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34.net,大傻向北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遗书,在这里是指死者在死前专门留给后人的书信,有别于“遗留”和“散失”的意思。死者在综观一生,并感到只能自我孤独地面对死亡时,以一种超出死亡本身的力量,来书写,并借此告慰后人。这时,他就出在生与死的边缘,如一个影子在光明与黑暗之间——或者被黑暗吞噬,或者被光明消灭。鲁迅就在这样的时候写下了野草。
鲁迅也许是中国人说不尽的话题,特别是还想有点思想的中国人,都是应该思虑的。只要他曾经猛烈抨击过的,中国人的丑恶不消失,就永远有他的无可替代的价值。然而,鲁迅又是一个凡人,也有他的凡俗生活和人生。他曾是被恶意篡改、粉饰了的“偶像”今天,必须恢复他的本来面目。我们生长在一个新奇、浮躁而又荒谬的年代。今天的年轻读者们,也许很少有人沉浸拜读一个人和他的作品。这里我想通过散文诗集野草的解读,来揭示作者创作的一个重要侧面,即是一种遗书体的生命书写。这是缘起。
野草的创作期间,可以说鲁迅时时刻刻都在死亡的威胁之中。从1924年到1927年,鲁迅经历了“女师大风波”、“三•一八惨案”、“四•一二事变”、“险些夺去性命的肺病”、“逃难生活”等等这些,无不让他时刻处在面对死亡的彷徨,乃至遭到死亡的包围中。鲁迅曾在给萧军的信中说野草“那是我碰了很多钉子之后写出来的。”(见鲁迅全集12卷532页)这些碰壁是让他不时质疑自己乃至彷徨的现实原由,而这种质疑本身则是生命的思索和对绝望人生的抗争。在一定意义上说,野草是鲁迅精神危机和内心痛苦的遗物,同时也是时代苦闷与他个人内心苦闷的双重结晶,体现了他一以贯之的遗书体笔法,也是他作为向暗夜投去的一把投枪——然而这把投枪,终于还是一心想给大众以黑暗和虚无中的一点火,然后在太阳出来是偷偷灭去。同时,在野草中也体现着他“救救孩子”的深层顾虑。在与鲁迅相遇的生命阅读中,我从中看到遗书体诗学的深厚和娴熟。我感到久蓄于心的震撼和感动。
野草的写作时间在1924年到1927年之间。期间除了经历上述波折外,鲁迅的家庭生活也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故。他与周作人发生了家庭内部矛盾,两人关系最终走向破裂。另外,自1925年3月11日起,许广平以“谨受教的一贯小学生”的身份给鲁迅写信。同年10月底,终于在许广平大胆主动下,鲁迅与之相恋了。(见陈漱渝:鲁迅的婚恋,长城2000年第3期。)但尽管是相恋,对于鲁迅来说这却又是极其矛盾的。面对这些“内忧外患”这时的鲁迅正如他同时期的小说集一样“彷徨”
在影的告别里他曲折的交代了当时的心境,说:
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意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意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意去。
然而你就是我所不乐意的。
朋友,我不想跟随你了,我不愿意住。
我不愿意!
呜乎呜乎,我不愿意,我不如彷徨于无地。
这“彷徨”是对生命深处的自我推离式的告别,是一自陷入无限孤独与黑暗的,明知绝望的拒绝。连续的“我不”是认清生命焦虑之后的澄明表达。这使我想起了陶渊明的形影神三首。“影”所要告别的是作为“形”的共同体,而“我”则处在形影之间,在矛盾的夹缝中“彷徨于无地”同时是在向暗夜寻求生命的认同。然而“我”终于没能找到这样的精神体同认。鲁迅在给景宋的信中说:“你好像常在看我的作品,但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为我常觉得惟有‘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所以很多着偏激的声音。其实这或者是年龄和经理的关系,也许未必一定的确的,因为我终于不能证实:‘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两地书•四)
影的告别是鲁迅对自我存在价值的痛苦感受,深蕴着一种先知的历史悲剧意识。他分明感到渺小的自我不过是一个虚幻的“影子”同生命的虚幻是同一走向的。那可以预见的最终的消亡,这是让人感到极端的悲苦和无助的。鲁迅就是这样时刻在质疑生命本身的价值及意义。然而,他清楚一切都如同黑暗里的幻影一般。“我愿意这样,朋友,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这是一种黑暗的生命体验,一个人被黑暗所吞没的时候“我”就走到了彻底的空无中了。一个人落入一个生命的黑洞之中,这黑洞将希望和光明吸收其中,并将之消化。鲁迅曾在夜颂中说:“爱夜的人要有听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自在暗中,看一切暗爱夜的人于是领受了夜所给予的光明”
我们可以看到,野草中的很多篇什几乎都是这种暗夜里的冥想的产物。于是,秋夜、影的告别甚至可以看作是野草的基调。
在1925年年底,正是鲁迅肺病发作病重的时候,这时候写的腊叶发表于1926年1月4日,写作和发表的期间鲁迅正病重。这个时间距离鲁迅逝世的1936年10月19日差不多是十年。据当时传闻,有医生说照鲁迅的病情早该在十年前死去。那么,写腊叶的时候他正抗拒着死亡的威胁。于是,这更可以看作是他留给后人的“遗书”
他也并非全树通红,最多的是浅绛,有几片则在绯红地上,还有着几团浓绿。一片独有一点蛀孔,镶着乌黑的花边,在红、黄和绿的斑驳中,明眸似的向人凝视。
这似乎是一片坏死的肺叶,就要坏死在人生的深秋里。这是死生的间隔,如同“乌黑”的阴影出现“在红、黄和绿的斑驳中”他是一边面对死亡的死神,一边进行着这让人绝望的书写。仿佛用血孤独地写下最后的告别。这便有了遗书体诗学的意义了。在野草的题辞中鲁迅这样写到: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这是一种绝望的生命体验,并在体验中作了生命的记录——如一片“腊叶”“是为爱我者的想要保存我而作的”(鲁迅语:二心集•野草英文译本序),这“爱我者”或者是指许广平,或者是在生面前对死生同归的生者的某种敬畏。这记录的本身不就是遗书的写就么?
风筝似乎更接近于是一个玩笑,将生活深处的记忆重现出来,看上去更像是朝花夕拾一类的作品。但其中却似乎有向人世告别的意味。这样的书写是主体不断退离的过程,此过程或悲或喜,悲是出于对生的眷恋,喜则是死后的与己无关;再或者以自然而豁达的心告诉亲人朋友,甚至陌生人“忘记我,寻找新的生活”(见王鸣剑无希望的爱恋是温柔的:中国现代作家婚恋生活对其创作的影响,这是病逝前鲁迅拉着许广平的手对她说的话,第18页,中国长安出版社,2003年版)
当我们的生命走到面临死的时候,包裹着我们的孤独就如无边的暗夜,而我们的行走既是走向暗夜,同时又是摆脱暗夜的唯一动作。所有生的热情和希望,被笼罩的冰冷冻结机,成为一团“死火”这“死火”一边是生的“火”的希望,一边却是“死”的绝望。然而,鲁迅“这样的战士”选择的是宁可“烧完”至少在烧——挣扎的过程还是自我实现,燃烧发光的过程,尽管微弱,却可以至少在暗夜里见到光的闪现。
这些文章中,颓败线的颤动可能是最感动人心的篇章。这是一个耶稣式的人间悲剧,有一种苦难付出后,终于被遗弃的悲痛和孤独,一种“我爱人人,人人弃我”的无群的孤苦。于是,便有了内心的反叛,并终于走上“复仇”的道路。
&nb... -->>
遗书,在这里是指死者在死前专门留给后人的书信,有别于“遗留”和“散失”的意思。死者在综观一生,并感到只能自我孤独地面对死亡时,以一种超出死亡本身的力量,来书写,并借此告慰后人。这时,他就出在生与死的边缘,如一个影子在光明与黑暗之间——或者被黑暗吞噬,或者被光明消灭。鲁迅就在这样的时候写下了野草。
鲁迅也许是中国人说不尽的话题,特别是还想有点思想的中国人,都是应该思虑的。只要他曾经猛烈抨击过的,中国人的丑恶不消失,就永远有他的无可替代的价值。然而,鲁迅又是一个凡人,也有他的凡俗生活和人生。他曾是被恶意篡改、粉饰了的“偶像”今天,必须恢复他的本来面目。我们生长在一个新奇、浮躁而又荒谬的年代。今天的年轻读者们,也许很少有人沉浸拜读一个人和他的作品。这里我想通过散文诗集野草的解读,来揭示作者创作的一个重要侧面,即是一种遗书体的生命书写。这是缘起。
野草的创作期间,可以说鲁迅时时刻刻都在死亡的威胁之中。从1924年到1927年,鲁迅经历了“女师大风波”、“三•一八惨案”、“四•一二事变”、“险些夺去性命的肺病”、“逃难生活”等等这些,无不让他时刻处在面对死亡的彷徨,乃至遭到死亡的包围中。鲁迅曾在给萧军的信中说野草“那是我碰了很多钉子之后写出来的。”(见鲁迅全集12卷532页)这些碰壁是让他不时质疑自己乃至彷徨的现实原由,而这种质疑本身则是生命的思索和对绝望人生的抗争。在一定意义上说,野草是鲁迅精神危机和内心痛苦的遗物,同时也是时代苦闷与他个人内心苦闷的双重结晶,体现了他一以贯之的遗书体笔法,也是他作为向暗夜投去的一把投枪——然而这把投枪,终于还是一心想给大众以黑暗和虚无中的一点火,然后在太阳出来是偷偷灭去。同时,在野草中也体现着他“救救孩子”的深层顾虑。在与鲁迅相遇的生命阅读中,我从中看到遗书体诗学的深厚和娴熟。我感到久蓄于心的震撼和感动。
野草的写作时间在1924年到1927年之间。期间除了经历上述波折外,鲁迅的家庭生活也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故。他与周作人发生了家庭内部矛盾,两人关系最终走向破裂。另外,自1925年3月11日起,许广平以“谨受教的一贯小学生”的身份给鲁迅写信。同年10月底,终于在许广平大胆主动下,鲁迅与之相恋了。(见陈漱渝:鲁迅的婚恋,长城2000年第3期。)但尽管是相恋,对于鲁迅来说这却又是极其矛盾的。面对这些“内忧外患”这时的鲁迅正如他同时期的小说集一样“彷徨”
在影的告别里他曲折的交代了当时的心境,说:
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意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意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意去。
然而你就是我所不乐意的。
朋友,我不想跟随你了,我不愿意住。
我不愿意!
呜乎呜乎,我不愿意,我不如彷徨于无地。
这“彷徨”是对生命深处的自我推离式的告别,是一自陷入无限孤独与黑暗的,明知绝望的拒绝。连续的“我不”是认清生命焦虑之后的澄明表达。这使我想起了陶渊明的形影神三首。“影”所要告别的是作为“形”的共同体,而“我”则处在形影之间,在矛盾的夹缝中“彷徨于无地”同时是在向暗夜寻求生命的认同。然而“我”终于没能找到这样的精神体同认。鲁迅在给景宋的信中说:“你好像常在看我的作品,但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为我常觉得惟有‘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所以很多着偏激的声音。其实这或者是年龄和经理的关系,也许未必一定的确的,因为我终于不能证实:‘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两地书•四)
影的告别是鲁迅对自我存在价值的痛苦感受,深蕴着一种先知的历史悲剧意识。他分明感到渺小的自我不过是一个虚幻的“影子”同生命的虚幻是同一走向的。那可以预见的最终的消亡,这是让人感到极端的悲苦和无助的。鲁迅就是这样时刻在质疑生命本身的价值及意义。然而,他清楚一切都如同黑暗里的幻影一般。“我愿意这样,朋友,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这是一种黑暗的生命体验,一个人被黑暗所吞没的时候“我”就走到了彻底的空无中了。一个人落入一个生命的黑洞之中,这黑洞将希望和光明吸收其中,并将之消化。鲁迅曾在夜颂中说:“爱夜的人要有听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自在暗中,看一切暗爱夜的人于是领受了夜所给予的光明”
我们可以看到,野草中的很多篇什几乎都是这种暗夜里的冥想的产物。于是,秋夜、影的告别甚至可以看作是野草的基调。
在1925年年底,正是鲁迅肺病发作病重的时候,这时候写的腊叶发表于1926年1月4日,写作和发表的期间鲁迅正病重。这个时间距离鲁迅逝世的1936年10月19日差不多是十年。据当时传闻,有医生说照鲁迅的病情早该在十年前死去。那么,写腊叶的时候他正抗拒着死亡的威胁。于是,这更可以看作是他留给后人的“遗书”
他也并非全树通红,最多的是浅绛,有几片则在绯红地上,还有着几团浓绿。一片独有一点蛀孔,镶着乌黑的花边,在红、黄和绿的斑驳中,明眸似的向人凝视。
这似乎是一片坏死的肺叶,就要坏死在人生的深秋里。这是死生的间隔,如同“乌黑”的阴影出现“在红、黄和绿的斑驳中”他是一边面对死亡的死神,一边进行着这让人绝望的书写。仿佛用血孤独地写下最后的告别。这便有了遗书体诗学的意义了。在野草的题辞中鲁迅这样写到: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这是一种绝望的生命体验,并在体验中作了生命的记录——如一片“腊叶”“是为爱我者的想要保存我而作的”(鲁迅语:二心集•野草英文译本序),这“爱我者”或者是指许广平,或者是在生面前对死生同归的生者的某种敬畏。这记录的本身不就是遗书的写就么?
风筝似乎更接近于是一个玩笑,将生活深处的记忆重现出来,看上去更像是朝花夕拾一类的作品。但其中却似乎有向人世告别的意味。这样的书写是主体不断退离的过程,此过程或悲或喜,悲是出于对生的眷恋,喜则是死后的与己无关;再或者以自然而豁达的心告诉亲人朋友,甚至陌生人“忘记我,寻找新的生活”(见王鸣剑无希望的爱恋是温柔的:中国现代作家婚恋生活对其创作的影响,这是病逝前鲁迅拉着许广平的手对她说的话,第18页,中国长安出版社,2003年版)
当我们的生命走到面临死的时候,包裹着我们的孤独就如无边的暗夜,而我们的行走既是走向暗夜,同时又是摆脱暗夜的唯一动作。所有生的热情和希望,被笼罩的冰冷冻结机,成为一团“死火”这“死火”一边是生的“火”的希望,一边却是“死”的绝望。然而,鲁迅“这样的战士”选择的是宁可“烧完”至少在烧——挣扎的过程还是自我实现,燃烧发光的过程,尽管微弱,却可以至少在暗夜里见到光的闪现。
这些文章中,颓败线的颤动可能是最感动人心的篇章。这是一个耶稣式的人间悲剧,有一种苦难付出后,终于被遗弃的悲痛和孤独,一种“我爱人人,人人弃我”的无群的孤苦。于是,便有了内心的反叛,并终于走上“复仇”的道路。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