写对象,连篇累牍地报道。
比赛采用两局制,每局用时90分钟。实际情况有点令人失望,电脑根本不是对手。首局加里走得从从容容,仍然取胜。次局则以战术粉碎了深思。当然,电脑国际象棋还处于幼年时期,有很多失利的原因比如“易位错误”、很小容量的开局库、以及其它转换时的问题还有各相连处理器之间共享信息的缺陷。
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加里以一句俏皮话总结比赛,那就是小标题下引用的那句。
几年里没有策划下一次比赛,但是人机大战是正正式式揭开了。
1994:英特尔国际象棋世界快棋挑战赛
九十年代初期,棋弈软件成为商业公司的发展项目。Fritz、Rebel和Genius开始亮相。于是人机大战再度引发兴趣是不可避免的了。
1994年上半年,英特尔组织了可能是史上最强的闪电战大赛,有17名特级大师参加,平均等级分2625,比赛地点在德国慕尼黑,采用双循环闪电棋赛。参赛的还有一台运行Fritz3的电脑,电脑是装备最新式英特尔奔腾90处理器的Olivetti,当时欧洲只有三台这样的电脑。Fritz对包括阿南德、盖尔凡德、卡斯帕罗夫、克拉姆尼克和肖特均有胜绩,令人惊讶,最后和卡斯帕罗夫并列第一。在复赛中,志在必得的卡斯帕罗夫以4:1大胜电脑。
1995:小卡两次出战电脑
1995年是卡斯帕罗夫繁忙的一年,除中间大胜阿南德夺PCA世界冠军锦标头衔外,他和电脑进行了两次对抗。
第一次是在科隆对Genius,对此他视为报仇,因为上一年的1994年,英国Richard Lang编写的程序Genius,在伦敦举行的英特尔职业国际象棋联合会拉力赛中战胜了小卡并把他淘汰出局。不过那是25分钟的快棋赛。
这次加里向Genius复仇,1995年,采用双局制。首局他执白,这是特级大师如何平缓而确保地击败电脑的精彩实例,他一步一步地攫取主动,最后Genius负;次局他执黑成功下和。所以对抗结果,卡斯帕罗夫终于报了仇。
第二次是在伦敦和Fritz4。加里首局执黑,在车兵残局里走得很精彩,战胜了Fritz4;次局执白,他简化成异色格象残局,成功和棋,因此这次对抗加里亦胜。
1996:深蓝 vs.卡斯帕罗夫
“我能够感受到来自棋桌对面一种新型的智慧。”
——加里·卡斯帕罗夫
许峰雄并没有闲着,他一直在完善他的棋弈程序,曾经叫芯测(ChipTest),后来叫深思,到现在已经很成规模。他完成了博士学位后,和协作程序员莫雷·坎贝尔(Murray Campbell)一道加入IBM。现在有一整个团队全日制地为电脑国际象棋工作,并且为特别设计的芯片编写程序。此时这个程序已经命名为深蓝。
加里就要和这个程序在费城比赛六局,由ACM组织,纪念电脑诞生五十周年。奖金额大涨至40万美元。
首局电脑胜,媒体一片哗然。但次局的后象兵残局,加里走得精彩,激战73回合最终成功征服这头蓝色怪兽扳平比分。
接下来两局是和棋。后来加里宣布说比赛半程后他必须改变策略以击败深蓝。“我全力要做到的是避免给予电脑任何具体的可进行针对性计算的目标,”他说。这正是反电脑棋弈的精辟见解之一。他终于连胜最后两局,满意地为这次对抗划上句号并得到奖金。
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他有点“修正”自己的意见。“因此,尽管我的确看到了一些智慧的标记,但是那是一种怪异的类型,顽固却低效的类型,让我觉得自己还有若干年好过。”可惜,仅仅过一年预言就破灭了。
1996: Fritz vs.卡尔波夫
似乎人人都关注卡斯帕罗夫对深蓝之时,另一位大人物出战电脑的比赛相对不受注意。真正的电脑国际象棋爱好者应该记得AEGON 1996,在荷兰海牙,50个强程序配对50位强大师。
值得注意的是卡尔波夫和Fritz之间的两局。首局,卡尔波夫执白,又是那个老谋深算的卡尔波夫,他诱引Fritz一点点放弃主动,这里一点那里一点的。然后简化局面进入残局,轻松战而胜之。次局他后手战和,胜了那个对抗。
1997 深蓝 vs 卡斯帕罗夫:回敬赛
“我们所看到的,是世界最强棋手对战卡斯帕罗夫。”
——IBM的CEO郭士纳在回答这次比赛为什么如此受关注时说
这次比赛,是唯一一次超一流特级大师负于超级电脑。
关于这次比赛的评论和回顾已经很多很多了……我们没必要重复。我们看看其它,IM Malcolm Pein可能偶然道出了卡斯帕罗夫一方的关键失误之处,他在评论2002年克拉姆尼克和Fritz之战时说:“当然,这个比赛和深蓝那次之间一个主要区别是,每局之间不准更换程序。”我不敢相信1997年时卡斯帕罗夫居然忽略了商定这点。
如果不谈论当时的第二局,对1997年那次回敬赛的评论就不完整。加里向深蓝舍弃两兵,但电脑拒绝,而是为争取更好局面而战。它一直是每三... -->>
第八百四十三章国际象棋终极对手
事情源自一位身在纽约的叫谢尔比·莱曼的电视业人,同时又是一位国际象棋促进者,还是1987年世界冠军对抗赛的电视评论员。
我们都知道,1989年的卡斯帕罗夫是国际象棋毫无疑问的王者,对此几乎没有任何异议。
当时,一名来自台湾的学生名叫许峰雄(Feng-Hsuing Hsu),正在卡内基·梅隆大学攻读博士学位,选择的论文课题就是制作一台非常先进的棋弈电脑。他把程序以并行方式运行在彼此相连的处理器上,名字叫深思(Deep Thought),由此开始了一个惯例,即在程序前加个前缀“deep“来表示它运行在并行处理器上【译注:本站也提过,有些棋弈软件名字前面加个deep的含义】。深思以及它的算法是美国计算机学会(ACM)集中讨论的主题。就棋弈电脑而言,深思是一个巨人。
谢尔比·莱曼想到了让两个巨人战斗一番,拼个火花四溅。他给加里出价一万美元,加里答应了。
那是在菲舍尔大战斯帕斯基又过了十七年之后,国际象棋的新闻才又得以重登上美国媒体的头版。纽约正是合适地点。但我们不禁想问,在非国际象棋人群心目中,为什么这场对抗赛也燃起了热火?
深思是台数码怪物,运行在三台SUN工作站上,每台使用双处理器,这些双处理器相连在一起,于是它能够并行运算分析。每个双处理器的起始速度接近一秒钟运算七十五万个局面。与之相比,加里一秒钟看三个局面。
媒体把赛事誉为捍卫人类尊严的比赛,国际象棋成为美国媒体的显著采写对象,连篇累牍地报道。
比赛采用两局制,每局用时90分钟。实际情况有点令人失望,电脑根本不是对手。首局加里走得从从容容,仍然取胜。次局则以战术粉碎了深思。当然,电脑国际象棋还处于幼年时期,有很多失利的原因比如“易位错误”、很小容量的开局库、以及其它转换时的问题还有各相连处理器之间共享信息的缺陷。
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加里以一句俏皮话总结比赛,那就是小标题下引用的那句。
几年里没有策划下一次比赛,但是人机大战是正正式式揭开了。
1994:英特尔国际象棋世界快棋挑战赛
九十年代初期,棋弈软件成为商业公司的发展项目。Fritz、Rebel和Genius开始亮相。于是人机大战再度引发兴趣是不可避免的了。
1994年上半年,英特尔组织了可能是史上最强的闪电战大赛,有17名特级大师参加,平均等级分2625,比赛地点在德国慕尼黑,采用双循环闪电棋赛。参赛的还有一台运行Fritz3的电脑,电脑是装备最新式英特尔奔腾90处理器的Olivetti,当时欧洲只有三台这样的电脑。Fritz对包括阿南德、盖尔凡德、卡斯帕罗夫、克拉姆尼克和肖特均有胜绩,令人惊讶,最后和卡斯帕罗夫并列第一。在复赛中,志在必得的卡斯帕罗夫以4:1大胜电脑。
1995:小卡两次出战电脑
1995年是卡斯帕罗夫繁忙的一年,除中间大胜阿南德夺PCA世界冠军锦标头衔外,他和电脑进行了两次对抗。
第一次是在科隆对Genius,对此他视为报仇,因为上一年的1994年,英国Richard Lang编写的程序Genius,在伦敦举行的英特尔职业国际象棋联合会拉力赛中战胜了小卡并把他淘汰出局。不过那是25分钟的快棋赛。
这次加里向Genius复仇,1995年,采用双局制。首局他执白,这是特级大师如何平缓而确保地击败电脑的精彩实例,他一步一步地攫取主动,最后Genius负;次局他执黑成功下和。所以对抗结果,卡斯帕罗夫终于报了仇。
第二次是在伦敦和Fritz4。加里首局执黑,在车兵残局里走得很精彩,战胜了Fritz4;次局执白,他简化成异色格象残局,成功和棋,因此这次对抗加里亦胜。
1996:深蓝 vs.卡斯帕罗夫
“我能够感受到来自棋桌对面一种新型的智慧。”
——加里·卡斯帕罗夫
许峰雄并没有闲着,他一直在完善他的棋弈程序,曾经叫芯测(ChipTest),后来叫深思,到现在已经很成规模。他完成了博士学位后,和协作程序员莫雷·坎贝尔(Murray Campbell)一道加入IBM。现在有一整个团队全日制地为电脑国际象棋工作,并且为特别设计的芯片编写程序。此时这个程序已经命名为深蓝。
加里就要和这个程序在费城比赛六局,由ACM组织,纪念电脑诞生五十周年。奖金额大涨至40万美元。
首局电脑胜,媒体一片哗然。但次局的后象兵残局,加里走得精彩,激战73回合最终成功征服这头蓝色怪兽扳平比分。
接下来两局是和棋。后来加里宣布说比赛半程后他必须改变策略以击败深蓝。“我全力要做到的是避免给予电脑任何具体的可进行针对性计算的目标,”他说。这正是反电脑棋弈的精辟见解之一。他终于连胜最后两局,满意地为这次对抗划上句号并得到奖金。
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他有点“修正”自己的意见。“因此,尽管我的确看到了一些智慧的标记,但是那是一种怪异的类型,顽固却低效的类型,让我觉得自己还有若干年好过。”可惜,仅仅过一年预言就破灭了。
1996: Fritz vs.卡尔波夫
似乎人人都关注卡斯帕罗夫对深蓝之时,另一位大人物出战电脑的比赛相对不受注意。真正的电脑国际象棋爱好者应该记得AEGON 1996,在荷兰海牙,50个强程序配对50位强大师。
值得注意的是卡尔波夫和Fritz之间的两局。首局,卡尔波夫执白,又是那个老谋深算的卡尔波夫,他诱引Fritz一点点放弃主动,这里一点那里一点的。然后简化局面进入残局,轻松战而胜之。次局他后手战和,胜了那个对抗。
1997 深蓝 vs 卡斯帕罗夫:回敬赛
“我们所看到的,是世界最强棋手对战卡斯帕罗夫。”
——IBM的CEO郭士纳在回答这次比赛为什么如此受关注时说
这次比赛,是唯一一次超一流特级大师负于超级电脑。
关于这次比赛的评论和回顾已经很多很多了……我们没必要重复。我们看看其它,IM Malcolm Pein可能偶然道出了卡斯帕罗夫一方的关键失误之处,他在评论2002年克拉姆尼克和Fritz之战时说:“当然,这个比赛和深蓝那次之间一个主要区别是,每局之间不准更换程序。”我不敢相信1997年时卡斯帕罗夫居然忽略了商定这点。
如果不谈论当时的第二局,对1997年那次回敬赛的评论就不完整。加里向深蓝舍弃两兵,但电脑拒绝,而是为争取更好局面而战。它一直是每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