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34.net,行者玄奘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逐食了。
当长安的八百下净街鼓响起来的时候,六街九衢的坊门都在这单调而冗长的鼓点声中徐徐关闭,细细密密的雨丝也从天上落了下来。
玄奘依然站在寺门前,抬头望着头顶的天空,白茫茫的雨珠连缀而成,从不可知的苍穹深处直垂而下,仿佛全都向自己的眼中落来。
下雨天特别能唤起人们的悲心,在很多人的眼中,这满天的雨丝就如同尘世间忧伤的泪。
玄奘此时就是这种感觉,他在想,正因为世间是如此的苦,这雨才会下个不停吧?诸佛菩萨的净土一定是不下雨的,在那里,满天的光明中,永远都只有醉人的香气随着花瓣飘飘落下……
人间的雨还在下个不停,玄奘心中的郁闷也越积越深:这每一滴雨水,想来都是世间忧伤的泪所凝结;这雨中的每一位行人,心里也都藏着不为人知的辛酸……
“奘师,你怎么还在这里?”一个小沙弥的声音唤醒了他,“要关寺门了。”
“哦……”玄奘这才回过神来,冲那小沙弥施了一礼,便转身回寺中去了。
大雄宝殿里,帷幔曳曳,香火萦萦。玄奘合掌跪在蒲团之上,默默诵念着《往生咒》:
“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地夜他。阿弥利都婆毗。阿弥利哆。悉耽婆毗。阿弥利哆。毗迦兰帝。阿弥利哆。毗迦兰多。伽弥腻。伽伽那。枳多迦利。婆婆诃。”
这个不可思议的咒语,完整的名称是《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又名《阿弥陀佛根本秘密神咒》,不过,人们更喜欢称其为《往生咒》。
经中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诵此咒者,阿弥陀佛常住其顶,日夜拥护,不令冤家为害。现世安稳,命终任意往生。
一连三天,玄奘肋不沾席,始终跪在佛前诵持此咒,他不知道自己诵了多少遍了,金碧辉煌的佛祖端坐于巨大的莲台之上,神态宁静、眉目慈祥地俯瞰着他。
一滴晶莹的泪水从他的眼中缓缓流出,滴在宽大的僧衣上。
他的视线变得模糊了,父母、师长、同修、饥饿中的百姓、死于战火兵劫的冤魂,以及娑婆世界中一切苦难的众生……他们的面孔伴随这殊胜的咒语,在他的眼前忽隐忽现……
就在这时,一个宁静而又充满悲悯的声音在他的耳边响起:“玄奘,你怎么了,是什么让你如此悲伤?”
他抬起头,眼前渐渐浮现出一个头戴璎珞,身穿白衣的女子,面容绝美,神情沉定。
不知怎的,玄奘觉得,她像极了自己记忆中的母亲。
或许,母亲原本就是菩萨吧。
“菩萨,”他虔诚礼拜,伤感地说道,“弟子自幼亲历战乱,眼见民不聊生。如今战火止歇而天灾又至。弟子不明白,为什么这个世界会有如此多的苦难?弟子又能为那些身处苦难的众生做些什么?”
“玄奘,你自幼舍俗出家,当深信因果。还记得在《维摩诘所说经》中,佛陀是如何开示舍利弗的吗?心净则佛土净。”
《维摩诘所说经》是玄奘刚到净土寺做童行时学的第一部经,他当然记得——
有一天,宝积菩萨向佛陀请教成就无上菩提的心法,当佛陀讲到“随其心净,则佛土净”的时候,舍利弗心中兴起这样的疑问:
“如果菩萨心清净,看世界就清净。那么佛陀当年做菩萨的时候,难道他的心不清净吗?我想,不是菩萨心不清净,而是这个娑婆世界不够清净吧?”
佛陀知道他内心的想法,就问舍利弗:“是日月不明亮呢,还是盲人看不见呢?”
舍利弗回答道:“当然是盲人看不见。”
佛陀说道:“众生烦恼根深蒂固,所以看世界总不觉得它是清净庄严的,其实世界本清净,只是你看不见罢了。”
此时,螺髻梵王也对舍利弗说:“你说这个娑婆世界不清净,实在是大错特错。在我眼中的这片世界,就像自在天宫一样庄严美好。”
然而舍利弗心中的疑问仍不能解,他说:“我看这世界,有高原,有山谷,有荆棘,有沙砾,土石山丘,到处充满了污秽,难道是我的眼睛看错了吗?”
螺髻梵王答道:“众生修为不同,看世界才会有差别相。舍利弗,如果菩萨能以平等性智观一切众生,则必能见到娑婆世界也是美好的。”
为了印证这一事实,佛陀便以足趾按地——刹那之间,三千大千世界化为极乐国土,天雨曼陀罗花,七宝池中莲花微妙香洁,微风吹动树林发出美妙的声音,有如百千种音乐同时俱作。在场的每一位菩萨,都发现自己坐在莲花座上。
佛陀对舍利弗道:“你看,我们的娑婆世界本来就是这么美好,可是众生却感觉不到。就好比在天上,大家同一食具吃饭,随每人自身福德不同,饭色就有所不同。如果人心清净,就可以见到这个世界美妙庄严的一面了。”
佛陀说完话后,把足趾收回,娑婆世界又回复了本来面目。
还记得第一次在经中读到这个故事时,年幼的玄奘呆了很久,心想:照这么说,天堂和地狱都在一处也没错。同样的世界,随每人自身福德不同,感受到的外相也不同。心灵圣洁的人感受到了天堂,心灵污浊的人感受到了地狱。
第二天,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景法师,法师连连夸他有慧根,并告诉他:“如果我们眼中见到的世界不够美好,先不要埋怨这个世界,而应先观照一下自己,看看自己够不够美好。”
可是现在,经中的开示并未让他的心平复下来。
“弟子知道,世间的一切表相皆出自众生的共业。可是,生死海中,众生是如此的弱小,又有什么能力逃脱?佛菩萨具足智慧,可以看到众生在业网中挣扎,循环往复,无有止境。那么,能否解开这张业网,让一切众生都不再为其所缚?”
菩萨轻轻叹了口气:“这世间的众生彼此间虽然纠缠不清,归根到底都是独立存在的。修行人能使自己归于清净已属难得,又有什么能力去解脱别人呢?”
“可是,菩萨不是普渡众生的吗?难道也无法解开这张业网?”
“菩萨普渡众生,也只是告诉众生该如何去做,方可逃脱业网。至于解开……”
菩萨轻轻摇了摇头。
玄奘心中一恸,不禁流下了眼泪。
“不必难过,”菩萨悲悯地看着他道,“世间苦乐相随,有大痛苦的人,才能够得到大智慧,大解脱。”
“弟子不明白,请菩萨为弟子释疑。”
“汝心中还有所疑?”
“弟子心中有万千疑问,难以开释。”
菩萨轻叹一声,温软柔和的声音在他的耳边回荡:“世间万法盛衰,端在人心起灭。玄奘,汝心中既有所疑,何不直上灵山,亲问世尊?”
玄奘心头一震,正欲再问,却见朵朵莲花自空中坠落,缤纷的花雨中,白衣菩萨悄然消失,整个大殿就此寂静无声。
一切仿佛是一场梦,玄奘不明白,刚才是菩萨真的出现了,还是他西行求法的心愿太过执著,以至于心中起了魔障,做出这样的梦来?
他站起身,望着莲座上巨大的佛像出神。
佛像面含悲戚,垂眉下视,似乎也在看着他。那慈悲祥和的面容,令玄奘觉得他就像一个人,一个心中澄明,又充满智慧的人。看着他,便感到他是可以信赖的;看着他,便觉得一切魔障都会化成这漫天的花雨……
“世尊,”他重又跌跪在蒲团之上,“弟子玄奘决意西行,远赴佛国,拜于金刚座前,菩提树下。以决心中疑难,以求我佛正法。此行不至婆罗门国,决不东归一步!祈愿我佛慈悲加护,使般若重耀于阎浮,令正教光大于中原!”
说罢,他庄重地合什三拜,退步出殿。
这是一个痛苦的夜,就在玄奘在佛前发下西行大愿之时,数万里外的中天竺,摩揭陀国那烂陀寺,另一个僧侣也在决定着自己的命运。
“我这个年纪的人,已经没有什么命运可以决定了。”苍老的声音,飘浮在树影婆娑的暗夜之中,如同梦中的呓语,“能够被决定的是你们。觉贤,我跟你说的,你都明白了吗?”
“明白了,师尊。”一个略显年轻但依然衰老的声音恭敬地回答。
“如此,我便可以安心去见弥勒菩萨了。”
“可是正法藏,您的行为可能不如法……”
“没有如法与不如法,有人降生于生,有人降生于死。就如同一些花朵白天开放夜晚凋谢,另一些花朵夜晚开放白天凋谢一样。”
“正法藏……”
月亮从厚厚的云层中出来,淡淡的光华映照在菩提树下两个僧侣的身上。
老僧穿着深红色的九带僧伽梨衣,眉毛和胡须都白得像雪染的一样,在月光下散发出柔和的光泽。
此刻万籁俱寂,即便是光和声音也不得不对这等尊贵人物表示尊崇。
看不出他的年纪,或许对一个年迈的老僧来说,年纪本身就是一种很荒诞的东西,听起来极不现实。
倒是那个叫觉贤的僧侣,显然是他的弟子,能看出来已经年愈古稀了。
月光中,白须老僧慢慢走向他的房间,他的弟子肃立于原地,目送着他,一动不动。
老僧在自己的禅床上静静打坐,宛如森林中那些伟大的苦行者,宁静安详。
他的法号叫戒贤,是东印度三摩呾吒国的王子,年少慕道,曾游历五印寻师访学,得到大乘瑜伽行派护法菩萨的真传,并从他的手中接过这座全印度最大的寺院。
如今,将近一百年过去了,他已穷解三藏八万四千法门,总持如来一切法藏,无论道德、学问都为五印之冠,受到各国国王和僧众俗民的敬仰。人们都不直呼其名,而尊称他为“大三藏尸罗跋陀罗”,意为“正法藏”。
然而,与声名相伴随的,除了学道的弟子,辩论台上的敌人,还有那驱之不散的恶疾。
准确的说,后者才是他朝夕相处的伙伴,已经陪伴了他整整二十年,慢慢地融入他的肌理、关节,与他血脉相连……还将继续融入下去。
他深深地厌恶尘世,厌恶这个身体。与他同龄的修行者大都已经灭度,为什么他还要留在这个娑婆世界中?
难道是他的修为还不够吗?
或许,死亡才是最高等级的禅定,不受任何声色干扰,全然祛除愤怒,不为世界所动。
他决定,自行灭度。
死亡是一场漫长的梦境,在这场梦境的尽头,他将到达他想要到达的地方。
可是,为什么这条路如此的漫长?他的心中隐隐感到有些不安。
终于,一个人出现在他的面前。
准确的说,出现在他面前的更像是一道光芒,而不是人形。
人的形态被包裹在金色的光芒中,显得灿烂高大,难以逼视。那烂陀精美的法堂因为这个人的存在而显得狭小低矮。
金色天人的声音像是从很遥远的地方传来,声声叩在老僧的心底:“戒贤比丘,你是否知道你在做什么?”
老僧立即垂下头,恭敬地答道:“戒贤一直希望能够往生兜史罗天,侍奉弥勒菩萨,听佛说法。不知是否能如愿?”
天人道:“你广传正法,当可如愿。可是戒贤比丘,你为何直到现在还被死亡这个问题所困扰?”
戒贤苦笑:“不,死亡对我来说已经不是问题,活着才是问题。我知道,所有活跃的生命之力最终都会在绝对中归于消灭。为什么我要例外?佛陀要我守着这具腐朽的肉身做什么?”
金色天人缓缓摇头,他的脸被包裹在流动着的光辉中,难以看清楚表情:“你还是不明白。你以为摆脱了这个充满禁制的肉身,你的灵魂就可以得到净化了吗?”
“可是,戒贤真的已经厌弃这个肉身了。”
金人道:“佛陀说过身苦,却未说有苦就必须厌离于身。你于过去世中曾为国王,以暴政施民,故招此报。现在你应当观省宿业,至诚忏悔。如能在苦中安忍,勤宣经论,则病痛自会消除。似你这般轻生厌世,痛苦只会如影随形,终究难以解除。”
听得此言,戒贤比丘心中惭愧,紧紧地伏在地上,至诚礼拜。
金色天人接着说道:“我是曼殊室利菩萨。我见你想要白白地舍离此身,特来劝说于你。你是一个智者,信的是佛陀正道,不要做此不智之事。尽你的所学,大力显扬《瑜伽师地论》等正法,遍及未闻,你的身体自会得到安稳。”
“戒贤明白了,多谢菩萨慈悲开示。”
金人点了点头:“在遥远的东方国度,有一个僧人,乐通大法,远道而来向你学习。如今已经要上路了。你要安心等他来,为他授业。”
戒贤闻听此言,虔诚礼拜道:“敬依尊教。”
言毕抬头,那金人已不见。
这时,天边已经呈现出一抹白色,僧侣与婆罗门晨祷的声音在不远处不轻不重地回荡着,阳光从窗格漏出来,温暖着戒贤的面庞,令他感到一阵舒适,他闭上眼睛,很快便睡着了……
夜色正浓,长安大觉寺中的一间禅房里一灯如豆。玄奘收拾好简单的行囊,将一纸书笺轻轻放在书案上。
他还是决定不告而别,就如多年前在成都,告别空慧寺和长捷兄长一样。现在,他又用同样的方式向大觉寺和道岳法师告别。
想起道岳法师,玄奘心中便不由得一恸,这位老法师与他虽说只是临时的师徒关系,却始终对他掏心掏肺,如待子侄。
就在昨天晚上,道岳法师还对他说了这样一番话:“玄奘啊,西行求法之事,暂且就先搁置一下吧。当今圣上对佛门还是礼敬的,你不妨先耐心等待一段时日,待朝纲稳定,边关安宁,那时再向朝廷申请出关,或可得到准许。到时老衲再给你多召集些人,大家一起走,胜算就更大了。”
当时,他默然不答。常言道,事不过三。三次上表均告失败,他已经不再希求这种无效的尝试了。
朝廷发布诏令,任由灾民出城,前往没有受灾的地方随丰逐食。对他来说,此时离开长安,应该是个机会。至于出关文书,只有到了边关再想办法了。
而对于道岳法师所说的召集同行者一事,他早已不再考虑,毕竟是私渡。
即使没有朝廷的阻挠,他对此也不抱太大的指望。想当初,圆朗等人是何等的热情,一遇到阻碍也就纷纷退缩了。这一路上不知还会遭遇到多少困难,即使有同行者,也很难坚持到底吧。
人心是脆弱的,何必强求别人同自己一样?比起热热闹闹地上路,他更愿意做一个孤独的求法者,在寂静中跋涉,去一现宝藏,并把它们带回来,布施给苍生。
一切准备就绪,他便静静地坐在书案前,等待晨鼓的敲响。
长安实行夜禁制度,在晨鼓敲响之前,所有的城门坊门都是关闭的,他哪都不能去。
他的面前正对着自己留下的书笺,这也是为了不连累道岳法师和大觉寺的同修,日后圣上问起,也好让他们有个交待。
公元627年,秋8月,长安。
清晨五更二点,随着太极宫承天门上敲响第一声晨鼓,长安城各城门相对的大街上街鼓齐声响应,这就是诗人笔下所描述的“六街尘起鼓鼕鼕”。
清晨的街鼓按规定要敲三千下,共分五波。通常,第一波鼓响的时候天还是黑的,到了五鼓时,人的眼睛便已经可以清楚地看清远处的物体了。
这种早晚击鼓传达信息的方式给城市的管理者和市民都带来很大的方便,人们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鼕鼕”,鼕字音“冬”,想是长安人专门创造的。
鼓声响起之后,最先开启的是长安城四周的城门,接下来便是各个坊区的坊门。
在唐朝,门下省中设有“城门郎”这一官职,每个城门郎管理八百名门仆,轮流值班。当晨鼓响起时,当班的门仆会准时将统一保管的城门钥匙送达相应的城门下。
各城门行人车马实行左进右出,正中间的大道是专为皇帝留的。
在这密集的街鼓声中,东方开始浮现出一丝白光,雾霭中的古寺里传出悠悠的晨钟声,与长安的街鼓连成了一片……
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玄奘头戴斗笠,肩背竹箧,踏着钟声走出大觉寺的山门。他面容平静,如同往常游学时一般上路。寺前的青石阶上满是露水,芒鞋踏在上面,发出有节律的声音,令人感受到一种慈悲、庄严却又不可动摇的力量。
大觉寺的塔楼上,道岳法师静静地站立着,目光复杂地望着他的背影,街鼓声与晨钟声在耳边此起彼伏,恍如在为这个年轻的求法僧壮行。
老法师的眼眶不觉湿润了,喃喃自语:“他终于还是走了……”
“他疯了吗?”圆朗和另外几个弟子不知何时出现在师父身边,不解地说道,“此时大战在即,没有过所,私自出关便是死罪,他难道不知?师父又为何不阻止他?”
道岳法师一声轻叹:“为师哪里阻止得了他?”
自从上回玄奘干脆利落地抗了圣旨,让他感到一阵恐慌和不安后,这一阵子,他的心态反而平和了,于修行上似乎又有进益。
或许人就是这样,经历得多了,接受度也就强了,也就不那么容易感到吃惊了。
不仅不吃惊,他的心中甚至隐隐有些羡慕。
“也好,他能在有生之年解决心中的疑惑,这是他的福报。不像老和尚我,童真出家,修行几十载,却注定一生与妙法无缘……”
“他能解决吗?”圆朗纳闷地说道,“他根本无法同以前的取经人相比,那些先贤们至少还有过所,有同伴,有资助。尽管如此,还是十去九不回。而他什么都没有,师父您真的觉得他能成功吗?”
“你说的没错,”道岳法师缓缓点头道,“同那些求法先贤相比,玄奘确实有很多的劣势。但别忘了,他也有优势,足以弥补这些劣势了。”
“优势?是什么?”
“他年轻。”
圆朗等人呆了一呆,一时不明白这算不算优势。
法显大师踏上西行之路时已经六十三岁,其他的取经僧人至少也都在五十岁左右。相比之下,二十几岁就已名满天下的玄奘简直可以算是一个特例。
“年轻真好啊……”道岳法师低声呢喃着,“圆朗啊,等你们到了我这个年纪的时候就会明白我的话了……”
钟鼓声声,玄奘的身影渐行渐远,直至消失在街角,他始终没有回一下头。
道岳法师双手合什,为这个出色的弟子低声祝祷:
“佛祖保佑吧……”
西城垣北侧的开远门是踏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它通向遥远的西域。
“开远门”顾名思义,就是打开通向远方的大门。
在这座城门外的土堠上写着:由此西去安西九千九百里。之所以不说一万里,是因为人们不愿意有离家万里之遥的伤感。
“冬冬”的鼓声中,城门郎带领值班的门仆打开了厚重的开远门。
多数时候,开远门都是进多出少。作为东方最繁华的都市,长安的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大批西域客商不远万里来到长安;一些心高才大的河西青年也到这里来寻找机会;还有当年那些为逃避战乱而背井离乡的本地人,战乱结束后又纷纷携带家小返回故里……
每一个黎明,城门外都会挤满各式各样等待进城的人,这些人中的一部分就永远地把家安在了长安。
但是这几日不同,城门外萧萧索索,反倒是城门内侧挤满了急于出城的人,很多人还拖家带口。
城门郎知道,都是今年这场突如其来的霜灾惹的祸,这些人都是打算出去寻条活路的灾民。
这么多人出城,显然不方便一个一个地检查“过所”,事实上也没这个必要,反正皇帝都已经下令放行了,城门郎也乐得清闲,带着门仆们站在城门两侧,任由人群蜂拥而出。
“这样也好,”一个门仆小声说道,“我早就说过,这长安城人也太多了!”
“我说,你小子没挨过饿是不是?说这种没良心的话!”城门郎不屑地骂了一句。
这时他突然注意到一个年轻僧人——头戴青竹斗笠,肩背一只旧竹箧,身上的粗布僧衣已经有些发白,赤足穿一双布条编结而成的芒鞋。这身装束在逃荒的人群里倒是毫不起眼。灾荒降临,很多小庙也已难以维系,逃荒的大军中时有僧人出现,本不足为奇。但他牵的那匹白马却是神骏异常,城门郎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如此漂亮的马呢。而且,也不知怎么的,就算没有这匹马,他也觉得眼前这个僧人甚是出众,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他却说不上来。
僧人低着头匆匆地走着,经过城门郎身侧时,微微欠身,施了个佛家的问讯礼。他的神色恭谨甚至谦卑,却又有着一种说不出来的高贵气质。
城门郎不由自主地合十还礼,心中暗想:这和尚好生面熟,在哪儿见过呢?
正思忖间,却见那僧人和那匹白马已随着拥挤的人群,飘然踏出了这座当今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
逐食了。
当长安的八百下净街鼓响起来的时候,六街九衢的坊门都在这单调而冗长的鼓点声中徐徐关闭,细细密密的雨丝也从天上落了下来。
玄奘依然站在寺门前,抬头望着头顶的天空,白茫茫的雨珠连缀而成,从不可知的苍穹深处直垂而下,仿佛全都向自己的眼中落来。
下雨天特别能唤起人们的悲心,在很多人的眼中,这满天的雨丝就如同尘世间忧伤的泪。
玄奘此时就是这种感觉,他在想,正因为世间是如此的苦,这雨才会下个不停吧?诸佛菩萨的净土一定是不下雨的,在那里,满天的光明中,永远都只有醉人的香气随着花瓣飘飘落下……
人间的雨还在下个不停,玄奘心中的郁闷也越积越深:这每一滴雨水,想来都是世间忧伤的泪所凝结;这雨中的每一位行人,心里也都藏着不为人知的辛酸……
“奘师,你怎么还在这里?”一个小沙弥的声音唤醒了他,“要关寺门了。”
“哦……”玄奘这才回过神来,冲那小沙弥施了一礼,便转身回寺中去了。
大雄宝殿里,帷幔曳曳,香火萦萦。玄奘合掌跪在蒲团之上,默默诵念着《往生咒》:
“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地夜他。阿弥利都婆毗。阿弥利哆。悉耽婆毗。阿弥利哆。毗迦兰帝。阿弥利哆。毗迦兰多。伽弥腻。伽伽那。枳多迦利。婆婆诃。”
这个不可思议的咒语,完整的名称是《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又名《阿弥陀佛根本秘密神咒》,不过,人们更喜欢称其为《往生咒》。
经中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诵此咒者,阿弥陀佛常住其顶,日夜拥护,不令冤家为害。现世安稳,命终任意往生。
一连三天,玄奘肋不沾席,始终跪在佛前诵持此咒,他不知道自己诵了多少遍了,金碧辉煌的佛祖端坐于巨大的莲台之上,神态宁静、眉目慈祥地俯瞰着他。
一滴晶莹的泪水从他的眼中缓缓流出,滴在宽大的僧衣上。
他的视线变得模糊了,父母、师长、同修、饥饿中的百姓、死于战火兵劫的冤魂,以及娑婆世界中一切苦难的众生……他们的面孔伴随这殊胜的咒语,在他的眼前忽隐忽现……
就在这时,一个宁静而又充满悲悯的声音在他的耳边响起:“玄奘,你怎么了,是什么让你如此悲伤?”
他抬起头,眼前渐渐浮现出一个头戴璎珞,身穿白衣的女子,面容绝美,神情沉定。
不知怎的,玄奘觉得,她像极了自己记忆中的母亲。
或许,母亲原本就是菩萨吧。
“菩萨,”他虔诚礼拜,伤感地说道,“弟子自幼亲历战乱,眼见民不聊生。如今战火止歇而天灾又至。弟子不明白,为什么这个世界会有如此多的苦难?弟子又能为那些身处苦难的众生做些什么?”
“玄奘,你自幼舍俗出家,当深信因果。还记得在《维摩诘所说经》中,佛陀是如何开示舍利弗的吗?心净则佛土净。”
《维摩诘所说经》是玄奘刚到净土寺做童行时学的第一部经,他当然记得——
有一天,宝积菩萨向佛陀请教成就无上菩提的心法,当佛陀讲到“随其心净,则佛土净”的时候,舍利弗心中兴起这样的疑问:
“如果菩萨心清净,看世界就清净。那么佛陀当年做菩萨的时候,难道他的心不清净吗?我想,不是菩萨心不清净,而是这个娑婆世界不够清净吧?”
佛陀知道他内心的想法,就问舍利弗:“是日月不明亮呢,还是盲人看不见呢?”
舍利弗回答道:“当然是盲人看不见。”
佛陀说道:“众生烦恼根深蒂固,所以看世界总不觉得它是清净庄严的,其实世界本清净,只是你看不见罢了。”
此时,螺髻梵王也对舍利弗说:“你说这个娑婆世界不清净,实在是大错特错。在我眼中的这片世界,就像自在天宫一样庄严美好。”
然而舍利弗心中的疑问仍不能解,他说:“我看这世界,有高原,有山谷,有荆棘,有沙砾,土石山丘,到处充满了污秽,难道是我的眼睛看错了吗?”
螺髻梵王答道:“众生修为不同,看世界才会有差别相。舍利弗,如果菩萨能以平等性智观一切众生,则必能见到娑婆世界也是美好的。”
为了印证这一事实,佛陀便以足趾按地——刹那之间,三千大千世界化为极乐国土,天雨曼陀罗花,七宝池中莲花微妙香洁,微风吹动树林发出美妙的声音,有如百千种音乐同时俱作。在场的每一位菩萨,都发现自己坐在莲花座上。
佛陀对舍利弗道:“你看,我们的娑婆世界本来就是这么美好,可是众生却感觉不到。就好比在天上,大家同一食具吃饭,随每人自身福德不同,饭色就有所不同。如果人心清净,就可以见到这个世界美妙庄严的一面了。”
佛陀说完话后,把足趾收回,娑婆世界又回复了本来面目。
还记得第一次在经中读到这个故事时,年幼的玄奘呆了很久,心想:照这么说,天堂和地狱都在一处也没错。同样的世界,随每人自身福德不同,感受到的外相也不同。心灵圣洁的人感受到了天堂,心灵污浊的人感受到了地狱。
第二天,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景法师,法师连连夸他有慧根,并告诉他:“如果我们眼中见到的世界不够美好,先不要埋怨这个世界,而应先观照一下自己,看看自己够不够美好。”
可是现在,经中的开示并未让他的心平复下来。
“弟子知道,世间的一切表相皆出自众生的共业。可是,生死海中,众生是如此的弱小,又有什么能力逃脱?佛菩萨具足智慧,可以看到众生在业网中挣扎,循环往复,无有止境。那么,能否解开这张业网,让一切众生都不再为其所缚?”
菩萨轻轻叹了口气:“这世间的众生彼此间虽然纠缠不清,归根到底都是独立存在的。修行人能使自己归于清净已属难得,又有什么能力去解脱别人呢?”
“可是,菩萨不是普渡众生的吗?难道也无法解开这张业网?”
“菩萨普渡众生,也只是告诉众生该如何去做,方可逃脱业网。至于解开……”
菩萨轻轻摇了摇头。
玄奘心中一恸,不禁流下了眼泪。
“不必难过,”菩萨悲悯地看着他道,“世间苦乐相随,有大痛苦的人,才能够得到大智慧,大解脱。”
“弟子不明白,请菩萨为弟子释疑。”
“汝心中还有所疑?”
“弟子心中有万千疑问,难以开释。”
菩萨轻叹一声,温软柔和的声音在他的耳边回荡:“世间万法盛衰,端在人心起灭。玄奘,汝心中既有所疑,何不直上灵山,亲问世尊?”
玄奘心头一震,正欲再问,却见朵朵莲花自空中坠落,缤纷的花雨中,白衣菩萨悄然消失,整个大殿就此寂静无声。
一切仿佛是一场梦,玄奘不明白,刚才是菩萨真的出现了,还是他西行求法的心愿太过执著,以至于心中起了魔障,做出这样的梦来?
他站起身,望着莲座上巨大的佛像出神。
佛像面含悲戚,垂眉下视,似乎也在看着他。那慈悲祥和的面容,令玄奘觉得他就像一个人,一个心中澄明,又充满智慧的人。看着他,便感到他是可以信赖的;看着他,便觉得一切魔障都会化成这漫天的花雨……
“世尊,”他重又跌跪在蒲团之上,“弟子玄奘决意西行,远赴佛国,拜于金刚座前,菩提树下。以决心中疑难,以求我佛正法。此行不至婆罗门国,决不东归一步!祈愿我佛慈悲加护,使般若重耀于阎浮,令正教光大于中原!”
说罢,他庄重地合什三拜,退步出殿。
这是一个痛苦的夜,就在玄奘在佛前发下西行大愿之时,数万里外的中天竺,摩揭陀国那烂陀寺,另一个僧侣也在决定着自己的命运。
“我这个年纪的人,已经没有什么命运可以决定了。”苍老的声音,飘浮在树影婆娑的暗夜之中,如同梦中的呓语,“能够被决定的是你们。觉贤,我跟你说的,你都明白了吗?”
“明白了,师尊。”一个略显年轻但依然衰老的声音恭敬地回答。
“如此,我便可以安心去见弥勒菩萨了。”
“可是正法藏,您的行为可能不如法……”
“没有如法与不如法,有人降生于生,有人降生于死。就如同一些花朵白天开放夜晚凋谢,另一些花朵夜晚开放白天凋谢一样。”
“正法藏……”
月亮从厚厚的云层中出来,淡淡的光华映照在菩提树下两个僧侣的身上。
老僧穿着深红色的九带僧伽梨衣,眉毛和胡须都白得像雪染的一样,在月光下散发出柔和的光泽。
此刻万籁俱寂,即便是光和声音也不得不对这等尊贵人物表示尊崇。
看不出他的年纪,或许对一个年迈的老僧来说,年纪本身就是一种很荒诞的东西,听起来极不现实。
倒是那个叫觉贤的僧侣,显然是他的弟子,能看出来已经年愈古稀了。
月光中,白须老僧慢慢走向他的房间,他的弟子肃立于原地,目送着他,一动不动。
老僧在自己的禅床上静静打坐,宛如森林中那些伟大的苦行者,宁静安详。
他的法号叫戒贤,是东印度三摩呾吒国的王子,年少慕道,曾游历五印寻师访学,得到大乘瑜伽行派护法菩萨的真传,并从他的手中接过这座全印度最大的寺院。
如今,将近一百年过去了,他已穷解三藏八万四千法门,总持如来一切法藏,无论道德、学问都为五印之冠,受到各国国王和僧众俗民的敬仰。人们都不直呼其名,而尊称他为“大三藏尸罗跋陀罗”,意为“正法藏”。
然而,与声名相伴随的,除了学道的弟子,辩论台上的敌人,还有那驱之不散的恶疾。
准确的说,后者才是他朝夕相处的伙伴,已经陪伴了他整整二十年,慢慢地融入他的肌理、关节,与他血脉相连……还将继续融入下去。
他深深地厌恶尘世,厌恶这个身体。与他同龄的修行者大都已经灭度,为什么他还要留在这个娑婆世界中?
难道是他的修为还不够吗?
或许,死亡才是最高等级的禅定,不受任何声色干扰,全然祛除愤怒,不为世界所动。
他决定,自行灭度。
死亡是一场漫长的梦境,在这场梦境的尽头,他将到达他想要到达的地方。
可是,为什么这条路如此的漫长?他的心中隐隐感到有些不安。
终于,一个人出现在他的面前。
准确的说,出现在他面前的更像是一道光芒,而不是人形。
人的形态被包裹在金色的光芒中,显得灿烂高大,难以逼视。那烂陀精美的法堂因为这个人的存在而显得狭小低矮。
金色天人的声音像是从很遥远的地方传来,声声叩在老僧的心底:“戒贤比丘,你是否知道你在做什么?”
老僧立即垂下头,恭敬地答道:“戒贤一直希望能够往生兜史罗天,侍奉弥勒菩萨,听佛说法。不知是否能如愿?”
天人道:“你广传正法,当可如愿。可是戒贤比丘,你为何直到现在还被死亡这个问题所困扰?”
戒贤苦笑:“不,死亡对我来说已经不是问题,活着才是问题。我知道,所有活跃的生命之力最终都会在绝对中归于消灭。为什么我要例外?佛陀要我守着这具腐朽的肉身做什么?”
金色天人缓缓摇头,他的脸被包裹在流动着的光辉中,难以看清楚表情:“你还是不明白。你以为摆脱了这个充满禁制的肉身,你的灵魂就可以得到净化了吗?”
“可是,戒贤真的已经厌弃这个肉身了。”
金人道:“佛陀说过身苦,却未说有苦就必须厌离于身。你于过去世中曾为国王,以暴政施民,故招此报。现在你应当观省宿业,至诚忏悔。如能在苦中安忍,勤宣经论,则病痛自会消除。似你这般轻生厌世,痛苦只会如影随形,终究难以解除。”
听得此言,戒贤比丘心中惭愧,紧紧地伏在地上,至诚礼拜。
金色天人接着说道:“我是曼殊室利菩萨。我见你想要白白地舍离此身,特来劝说于你。你是一个智者,信的是佛陀正道,不要做此不智之事。尽你的所学,大力显扬《瑜伽师地论》等正法,遍及未闻,你的身体自会得到安稳。”
“戒贤明白了,多谢菩萨慈悲开示。”
金人点了点头:“在遥远的东方国度,有一个僧人,乐通大法,远道而来向你学习。如今已经要上路了。你要安心等他来,为他授业。”
戒贤闻听此言,虔诚礼拜道:“敬依尊教。”
言毕抬头,那金人已不见。
这时,天边已经呈现出一抹白色,僧侣与婆罗门晨祷的声音在不远处不轻不重地回荡着,阳光从窗格漏出来,温暖着戒贤的面庞,令他感到一阵舒适,他闭上眼睛,很快便睡着了……
夜色正浓,长安大觉寺中的一间禅房里一灯如豆。玄奘收拾好简单的行囊,将一纸书笺轻轻放在书案上。
他还是决定不告而别,就如多年前在成都,告别空慧寺和长捷兄长一样。现在,他又用同样的方式向大觉寺和道岳法师告别。
想起道岳法师,玄奘心中便不由得一恸,这位老法师与他虽说只是临时的师徒关系,却始终对他掏心掏肺,如待子侄。
就在昨天晚上,道岳法师还对他说了这样一番话:“玄奘啊,西行求法之事,暂且就先搁置一下吧。当今圣上对佛门还是礼敬的,你不妨先耐心等待一段时日,待朝纲稳定,边关安宁,那时再向朝廷申请出关,或可得到准许。到时老衲再给你多召集些人,大家一起走,胜算就更大了。”
当时,他默然不答。常言道,事不过三。三次上表均告失败,他已经不再希求这种无效的尝试了。
朝廷发布诏令,任由灾民出城,前往没有受灾的地方随丰逐食。对他来说,此时离开长安,应该是个机会。至于出关文书,只有到了边关再想办法了。
而对于道岳法师所说的召集同行者一事,他早已不再考虑,毕竟是私渡。
即使没有朝廷的阻挠,他对此也不抱太大的指望。想当初,圆朗等人是何等的热情,一遇到阻碍也就纷纷退缩了。这一路上不知还会遭遇到多少困难,即使有同行者,也很难坚持到底吧。
人心是脆弱的,何必强求别人同自己一样?比起热热闹闹地上路,他更愿意做一个孤独的求法者,在寂静中跋涉,去一现宝藏,并把它们带回来,布施给苍生。
一切准备就绪,他便静静地坐在书案前,等待晨鼓的敲响。
长安实行夜禁制度,在晨鼓敲响之前,所有的城门坊门都是关闭的,他哪都不能去。
他的面前正对着自己留下的书笺,这也是为了不连累道岳法师和大觉寺的同修,日后圣上问起,也好让他们有个交待。
公元627年,秋8月,长安。
清晨五更二点,随着太极宫承天门上敲响第一声晨鼓,长安城各城门相对的大街上街鼓齐声响应,这就是诗人笔下所描述的“六街尘起鼓鼕鼕”。
清晨的街鼓按规定要敲三千下,共分五波。通常,第一波鼓响的时候天还是黑的,到了五鼓时,人的眼睛便已经可以清楚地看清远处的物体了。
这种早晚击鼓传达信息的方式给城市的管理者和市民都带来很大的方便,人们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鼕鼕”,鼕字音“冬”,想是长安人专门创造的。
鼓声响起之后,最先开启的是长安城四周的城门,接下来便是各个坊区的坊门。
在唐朝,门下省中设有“城门郎”这一官职,每个城门郎管理八百名门仆,轮流值班。当晨鼓响起时,当班的门仆会准时将统一保管的城门钥匙送达相应的城门下。
各城门行人车马实行左进右出,正中间的大道是专为皇帝留的。
在这密集的街鼓声中,东方开始浮现出一丝白光,雾霭中的古寺里传出悠悠的晨钟声,与长安的街鼓连成了一片……
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玄奘头戴斗笠,肩背竹箧,踏着钟声走出大觉寺的山门。他面容平静,如同往常游学时一般上路。寺前的青石阶上满是露水,芒鞋踏在上面,发出有节律的声音,令人感受到一种慈悲、庄严却又不可动摇的力量。
大觉寺的塔楼上,道岳法师静静地站立着,目光复杂地望着他的背影,街鼓声与晨钟声在耳边此起彼伏,恍如在为这个年轻的求法僧壮行。
老法师的眼眶不觉湿润了,喃喃自语:“他终于还是走了……”
“他疯了吗?”圆朗和另外几个弟子不知何时出现在师父身边,不解地说道,“此时大战在即,没有过所,私自出关便是死罪,他难道不知?师父又为何不阻止他?”
道岳法师一声轻叹:“为师哪里阻止得了他?”
自从上回玄奘干脆利落地抗了圣旨,让他感到一阵恐慌和不安后,这一阵子,他的心态反而平和了,于修行上似乎又有进益。
或许人就是这样,经历得多了,接受度也就强了,也就不那么容易感到吃惊了。
不仅不吃惊,他的心中甚至隐隐有些羡慕。
“也好,他能在有生之年解决心中的疑惑,这是他的福报。不像老和尚我,童真出家,修行几十载,却注定一生与妙法无缘……”
“他能解决吗?”圆朗纳闷地说道,“他根本无法同以前的取经人相比,那些先贤们至少还有过所,有同伴,有资助。尽管如此,还是十去九不回。而他什么都没有,师父您真的觉得他能成功吗?”
“你说的没错,”道岳法师缓缓点头道,“同那些求法先贤相比,玄奘确实有很多的劣势。但别忘了,他也有优势,足以弥补这些劣势了。”
“优势?是什么?”
“他年轻。”
圆朗等人呆了一呆,一时不明白这算不算优势。
法显大师踏上西行之路时已经六十三岁,其他的取经僧人至少也都在五十岁左右。相比之下,二十几岁就已名满天下的玄奘简直可以算是一个特例。
“年轻真好啊……”道岳法师低声呢喃着,“圆朗啊,等你们到了我这个年纪的时候就会明白我的话了……”
钟鼓声声,玄奘的身影渐行渐远,直至消失在街角,他始终没有回一下头。
道岳法师双手合什,为这个出色的弟子低声祝祷:
“佛祖保佑吧……”
西城垣北侧的开远门是踏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它通向遥远的西域。
“开远门”顾名思义,就是打开通向远方的大门。
在这座城门外的土堠上写着:由此西去安西九千九百里。之所以不说一万里,是因为人们不愿意有离家万里之遥的伤感。
“冬冬”的鼓声中,城门郎带领值班的门仆打开了厚重的开远门。
多数时候,开远门都是进多出少。作为东方最繁华的都市,长安的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大批西域客商不远万里来到长安;一些心高才大的河西青年也到这里来寻找机会;还有当年那些为逃避战乱而背井离乡的本地人,战乱结束后又纷纷携带家小返回故里……
每一个黎明,城门外都会挤满各式各样等待进城的人,这些人中的一部分就永远地把家安在了长安。
但是这几日不同,城门外萧萧索索,反倒是城门内侧挤满了急于出城的人,很多人还拖家带口。
城门郎知道,都是今年这场突如其来的霜灾惹的祸,这些人都是打算出去寻条活路的灾民。
这么多人出城,显然不方便一个一个地检查“过所”,事实上也没这个必要,反正皇帝都已经下令放行了,城门郎也乐得清闲,带着门仆们站在城门两侧,任由人群蜂拥而出。
“这样也好,”一个门仆小声说道,“我早就说过,这长安城人也太多了!”
“我说,你小子没挨过饿是不是?说这种没良心的话!”城门郎不屑地骂了一句。
这时他突然注意到一个年轻僧人——头戴青竹斗笠,肩背一只旧竹箧,身上的粗布僧衣已经有些发白,赤足穿一双布条编结而成的芒鞋。这身装束在逃荒的人群里倒是毫不起眼。灾荒降临,很多小庙也已难以维系,逃荒的大军中时有僧人出现,本不足为奇。但他牵的那匹白马却是神骏异常,城门郎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如此漂亮的马呢。而且,也不知怎么的,就算没有这匹马,他也觉得眼前这个僧人甚是出众,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他却说不上来。
僧人低着头匆匆地走着,经过城门郎身侧时,微微欠身,施了个佛家的问讯礼。他的神色恭谨甚至谦卑,却又有着一种说不出来的高贵气质。
城门郎不由自主地合十还礼,心中暗想:这和尚好生面熟,在哪儿见过呢?
正思忖间,却见那僧人和那匹白马已随着拥挤的人群,飘然踏出了这座当今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