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34.net,宰执大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钟浩一行人是第二天上午,到达府州城的。
远远看到府州城,只见其面河背山,端的是一座雄城城。
府州之地北近契丹,西接西夏,在这里曾经发生过多次宋辽和宋夏之间的鏖战。不过虽屡屡被西夏和契丹攻击,但府州城依然坚强的屹立在此处,成为大宋插在河西的桥头堡,凭借得就是这座城池的险要雄壮。
府州城建于黄河北岸的石山梁上,这里负山阻河,地势险峻,府州城建在此处当真是易守难攻。府州城墙依山势而建,大致呈靴状,全部为青石筑成,周长约五里,共有四个大门和两个小门,城门上均有城楼,其中大南门和小西门外建有瓮城,建筑森严,坚固异常。
府州城南北各有一处辅城。府州城北有一道深涧,南逼黄河北枕群山,名为营盘岭,府州的永安军在此处驻扎有重兵。而城南有一处险要地方叫石嘴驿,这里也是一处军事要塞,永安军也在此驻有重兵。这两处辅城要塞,与府州城互为犄角,相互呼应,将府州城紧紧拱卫在中间。
府州城如此险要,也怪不得西夏人和契丹人屡次进攻府州,都没讨到什么便宜。
当然,府州之所以坚挺,除了府州城坚外,府州兵骁勇善战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府州之地驻有永安军,由作为府州土豪的折家统领,是西军中一支有名的精锐之军。
府州的折家在大宋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在大宋这个非常注重清楚割据势力的朝代,府州折家却能一直以地方土豪的身份,世袭其地,世领其军,当真是很不容易的。
?府州折氏虽然是大宋抗击西夏的先锋,但是他们却并非汉人,而是和建立西夏的党项人是同族同种,折氏先祖为党项折掘氏。
?从唐初开始,折家便世居云中,开始了数百年基业的经营。最初的时候府州和后世的名字一样称作府谷,只是沿河的一座军镇。折家的先人折宗本因为在当地比较有威望,有太山公的称号,故而有许多人赶来投效。
折家真正迹是在五代后唐时期,晋王李克用尚且担任河东节度使的时候,便知太山公可付以事,收隶账下,凡力所不能者,悉命统之。折宗本“辑睦招聚”,以功封为上柱国。
之后的折嗣祚担任麟州刺史,管控麟州与府州两地,折家也正式开始了对府州的经营,成为云中望族。后唐李存勗“以代北诸部屡为边患”,任命其子从阮为河东牙将。府从由镇升为县,再升为州,从阮即任府州副使。后唐同光二年,又升为府州刺史。他历仕后唐、后晋,累官至振武军切度使。后汉初,府州升为永安军,从阮即改任永安军节度使。
中原王朝更迭不断,折家始终早早归附,故而得意保全。在这个过程之中,府州也逐渐成为折家的私有地盘,他们自行招募士兵加以训练,从而有了名震西北的折家军。到了宋朝建立的时候,折家也是同样的策略。
因为折家有自己的城池和军队,赵宋王朝想要完全接管有一定难度。加之折家与当时坐拥定难五州的李家有世仇,可以起到分化瓦解西北诸藩镇的目的。同时因为府州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可以抵御辽国入侵,向东则可以威胁到依旧负隅顽抗的北汉政权。
?正是出于这样种种考虑,宋太祖赵匡胤便默许了府州的然存在,并且允许其世袭。当然了,有一个前提是,折家不能背叛朝廷,并且要为大宋出力。
?太祖皇帝赵匡胤在位时期,折德扆入朝,陈“太原可取状”,获得宋太祖赏赐,并遣还镇。允诺“尔后子孙遂世为知府州事。得用其部曲,食其租入”,事实上确认了其近乎藩镇的地位。
折家也一直忠心耿耿,在大宋建立到现在的这近百年中,折家作为大宋作为抵御西夏和契丹的屏障,一直尽心竭力的为大宋保卫边疆。而且作为从后世而来的穿越者,钟浩知道府州折家的忠心还会一直延续,直到北宋灭亡之后。
太祖皇帝赵匡胤也不愧是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
府州其实不大,只有府谷县一县之地。以一县之地,换得骁勇善战的尽忠竭力为大宋战斗,让这个原籍党项的家族,在以后的一百多年一直就是抵抗西夏党项族政权最坚定的力量之一。直到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宋室南渡,没法再给予折家任何支持,折家最后一代家主折可求在和金国交战大败后,才被迫投降。
折可求后来被金人毒杀,其子折彦文逃往云中,府州也随即被西夏人攻破。折家从、德、御、惟、继、克、可、彦八辈排行,最后一辈彦字辈,最终没有成功继续折家的荣光。西夏人攻破府州城后,深恨折家和他们对抗,令人掘其祖坟,以出恶气。由此也可见,府州折氏抵抗西夏人的激烈。府州折家也算为大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不得不说赵匡胤这个决策,确实是高瞻远瞩的决策。
“五代之末,中国多事,唯制西戎为得之。中国未尝遣一骑一卒远屯塞上,但任土豪为众所服者,封以州邑,征赋所入足以赡兵养士,由是无边鄙之虞……招集土豪,縻之以职,自防御使以下,刺史以上第封之,给以衣禄金帛。又以土人补将校,使勇者贪于禄,富者安于家,不期月而人心自定。”宋朝大臣刘平的《攻守疏》中提出的这对待西北土豪的政策,也成了日后大宋对折家这样土豪实施政策。
当然,朝廷虽然默许了府州折家作为一方土豪世袭其地这种特殊的存在,但却并不代表对他们绝对的放心。比如府州的历任通判,都是朝廷派来的流官,而折家无权任命,这其中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就是监视和牵制折家。再有像总制麟府两州军队的麟府兵马司,一般也都是由麟州知州来担任这麟府兵马司的总管,而府州的折家只能担任副总管,目的也自然是为了制衡折家,以防他们造反。
而且在官位差遣上,朝廷对折氏也多有限制。折氏家主虽然能够轻易得到节度使、节度观察留后等高位,但差遣一般官至路钤辖而止。大宋的武将在前线的最高职位是路副总管和路都部署,折家便从未被授予过。而隔壁麟州放弃了土豪身份、彻底成为大宋之臣的杨家,则从杨业起,杨氏三代都能官至路副总管或都部署。
显而易见,以前同为西北土豪,但比起依旧世袭府州、不放弃土豪身份的折家,大宋朝廷对杨家这样放弃了土豪身份的家族,更加信任一些。所以,折家世袭府州也并不是没有代价的。
&nb... -->>
钟浩一行人是第二天上午,到达府州城的。
远远看到府州城,只见其面河背山,端的是一座雄城城。
府州之地北近契丹,西接西夏,在这里曾经发生过多次宋辽和宋夏之间的鏖战。不过虽屡屡被西夏和契丹攻击,但府州城依然坚强的屹立在此处,成为大宋插在河西的桥头堡,凭借得就是这座城池的险要雄壮。
府州城建于黄河北岸的石山梁上,这里负山阻河,地势险峻,府州城建在此处当真是易守难攻。府州城墙依山势而建,大致呈靴状,全部为青石筑成,周长约五里,共有四个大门和两个小门,城门上均有城楼,其中大南门和小西门外建有瓮城,建筑森严,坚固异常。
府州城南北各有一处辅城。府州城北有一道深涧,南逼黄河北枕群山,名为营盘岭,府州的永安军在此处驻扎有重兵。而城南有一处险要地方叫石嘴驿,这里也是一处军事要塞,永安军也在此驻有重兵。这两处辅城要塞,与府州城互为犄角,相互呼应,将府州城紧紧拱卫在中间。
府州城如此险要,也怪不得西夏人和契丹人屡次进攻府州,都没讨到什么便宜。
当然,府州之所以坚挺,除了府州城坚外,府州兵骁勇善战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府州之地驻有永安军,由作为府州土豪的折家统领,是西军中一支有名的精锐之军。
府州的折家在大宋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在大宋这个非常注重清楚割据势力的朝代,府州折家却能一直以地方土豪的身份,世袭其地,世领其军,当真是很不容易的。
?府州折氏虽然是大宋抗击西夏的先锋,但是他们却并非汉人,而是和建立西夏的党项人是同族同种,折氏先祖为党项折掘氏。
?从唐初开始,折家便世居云中,开始了数百年基业的经营。最初的时候府州和后世的名字一样称作府谷,只是沿河的一座军镇。折家的先人折宗本因为在当地比较有威望,有太山公的称号,故而有许多人赶来投效。
折家真正迹是在五代后唐时期,晋王李克用尚且担任河东节度使的时候,便知太山公可付以事,收隶账下,凡力所不能者,悉命统之。折宗本“辑睦招聚”,以功封为上柱国。
之后的折嗣祚担任麟州刺史,管控麟州与府州两地,折家也正式开始了对府州的经营,成为云中望族。后唐李存勗“以代北诸部屡为边患”,任命其子从阮为河东牙将。府从由镇升为县,再升为州,从阮即任府州副使。后唐同光二年,又升为府州刺史。他历仕后唐、后晋,累官至振武军切度使。后汉初,府州升为永安军,从阮即改任永安军节度使。
中原王朝更迭不断,折家始终早早归附,故而得意保全。在这个过程之中,府州也逐渐成为折家的私有地盘,他们自行招募士兵加以训练,从而有了名震西北的折家军。到了宋朝建立的时候,折家也是同样的策略。
因为折家有自己的城池和军队,赵宋王朝想要完全接管有一定难度。加之折家与当时坐拥定难五州的李家有世仇,可以起到分化瓦解西北诸藩镇的目的。同时因为府州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可以抵御辽国入侵,向东则可以威胁到依旧负隅顽抗的北汉政权。
?正是出于这样种种考虑,宋太祖赵匡胤便默许了府州的然存在,并且允许其世袭。当然了,有一个前提是,折家不能背叛朝廷,并且要为大宋出力。
?太祖皇帝赵匡胤在位时期,折德扆入朝,陈“太原可取状”,获得宋太祖赏赐,并遣还镇。允诺“尔后子孙遂世为知府州事。得用其部曲,食其租入”,事实上确认了其近乎藩镇的地位。
折家也一直忠心耿耿,在大宋建立到现在的这近百年中,折家作为大宋作为抵御西夏和契丹的屏障,一直尽心竭力的为大宋保卫边疆。而且作为从后世而来的穿越者,钟浩知道府州折家的忠心还会一直延续,直到北宋灭亡之后。
太祖皇帝赵匡胤也不愧是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
府州其实不大,只有府谷县一县之地。以一县之地,换得骁勇善战的尽忠竭力为大宋战斗,让这个原籍党项的家族,在以后的一百多年一直就是抵抗西夏党项族政权最坚定的力量之一。直到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宋室南渡,没法再给予折家任何支持,折家最后一代家主折可求在和金国交战大败后,才被迫投降。
折可求后来被金人毒杀,其子折彦文逃往云中,府州也随即被西夏人攻破。折家从、德、御、惟、继、克、可、彦八辈排行,最后一辈彦字辈,最终没有成功继续折家的荣光。西夏人攻破府州城后,深恨折家和他们对抗,令人掘其祖坟,以出恶气。由此也可见,府州折氏抵抗西夏人的激烈。府州折家也算为大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不得不说赵匡胤这个决策,确实是高瞻远瞩的决策。
“五代之末,中国多事,唯制西戎为得之。中国未尝遣一骑一卒远屯塞上,但任土豪为众所服者,封以州邑,征赋所入足以赡兵养士,由是无边鄙之虞……招集土豪,縻之以职,自防御使以下,刺史以上第封之,给以衣禄金帛。又以土人补将校,使勇者贪于禄,富者安于家,不期月而人心自定。”宋朝大臣刘平的《攻守疏》中提出的这对待西北土豪的政策,也成了日后大宋对折家这样土豪实施政策。
当然,朝廷虽然默许了府州折家作为一方土豪世袭其地这种特殊的存在,但却并不代表对他们绝对的放心。比如府州的历任通判,都是朝廷派来的流官,而折家无权任命,这其中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就是监视和牵制折家。再有像总制麟府两州军队的麟府兵马司,一般也都是由麟州知州来担任这麟府兵马司的总管,而府州的折家只能担任副总管,目的也自然是为了制衡折家,以防他们造反。
而且在官位差遣上,朝廷对折氏也多有限制。折氏家主虽然能够轻易得到节度使、节度观察留后等高位,但差遣一般官至路钤辖而止。大宋的武将在前线的最高职位是路副总管和路都部署,折家便从未被授予过。而隔壁麟州放弃了土豪身份、彻底成为大宋之臣的杨家,则从杨业起,杨氏三代都能官至路副总管或都部署。
显而易见,以前同为西北土豪,但比起依旧世袭府州、不放弃土豪身份的折家,大宋朝廷对杨家这样放弃了土豪身份的家族,更加信任一些。所以,折家世袭府州也并不是没有代价的。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