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附录一上略:礼赏双加,人道用“兵” (3) (1/2)
笔趣阁 www.biquge34.net,六韬·鬼谷子谋略全本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军谶》上说:“钩上挂香饵,一定有愿意上钩的鱼;军队中悬重赏,一定有乐于效死的人。”因此,重礼,是人才前来归附的原因;重赏,是士卒拼死效命的原因。如果真诚以礼相待招人归附,如果悬以重赏招人效死,想得到的人自然会前来归附或者拼死效命。因此,待之以礼而又反悔,就不能留住归附的勇士;给以重赏又反悔,招来的勇士就不会受驱使。坚持以礼相待、有功必赏,勇士就会竞相拼死效命。
《军谶》上说:“打算打仗的国家,在打仗之前一定要施以恩惠;打算攻打其他的国家,一定要先休养生息。”能以少胜多的,一定是施以很多恩惠的结果;能以弱胜强的,一定是人民先休养生息的结果。所以说,良将安定人心,对待兵士,就像爱护自己一样;可以使军队上下一心,在战争中一定会所向披靡。
《军谶》上说:“用兵的要诀是,务必先侦察敌方的情况:探明其储藏物资的虚实,估算其粮食储存的多少,预测其兵力的强弱,察明其天时地利的优劣,摸清其兵力薄弱的地方。”所以,国家没有战事,却在忙于运粮,肯定是内部空虚;老百姓面有饥色,肯定是国家穷困。从千里之外转运粮食,老百姓一定会挨饿;打柴割草之后再做饭,一定不能使军队顿顿吃饱。一千里以外运粮,说明国家缺少一年的粮食;两千里之外运粮,说明国家缺少两年的粮食;三千里之外运粮,说明国家缺少三年的粮食。这是国家空虚的表现。国内空虚,百姓就会贫穷;百姓贫穷,全国上下就不会和睦。敌人在外面虎视眈眈,内乱又不断,必然会使国家崩溃。
《军谶》上说:“君主如果施行暴政,就会使下级官吏跟着施行苛政;赋税沉重,苛捐繁复,严刑酷罚滥用无止,因而民众就会相互残杀。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亡国之兆。”
《军谶》上说:“内心贪婪而外表装得廉洁,用欺骗的手段获得名声;假公济私,使得君臣上下是非不分;乔装打扮,假作正经,以猎取高官,获得重用。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窃国之始。”
《军谶》上说:“官吏结党营私,各自引进自己的亲信,把奸邪之人网罗进来,压制仁人志士;背弃公德,谋取私利,同僚之间,相互攻击。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祸乱之源。”
《军谶》上说:“豪门大族如果拉帮结伙,虽无官位却妄自尊大,擅立威势,人人都会怕他;培植的党羽像藤缠葛绕一样盘根错节,积蓄私德,给人以小恩小惠,意图夺取当政者的大权;欺压侵害平民百姓,必会引起一国之内议论纷纷,做臣子的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祸乱之根。”
《军谶》上说:“世代相沿,作恶为奸,欺骗官员,凡事只求为自己谋取便利,变换花招,玩弄法令,危害君主。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国之奸贼。”
《军谶》上说:“官多民少,尊卑不分,恃强凌弱;没有办法制止,君子也受到牵连,国家一定会蒙难。”
《军谶》上说:“喜欢好人却不任用,憎恨坏人却不将他予以清退;有才德的人隐居而不出,无能的人在位当权,国家将会遭受祸害。”
《军谶》上说:“宗族势力庞大,互相勾结,窃取要位,欺上瞒下,日益壮大,君主又不忍心铲除,国家必定受到败坏。”
《军谶》上说:“巧言谄媚之臣如果当权,全军就会愤愤不平;倚仗权势,自夸其能,行动就会违背众人的意志;不选用贤人,不去除庸人,苟且为政,只求取悦君主;态度专横,只相信自己,凡事都炫耀自己的功劳和才能;以恶言去伤害品德高尚的人,以虚妄去诬蔑有功的人;不区分善恶,与自己的意见只求相合;遇事拖延,不能及时使政令得到推行;任意发布不合常规的政令,完全变更了古制,改易了常道。如果君主任用了这样的奸佞之臣,国家一定会遭受灾祸。”
《军谶》上说:“奸雄之间相互吹捧,使君主受到蒙蔽,导致其是非不分;诽谤和吹捧同时兴起,阻塞君主的视听,使其善恶难辨;臣下各人庇护各人的手下,导致君主身边的忠诚之臣日益流失。”
所以君主能够明察不同的说法,就可以看到事物的萌芽;君主任用仁人贤才,作奸称雄的人就会离开;君主任用德高望重的人,纷繁的政事就能得到有条不紊的处理;君主能招请隐士出山从政,隐士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才干,而不是徒有虚名;在处理军国大事时,能征询平民百姓的意见,君主的功绩才能被称道;君主的举动不失去民心,他的恩德才能在天下传播。
《三略》是一部专讲战略的兵书,原名是《黄石公三略》,侧重于从政治策略上阐明治国用兵的道理,与《六韬》齐名。宋人戴少望在《将鉴论断》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兵法传于今世者七家,唯《三略》最通于道而适于用,可以立功而保身。”这个“道”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人生的智慧与成功之道。《三略》中糅合了诸子百家的智慧。该书自问世以来,受到了历代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的重视。
本篇是《三略》中的最上篇,简称“上略”,详细阐述了身为将领应该做的事情,还有其用兵打仗的关键和一些方法。文中多次引用《军谶》上的话来增强行文的说服性,表明作者的观点和立场。文中提到最多的莫过于“礼... -->>
《军谶》上说:“钩上挂香饵,一定有愿意上钩的鱼;军队中悬重赏,一定有乐于效死的人。”因此,重礼,是人才前来归附的原因;重赏,是士卒拼死效命的原因。如果真诚以礼相待招人归附,如果悬以重赏招人效死,想得到的人自然会前来归附或者拼死效命。因此,待之以礼而又反悔,就不能留住归附的勇士;给以重赏又反悔,招来的勇士就不会受驱使。坚持以礼相待、有功必赏,勇士就会竞相拼死效命。
《军谶》上说:“打算打仗的国家,在打仗之前一定要施以恩惠;打算攻打其他的国家,一定要先休养生息。”能以少胜多的,一定是施以很多恩惠的结果;能以弱胜强的,一定是人民先休养生息的结果。所以说,良将安定人心,对待兵士,就像爱护自己一样;可以使军队上下一心,在战争中一定会所向披靡。
《军谶》上说:“用兵的要诀是,务必先侦察敌方的情况:探明其储藏物资的虚实,估算其粮食储存的多少,预测其兵力的强弱,察明其天时地利的优劣,摸清其兵力薄弱的地方。”所以,国家没有战事,却在忙于运粮,肯定是内部空虚;老百姓面有饥色,肯定是国家穷困。从千里之外转运粮食,老百姓一定会挨饿;打柴割草之后再做饭,一定不能使军队顿顿吃饱。一千里以外运粮,说明国家缺少一年的粮食;两千里之外运粮,说明国家缺少两年的粮食;三千里之外运粮,说明国家缺少三年的粮食。这是国家空虚的表现。国内空虚,百姓就会贫穷;百姓贫穷,全国上下就不会和睦。敌人在外面虎视眈眈,内乱又不断,必然会使国家崩溃。
《军谶》上说:“君主如果施行暴政,就会使下级官吏跟着施行苛政;赋税沉重,苛捐繁复,严刑酷罚滥用无止,因而民众就会相互残杀。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亡国之兆。”
《军谶》上说:“内心贪婪而外表装得廉洁,用欺骗的手段获得名声;假公济私,使得君臣上下是非不分;乔装打扮,假作正经,以猎取高官,获得重用。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窃国之始。”
《军谶》上说:“官吏结党营私,各自引进自己的亲信,把奸邪之人网罗进来,压制仁人志士;背弃公德,谋取私利,同僚之间,相互攻击。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祸乱之源。”
《军谶》上说:“豪门大族如果拉帮结伙,虽无官位却妄自尊大,擅立威势,人人都会怕他;培植的党羽像藤缠葛绕一样盘根错节,积蓄私德,给人以小恩小惠,意图夺取当政者的大权;欺压侵害平民百姓,必会引起一国之内议论纷纷,做臣子的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祸乱之根。”
《军谶》上说:“世代相沿,作恶为奸,欺骗官员,凡事只求为自己谋取便利,变换花招,玩弄法令,危害君主。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国之奸贼。”
《军谶》上说:“官多民少,尊卑不分,恃强凌弱;没有办法制止,君子也受到牵连,国家一定会蒙难。”
《军谶》上说:“喜欢好人却不任用,憎恨坏人却不将他予以清退;有才德的人隐居而不出,无能的人在位当权,国家将会遭受祸害。”
《军谶》上说:“宗族势力庞大,互相勾结,窃取要位,欺上瞒下,日益壮大,君主又不忍心铲除,国家必定受到败坏。”
《军谶》上说:“巧言谄媚之臣如果当权,全军就会愤愤不平;倚仗权势,自夸其能,行动就会违背众人的意志;不选用贤人,不去除庸人,苟且为政,只求取悦君主;态度专横,只相信自己,凡事都炫耀自己的功劳和才能;以恶言去伤害品德高尚的人,以虚妄去诬蔑有功的人;不区分善恶,与自己的意见只求相合;遇事拖延,不能及时使政令得到推行;任意发布不合常规的政令,完全变更了古制,改易了常道。如果君主任用了这样的奸佞之臣,国家一定会遭受灾祸。”
《军谶》上说:“奸雄之间相互吹捧,使君主受到蒙蔽,导致其是非不分;诽谤和吹捧同时兴起,阻塞君主的视听,使其善恶难辨;臣下各人庇护各人的手下,导致君主身边的忠诚之臣日益流失。”
所以君主能够明察不同的说法,就可以看到事物的萌芽;君主任用仁人贤才,作奸称雄的人就会离开;君主任用德高望重的人,纷繁的政事就能得到有条不紊的处理;君主能招请隐士出山从政,隐士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才干,而不是徒有虚名;在处理军国大事时,能征询平民百姓的意见,君主的功绩才能被称道;君主的举动不失去民心,他的恩德才能在天下传播。
《三略》是一部专讲战略的兵书,原名是《黄石公三略》,侧重于从政治策略上阐明治国用兵的道理,与《六韬》齐名。宋人戴少望在《将鉴论断》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兵法传于今世者七家,唯《三略》最通于道而适于用,可以立功而保身。”这个“道”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人生的智慧与成功之道。《三略》中糅合了诸子百家的智慧。该书自问世以来,受到了历代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的重视。
本篇是《三略》中的最上篇,简称“上略”,详细阐述了身为将领应该做的事情,还有其用兵打仗的关键和一些方法。文中多次引用《军谶》上的话来增强行文的说服性,表明作者的观点和立场。文中提到最多的莫过于“礼...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