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34.net,天宋武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直有一个兄弟经常投我红票,他就是绯红灯笼,三哥不淡定~)
————————————
自九月九日,李重进被迅速平叛,之后安友规等人投降,将扬州城内内兵力分布,还有粮草的囤积的情况直接报告给了赵德昭,赵德昭就让陈思讳等人暂时打理扬州事务,然后派人北上*将扬州平叛一事告诉给赵匡胤。
扬州被平定、李重进不治身亡的消息传回了东京开封府,赵匡胤一再惊叹儿子赵德昭的表现,然后朝廷之上对梁郡王以钦差处理李重进叛乱一事非常惊叹,而王朴等人夸赞皇长子仁义,只诛首恶,其余之人招降之,扬州的局势迅速平定下来,百姓也免遭战火摧残,而淮南也保证了军备的齐全,若是稍有差池,则会被唐国趁虚而入。
诸位大臣在庙堂商议之后,则赵匡胤下旨准许赵德昭继续巡视淮南江北十四州,然后在迎銮进行军演。
安友规被任命为滁州刺史,其余有功之人皆封赏,而翟守珣则被征召入开封,赵匡胤先前以李处耘平定李筠之乱有功,升任羽林大将军、宣徽北院使,而自从李重进死后,则下︽⊙,诏任命李处耘为扬州知州,即日赴扬州任。
平叛结束之后,赵德昭巡视扬州城的城防、民情舆情、耕种收获、商业以及其他。
那日赵德昭、赵信、万松、无庸子以及他的徒弟巫小五五人在扬州城内以考察民情为由,微服私访,一路沿着扬州主街道,去了自家的广味酒楼。
在路上,万松一直走在最后头,对于扬州,他再熟悉不过了,当年扬州城乃是杨吴之国都,而万松的家也在扬州。对于那段记忆,是他这一生当中再也不想提起的往事。
而他怔了一下,眼前的扬州饱经战火,已经不是二十三年前的扬州。
万松摇摇头,摒除杂念,然后跟着赵德昭四人走向广味酒楼。
京城之中大多数人都知道广味酒楼是赵德昭的产业,而李重进知道是知道,可是他也不会在意一间小小的广味酒楼。
五人步入广味酒楼,自从扬州广味酒楼开店之后,他未曾到访,今日一番考察。
赵德昭在用过自家酒楼的食物之后,然后感慨道:“若不是自己此番计划得当,恐怕日后是吃不上这类美食了。”
而众人停止了笑容,无庸子道:“殿下,今日高兴,而且李贼已经身死,今日只谈乐事,殿下酒楼的食物不错,老道我已经很久没尝过了。”
赵德昭八卦道:“道长,小五郎,你们是怎么认识的?”
无庸子老脸嫣红,然后笑道:“这个当初在滁州闲逛之时,听闻百姓口中称呼当地有一个义贼,名唤“幻世神偷小五郎”,而且小五郎每次跟我交手之后,都输了,所以这他才拜我为师。老道就是收了一个徒儿,殿下取笑了,我师父可是收了好几个徒弟,而我如今只有一个徒弟,虽说资质平凡,可是对我老道的胃口。哈哈——”
“师父,哪有啊,你是求着我让我拜你为师的。”
无庸子瞪了一下巫小五,然后巫小五收回无辜的目光,然后餐桌之上无庸子就把遇见巫小五一事说给了赵德昭一听,之后赵德昭就提议让无庸子将此人放在自己身边,他身边正好缺这样幽默、有用之人。
“巫小五感激郡王的美意。”
……
————————————
而唐国江宁城,一水分隔、一南一北。
李璟从下面收集到的情报称:九月九日,李重进兵变身亡。
收到此奏报,李璟暗道幸亏自己的先见之明,不与宋国抵抗,不然怎么死得都不知道。
因此整个朝廷上下都称赞李璟圣明,李璟一高兴,得意洋洋起来。
不过有一人却对朝廷的局势感到危急,此人为“林虎子”,说起他的本名,为“林仁肇”,当年在淮南一战之中,逆风火烧正阳桥,差点伤害了赵匡胤的性命。
此刻他出列道:“陛下,如今宋国安稳,可是局势不利于我大唐,若是宋国军队南下,则江宁府不保啊,不如让臣等率领军队驻扎于润州,时刻防备宋军南下。”
李璟素知林虎子的威名,他当下思索一番,觉得他的建议不错,也只好放任他润州驻守,防备宋军南下。“你去润州,润州为江北渡口,如今扬州安稳,只是……好吧……防备也好,不过你要听从朝廷的安排,切莫私自动兵。”
“臣领旨!”
之后李璟为防万一,又派冯延鲁和自己的儿子李从镒离开江宁府,去扬州赵德昭那里觐见。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月半,天气微凉,而此刻赵德昭一行人住在原先李重进的府上,李重进家人已经搬离此处,在赵德昭的安排之下,避免了他们惨死的局面。而李家人感恩戴德,多谢他手下留情。
节度使府上,赵德昭忽然收到了宋军探子来自润州的军报,前几日唐国将领林仁肇已经率领朝廷一万兵马驻扎于润州,而扬州正对南方即是润州【镇江】。
几人正在讨论政务军事,而赵信等人认为不如此刻南下直取润州,而赵德昭则摇摇头,虽说淮南已经平定,可是唐国实力仍旧强大,不可小觑,而无庸子也坚持赵德昭的想法。
赵信道:“殿下,唐国已经往润州增兵,并且调去了一员虎将。此虎将为林仁肇。在淮南一战中,此人甚是勇猛,我曾经对敌于他,都只能勉强打个平手。”
万松道:“确实如此,当年他差点伤害陛下。若是他不请自来,我定当要出面会会他。”
无庸子则道:“原来是他,林仁肇此人会是我大宋劲敌,有他在,我大宋军无法立拔润州,若要攻取润州,速战速决不能行。因此从长计议。老道以为,至少需要五到十年做准备,并且造战船,训练水军,攻取江南,无水军不行。”
赵德昭道:“道长所言甚是,如今宋延渥掌握我大宋水师,此番我离京巡视之一就是看看我大宋的水师如何,是否纵横于江海之上,与那唐国想必,不知道是否能够比肩与之。”
“水师固然重要,不过老道我曾经遇上一人,他叫樊若水,或许他可以帮殿下解决难题。”
“樊若水,道长认识吗?”听得无庸子提起樊若水,赵德昭一下子就记起了这个名字。樊若水,赵德昭并不陌生,前世大宋就是依靠此人献计献策,在父皇赵匡胤面前献出铺设浮桥之计,才得以顺利灭唐。如今赵德昭从无庸子口中听说了此人,他一想,若是找到樊若水,则灭唐可行。
不过眼下,据说樊若水好像在某家寺院出家,赵德昭真的佩服此人,蛰伏好几年时光,消磨岁月,暗中考察长江水文情况,当时身为唐国人的他,投靠敌国宋国也是一个勇气,而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顺应统一大势,作出的牺牲,令民族自豪。
然而他现在知道樊若水的大概位置,暂时也不想去找他,就跟无庸子... -->>
(一直有一个兄弟经常投我红票,他就是绯红灯笼,三哥不淡定~)
————————————
自九月九日,李重进被迅速平叛,之后安友规等人投降,将扬州城内内兵力分布,还有粮草的囤积的情况直接报告给了赵德昭,赵德昭就让陈思讳等人暂时打理扬州事务,然后派人北上*将扬州平叛一事告诉给赵匡胤。
扬州被平定、李重进不治身亡的消息传回了东京开封府,赵匡胤一再惊叹儿子赵德昭的表现,然后朝廷之上对梁郡王以钦差处理李重进叛乱一事非常惊叹,而王朴等人夸赞皇长子仁义,只诛首恶,其余之人招降之,扬州的局势迅速平定下来,百姓也免遭战火摧残,而淮南也保证了军备的齐全,若是稍有差池,则会被唐国趁虚而入。
诸位大臣在庙堂商议之后,则赵匡胤下旨准许赵德昭继续巡视淮南江北十四州,然后在迎銮进行军演。
安友规被任命为滁州刺史,其余有功之人皆封赏,而翟守珣则被征召入开封,赵匡胤先前以李处耘平定李筠之乱有功,升任羽林大将军、宣徽北院使,而自从李重进死后,则下︽⊙,诏任命李处耘为扬州知州,即日赴扬州任。
平叛结束之后,赵德昭巡视扬州城的城防、民情舆情、耕种收获、商业以及其他。
那日赵德昭、赵信、万松、无庸子以及他的徒弟巫小五五人在扬州城内以考察民情为由,微服私访,一路沿着扬州主街道,去了自家的广味酒楼。
在路上,万松一直走在最后头,对于扬州,他再熟悉不过了,当年扬州城乃是杨吴之国都,而万松的家也在扬州。对于那段记忆,是他这一生当中再也不想提起的往事。
而他怔了一下,眼前的扬州饱经战火,已经不是二十三年前的扬州。
万松摇摇头,摒除杂念,然后跟着赵德昭四人走向广味酒楼。
京城之中大多数人都知道广味酒楼是赵德昭的产业,而李重进知道是知道,可是他也不会在意一间小小的广味酒楼。
五人步入广味酒楼,自从扬州广味酒楼开店之后,他未曾到访,今日一番考察。
赵德昭在用过自家酒楼的食物之后,然后感慨道:“若不是自己此番计划得当,恐怕日后是吃不上这类美食了。”
而众人停止了笑容,无庸子道:“殿下,今日高兴,而且李贼已经身死,今日只谈乐事,殿下酒楼的食物不错,老道我已经很久没尝过了。”
赵德昭八卦道:“道长,小五郎,你们是怎么认识的?”
无庸子老脸嫣红,然后笑道:“这个当初在滁州闲逛之时,听闻百姓口中称呼当地有一个义贼,名唤“幻世神偷小五郎”,而且小五郎每次跟我交手之后,都输了,所以这他才拜我为师。老道就是收了一个徒儿,殿下取笑了,我师父可是收了好几个徒弟,而我如今只有一个徒弟,虽说资质平凡,可是对我老道的胃口。哈哈——”
“师父,哪有啊,你是求着我让我拜你为师的。”
无庸子瞪了一下巫小五,然后巫小五收回无辜的目光,然后餐桌之上无庸子就把遇见巫小五一事说给了赵德昭一听,之后赵德昭就提议让无庸子将此人放在自己身边,他身边正好缺这样幽默、有用之人。
“巫小五感激郡王的美意。”
……
————————————
而唐国江宁城,一水分隔、一南一北。
李璟从下面收集到的情报称:九月九日,李重进兵变身亡。
收到此奏报,李璟暗道幸亏自己的先见之明,不与宋国抵抗,不然怎么死得都不知道。
因此整个朝廷上下都称赞李璟圣明,李璟一高兴,得意洋洋起来。
不过有一人却对朝廷的局势感到危急,此人为“林虎子”,说起他的本名,为“林仁肇”,当年在淮南一战之中,逆风火烧正阳桥,差点伤害了赵匡胤的性命。
此刻他出列道:“陛下,如今宋国安稳,可是局势不利于我大唐,若是宋国军队南下,则江宁府不保啊,不如让臣等率领军队驻扎于润州,时刻防备宋军南下。”
李璟素知林虎子的威名,他当下思索一番,觉得他的建议不错,也只好放任他润州驻守,防备宋军南下。“你去润州,润州为江北渡口,如今扬州安稳,只是……好吧……防备也好,不过你要听从朝廷的安排,切莫私自动兵。”
“臣领旨!”
之后李璟为防万一,又派冯延鲁和自己的儿子李从镒离开江宁府,去扬州赵德昭那里觐见。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月半,天气微凉,而此刻赵德昭一行人住在原先李重进的府上,李重进家人已经搬离此处,在赵德昭的安排之下,避免了他们惨死的局面。而李家人感恩戴德,多谢他手下留情。
节度使府上,赵德昭忽然收到了宋军探子来自润州的军报,前几日唐国将领林仁肇已经率领朝廷一万兵马驻扎于润州,而扬州正对南方即是润州【镇江】。
几人正在讨论政务军事,而赵信等人认为不如此刻南下直取润州,而赵德昭则摇摇头,虽说淮南已经平定,可是唐国实力仍旧强大,不可小觑,而无庸子也坚持赵德昭的想法。
赵信道:“殿下,唐国已经往润州增兵,并且调去了一员虎将。此虎将为林仁肇。在淮南一战中,此人甚是勇猛,我曾经对敌于他,都只能勉强打个平手。”
万松道:“确实如此,当年他差点伤害陛下。若是他不请自来,我定当要出面会会他。”
无庸子则道:“原来是他,林仁肇此人会是我大宋劲敌,有他在,我大宋军无法立拔润州,若要攻取润州,速战速决不能行。因此从长计议。老道以为,至少需要五到十年做准备,并且造战船,训练水军,攻取江南,无水军不行。”
赵德昭道:“道长所言甚是,如今宋延渥掌握我大宋水师,此番我离京巡视之一就是看看我大宋的水师如何,是否纵横于江海之上,与那唐国想必,不知道是否能够比肩与之。”
“水师固然重要,不过老道我曾经遇上一人,他叫樊若水,或许他可以帮殿下解决难题。”
“樊若水,道长认识吗?”听得无庸子提起樊若水,赵德昭一下子就记起了这个名字。樊若水,赵德昭并不陌生,前世大宋就是依靠此人献计献策,在父皇赵匡胤面前献出铺设浮桥之计,才得以顺利灭唐。如今赵德昭从无庸子口中听说了此人,他一想,若是找到樊若水,则灭唐可行。
不过眼下,据说樊若水好像在某家寺院出家,赵德昭真的佩服此人,蛰伏好几年时光,消磨岁月,暗中考察长江水文情况,当时身为唐国人的他,投靠敌国宋国也是一个勇气,而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顺应统一大势,作出的牺牲,令民族自豪。
然而他现在知道樊若水的大概位置,暂时也不想去找他,就跟无庸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