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biquge34.net,彼岸繁花[综红楼]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太子带着人, 出城就一直往南去。没多一会儿,跑在前面的梁九, 掉头回来了。
太子抬手,止住他下马。
“说吧, 怎么样了?”
梁九有些为难,但还是利索地回答,“从这往前五里地, 都是一家的。殿下说的第九家, 还得往前走。”
“那你就赶紧带人往前跑。”
梁九带人跑出去快有十里地了,数着田间的分割, 又不停问着在田间试耕的农人, 最后把马往官道边上的岔道一拐,停下来,去问正在犁地的父子三人。
“老丈,这田可是你们自己家的?”
那老丈也就四十出头,看着满脸的沧桑, 他一边扶着犁, 一边回答, “啊?是啊。”
梁九赶紧说:“好, 就这里了。”打发人回去报信。
那父子三人,看着这近百人的队伍, 骑马驾车过来,非常害怕,畏畏缩缩地恨不能蜷成了一团。
梁九忙安慰他说:“太子殿下今天替圣人劝农耕, 后面的那些官员,也是要和太子一样耕田的,你福气好,今儿就选中你家的地了。”
太子换了粗布的衣服,随行的护卫从后面的车驾上,搬下来十几道桦犁,沿着梁九问明的地界,一字排开。三人一组,俩人在前面如纤夫一般拉犁,后面一个扶犁的,累了互换。跟着太子来的、这些培训文官,看着太子都挽着粗绳,在前面充当老牛拉犁了,不得不捏着鼻子干起来了。
原来犁田的父子三人,已经被这些人的举止吓得呆傻了。梁九打发侍卫们都散开去周围,小心地去做好护卫,自己与那老丈攀谈起来。
没一会儿,把老丈家里问了个掉底。
等太子转了一个来回,看看其它各组犁的歪歪扭扭、深深浅浅的,皱皱眉头。就这样水平,如何下去做知县?在农业社会,不说是田里的好手,起码得能够做到一般水平吧。
太子叫梁九过来,把那些犁地的差异指给梁九看。梁九心里叫苦,我的太子爷哎,这些翰林院的文官,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哪里能够做得来这样的农活?!
等所有的人,都走一个来回了,太子把人聚集到一起,请那老丈给大家讲一遍,犁地的技巧、要求。这些内容,在文官培训的时候,是已经讲过的。这些能在翰林院,做翰林学士的人,哪一个单提出来,不说是过目不忘,听过一遍,也能记住大概了。尤其是太子这储君,还就站在一边看着呢,个个都打点起精神头,听得非常地认真仔细。
然后太子命令这些人再做一遍。这一遍看起来,地里就犁的很像样子了。
太子站在地头,问那老丈田赋、徭役,还有收成,这些梁九已经问过一次了。那老丈再回答起来,就顺溜了许多。
当太子问起家里的人口,问有没有听说妇产院的时候,老丈激动起来。
“太子殿下,小老儿的三孙子,就是去妇产院生的啊。幸好早早就去了,不然在家里生,就是母子俩条命了。”
“妇产院收你们银子没有?”
“没有。”老丈摇头。“没收银子。还给了小老儿的孙子,二套小衣服,两块尿戒子,一个小包被儿。都是细布做的。后来小老儿家里,知道了妇产院的规矩,打发我那俩儿子送去了十斤小米,还送了几担柴和青菜。家里就只有这些。多一个孙子,是好事儿,唉,可就要交多一个人头税。这几年的年头好,不然就难熬了。”
这话说出来,那老丈赶紧捂嘴。
太子笑笑,温和地宽慰他。
“你说实话无妨的。你们村里这一年来,刚出生的孩子,站住的多吗?”
那老丈搓着手,拘谨地笑:“都站住了,亏得圣人办了这妇产院呢。听我家的老婆子说,各村里的稳婆都叫去妇产院学呢。然后谁家的媳妇子有了孩子,稳婆都要按官家的规矩上门查看。我家的大儿媳妇,就是稳婆看了以后说不好生,让我们进京城的妇产院去生的。”
“生的女孩子,可都留着养了吗?”
老丈犹疑一下子,还是硬着头皮说:“这几年的年景好,大家就都养了,可是十年里总会有二年不好的时候。要是赶到那时候出生的女娃子,只能说来的不是时候了。多半不会留的。”
“是送人呢,还是送去慈幼局,或是溺毙了?”
“年景不好,没有要女娃的。就是慈幼局那里,送去了也不是什么好地方。”
&nb... -->>
太子带着人, 出城就一直往南去。没多一会儿,跑在前面的梁九, 掉头回来了。
太子抬手,止住他下马。
“说吧, 怎么样了?”
梁九有些为难,但还是利索地回答,“从这往前五里地, 都是一家的。殿下说的第九家, 还得往前走。”
“那你就赶紧带人往前跑。”
梁九带人跑出去快有十里地了,数着田间的分割, 又不停问着在田间试耕的农人, 最后把马往官道边上的岔道一拐,停下来,去问正在犁地的父子三人。
“老丈,这田可是你们自己家的?”
那老丈也就四十出头,看着满脸的沧桑, 他一边扶着犁, 一边回答, “啊?是啊。”
梁九赶紧说:“好, 就这里了。”打发人回去报信。
那父子三人,看着这近百人的队伍, 骑马驾车过来,非常害怕,畏畏缩缩地恨不能蜷成了一团。
梁九忙安慰他说:“太子殿下今天替圣人劝农耕, 后面的那些官员,也是要和太子一样耕田的,你福气好,今儿就选中你家的地了。”
太子换了粗布的衣服,随行的护卫从后面的车驾上,搬下来十几道桦犁,沿着梁九问明的地界,一字排开。三人一组,俩人在前面如纤夫一般拉犁,后面一个扶犁的,累了互换。跟着太子来的、这些培训文官,看着太子都挽着粗绳,在前面充当老牛拉犁了,不得不捏着鼻子干起来了。
原来犁田的父子三人,已经被这些人的举止吓得呆傻了。梁九打发侍卫们都散开去周围,小心地去做好护卫,自己与那老丈攀谈起来。
没一会儿,把老丈家里问了个掉底。
等太子转了一个来回,看看其它各组犁的歪歪扭扭、深深浅浅的,皱皱眉头。就这样水平,如何下去做知县?在农业社会,不说是田里的好手,起码得能够做到一般水平吧。
太子叫梁九过来,把那些犁地的差异指给梁九看。梁九心里叫苦,我的太子爷哎,这些翰林院的文官,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哪里能够做得来这样的农活?!
等所有的人,都走一个来回了,太子把人聚集到一起,请那老丈给大家讲一遍,犁地的技巧、要求。这些内容,在文官培训的时候,是已经讲过的。这些能在翰林院,做翰林学士的人,哪一个单提出来,不说是过目不忘,听过一遍,也能记住大概了。尤其是太子这储君,还就站在一边看着呢,个个都打点起精神头,听得非常地认真仔细。
然后太子命令这些人再做一遍。这一遍看起来,地里就犁的很像样子了。
太子站在地头,问那老丈田赋、徭役,还有收成,这些梁九已经问过一次了。那老丈再回答起来,就顺溜了许多。
当太子问起家里的人口,问有没有听说妇产院的时候,老丈激动起来。
“太子殿下,小老儿的三孙子,就是去妇产院生的啊。幸好早早就去了,不然在家里生,就是母子俩条命了。”
“妇产院收你们银子没有?”
“没有。”老丈摇头。“没收银子。还给了小老儿的孙子,二套小衣服,两块尿戒子,一个小包被儿。都是细布做的。后来小老儿家里,知道了妇产院的规矩,打发我那俩儿子送去了十斤小米,还送了几担柴和青菜。家里就只有这些。多一个孙子,是好事儿,唉,可就要交多一个人头税。这几年的年头好,不然就难熬了。”
这话说出来,那老丈赶紧捂嘴。
太子笑笑,温和地宽慰他。
“你说实话无妨的。你们村里这一年来,刚出生的孩子,站住的多吗?”
那老丈搓着手,拘谨地笑:“都站住了,亏得圣人办了这妇产院呢。听我家的老婆子说,各村里的稳婆都叫去妇产院学呢。然后谁家的媳妇子有了孩子,稳婆都要按官家的规矩上门查看。我家的大儿媳妇,就是稳婆看了以后说不好生,让我们进京城的妇产院去生的。”
“生的女孩子,可都留着养了吗?”
老丈犹疑一下子,还是硬着头皮说:“这几年的年景好,大家就都养了,可是十年里总会有二年不好的时候。要是赶到那时候出生的女娃子,只能说来的不是时候了。多半不会留的。”
“是送人呢,还是送去慈幼局,或是溺毙了?”
“年景不好,没有要女娃的。就是慈幼局那里,送去了也不是什么好地方。”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