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biquge34.net,大秦帝国风云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1)文明的冲突
“蒙古”这一称谓始见于《后唐书》、《契丹国志》,称作“蒙兀室韦”和“萌古”,宋代以后文献确定为“蒙古”,意思是“马背上的民族”,秦汉时期叫匈奴,这是对北方、西部众多游牧民族的一个泛称,所指基本上是东起额尔古纳河,北至贝加尔湖,西至阿尔泰山之间的广大地区,这是中原王朝通过各种手段(军事占领、通婚结盟)所能控制的北方、西方极限势力范围,而在历史的长河中,蒙古极盛之时,要远远扩大了这个版图,所以,以上地理界限是从中原农业文明的立场来界定的,即所谓鞭之所及。
蒙古大体可以划分为西蒙、漠北蒙古(外蒙)、漠南蒙古(内蒙),清朝初年,西蒙古势力被康熙击溃、漠南蒙古归附中原、漠北蒙古最终承认了大清的宗主国地位,臣服于满清控制下的中原文明。
蒙古地区历史上走马灯一般出现过犬戎、突厥、匈奴、回鹘、契丹、大元等强力政权,再加上西域高昌、车师、于阗、疏勒、鄯善、龟兹、焉耆等大大小小五十余国,分化、组合、屠戮、融合,交织成一部异常复杂、贯穿中国历史始终的生态图景。
蒙古与中原的纷争是伴随中原文明成长自始至终的,即随着中原势力不断膨胀、蒙古势力不断被压缩向北,这是游牧文明与农业文明之间发生的一场难以调和的历史较量,是为争取生存空间的残酷斗争,双方势力互有消长,甚至来自北方的游牧部落历史上消灭过宋、大明,建立过统治整个大中国地区的大元王朝、大清王朝,但总体上说游牧文明逐渐走向衰落的历史宿命没有改观。
不过这一切也不能简单地概括为:先进生产力与落后生产力的矛盾,蒙古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气候环境并不适宜农业种植,游牧是最佳的生活方式,它也是一方洒满北方游牧民族先祖汗水、泪水、血水,值得他们去誓死捍卫的热土。笔者认为定义为南北冲突似乎更加合理。
历史上发动主动攻击的一方,绝大部分是蒙古。往往是其先南下抢掠、屠杀,然后招至中原地区的反击,多少王朝成败兴亡如东逝之水,中华民族就是在这漫长的杀伐和短暂的和平中度过了五千年。
为什么来自北方的攻击历史上屡屡得手呢?为什么被视为先进文明的中原农业文明在较量中屡屡落败呢?除了军事指挥的能力、士兵的战斗力高低、军事装备方面的差异等等,一个重要的原因其实是地球!
地球从西向东高速旋转,地面上所有物体都会具备惯性,顺应地球自转方向的运动,这就是惯性力,同时地面上所有物体都具备指向地心的重力。在地球赤道上这两种力量呈垂直的平衡状态,赤道以北这两种力量就会产生一定夹角和扭屈,拉动北半球所有物体向右偏转,同样道理在南半球所有物体都会向左偏转。这和军事斗争有关系吗?应当说意义非常重大。北半球训练有素的炮兵(武器要具备一定射程)如果不加正确训练或火控指挥系统不作调整,到了南半球作战就等于废了武功。现代在这个问题上闹的最大笑话是英阿马岛之战,英军军舰炮击阿根廷守军阵地,命中率非常低下,英军按照训练中的常规办法进行修正,结果命中率更低了,弄得灰头土脸,百思不得其解这些一贯优秀的炮手是怎么?直到战后总结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人类要生存,最重要的的就是水源。所以,所有城镇的建设必须临近江河、湖泊。在北半球,河水自西向东流动过程中向右偏,直接冲刷、侵蚀河流的南岸,造成河岸崩塌,河流南部多洪水泛滥,北岸堤防高耸,相比南岸要完整安全,河流北部适宜居住,所以,古代大部分城镇的建设一般选择在江河的北部。在河流的北岸防御来自南方的进攻具备一定地貌优势,可如果敌人的威胁来自北方,身后是河,退无可退,防御优势顿时化为乌有,非常被动。这正是中国历史上北方不断击败南方的自然原因。
()军事的较量
数千年来,随着北半球自然气候条件的变化,气温逐渐上升,洪水泛滥造成大面积的冲击、淤积平原,导致草原面积逐步向北退缩,北方游牧部落追随草原变化的脚步,居住区逐步向北迁徙,同时随着人类农业耕作技术、水利灌溉技术的发展,中原农业文明填补了留下来这一生存空间,这样一来就大体形成了一条不十分明显的农牧分界线,北方游牧,南方种植,中间的缓冲地带就是亦农亦耕,出现了水乳交融、相互通婚、彼此接受对方的生活方式的民族大融合。北方向提供南方耕作需要的牲畜、肉类,南方向北方提供铁器和茶叶、粮食。不幸的是很快就演变成了南方利用北方提供的战马,北方使用南方提供的铁制武器开始了漫长、残酷的厮杀过程。
周幽王宠爱美女褒姒,“烽火戏诸侯”导致被犬戎破镐京,这也许是有明确史料记载以来,中原文明所遭受来自北方的第一次重创。东周末年,秦国经历商鞅变法和吕不韦长期执政,加上气吞万里的盖世秦皇,励精治图终于造就了一直能够扫平中原六国的虎狼之师,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能够从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军阵中,体会到来自远古的心灵震撼和叹服。秦王扫六合后派大将蒙恬打击北方,驱赶了匈奴势力,但也不得不修筑一道万里长城来防御北方匈奴的威胁,其实秦皇所作的主要是把以前北方诸侯国各自修筑的城墙联结起来,长城修到山海关入海是明代戚继光所为,为修筑长城秦朝征发天下徒役,劳民伤财搞的天下民怨沸腾,不仅留下了孟姜女哭长城的著名传说,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就发生在他们被押送去修长城的路上!以强秦雄霸中国的军力,难道也对匈奴无可奈何吗?
这要从古代中原各国的军制说起,因为马匹缺乏,士兵不善于骑射,古代中原各国军事斗争主要是步战和战车(乘),近距离使用弓孥,贴身使用矛戈等冷兵器,战车用来冲击敌阵,即使人仰车翻也会严重破坏敌人的阵型,所以战车无疑是当时最重要的武器,古代评价大国小国也正是以万乘之国、千乘之国、百乘之国来区分。两军交战分左、中、右军列阵迎敌(这就是“三军”的由来),部分强国还设后军作为预备队。两军交战就是两股人流冲撞在一起,残酷地格杀,刺入敌人身体的武器未及拔出就有可能被身边的敌人砍倒,再勇武的猛士也会在奔跑厮杀中力竭而亡,人员的消耗损失非常巨大,所以才会有《孙子兵法》中开宗明义的感慨“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三国演义》等文学描述的两军相对,仅由军事将领出战分高下、定输赢的情形基本不会出现。古代中原各国这套战法用于内战尚可,对付骑兵就会立即陷入困境。
北方骑兵身材高大威武、体能充沛、势大力沉,骑上战马快速如风,冲锋时可以紧贴马背或摇摆于战马左右两肋躲避箭矢,中原军队士兵与蒙古骑兵交手往往来不及射出第二只箭,就已倒在刀锋之下,除非一箭就能将敌人射落下马,这与当时武器射速太低有直接关系。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历史上对付蒙古骑兵部队功勋卓著的军事将领,无一例外是神射手,他们统帅的部队也全部精于骑射,采取了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的蒙古战法,如李广、卫青、霍去病等人(后面论述)。因为蒙古骑兵快速运动,当蒙古骑兵攻击中原军队左翼时,中军和右军就发挥不出作用,来不及支援。三军横向列阵,往往又被冲击、分割成数段,各个歼灭,大多数情况下蒙古骑兵总能以少胜多,轻松击败中原军队,一旦战败中原军队连逃跑也赛不过马蹄,往往全军覆灭、伤亡惨重。中原军队对付蒙古骑兵凭城固守,尽量避免野战,就成了中原对北方用兵的一条军事原则。
对付骑兵吃大亏的事,不仅仅发生在古代,196--197年红军西路军被甘肃马鸿逵、马步芳、马步青骑兵部队全军尽墨就是现代一个典型的例子。后来,解放军西征解放甘肃、宁夏地区时,才由彭德怀洗雪了前仇-----小部队引诱敌人骑兵出击,阵前数百挺机枪攒射,打的“三马”人仰马翻,一举全歼。
蒙古军队之所以不好对付,还存在一定气象原因。这就是蒙古可以随时南下进攻中原地区,而中原地区要向北反击却遭遇到气象条件的限制,岑参在《白雪歌》中就曾记述“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数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翰海阑... -->>
(1)文明的冲突
“蒙古”这一称谓始见于《后唐书》、《契丹国志》,称作“蒙兀室韦”和“萌古”,宋代以后文献确定为“蒙古”,意思是“马背上的民族”,秦汉时期叫匈奴,这是对北方、西部众多游牧民族的一个泛称,所指基本上是东起额尔古纳河,北至贝加尔湖,西至阿尔泰山之间的广大地区,这是中原王朝通过各种手段(军事占领、通婚结盟)所能控制的北方、西方极限势力范围,而在历史的长河中,蒙古极盛之时,要远远扩大了这个版图,所以,以上地理界限是从中原农业文明的立场来界定的,即所谓鞭之所及。
蒙古大体可以划分为西蒙、漠北蒙古(外蒙)、漠南蒙古(内蒙),清朝初年,西蒙古势力被康熙击溃、漠南蒙古归附中原、漠北蒙古最终承认了大清的宗主国地位,臣服于满清控制下的中原文明。
蒙古地区历史上走马灯一般出现过犬戎、突厥、匈奴、回鹘、契丹、大元等强力政权,再加上西域高昌、车师、于阗、疏勒、鄯善、龟兹、焉耆等大大小小五十余国,分化、组合、屠戮、融合,交织成一部异常复杂、贯穿中国历史始终的生态图景。
蒙古与中原的纷争是伴随中原文明成长自始至终的,即随着中原势力不断膨胀、蒙古势力不断被压缩向北,这是游牧文明与农业文明之间发生的一场难以调和的历史较量,是为争取生存空间的残酷斗争,双方势力互有消长,甚至来自北方的游牧部落历史上消灭过宋、大明,建立过统治整个大中国地区的大元王朝、大清王朝,但总体上说游牧文明逐渐走向衰落的历史宿命没有改观。
不过这一切也不能简单地概括为:先进生产力与落后生产力的矛盾,蒙古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气候环境并不适宜农业种植,游牧是最佳的生活方式,它也是一方洒满北方游牧民族先祖汗水、泪水、血水,值得他们去誓死捍卫的热土。笔者认为定义为南北冲突似乎更加合理。
历史上发动主动攻击的一方,绝大部分是蒙古。往往是其先南下抢掠、屠杀,然后招至中原地区的反击,多少王朝成败兴亡如东逝之水,中华民族就是在这漫长的杀伐和短暂的和平中度过了五千年。
为什么来自北方的攻击历史上屡屡得手呢?为什么被视为先进文明的中原农业文明在较量中屡屡落败呢?除了军事指挥的能力、士兵的战斗力高低、军事装备方面的差异等等,一个重要的原因其实是地球!
地球从西向东高速旋转,地面上所有物体都会具备惯性,顺应地球自转方向的运动,这就是惯性力,同时地面上所有物体都具备指向地心的重力。在地球赤道上这两种力量呈垂直的平衡状态,赤道以北这两种力量就会产生一定夹角和扭屈,拉动北半球所有物体向右偏转,同样道理在南半球所有物体都会向左偏转。这和军事斗争有关系吗?应当说意义非常重大。北半球训练有素的炮兵(武器要具备一定射程)如果不加正确训练或火控指挥系统不作调整,到了南半球作战就等于废了武功。现代在这个问题上闹的最大笑话是英阿马岛之战,英军军舰炮击阿根廷守军阵地,命中率非常低下,英军按照训练中的常规办法进行修正,结果命中率更低了,弄得灰头土脸,百思不得其解这些一贯优秀的炮手是怎么?直到战后总结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人类要生存,最重要的的就是水源。所以,所有城镇的建设必须临近江河、湖泊。在北半球,河水自西向东流动过程中向右偏,直接冲刷、侵蚀河流的南岸,造成河岸崩塌,河流南部多洪水泛滥,北岸堤防高耸,相比南岸要完整安全,河流北部适宜居住,所以,古代大部分城镇的建设一般选择在江河的北部。在河流的北岸防御来自南方的进攻具备一定地貌优势,可如果敌人的威胁来自北方,身后是河,退无可退,防御优势顿时化为乌有,非常被动。这正是中国历史上北方不断击败南方的自然原因。
()军事的较量
数千年来,随着北半球自然气候条件的变化,气温逐渐上升,洪水泛滥造成大面积的冲击、淤积平原,导致草原面积逐步向北退缩,北方游牧部落追随草原变化的脚步,居住区逐步向北迁徙,同时随着人类农业耕作技术、水利灌溉技术的发展,中原农业文明填补了留下来这一生存空间,这样一来就大体形成了一条不十分明显的农牧分界线,北方游牧,南方种植,中间的缓冲地带就是亦农亦耕,出现了水乳交融、相互通婚、彼此接受对方的生活方式的民族大融合。北方向提供南方耕作需要的牲畜、肉类,南方向北方提供铁器和茶叶、粮食。不幸的是很快就演变成了南方利用北方提供的战马,北方使用南方提供的铁制武器开始了漫长、残酷的厮杀过程。
周幽王宠爱美女褒姒,“烽火戏诸侯”导致被犬戎破镐京,这也许是有明确史料记载以来,中原文明所遭受来自北方的第一次重创。东周末年,秦国经历商鞅变法和吕不韦长期执政,加上气吞万里的盖世秦皇,励精治图终于造就了一直能够扫平中原六国的虎狼之师,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能够从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军阵中,体会到来自远古的心灵震撼和叹服。秦王扫六合后派大将蒙恬打击北方,驱赶了匈奴势力,但也不得不修筑一道万里长城来防御北方匈奴的威胁,其实秦皇所作的主要是把以前北方诸侯国各自修筑的城墙联结起来,长城修到山海关入海是明代戚继光所为,为修筑长城秦朝征发天下徒役,劳民伤财搞的天下民怨沸腾,不仅留下了孟姜女哭长城的著名传说,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就发生在他们被押送去修长城的路上!以强秦雄霸中国的军力,难道也对匈奴无可奈何吗?
这要从古代中原各国的军制说起,因为马匹缺乏,士兵不善于骑射,古代中原各国军事斗争主要是步战和战车(乘),近距离使用弓孥,贴身使用矛戈等冷兵器,战车用来冲击敌阵,即使人仰车翻也会严重破坏敌人的阵型,所以战车无疑是当时最重要的武器,古代评价大国小国也正是以万乘之国、千乘之国、百乘之国来区分。两军交战分左、中、右军列阵迎敌(这就是“三军”的由来),部分强国还设后军作为预备队。两军交战就是两股人流冲撞在一起,残酷地格杀,刺入敌人身体的武器未及拔出就有可能被身边的敌人砍倒,再勇武的猛士也会在奔跑厮杀中力竭而亡,人员的消耗损失非常巨大,所以才会有《孙子兵法》中开宗明义的感慨“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三国演义》等文学描述的两军相对,仅由军事将领出战分高下、定输赢的情形基本不会出现。古代中原各国这套战法用于内战尚可,对付骑兵就会立即陷入困境。
北方骑兵身材高大威武、体能充沛、势大力沉,骑上战马快速如风,冲锋时可以紧贴马背或摇摆于战马左右两肋躲避箭矢,中原军队士兵与蒙古骑兵交手往往来不及射出第二只箭,就已倒在刀锋之下,除非一箭就能将敌人射落下马,这与当时武器射速太低有直接关系。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历史上对付蒙古骑兵部队功勋卓著的军事将领,无一例外是神射手,他们统帅的部队也全部精于骑射,采取了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的蒙古战法,如李广、卫青、霍去病等人(后面论述)。因为蒙古骑兵快速运动,当蒙古骑兵攻击中原军队左翼时,中军和右军就发挥不出作用,来不及支援。三军横向列阵,往往又被冲击、分割成数段,各个歼灭,大多数情况下蒙古骑兵总能以少胜多,轻松击败中原军队,一旦战败中原军队连逃跑也赛不过马蹄,往往全军覆灭、伤亡惨重。中原军队对付蒙古骑兵凭城固守,尽量避免野战,就成了中原对北方用兵的一条军事原则。
对付骑兵吃大亏的事,不仅仅发生在古代,196--197年红军西路军被甘肃马鸿逵、马步芳、马步青骑兵部队全军尽墨就是现代一个典型的例子。后来,解放军西征解放甘肃、宁夏地区时,才由彭德怀洗雪了前仇-----小部队引诱敌人骑兵出击,阵前数百挺机枪攒射,打的“三马”人仰马翻,一举全歼。
蒙古军队之所以不好对付,还存在一定气象原因。这就是蒙古可以随时南下进攻中原地区,而中原地区要向北反击却遭遇到气象条件的限制,岑参在《白雪歌》中就曾记述“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数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翰海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