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34.net,明月出天山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京城的冬天异常寒冷他一个南方人习惯了湿冷很不习惯北方那种干冷空气干燥他的鼻子有些痒痒。王夫之搓着手进来了嘴里说道:“仁远没想到这北方的冬天这么冷我的手都被冻僵了。”周仁远笑了笑指着桌上的茶壶说:“这茶壶里的水还是热的你倒一杯热水捂捂手。”王夫之见状直接把双手捂在茶壶上眯着眼说“真舒服啊!”他捂了片刻看见周仁远一直在看着窗外笑了声“怎么刚过了三天你就着急了?”周仁远的视线收了回来大方地承认道:“我能不着急吗我的奏章已经交到皇上那里三天了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王夫之呵呵一笑“你那么大的手笔皇上可不大好决定呢再给他点时间我想皇上一时还没想清楚就是想清楚了这不还得和大臣们商量着办么别急。”周仁远双手一摊无奈地说道:“也只能如此了。”
驿馆门外突然传来声音“圣旨到朱由榔接旨!”周仁远和王夫之高兴的相对一视难道皇上已经看过奏章要召见周仁远?周仁远整理一下衣冠急忙跑到门口一看传旨的是熟人高起潜便跪在地上喊道“臣朱由榔接旨!”高起潜笑眯眯的看了他一眼展开圣旨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桂王朱常瀛忠心体国无私奉公急朝廷所急特册封世子朱由楥为郡王安仁王四子朱由榔为郡王永明王布告天下钦此!”周仁远又一声高喊“谢皇上隆恩!”接过了高起潜递过来的圣旨。“起来吧王爷您现在可是有封号的王爷了老奴以后可不能再称呼您小王爷了呵呵!”高起潜谄媚地扶起周仁远。周仁远拱拱手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子塞在了高起潜的手里笑着说:“高公公这大明的郡王满地都是本王在京城以后还少不了你高公公的关照不是?”高起潜一听倒是满受用的神秘地对着周仁远耳边轻声说道:“王爷您想想看您的封号是永明王哪个亲王郡王的封号里有咱大明朝的国号听说皇上为了选您的封号还真费了不少心思。”周仁远一听觉得有理“老奴再告诉您件事”高起潜又凑了上来轻声说道“昨日皇上下旨罢免了首辅温体仁温大人旨意上只有三个字‘让尔去’听说旨意到温府的时候温大人正在吃饭温大人听到旨意后筷子都掉地了那温大人的表情嘿嘿--”高起潜捂住嘴巴偷笑。周仁远送走了高起潜拿着圣旨一边走一边低头思索怎么回事呢?崇祯给了个封号就完了?“砰”的一下脑门撞在了门前的柱子上“哈哈哈--”王夫之见他的窘样大笑起来“怎么封了郡王高兴的路都找不到了?”周仁远进屋把圣旨往边上一丢“不就是个封号么没什么大不了的。”说着拿起茶壶倒了杯热水喝了起来这一喝烫的周仁远哇哇乱叫。王夫之这下没取笑他说道“仁远我还是那句话关心则乱你要有耐心!”
此时的乾清宫崇祯呆呆地盯着桌上周仁远给他的奏章他已经连续反复看了两天了自从他第一遍看完这份奏章后心里像燃烧着一把火然后又像一块冰冻的他浑身发抖。只见这奏章上用蝇头小楷书写着“臣桂王朱常瀛之四子朱由榔泣血禀奏我大明天子陛下:元末太祖皇帝以一布衣出身为解救天下苍生为恢复汉室江山不畏生死不避艰险带领众人起兵反抗暴元征战数十年驱逐残元开创我大明基业四方安定百姓归心。成祖皇帝亲征漠北打击北元开疆扩土大明疆域何增其多。郑和七下西洋万国朝觐我大明何等荣耀。仁宗宣宗继位贤臣辅佐百姓休养生息从而有”仁宣之治”。而后我大明又经历“土木堡之变”大明由盛而衰一蹶不振!后虽有万历中兴然朝廷混乱肖小当道皇帝怠政置天下苍生与不顾致使关外女真崛起成为我大明最大隐患。又因阉党作恶把持朝政天下文臣风骨尽失武将贪生怕死百姓心中已再无大明二字------幸上苍可怜由我皇继位大统给大明带来一丝希望可天下人心早已崩分离析天灾连年祸乱四起我大明已陷入四面楚歌之悲惨之境。臣弟思之则辗转反侧彻夜难眠-----望我皇亲贤臣远小人以重振我大明江山还我大明百姓一康泰社会。臣弟有三策献上一是迁都二乃议和三曰开放海禁水师北上。迁都乃请皇上还都南都(南京)以北京山海关大同保定一线组成抗击满清的第二道防线议和乃是与满清议和----开放海禁乃是与西洋贸易----。”崇祯想着这洋洋万言之字在冰火中煎熬着这时兵部尚书杨嗣昌前来叩见他指了指周仁远的奏折问道:“杨尚书前日里朕给你看的内容你回去后思考的如何了?朕这堂弟奏折里的三策可行吗?”杨嗣昌一脸倦容搓搓面颊苦笑一声答道:“皇上这位王爷的建议真乃--怎么说呢是要惊天动地的他就不怕和我一样背上‘汉贼’的骂名?恐怕此文一出天下人都要说着位王爷是朱家败类了还有皇上这藩王干政可是大罪!”崇祯点点头想起前几日杨嗣昌提出议和的主张就被朝廷大臣骂他是汉贼这个提议就被放下了崇祯又有点不甘心好不容易发现一个和最信赖大臣有共同点的藩王不想这么轻易就放弃“杨尚书朕的意思是你同不同意他的观点?”杨嗣昌是个官场老滑头了“这--这个还真不太好说要不请永明王前来一谈到时也把黄御史请来?”崇祯知道当时反对议和最凶的就是左佥都御史黄道周黄道周为人耿直在朝中素有威望只要把他说服了事情就好办了于是崇祯点头表示同意。
当周仁远被急召入宫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他再次踏入乾清宫发现崇祯身边多了两个大臣一个三十几岁的大臣笑眯眯的看着他而另外一个五十余岁的老臣则满脸严肃眼神里却是不满之色。“臣弟叩见皇上。”周仁远又要下跪崇祯连忙阻止了他说道:“都是自家兄弟以后见面你就不要再跪了。”周仁远心里很是高兴就是啊来见你这个皇帝三天两头要跪还真是麻烦。“这两位一位是兵部尚书杨嗣昌杨大人一位是左佥都御史黄道周黄大人。”崇祯介绍着。两人对着周仁远弯腰请安道“下官杨嗣昌(黄道周)见过永明王!”周仁远急忙一拱手“不敢不敢两位大人不必多礼!”“都坐下说话吧!”崇祯吩咐道眼神再一瞄边上的王承恩王承恩马上领会领着一帮小太监全部退出了乾清宫心里想“这永明王怎么像个锦衣卫每次来都搞的神神秘秘的。”屋内待大家都已坐定崇祯正待开口黄道周却先开炮了“王爷你这迁都之说可是要皇上学南宋的赵构偏安一隅?这大明难道被满清攻打下来了?”周仁远心里想哟上来就是一个大帽子你这是暗指我是秦桧喽心下也不恼怒慢悠悠的答道:“黄大人是吧小王问你一个问题我大明在辽东有多少将士?满清有多少军队?”“我大明在锦州有两万将士宁远有一万将士在山海关有五万满清大概有十几万军队!”... -->>
京城的冬天异常寒冷他一个南方人习惯了湿冷很不习惯北方那种干冷空气干燥他的鼻子有些痒痒。王夫之搓着手进来了嘴里说道:“仁远没想到这北方的冬天这么冷我的手都被冻僵了。”周仁远笑了笑指着桌上的茶壶说:“这茶壶里的水还是热的你倒一杯热水捂捂手。”王夫之见状直接把双手捂在茶壶上眯着眼说“真舒服啊!”他捂了片刻看见周仁远一直在看着窗外笑了声“怎么刚过了三天你就着急了?”周仁远的视线收了回来大方地承认道:“我能不着急吗我的奏章已经交到皇上那里三天了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王夫之呵呵一笑“你那么大的手笔皇上可不大好决定呢再给他点时间我想皇上一时还没想清楚就是想清楚了这不还得和大臣们商量着办么别急。”周仁远双手一摊无奈地说道:“也只能如此了。”
驿馆门外突然传来声音“圣旨到朱由榔接旨!”周仁远和王夫之高兴的相对一视难道皇上已经看过奏章要召见周仁远?周仁远整理一下衣冠急忙跑到门口一看传旨的是熟人高起潜便跪在地上喊道“臣朱由榔接旨!”高起潜笑眯眯的看了他一眼展开圣旨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桂王朱常瀛忠心体国无私奉公急朝廷所急特册封世子朱由楥为郡王安仁王四子朱由榔为郡王永明王布告天下钦此!”周仁远又一声高喊“谢皇上隆恩!”接过了高起潜递过来的圣旨。“起来吧王爷您现在可是有封号的王爷了老奴以后可不能再称呼您小王爷了呵呵!”高起潜谄媚地扶起周仁远。周仁远拱拱手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子塞在了高起潜的手里笑着说:“高公公这大明的郡王满地都是本王在京城以后还少不了你高公公的关照不是?”高起潜一听倒是满受用的神秘地对着周仁远耳边轻声说道:“王爷您想想看您的封号是永明王哪个亲王郡王的封号里有咱大明朝的国号听说皇上为了选您的封号还真费了不少心思。”周仁远一听觉得有理“老奴再告诉您件事”高起潜又凑了上来轻声说道“昨日皇上下旨罢免了首辅温体仁温大人旨意上只有三个字‘让尔去’听说旨意到温府的时候温大人正在吃饭温大人听到旨意后筷子都掉地了那温大人的表情嘿嘿--”高起潜捂住嘴巴偷笑。周仁远送走了高起潜拿着圣旨一边走一边低头思索怎么回事呢?崇祯给了个封号就完了?“砰”的一下脑门撞在了门前的柱子上“哈哈哈--”王夫之见他的窘样大笑起来“怎么封了郡王高兴的路都找不到了?”周仁远进屋把圣旨往边上一丢“不就是个封号么没什么大不了的。”说着拿起茶壶倒了杯热水喝了起来这一喝烫的周仁远哇哇乱叫。王夫之这下没取笑他说道“仁远我还是那句话关心则乱你要有耐心!”
此时的乾清宫崇祯呆呆地盯着桌上周仁远给他的奏章他已经连续反复看了两天了自从他第一遍看完这份奏章后心里像燃烧着一把火然后又像一块冰冻的他浑身发抖。只见这奏章上用蝇头小楷书写着“臣桂王朱常瀛之四子朱由榔泣血禀奏我大明天子陛下:元末太祖皇帝以一布衣出身为解救天下苍生为恢复汉室江山不畏生死不避艰险带领众人起兵反抗暴元征战数十年驱逐残元开创我大明基业四方安定百姓归心。成祖皇帝亲征漠北打击北元开疆扩土大明疆域何增其多。郑和七下西洋万国朝觐我大明何等荣耀。仁宗宣宗继位贤臣辅佐百姓休养生息从而有”仁宣之治”。而后我大明又经历“土木堡之变”大明由盛而衰一蹶不振!后虽有万历中兴然朝廷混乱肖小当道皇帝怠政置天下苍生与不顾致使关外女真崛起成为我大明最大隐患。又因阉党作恶把持朝政天下文臣风骨尽失武将贪生怕死百姓心中已再无大明二字------幸上苍可怜由我皇继位大统给大明带来一丝希望可天下人心早已崩分离析天灾连年祸乱四起我大明已陷入四面楚歌之悲惨之境。臣弟思之则辗转反侧彻夜难眠-----望我皇亲贤臣远小人以重振我大明江山还我大明百姓一康泰社会。臣弟有三策献上一是迁都二乃议和三曰开放海禁水师北上。迁都乃请皇上还都南都(南京)以北京山海关大同保定一线组成抗击满清的第二道防线议和乃是与满清议和----开放海禁乃是与西洋贸易----。”崇祯想着这洋洋万言之字在冰火中煎熬着这时兵部尚书杨嗣昌前来叩见他指了指周仁远的奏折问道:“杨尚书前日里朕给你看的内容你回去后思考的如何了?朕这堂弟奏折里的三策可行吗?”杨嗣昌一脸倦容搓搓面颊苦笑一声答道:“皇上这位王爷的建议真乃--怎么说呢是要惊天动地的他就不怕和我一样背上‘汉贼’的骂名?恐怕此文一出天下人都要说着位王爷是朱家败类了还有皇上这藩王干政可是大罪!”崇祯点点头想起前几日杨嗣昌提出议和的主张就被朝廷大臣骂他是汉贼这个提议就被放下了崇祯又有点不甘心好不容易发现一个和最信赖大臣有共同点的藩王不想这么轻易就放弃“杨尚书朕的意思是你同不同意他的观点?”杨嗣昌是个官场老滑头了“这--这个还真不太好说要不请永明王前来一谈到时也把黄御史请来?”崇祯知道当时反对议和最凶的就是左佥都御史黄道周黄道周为人耿直在朝中素有威望只要把他说服了事情就好办了于是崇祯点头表示同意。
当周仁远被急召入宫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他再次踏入乾清宫发现崇祯身边多了两个大臣一个三十几岁的大臣笑眯眯的看着他而另外一个五十余岁的老臣则满脸严肃眼神里却是不满之色。“臣弟叩见皇上。”周仁远又要下跪崇祯连忙阻止了他说道:“都是自家兄弟以后见面你就不要再跪了。”周仁远心里很是高兴就是啊来见你这个皇帝三天两头要跪还真是麻烦。“这两位一位是兵部尚书杨嗣昌杨大人一位是左佥都御史黄道周黄大人。”崇祯介绍着。两人对着周仁远弯腰请安道“下官杨嗣昌(黄道周)见过永明王!”周仁远急忙一拱手“不敢不敢两位大人不必多礼!”“都坐下说话吧!”崇祯吩咐道眼神再一瞄边上的王承恩王承恩马上领会领着一帮小太监全部退出了乾清宫心里想“这永明王怎么像个锦衣卫每次来都搞的神神秘秘的。”屋内待大家都已坐定崇祯正待开口黄道周却先开炮了“王爷你这迁都之说可是要皇上学南宋的赵构偏安一隅?这大明难道被满清攻打下来了?”周仁远心里想哟上来就是一个大帽子你这是暗指我是秦桧喽心下也不恼怒慢悠悠的答道:“黄大人是吧小王问你一个问题我大明在辽东有多少将士?满清有多少军队?”“我大明在锦州有两万将士宁远有一万将士在山海关有五万满清大概有十几万军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