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34.net,乡村振兴之新农村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李家庄的工作进展,上面盯着,天成他们不敢有丝毫怠慢,每天上报工作情况,镇长更是三天两头打电话,马上到开幕式了,大家的心情也略有紧张。
盼望着,大年二十二到了。开幕的日子。
之所以定在二十二,不是小年二十三,天成他们也是考虑了一番。习俗上,从进入腊八就迈进了过年的步伐,到小年时就开始过年了,小年俗称祭灶,当天晚上各家要团聚,吃麻花、麦芽糖,不能挤在外面,就连出嫁的姑娘都不能在娘家呆,谁还有时间去看灯盏?
二十二晚上,刚刚好。
盼望中,激动人心的时刻来了。
虽然有些小冷,但抵挡不住来宾和村民的热情。
五点半之后,天已经全黑了,好戏正要开场。
随着一声坚定而有力的“开闸”,李家庄瞬间灯火通明,大家小巷火树银花,亮如白昼。
为了配合这难得的盛景,家家户户也都自觉的把庭院内外的灯打开,一时间,整个村庄淹没在激动和欢笑中。
六点半,开幕仪式正式开始。
县、镇领导,新闻媒体、父老乡亲齐聚广场,先是领导发言,讲述这次活动的非凡意义,前无古人,照耀明天、光荣历史之类的。
具体的大家没怎么听清,但掌声是响彻整个黑夜的。
之后,天成带领着领导们审阅劳动成果,领导们频频点头,交口称赞。
一旁的摄像机咔嚓咔嚓的响着,天成早就习以为常。只是为了保持形象,这么冷的天,他只穿了一件毛衣、尼克服。
不过还好,千头万绪的事务早就让他忘记了这是个冬天,零下十几度的夜晚。
总算送走了领导这些大神,天成长舒了一口气,看样子,上头对这次活动布置得很满意,政治任务这一关差不多能过了。
但最核心也是他们最在意的经济效益呢。
由于是初次开灯盏,对外发布消息,头三天免费。
看今天的人流量,还可以说得过去,毕竟全村都出动了,也有邻村慕名而去来的,真正考验从三天以后开始。
至于门票,天成他们商议了许久,不敢妄下结论。
只好五次三番的向上请示请示,上头也烦了,透过镇长的嘴传达了下来:“你们看着办吧。”
最终,定在了二十元。
至于定价多少,村民们似乎并不关心。
一到晚上,他们无不沉浸在这美妙的幻境中,天上人间也不过如此。
当然,还有香飘四溢的小吃街,各色吃食一应俱全,排列整齐的立于街道两侧,迎接着来来往往的游客。
孩子们欢呼雀跃着,终于在寒假的时候可以撒着欢的玩,反正也不会找不到回家的路。
吵闹中、嬉笑声、赞叹声不绝于耳。
人间繁华处,尽在李家庄。
果然,接下来的几天,每天晚上都有游客来访,到周末时,人流量达到上千人。
为了方便管理,收取门票,村里的三大出入口只留一个,民兵连轮流值守。
为了防止有人翻墙而过,除了设置物理障碍,民兵们轮班巡逻,防止有人逃票。
一切似乎都在顺顺利利中度过。
直到——
有人来告状。
天成正在家里整理通讯稿。
天成妈乐呵呵在厨房忙活着蒸馒头、花卷包子,迎接回家过年的大孙子、儿媳妇。
突然,听见有人在院子里喊:“天成、天成,在哪呢?”
“在屋呢。”透过窗子一看,是李现大爷,风尘仆仆的赶来,一脸怒色。
“咋的啦。”
“村长,你评评理,石头他家七七八八的亲戚都能进村参观,为啥俺家的不让进,都是一个村,这灯盏又不是他自己家的,凭什么两个标准,他家有人在村部当民兵,可以不花钱进来,俺家没人执勤,就必须掏钱才能进来,这是什么......什么世道,公平.....公平吗?”
说着说着,大爷气的说话都不利索,一只手抖动着,脸涨得有些红。
老年人多半有高血压糖尿病,天成担心他情绪过于激动,忙从身边递过去一个小竹凳,拍了拍老人家的后背:“别急,慢慢说。”
天成妈也急惶惶的从厨房跑过来,一看是老熟人,“他叔呀,来,喝口水,我这还有刚出锅的包子,给你拿俩。”
说着转身回厨房三两下端过来一个圆竹篦子,上面是热气腾腾的包子馒头。
不一会,天成大概弄清楚了原委。
昨天晚上,李大爷家的亲戚来看灯盏,把守的石头他们照例要求买票,李大爷闻讯赶来,希望通融通融,都乡里乡亲的,没必要花那个冤枉钱,只当是亲戚串门。
“那可不行,国有国法,村有村规,这是村委会定的规矩,没票不能入内。”三个人铁面无私。
“谁家没有亲戚呢,都免费进来,咱们村还挣不挣钱呢?”
“是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在和以前不一样的,什么都讲究规则、制度。”
“我们也是看门的,你有理找村长去说呀。”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双方越吵越僵,石头他们更要维持良好形象,直挺挺的站立着,要多正经有多正经。
李大爷拉下来老脸也不管用,气呼呼的,都几十岁的人了,被几个毛头小子数落了一顿,气的差点背过去。关键是在亲戚面前也丢了脸。
“哼,我... -->>
李家庄的工作进展,上面盯着,天成他们不敢有丝毫怠慢,每天上报工作情况,镇长更是三天两头打电话,马上到开幕式了,大家的心情也略有紧张。
盼望着,大年二十二到了。开幕的日子。
之所以定在二十二,不是小年二十三,天成他们也是考虑了一番。习俗上,从进入腊八就迈进了过年的步伐,到小年时就开始过年了,小年俗称祭灶,当天晚上各家要团聚,吃麻花、麦芽糖,不能挤在外面,就连出嫁的姑娘都不能在娘家呆,谁还有时间去看灯盏?
二十二晚上,刚刚好。
盼望中,激动人心的时刻来了。
虽然有些小冷,但抵挡不住来宾和村民的热情。
五点半之后,天已经全黑了,好戏正要开场。
随着一声坚定而有力的“开闸”,李家庄瞬间灯火通明,大家小巷火树银花,亮如白昼。
为了配合这难得的盛景,家家户户也都自觉的把庭院内外的灯打开,一时间,整个村庄淹没在激动和欢笑中。
六点半,开幕仪式正式开始。
县、镇领导,新闻媒体、父老乡亲齐聚广场,先是领导发言,讲述这次活动的非凡意义,前无古人,照耀明天、光荣历史之类的。
具体的大家没怎么听清,但掌声是响彻整个黑夜的。
之后,天成带领着领导们审阅劳动成果,领导们频频点头,交口称赞。
一旁的摄像机咔嚓咔嚓的响着,天成早就习以为常。只是为了保持形象,这么冷的天,他只穿了一件毛衣、尼克服。
不过还好,千头万绪的事务早就让他忘记了这是个冬天,零下十几度的夜晚。
总算送走了领导这些大神,天成长舒了一口气,看样子,上头对这次活动布置得很满意,政治任务这一关差不多能过了。
但最核心也是他们最在意的经济效益呢。
由于是初次开灯盏,对外发布消息,头三天免费。
看今天的人流量,还可以说得过去,毕竟全村都出动了,也有邻村慕名而去来的,真正考验从三天以后开始。
至于门票,天成他们商议了许久,不敢妄下结论。
只好五次三番的向上请示请示,上头也烦了,透过镇长的嘴传达了下来:“你们看着办吧。”
最终,定在了二十元。
至于定价多少,村民们似乎并不关心。
一到晚上,他们无不沉浸在这美妙的幻境中,天上人间也不过如此。
当然,还有香飘四溢的小吃街,各色吃食一应俱全,排列整齐的立于街道两侧,迎接着来来往往的游客。
孩子们欢呼雀跃着,终于在寒假的时候可以撒着欢的玩,反正也不会找不到回家的路。
吵闹中、嬉笑声、赞叹声不绝于耳。
人间繁华处,尽在李家庄。
果然,接下来的几天,每天晚上都有游客来访,到周末时,人流量达到上千人。
为了方便管理,收取门票,村里的三大出入口只留一个,民兵连轮流值守。
为了防止有人翻墙而过,除了设置物理障碍,民兵们轮班巡逻,防止有人逃票。
一切似乎都在顺顺利利中度过。
直到——
有人来告状。
天成正在家里整理通讯稿。
天成妈乐呵呵在厨房忙活着蒸馒头、花卷包子,迎接回家过年的大孙子、儿媳妇。
突然,听见有人在院子里喊:“天成、天成,在哪呢?”
“在屋呢。”透过窗子一看,是李现大爷,风尘仆仆的赶来,一脸怒色。
“咋的啦。”
“村长,你评评理,石头他家七七八八的亲戚都能进村参观,为啥俺家的不让进,都是一个村,这灯盏又不是他自己家的,凭什么两个标准,他家有人在村部当民兵,可以不花钱进来,俺家没人执勤,就必须掏钱才能进来,这是什么......什么世道,公平.....公平吗?”
说着说着,大爷气的说话都不利索,一只手抖动着,脸涨得有些红。
老年人多半有高血压糖尿病,天成担心他情绪过于激动,忙从身边递过去一个小竹凳,拍了拍老人家的后背:“别急,慢慢说。”
天成妈也急惶惶的从厨房跑过来,一看是老熟人,“他叔呀,来,喝口水,我这还有刚出锅的包子,给你拿俩。”
说着转身回厨房三两下端过来一个圆竹篦子,上面是热气腾腾的包子馒头。
不一会,天成大概弄清楚了原委。
昨天晚上,李大爷家的亲戚来看灯盏,把守的石头他们照例要求买票,李大爷闻讯赶来,希望通融通融,都乡里乡亲的,没必要花那个冤枉钱,只当是亲戚串门。
“那可不行,国有国法,村有村规,这是村委会定的规矩,没票不能入内。”三个人铁面无私。
“谁家没有亲戚呢,都免费进来,咱们村还挣不挣钱呢?”
“是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在和以前不一样的,什么都讲究规则、制度。”
“我们也是看门的,你有理找村长去说呀。”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双方越吵越僵,石头他们更要维持良好形象,直挺挺的站立着,要多正经有多正经。
李大爷拉下来老脸也不管用,气呼呼的,都几十岁的人了,被几个毛头小子数落了一顿,气的差点背过去。关键是在亲戚面前也丢了脸。
“哼,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