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34.net,敕勒歌:两魏英雄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是漳水上的重要渡口,距离邺城西门很近。
高欢把部队集结在这里,主要是为了对付从滏口陉过来的尔朱兆。他知道不管尔朱氏集结了多少大军,尔朱兆始终是主力和关键所在。如果尔朱兆不出兵,其他人是不会先动手的。
只要搞定了尔朱兆,剩下的都好处理。
高欢预判得很准,尔朱兆果然从西北方向首先发动了攻击。
尔朱兆这次先选择了偷袭战术。他命令大部队先驻扎在滏口,亲自率领三千精锐骑兵趁着夜色倍道兼行,打算袭击邺城西门。结果他运气实在不好,在紫陌渡口正碰上高欢的大部队。尔朱兆一看计划败露,没敢硬打,转身直接跑了。
高欢本以为还可以延续广阿的战术,通过分化策略牵制其他尔朱势力,自己全力对付尔朱兆。没想到尔朱兆这次学乖了,他不再逞能跟高欢硬刚,而是根据盟约要求,率领大军绕过紫陌赶到洹河岸边跟其他尔朱氏会和。
这时尔朱天光的部队也赶到了。四路大军合兵一处,号称有二十万人马。
为了对付高欢,尔朱氏众人这次终于暂时搁置下彼此间的矛盾,站在了同一条战壕内。
高欢一看这个架势,知道这次离间计不好用了,看来一场恶战在所难免。
现在尔朱氏的所有部队都集结在邺城南面,自己再呆在紫陌也没有什么意义。于是高欢下令全军南下,在洹水北侧的韩陵重新列阵。
韩陵也是高欢精心挑选的地点。这里地处邺城以南大约三十多里的位置,背靠韩陵山,南临洹水,距离洹水北岸的尔朱氏大营只有几里地的距离,卡在这个位置,既可以通过洹水限制敌军的机动能力,使得南岸敌军无法全部渡河参与作战,又可以通过山势有效缩短战线宽度,避免敌军充分展开。
而且,在复杂的山地之中,契胡骑兵的机动能力也受到很大限制,多少可以弥补高欢这边马匹不足的劣势。
在这片名将韩信曾经驻扎过的山地之中,高欢即将效法古人,开启一场属于自己的豪赌。他要用不足三万的兵力,去迎战尔朱氏的二十万大军。
这次没有太多花哨的内容,双方定好了日期,到时候直接用实力说话。
最终的决战采用一攻一守的形式,尔朱氏为攻方,高欢为守方。
人数虽然很紧张,但高欢在战前还是咬牙留了两只预备队。他任命高岳为左军统帅,高敖曹为右军统帅,各领一部分人马埋伏在山谷之中,非紧急时刻不许参战。
有限的战马也基本都分给了这两只预备队。
高岳是高欢的堂弟,他今年二十岁,虽然年轻,但为人深沉,很有气度。高岳幼年丧父,家境跟高欢差不多,也非常穷困,全靠母亲一手带大,但不同的是他没有留在怀朔,而是搬到了洛阳居住。高欢当年做函使的时候,每次去洛阳都在高岳家里蹭吃蹭喝,因此两人关系非常好,加之血亲关系,所以这次才委以重任让他管理左军。
右军统帅高敖曹带的主要是自己的冀州部曲,大概有三千人。高欢有些不放心,便跟高敖曹说,高都督你麾下都是汉人,恐怕战斗力不太够啊,这样吧,我分一些鲜卑精兵给你用好不好?
高敖曹道,感谢高王的好意,但这帮兄弟跟着我已经很长时间了,相互配合得非常默契,战斗力也绝对不会输给鲜卑士兵。鲜卑跟汉人之间的关系一直不太融洽,如果硬把他们混编在一起,将士之间的相处肯定会出现问题,胜则彼此争功,败则互相推诿,反倒更加麻烦,所以还是不用再给我加人了。
高欢觉得高敖曹说得也有些道理。但他终究觉得右军的人数太少,所以还是安排了一千多鲜卑族士兵协助高敖曹,由蔡俊负责指挥。因为没有混编,高敖曹也没再计较。
剩下的两万步兵作为中军,由高欢亲自统领。
高欢命令帐下众将各自统领麾下部队,背靠韩陵山结成一个圆阵。
圆阵是十阵的一种,主要应用在野外防御战上,多只队伍侧翼相连结成一个环形,一致对外,主帅和金鼓旗帜部署在阵型的中央。
圆阵没有侧翼,没有后方,也就没有明显的弱点,但带来的问题就是机动性较差,只适合防守,不适合进攻。
但这也正是高欢的策略,前期先全力防守,等把敌军的锐气消磨掉之后,再择机转换阵型,发动反攻。
为了激发将士的斗志,高欢下令将附近村镇的牛、驴等牲畜都征集过来,互相连接,堵住了返回邺城的道路。
前有敌军,后无退路,此处已是死地。只有抱着必死之志,才能杀出一线生机。
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陷之亡地而后存。
如果真的败了,我高欢也不会独自后退,要死就跟大家死在一起。
众将士都是久经沙场之人,当然理解高欢这么做的深意。但对他们来说,即使没有这些手段,他们也不会退缩。六镇男儿已经忍受了太多的屈辱和血泪,他们有过半的亲人惨死在契胡的屠刀之下,国仇家恨,无时无刻不痛入骨髓。现在仇人就在眼前,就算必死,也要死得壮烈。
决战在即,大营之中异常安静,每个人都在静静地等待着最后时刻的来临。
是漳水上的重要渡口,距离邺城西门很近。
高欢把部队集结在这里,主要是为了对付从滏口陉过来的尔朱兆。他知道不管尔朱氏集结了多少大军,尔朱兆始终是主力和关键所在。如果尔朱兆不出兵,其他人是不会先动手的。
只要搞定了尔朱兆,剩下的都好处理。
高欢预判得很准,尔朱兆果然从西北方向首先发动了攻击。
尔朱兆这次先选择了偷袭战术。他命令大部队先驻扎在滏口,亲自率领三千精锐骑兵趁着夜色倍道兼行,打算袭击邺城西门。结果他运气实在不好,在紫陌渡口正碰上高欢的大部队。尔朱兆一看计划败露,没敢硬打,转身直接跑了。
高欢本以为还可以延续广阿的战术,通过分化策略牵制其他尔朱势力,自己全力对付尔朱兆。没想到尔朱兆这次学乖了,他不再逞能跟高欢硬刚,而是根据盟约要求,率领大军绕过紫陌赶到洹河岸边跟其他尔朱氏会和。
这时尔朱天光的部队也赶到了。四路大军合兵一处,号称有二十万人马。
为了对付高欢,尔朱氏众人这次终于暂时搁置下彼此间的矛盾,站在了同一条战壕内。
高欢一看这个架势,知道这次离间计不好用了,看来一场恶战在所难免。
现在尔朱氏的所有部队都集结在邺城南面,自己再呆在紫陌也没有什么意义。于是高欢下令全军南下,在洹水北侧的韩陵重新列阵。
韩陵也是高欢精心挑选的地点。这里地处邺城以南大约三十多里的位置,背靠韩陵山,南临洹水,距离洹水北岸的尔朱氏大营只有几里地的距离,卡在这个位置,既可以通过洹水限制敌军的机动能力,使得南岸敌军无法全部渡河参与作战,又可以通过山势有效缩短战线宽度,避免敌军充分展开。
而且,在复杂的山地之中,契胡骑兵的机动能力也受到很大限制,多少可以弥补高欢这边马匹不足的劣势。
在这片名将韩信曾经驻扎过的山地之中,高欢即将效法古人,开启一场属于自己的豪赌。他要用不足三万的兵力,去迎战尔朱氏的二十万大军。
这次没有太多花哨的内容,双方定好了日期,到时候直接用实力说话。
最终的决战采用一攻一守的形式,尔朱氏为攻方,高欢为守方。
人数虽然很紧张,但高欢在战前还是咬牙留了两只预备队。他任命高岳为左军统帅,高敖曹为右军统帅,各领一部分人马埋伏在山谷之中,非紧急时刻不许参战。
有限的战马也基本都分给了这两只预备队。
高岳是高欢的堂弟,他今年二十岁,虽然年轻,但为人深沉,很有气度。高岳幼年丧父,家境跟高欢差不多,也非常穷困,全靠母亲一手带大,但不同的是他没有留在怀朔,而是搬到了洛阳居住。高欢当年做函使的时候,每次去洛阳都在高岳家里蹭吃蹭喝,因此两人关系非常好,加之血亲关系,所以这次才委以重任让他管理左军。
右军统帅高敖曹带的主要是自己的冀州部曲,大概有三千人。高欢有些不放心,便跟高敖曹说,高都督你麾下都是汉人,恐怕战斗力不太够啊,这样吧,我分一些鲜卑精兵给你用好不好?
高敖曹道,感谢高王的好意,但这帮兄弟跟着我已经很长时间了,相互配合得非常默契,战斗力也绝对不会输给鲜卑士兵。鲜卑跟汉人之间的关系一直不太融洽,如果硬把他们混编在一起,将士之间的相处肯定会出现问题,胜则彼此争功,败则互相推诿,反倒更加麻烦,所以还是不用再给我加人了。
高欢觉得高敖曹说得也有些道理。但他终究觉得右军的人数太少,所以还是安排了一千多鲜卑族士兵协助高敖曹,由蔡俊负责指挥。因为没有混编,高敖曹也没再计较。
剩下的两万步兵作为中军,由高欢亲自统领。
高欢命令帐下众将各自统领麾下部队,背靠韩陵山结成一个圆阵。
圆阵是十阵的一种,主要应用在野外防御战上,多只队伍侧翼相连结成一个环形,一致对外,主帅和金鼓旗帜部署在阵型的中央。
圆阵没有侧翼,没有后方,也就没有明显的弱点,但带来的问题就是机动性较差,只适合防守,不适合进攻。
但这也正是高欢的策略,前期先全力防守,等把敌军的锐气消磨掉之后,再择机转换阵型,发动反攻。
为了激发将士的斗志,高欢下令将附近村镇的牛、驴等牲畜都征集过来,互相连接,堵住了返回邺城的道路。
前有敌军,后无退路,此处已是死地。只有抱着必死之志,才能杀出一线生机。
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陷之亡地而后存。
如果真的败了,我高欢也不会独自后退,要死就跟大家死在一起。
众将士都是久经沙场之人,当然理解高欢这么做的深意。但对他们来说,即使没有这些手段,他们也不会退缩。六镇男儿已经忍受了太多的屈辱和血泪,他们有过半的亲人惨死在契胡的屠刀之下,国仇家恨,无时无刻不痛入骨髓。现在仇人就在眼前,就算必死,也要死得壮烈。
决战在即,大营之中异常安静,每个人都在静静地等待着最后时刻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