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34.net,象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八百四十八章国际象棋故事
国际象棋发源于亚洲次大陆,后来传至波斯(国际象棋术语中的“将军”即是波斯语的音译),但真正的广泛传播始于公元7世纪的阿拉伯政府时代。长期以来,国际象棋的结构和规则在***世界几乎没有变化,而在基督教国家中的创新层出不穷。
国际象棋最重大的变革发生在500多年前的西方,***象棋中的“维齐尔”更名为“后”,而且行棋方向更为灵活、行程更远。学者玛丽莲?亚洛姆在《国际象棋中王后的诞生》一书中指出,这也许是阿基坦的埃莉诺(1122年——1204年,先嫁给法国国王路易七世,婚姻被判无效后和英格兰国王亨利二世结婚)等中世纪显赫王后的写照。这个棋子“更名改姓”后融合了“车”、“象”的能力,而且影响范围从中间区域延伸到棋盘64格中将近一半,比“维齐尔”(王后)的实力增加了10倍。
几乎与此同时,载有重型火炮的远程船只开始出现,预示着西方开始掌握世界格局。***世界的大国从未像西方那样赋予“维齐尔”实权。此时,真正的竞争发生在欧洲大国之间。西班牙的领土曾经被***帝国占领了几个世纪,而16世纪,西班牙不但出现了西方世界最早的国际象棋大师(其中最著名的是鲁伊?洛佩兹,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著名的开局仍然流行于世),也打造了第一个纵横全球的帝国。
然而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中,英法两国不但在国际象棋领域高手如云,而且同时在海陆向西班牙发起挑战并最终将其击败。法国人无疑因临近西班牙而开始研习国际象棋,而英国人的国际象棋是从古代挪威人传来的。英法间的争雄格外激烈——棋局上如此,在世界各地的交战也是如此。因而,不仅法国和英国军队在亚洲次大陆、北美及世界其他地区难分胜负,两国的象棋大师、也是世界的顶尖棋手同样旗鼓相当。
在拿破仑叱咤风云前的几十年间,国际象棋界也出现了一个拿破仑般的人物,即著名象棋大师菲力多尔,但是菲力多尔1795年去世后,两国再度势均力敌。
而经过滑铁卢一役,国际政治迈入“英国治下的和平”时代,英国人霍华德?斯汤顿(标准的国际象棋比赛用棋即以斯汤顿命名)也在此时战胜了法国人皮埃尔?德?圣阿芒。这场在1843年进行的交锋被视为第一届国际象棋世界锦标赛,英国人欢欣鼓舞,把斯汤顿11:6的战绩作为对大英帝国和世界领袖的确认。
然而,19世纪50年代下半期,斯汤顿一直避免与美国神童保罗?莫菲交手。莫菲是个博比?费希尔般的天才,两人的疯狂程度也不相上下。
美苏两强争霸
如果说莫菲代表了美国在国际象棋界和世界政治中的崛起,那么德国和奥地利的狂热则有过之而无不及。讲德语的人(其中许多是犹太人),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后,一直〓稳坐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的宝座,而纳粹德国的代表队恰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前夜于阿根廷举行的国际象棋奥运会上捧杯夺冠。除了一段短短的间隔外,代表德国出战的俄罗斯流亡者亚历山大?阿廖欣在1927年到1945年间一直保持着世界冠军的头衔。他在战时的《巴黎日报》发表了令人发指的反犹文章,论述“雅利安国际象棋”展现了战斗精神,并且欢呼德国最终在全世界赢得的胜利。
阿廖欣在生命的最后时光收回了曾发表的言论;1946年他的离世,标志着美苏间国际象棋争霸拉开了序幕,其激烈程度与冷战难分伯仲。苏联的象棋大师总体占了上风,但是1972年博比?费希尔横空出世,夺取了苏联人把持的世界冠军——这似乎也预示着苏联体系的最终崩溃。但是博比?费希尔陷入疯狂后,俄罗斯人再度称雄一时。尽管如此,苏联后期仍出现了伟大的棋手加里?卡斯帕罗夫(他与卡尔波夫之间争霸,是否预示苏联的分裂?),他在过去和现在都是一个政治异见分子。苏联解体后,该国的优秀棋手也流散到世界各地。
其中一些苏联棋手来到美国,为美国的国际象棋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但是后冷战时代美国在国际象棋领域最重要的突破来自高新技术:IBM的“深蓝”超级电脑。它在1997年险胜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这似乎标志着,美国将主要通过高新技术指标来衡量、行使权力。但也许并不尽然。“深蓝”取胜后退役了,一如当年斯汤顿避免与莫菲交手。鉴于普通美国人反干涉主义思潮高涨(尽管竞选领导人还没有这个意识),这也许同样是个类比。
新兴国家崛起
无论美国会遵循什么道路,显而易见的是,老布什在1991年取得了“沙漠风暴”行动的大举胜利后所构想的美国主导的“世界新秩序”是不存在的。与此相反,21世纪的高级政治风云变幻,有印度等新兴国家的崛起,也有俄罗斯等老牌帝国回归。这个潮流也清晰地反映在国际象棋领域:男子世界冠军维斯瓦纳坦?阿南德来自印度。而英国人薇拉?门奇克在1944年英年早逝前一直保持着女子世界冠军的荣誉,此后直至冷战结束前的冠军一直是苏联人,而之后虽然还有一名来自俄罗斯的女子国际象棋冠军,但有四名冠军棋手来自中国。
亚历山大·彼得罗夫(英文Alexander Dmitrievich Petrov,俄文АлександрДмитриевичПетров)是早期俄罗斯国际象棋棋手,是国际象棋俄罗斯学派的奠基人之一,他和雅尼什(Carl Friedrich von J?nisch)一起分析并奠定了“彼得罗夫防御”,又称“俄罗斯防御”(C42),即1. e4 e5 2. Nf3 Nf6,丰富了国际象棋开局武器库。
彼得罗夫还创作了许多国际象棋排... -->>
第八百四十八章国际象棋故事
国际象棋发源于亚洲次大陆,后来传至波斯(国际象棋术语中的“将军”即是波斯语的音译),但真正的广泛传播始于公元7世纪的阿拉伯政府时代。长期以来,国际象棋的结构和规则在***世界几乎没有变化,而在基督教国家中的创新层出不穷。
国际象棋最重大的变革发生在500多年前的西方,***象棋中的“维齐尔”更名为“后”,而且行棋方向更为灵活、行程更远。学者玛丽莲?亚洛姆在《国际象棋中王后的诞生》一书中指出,这也许是阿基坦的埃莉诺(1122年——1204年,先嫁给法国国王路易七世,婚姻被判无效后和英格兰国王亨利二世结婚)等中世纪显赫王后的写照。这个棋子“更名改姓”后融合了“车”、“象”的能力,而且影响范围从中间区域延伸到棋盘64格中将近一半,比“维齐尔”(王后)的实力增加了10倍。
几乎与此同时,载有重型火炮的远程船只开始出现,预示着西方开始掌握世界格局。***世界的大国从未像西方那样赋予“维齐尔”实权。此时,真正的竞争发生在欧洲大国之间。西班牙的领土曾经被***帝国占领了几个世纪,而16世纪,西班牙不但出现了西方世界最早的国际象棋大师(其中最著名的是鲁伊?洛佩兹,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著名的开局仍然流行于世),也打造了第一个纵横全球的帝国。
然而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中,英法两国不但在国际象棋领域高手如云,而且同时在海陆向西班牙发起挑战并最终将其击败。法国人无疑因临近西班牙而开始研习国际象棋,而英国人的国际象棋是从古代挪威人传来的。英法间的争雄格外激烈——棋局上如此,在世界各地的交战也是如此。因而,不仅法国和英国军队在亚洲次大陆、北美及世界其他地区难分胜负,两国的象棋大师、也是世界的顶尖棋手同样旗鼓相当。
在拿破仑叱咤风云前的几十年间,国际象棋界也出现了一个拿破仑般的人物,即著名象棋大师菲力多尔,但是菲力多尔1795年去世后,两国再度势均力敌。
而经过滑铁卢一役,国际政治迈入“英国治下的和平”时代,英国人霍华德?斯汤顿(标准的国际象棋比赛用棋即以斯汤顿命名)也在此时战胜了法国人皮埃尔?德?圣阿芒。这场在1843年进行的交锋被视为第一届国际象棋世界锦标赛,英国人欢欣鼓舞,把斯汤顿11:6的战绩作为对大英帝国和世界领袖的确认。
然而,19世纪50年代下半期,斯汤顿一直避免与美国神童保罗?莫菲交手。莫菲是个博比?费希尔般的天才,两人的疯狂程度也不相上下。
美苏两强争霸
如果说莫菲代表了美国在国际象棋界和世界政治中的崛起,那么德国和奥地利的狂热则有过之而无不及。讲德语的人(其中许多是犹太人),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后,一直〓稳坐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的宝座,而纳粹德国的代表队恰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前夜于阿根廷举行的国际象棋奥运会上捧杯夺冠。除了一段短短的间隔外,代表德国出战的俄罗斯流亡者亚历山大?阿廖欣在1927年到1945年间一直保持着世界冠军的头衔。他在战时的《巴黎日报》发表了令人发指的反犹文章,论述“雅利安国际象棋”展现了战斗精神,并且欢呼德国最终在全世界赢得的胜利。
阿廖欣在生命的最后时光收回了曾发表的言论;1946年他的离世,标志着美苏间国际象棋争霸拉开了序幕,其激烈程度与冷战难分伯仲。苏联的象棋大师总体占了上风,但是1972年博比?费希尔横空出世,夺取了苏联人把持的世界冠军——这似乎也预示着苏联体系的最终崩溃。但是博比?费希尔陷入疯狂后,俄罗斯人再度称雄一时。尽管如此,苏联后期仍出现了伟大的棋手加里?卡斯帕罗夫(他与卡尔波夫之间争霸,是否预示苏联的分裂?),他在过去和现在都是一个政治异见分子。苏联解体后,该国的优秀棋手也流散到世界各地。
其中一些苏联棋手来到美国,为美国的国际象棋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但是后冷战时代美国在国际象棋领域最重要的突破来自高新技术:IBM的“深蓝”超级电脑。它在1997年险胜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这似乎标志着,美国将主要通过高新技术指标来衡量、行使权力。但也许并不尽然。“深蓝”取胜后退役了,一如当年斯汤顿避免与莫菲交手。鉴于普通美国人反干涉主义思潮高涨(尽管竞选领导人还没有这个意识),这也许同样是个类比。
新兴国家崛起
无论美国会遵循什么道路,显而易见的是,老布什在1991年取得了“沙漠风暴”行动的大举胜利后所构想的美国主导的“世界新秩序”是不存在的。与此相反,21世纪的高级政治风云变幻,有印度等新兴国家的崛起,也有俄罗斯等老牌帝国回归。这个潮流也清晰地反映在国际象棋领域:男子世界冠军维斯瓦纳坦?阿南德来自印度。而英国人薇拉?门奇克在1944年英年早逝前一直保持着女子世界冠军的荣誉,此后直至冷战结束前的冠军一直是苏联人,而之后虽然还有一名来自俄罗斯的女子国际象棋冠军,但有四名冠军棋手来自中国。
亚历山大·彼得罗夫(英文Alexander Dmitrievich Petrov,俄文АлександрДмитриевичПетров)是早期俄罗斯国际象棋棋手,是国际象棋俄罗斯学派的奠基人之一,他和雅尼什(Carl Friedrich von J?nisch)一起分析并奠定了“彼得罗夫防御”,又称“俄罗斯防御”(C42),即1. e4 e5 2. Nf3 Nf6,丰富了国际象棋开局武器库。
彼得罗夫还创作了许多国际象棋排...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