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34.net,古时候那些爱情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个故事,在落笔之前,我犹豫了很久——是不是从刘病已或许平君的角度来写,会更正义一些?
故事里的三位主人公,汉宣帝刘病已是一直以来就很喜欢的人物,许平君也是颇有好感,而霍成君——细阅《汉书》时,才发现,她其实同我原本以为的形象大相径庭。
最后,几经反复,仍是敲定了霍成角视角这个构思方向。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在真实的西汉历史上,这三个人物的原本模样罢。
【汉宣帝】
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在登基之前受过牢狱之灾的皇帝,也是整个西汉历史上我最为钦佩的皇帝,没有之一。
一、幼经牢狱,身世畸零
因为卫太子刘据的冤案,刘病已尚在襁褓之中就被投进了郡邸狱……按说,这样的孩子,理应是无声无息地夭折的,当时没有下杀手应该是因为这孩子理应也活不下来。
可托天之幸,这个小小的婴儿遇到了廷尉监丙吉。他心存怜悯,所以找了狱中两个有奶水的女囚——渭城胡组和淮阳郭徵卿来乳养他,又自己出钱补贴衣食,因此,几月大的婴孩得以在狱中平安活下来,并日渐长大——不得不说,在当时而言,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奇迹。
四年之后,汉武帝病(应该病得不轻,次年就崩逝了)。而这个时候,有个望气的方士说“长安狱中有天子气”。
这里提一点。因为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是楚人(陈胜、项羽、刘邦三个反秦领袖都是楚人),他后宫妃嫔多为楚地女子,而朝中重臣也多为楚地人士,所以西汉在文化上很大程度上是承袭了战国时代的楚文化——图腾崇拜、神明崇拜、巫术崇拜(治病、诅咒、占卜、祈雨、祈福佑、禳灾、明禁忌等等)。
所以,有汉一代,在史书里就常见“望气”(根据云气的色彩、形状和变化来附会人事,预言吉凶的一种占卜法),还有史不绝书的各种“巫蛊祸事”——简直宫廷斗争的致胜法宝,只要皇帝有疑心,一害一个准,杀伤力堪称恐怖!
所以在汉武帝病重之际,有人占卜说长安狱中有天子之气,当然引得武帝大惊,以为狱中将出夺取汉家江山的乱臣贼子,索性一首诏书,不论罪行轻重,杀尽长安所有狱囚。
而郡邸狱中,前来执行皇帝命令的内宦者令郭穰就这么被丙吉死死堵在了关押皇曾孙刘病已的狱室门口,硬生生抗住不让他进门。郭穰愤怒地憋了一肚子气回去向武帝复命(实际应当是狠告了丙吉一状)。
而刘彻恐怕是这个时候才知道,被自己冤杀的长子刘据,居然还有一个遗孤活在世上。
这一年,武帝已经六十九岁了,桑榆暮景,日薄西山。当然,人老心慈之类的不适用于这位,后面“立子杀母”就是铁证。但,因为年纪很老了,所以比较念旧却是事实。而且,他对长子的愧疚和思念也是真的。
在刘据死后,武帝先建思子宫,后起归来望思台来缅怀这个他爱重了二三十年的儿子。,而在卫太子之案两年之后,他诏告天下的《轮台诏》,第一件悔过的,便是听信宦官苏文等人,冤杀了长子。
因此,对这个意外活下来的曾孙,实在狠不下心了——这位的一惯作派,是杀伐狠厉。对于这个和他有着血海深仇的曾孙,就算他真的斩草除根也不稀奇。
而他让这个四岁的小孩儿上了刘氏宗谱,从此有了官府的供养(仅够温饱),总算是出狱,重见天日了。
刘病已先由邴吉送回了外祖母史良娣的母家抚养,而后不久被接到了掖庭。
自此之后,一个对刘病已一生有着重要意义的人出现在了他身边——掖庭令张贺。
这,大约是刘病已一生至为幸运的事情之一。
据《汉书》载:“掖庭令张贺尝事戾太子,思顾旧恩,哀曾孙,奉养甚谨,以私钱供给教书。”
而宣帝即位之后,自己说:“故掖庭令张贺辅导朕躬,修文学经术,恩惠卓异。”,而后极尽封赏张贺的子孙亲族,可见对这位长辈感念有多深了。
被张贺养在身边之后,刘病已的童年时期,就是一边在张贺的教导下读书习字,并“高材好学”,一边游荡于长安市井“喜游侠,斗鸡走马”,活脱脱一个长安顽童。
但也因为长于市井,所以“具知闾里奸邪,吏治得失”。
就这么一直长到了十多岁上,张贺眼见这孩子日渐一日地长大了,天资聪颖,好学明礼,但身为宗室血脉,却只是野草一般无人重视,庸碌度日,心里自然着急。所以,他便常常在弟弟张安世(时居右将军)面前夸赞刘病已,应该是说得次数多了,于是被弟弟阻止(带着警示意味)——现任天子当得好好的,你常提皇曾孙,难得不怕旁人生疑心?!
于是,张贺只好作罢。
到了十五六岁,少年郎也到了娶妻成亲的时候,但像他这样的情形,但凡知道根底的都不会愿意嫁女儿过来。所以,张贺就打算把自家孙女儿嫁给他(张贺自己儿子早逝,过继了弟弟张安世的儿子,孙女儿就是这个嗣子所出)。但是,又一次遭到了张安世的强烈反对。
安世怒曰:“曾孙乃卫太子后也,幸得以庶人衣食县官,足矣,勿复言予女事。”(皇曾孙是卫太子的后人,能以庶人之身终老都该知足了,莫再提嫁女儿的事!)
于是,张贺只得无奈放弃。
想一想,张贺自巫蛊之祸,全赖这个身居高位的弟弟才保下了性命,后来被处以宫刑,地位卑微,身份尴尬,所以在弟弟面前,恐怕已经没有多少兄长的地位和尊严了罢(读到这儿,莫名心酸)
所以,他只好为刘病已另娶了暴室啬夫许广汉的女儿许平君。许广汉原本将女儿许平君许给了内者令欧侯氏作儿媳,可婚期将届,欧侯家的儿女突然去世了,这在当时,女方是有“克夫”嫌疑的,于是日后婚事会比较艰难(否则,恐怕刘病已怕也娶不到她)。
元凤元年,刘病已娶许平君为妻,次年,生长子刘奭。同年,汉昭帝刘弗陵崩,之后不久,时年十八岁的刘病已继刘贺之后被扶上帝位。
而张贺,却在一年前已然过世——就在他为刘病已张罗好了婚事,看着这个一手抚养长大的孩子娶妻成家后不久。
一声叹息,张贺最终没能看到那个他倾尽毕生心力,一天天抚养长大的孩子脱了幼年时坎坷开关,君临天下、公卿俯首,并最终中兴汉室,名著史册。
而在刘病已即位之后,就说:“《诗》不云乎?‘无德不报。’”,于是打算追封张贺为恩德侯,为其置园邑二百户来守陵(他的曾祖母卫子夫也就三百户),但被其弟张安世坚决辞谢。
宣帝于是减了规制,追封张贺为阳都哀侯,置园邑三十户,其子张彭祖为阳都侯,七岁的孙子张霸为关内侯,官封散骑中郎将,食三百户。
张安世还想辞谢,宣帝毫不留情地道:“我是为了掖庭令,并非为了将军你!”
张安世这才不敢再言。
二、厚遇恩人,为政宽简
即位之后,刘病已对昔年有恩于自己的人,皆封赏厚赐——照料过他的史家、许家,乳养过他的两位女囚,母亲王须翁的亲族。
这个孩子,自记事起便没有任何亲人,所以任何一丝恩情和亲情于他而言都弥足珍贵,所以这样的看重与珍视。
而作为汉宣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间,于政治上颇为作为,堪称中兴之君。
三、南园遗爱,故剑情深
刘病已娶许平君为妻时,他约是十六岁年纪,她也不过十四五岁,少年结发,伉俪情深。
次年,就涎下了一子,正是情笃的时侯,若没有后来种种,他们应当会在长安城尚冠里的小院中一家和乐,相偕与老,平平淡淡,安安宁宁地过完这一世罢。
但人生际遇,常常都是造化弄人。
当了十七八年野草,完全已经接受了这一切的刘病已,忽然间就时来运转,被大将军霍光等人相中,继为昭帝之嗣,短短几日间,自一介庶民践祚登基,成了位尊一国的大汉皇帝——当然,是受人摆布的傀儡皇帝。
但,地位上已然是天翻地覆的改变。
而作为结发妻子的许平君,也住进了未央宫,封为婕妤——但,想要封后却困难重重。
掖庭暴室啬夫之女,这般卑微的出身,即便是皇帝的发妻,朝中那些公卿大夫们也不觉得她有入主中宫、母仪天下的资格。
而若论资格,舍大将军霍光的女儿其谁?(霍光自己应当也有这个意愿,否则这个提议就不会被当廷说出来)
刘病已明眼看着这一切,却没有当廷反对,而是发了一道圣旨,求微时故剑。... -->>
这个故事,在落笔之前,我犹豫了很久——是不是从刘病已或许平君的角度来写,会更正义一些?
故事里的三位主人公,汉宣帝刘病已是一直以来就很喜欢的人物,许平君也是颇有好感,而霍成君——细阅《汉书》时,才发现,她其实同我原本以为的形象大相径庭。
最后,几经反复,仍是敲定了霍成角视角这个构思方向。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在真实的西汉历史上,这三个人物的原本模样罢。
【汉宣帝】
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在登基之前受过牢狱之灾的皇帝,也是整个西汉历史上我最为钦佩的皇帝,没有之一。
一、幼经牢狱,身世畸零
因为卫太子刘据的冤案,刘病已尚在襁褓之中就被投进了郡邸狱……按说,这样的孩子,理应是无声无息地夭折的,当时没有下杀手应该是因为这孩子理应也活不下来。
可托天之幸,这个小小的婴儿遇到了廷尉监丙吉。他心存怜悯,所以找了狱中两个有奶水的女囚——渭城胡组和淮阳郭徵卿来乳养他,又自己出钱补贴衣食,因此,几月大的婴孩得以在狱中平安活下来,并日渐长大——不得不说,在当时而言,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奇迹。
四年之后,汉武帝病(应该病得不轻,次年就崩逝了)。而这个时候,有个望气的方士说“长安狱中有天子气”。
这里提一点。因为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是楚人(陈胜、项羽、刘邦三个反秦领袖都是楚人),他后宫妃嫔多为楚地女子,而朝中重臣也多为楚地人士,所以西汉在文化上很大程度上是承袭了战国时代的楚文化——图腾崇拜、神明崇拜、巫术崇拜(治病、诅咒、占卜、祈雨、祈福佑、禳灾、明禁忌等等)。
所以,有汉一代,在史书里就常见“望气”(根据云气的色彩、形状和变化来附会人事,预言吉凶的一种占卜法),还有史不绝书的各种“巫蛊祸事”——简直宫廷斗争的致胜法宝,只要皇帝有疑心,一害一个准,杀伤力堪称恐怖!
所以在汉武帝病重之际,有人占卜说长安狱中有天子之气,当然引得武帝大惊,以为狱中将出夺取汉家江山的乱臣贼子,索性一首诏书,不论罪行轻重,杀尽长安所有狱囚。
而郡邸狱中,前来执行皇帝命令的内宦者令郭穰就这么被丙吉死死堵在了关押皇曾孙刘病已的狱室门口,硬生生抗住不让他进门。郭穰愤怒地憋了一肚子气回去向武帝复命(实际应当是狠告了丙吉一状)。
而刘彻恐怕是这个时候才知道,被自己冤杀的长子刘据,居然还有一个遗孤活在世上。
这一年,武帝已经六十九岁了,桑榆暮景,日薄西山。当然,人老心慈之类的不适用于这位,后面“立子杀母”就是铁证。但,因为年纪很老了,所以比较念旧却是事实。而且,他对长子的愧疚和思念也是真的。
在刘据死后,武帝先建思子宫,后起归来望思台来缅怀这个他爱重了二三十年的儿子。,而在卫太子之案两年之后,他诏告天下的《轮台诏》,第一件悔过的,便是听信宦官苏文等人,冤杀了长子。
因此,对这个意外活下来的曾孙,实在狠不下心了——这位的一惯作派,是杀伐狠厉。对于这个和他有着血海深仇的曾孙,就算他真的斩草除根也不稀奇。
而他让这个四岁的小孩儿上了刘氏宗谱,从此有了官府的供养(仅够温饱),总算是出狱,重见天日了。
刘病已先由邴吉送回了外祖母史良娣的母家抚养,而后不久被接到了掖庭。
自此之后,一个对刘病已一生有着重要意义的人出现在了他身边——掖庭令张贺。
这,大约是刘病已一生至为幸运的事情之一。
据《汉书》载:“掖庭令张贺尝事戾太子,思顾旧恩,哀曾孙,奉养甚谨,以私钱供给教书。”
而宣帝即位之后,自己说:“故掖庭令张贺辅导朕躬,修文学经术,恩惠卓异。”,而后极尽封赏张贺的子孙亲族,可见对这位长辈感念有多深了。
被张贺养在身边之后,刘病已的童年时期,就是一边在张贺的教导下读书习字,并“高材好学”,一边游荡于长安市井“喜游侠,斗鸡走马”,活脱脱一个长安顽童。
但也因为长于市井,所以“具知闾里奸邪,吏治得失”。
就这么一直长到了十多岁上,张贺眼见这孩子日渐一日地长大了,天资聪颖,好学明礼,但身为宗室血脉,却只是野草一般无人重视,庸碌度日,心里自然着急。所以,他便常常在弟弟张安世(时居右将军)面前夸赞刘病已,应该是说得次数多了,于是被弟弟阻止(带着警示意味)——现任天子当得好好的,你常提皇曾孙,难得不怕旁人生疑心?!
于是,张贺只好作罢。
到了十五六岁,少年郎也到了娶妻成亲的时候,但像他这样的情形,但凡知道根底的都不会愿意嫁女儿过来。所以,张贺就打算把自家孙女儿嫁给他(张贺自己儿子早逝,过继了弟弟张安世的儿子,孙女儿就是这个嗣子所出)。但是,又一次遭到了张安世的强烈反对。
安世怒曰:“曾孙乃卫太子后也,幸得以庶人衣食县官,足矣,勿复言予女事。”(皇曾孙是卫太子的后人,能以庶人之身终老都该知足了,莫再提嫁女儿的事!)
于是,张贺只得无奈放弃。
想一想,张贺自巫蛊之祸,全赖这个身居高位的弟弟才保下了性命,后来被处以宫刑,地位卑微,身份尴尬,所以在弟弟面前,恐怕已经没有多少兄长的地位和尊严了罢(读到这儿,莫名心酸)
所以,他只好为刘病已另娶了暴室啬夫许广汉的女儿许平君。许广汉原本将女儿许平君许给了内者令欧侯氏作儿媳,可婚期将届,欧侯家的儿女突然去世了,这在当时,女方是有“克夫”嫌疑的,于是日后婚事会比较艰难(否则,恐怕刘病已怕也娶不到她)。
元凤元年,刘病已娶许平君为妻,次年,生长子刘奭。同年,汉昭帝刘弗陵崩,之后不久,时年十八岁的刘病已继刘贺之后被扶上帝位。
而张贺,却在一年前已然过世——就在他为刘病已张罗好了婚事,看着这个一手抚养长大的孩子娶妻成家后不久。
一声叹息,张贺最终没能看到那个他倾尽毕生心力,一天天抚养长大的孩子脱了幼年时坎坷开关,君临天下、公卿俯首,并最终中兴汉室,名著史册。
而在刘病已即位之后,就说:“《诗》不云乎?‘无德不报。’”,于是打算追封张贺为恩德侯,为其置园邑二百户来守陵(他的曾祖母卫子夫也就三百户),但被其弟张安世坚决辞谢。
宣帝于是减了规制,追封张贺为阳都哀侯,置园邑三十户,其子张彭祖为阳都侯,七岁的孙子张霸为关内侯,官封散骑中郎将,食三百户。
张安世还想辞谢,宣帝毫不留情地道:“我是为了掖庭令,并非为了将军你!”
张安世这才不敢再言。
二、厚遇恩人,为政宽简
即位之后,刘病已对昔年有恩于自己的人,皆封赏厚赐——照料过他的史家、许家,乳养过他的两位女囚,母亲王须翁的亲族。
这个孩子,自记事起便没有任何亲人,所以任何一丝恩情和亲情于他而言都弥足珍贵,所以这样的看重与珍视。
而作为汉宣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间,于政治上颇为作为,堪称中兴之君。
三、南园遗爱,故剑情深
刘病已娶许平君为妻时,他约是十六岁年纪,她也不过十四五岁,少年结发,伉俪情深。
次年,就涎下了一子,正是情笃的时侯,若没有后来种种,他们应当会在长安城尚冠里的小院中一家和乐,相偕与老,平平淡淡,安安宁宁地过完这一世罢。
但人生际遇,常常都是造化弄人。
当了十七八年野草,完全已经接受了这一切的刘病已,忽然间就时来运转,被大将军霍光等人相中,继为昭帝之嗣,短短几日间,自一介庶民践祚登基,成了位尊一国的大汉皇帝——当然,是受人摆布的傀儡皇帝。
但,地位上已然是天翻地覆的改变。
而作为结发妻子的许平君,也住进了未央宫,封为婕妤——但,想要封后却困难重重。
掖庭暴室啬夫之女,这般卑微的出身,即便是皇帝的发妻,朝中那些公卿大夫们也不觉得她有入主中宫、母仪天下的资格。
而若论资格,舍大将军霍光的女儿其谁?(霍光自己应当也有这个意愿,否则这个提议就不会被当廷说出来)
刘病已明眼看着这一切,却没有当廷反对,而是发了一道圣旨,求微时故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