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34.net,新汉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刘常满自己并没有觉查,原来父亲拿张敖下手,实际的目标竟然是自己。因为刘邦当了皇帝后,把异姓诸候王一个一个的收拾掉,在历史上他本来就是这么做的,所以刘常满并不在意,只当是“历史的车轮又一次被推动了”。
然而四皓可不这么想。他们又不象刘常满那样,早早就知道了事件的最终结果,因此,等贯高宁死不肯攀咬张敖,到张敖最终被废去王位,贬爵为候,得了和韩信一样的惩罚时,四皓就嗅到了不安的味道。
人说“人老成精”,果然一点也不假。象刘太公那样没什么知识的,到老之后还什么事情都能想得明白,象四皓这样八十余岁的老知识分子就更不用说了,而且还是四个。
陈平的计谋固然厉害,但四皓很轻松的就看破了他的做法——当然,陈平是个两面派,没敢用全力恐怕也是真的。
于是,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就出来了,这一场阳谋对阴谋的比拼。
让吕氏兄妹保持安静,不要留出把柄给刘邦抓住,这是最基本的一条。
原本在吕雉心里,是恨不得派人去把戚夫人母子给刺杀了的,但不但刘常满、四皓,就连吕泽活着时候,也绝对禁止她这么做,甚至露出这个想法。刘邦毕竟是大汉皇帝,如果惹恼了他,大家都得人头滚滚落地。
而害死刘邦好让刘盈早日当上皇帝更是不可能执行。刘氏天下并未完全安定,现在大部分还是靠着刘邦的力量在镇着天下诸候,倘若刘邦暴毙,只会给他人起来争夺天下落下口实。
所以自从四皓分析了利害关系以后,吕雉竟然难得的深居长乐宫,很少出来过问政事,更不用说象以前那样,三天两头的到未央宫中坐下,好让戚夫人在旁侍候了。
然后,四皓又分析了形势,告诉刘常满,按照目前情况,刘常满最好韬光养晦,不要再管军事政事,先让刘邦放下防止儿子夺权的心——毕竟长子刘肥远在齐国,三子刘如意年方四岁,所要防范的,当然是在军政上都颇有建树的刘盈了。
对于宫斗,刘常满本来就一直唯恐避之不及。在刘常满小时候,家乡巩县人对窝里斗厉害的人有一个形象的称呼:“门里猴”,意思是说那种在自己家里,对付自己亲人熟人很厉害,但一到外面,遇到外人生人就软蛋的家伙。刘常满从来不认为内斗有什么了不起的。
不过最让他笃定的原因,是在历史上,那个懦弱的刘盈,最后还是当上了皇帝,更不用说自己了——所以刘常满竟一点也不着急。
退一万步说,只要自己不干什么特别出格的事情,以阿爹的脾气,肯定不可能要自己的命;那到时候就是阿爹犯糊涂,把皇位传给了如意,想夺过来也还是很容易。
毕竟,刘肥尚且封了齐王,自己至不济也得给封个赵王,到时候两个大国联合,再有韩信这样的家伙当大将军,攻下区区关中,那还不是不在话下么?因此刘常满一点也不着急。
不过四皓可不这么想,他们的阳谋是一步接一步,一环套一环的。
以静制动只是最基本的策略,是为了松懈刘邦的意志,防止他采取过激行动的。而另外一个方面,也必须主动出击,以防戚夫人的枕头风。
对于皇帝来说,不管纳多少妃子,都可以不用跟臣下商量,自己的儿子封王封候,也可以不用跟臣下商量。但有两件事情必须与臣下商量,那就是换后和换太子。
不通过臣下这一关,你就莫想顺顺当当的做成这两件事,因为皇后乃是“国母”,太子乃是“储臣”,这两件事不单单是皇帝的家事,更是天下的大事。
因此刘邦心里虽然一直想换太子,但却不得其便。
朝堂上,张良虽然不怎么上朝,但太傅叔孙通和御史大夫周昌两人,乃是维护太子的急先锋。丞相萧何虽然避嫌不多说话,但谁都知道他乃是太子的准岳父,态度自然不用说也知道。
私下里,刘邦的两个嫂子,一个哥哥,弟弟楚王刘交,甚至还有新丰城里居住的数十宗族,没有一个赞成刘邦换太子的——这些人的意见,在当时可是非常重要的。
一旦出了重大变故,群臣想换皇帝的时候,必定得刘邦的哥哥嫂子出面,这皇帝才能换成。因为是“家天下”嘛,这刘家的大事,总得刘家的长辈出来说话才成。历史上汉文帝刘恒被接来当皇帝时,名义上就是用的刘邦... -->>
刘常满自己并没有觉查,原来父亲拿张敖下手,实际的目标竟然是自己。因为刘邦当了皇帝后,把异姓诸候王一个一个的收拾掉,在历史上他本来就是这么做的,所以刘常满并不在意,只当是“历史的车轮又一次被推动了”。
然而四皓可不这么想。他们又不象刘常满那样,早早就知道了事件的最终结果,因此,等贯高宁死不肯攀咬张敖,到张敖最终被废去王位,贬爵为候,得了和韩信一样的惩罚时,四皓就嗅到了不安的味道。
人说“人老成精”,果然一点也不假。象刘太公那样没什么知识的,到老之后还什么事情都能想得明白,象四皓这样八十余岁的老知识分子就更不用说了,而且还是四个。
陈平的计谋固然厉害,但四皓很轻松的就看破了他的做法——当然,陈平是个两面派,没敢用全力恐怕也是真的。
于是,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就出来了,这一场阳谋对阴谋的比拼。
让吕氏兄妹保持安静,不要留出把柄给刘邦抓住,这是最基本的一条。
原本在吕雉心里,是恨不得派人去把戚夫人母子给刺杀了的,但不但刘常满、四皓,就连吕泽活着时候,也绝对禁止她这么做,甚至露出这个想法。刘邦毕竟是大汉皇帝,如果惹恼了他,大家都得人头滚滚落地。
而害死刘邦好让刘盈早日当上皇帝更是不可能执行。刘氏天下并未完全安定,现在大部分还是靠着刘邦的力量在镇着天下诸候,倘若刘邦暴毙,只会给他人起来争夺天下落下口实。
所以自从四皓分析了利害关系以后,吕雉竟然难得的深居长乐宫,很少出来过问政事,更不用说象以前那样,三天两头的到未央宫中坐下,好让戚夫人在旁侍候了。
然后,四皓又分析了形势,告诉刘常满,按照目前情况,刘常满最好韬光养晦,不要再管军事政事,先让刘邦放下防止儿子夺权的心——毕竟长子刘肥远在齐国,三子刘如意年方四岁,所要防范的,当然是在军政上都颇有建树的刘盈了。
对于宫斗,刘常满本来就一直唯恐避之不及。在刘常满小时候,家乡巩县人对窝里斗厉害的人有一个形象的称呼:“门里猴”,意思是说那种在自己家里,对付自己亲人熟人很厉害,但一到外面,遇到外人生人就软蛋的家伙。刘常满从来不认为内斗有什么了不起的。
不过最让他笃定的原因,是在历史上,那个懦弱的刘盈,最后还是当上了皇帝,更不用说自己了——所以刘常满竟一点也不着急。
退一万步说,只要自己不干什么特别出格的事情,以阿爹的脾气,肯定不可能要自己的命;那到时候就是阿爹犯糊涂,把皇位传给了如意,想夺过来也还是很容易。
毕竟,刘肥尚且封了齐王,自己至不济也得给封个赵王,到时候两个大国联合,再有韩信这样的家伙当大将军,攻下区区关中,那还不是不在话下么?因此刘常满一点也不着急。
不过四皓可不这么想,他们的阳谋是一步接一步,一环套一环的。
以静制动只是最基本的策略,是为了松懈刘邦的意志,防止他采取过激行动的。而另外一个方面,也必须主动出击,以防戚夫人的枕头风。
对于皇帝来说,不管纳多少妃子,都可以不用跟臣下商量,自己的儿子封王封候,也可以不用跟臣下商量。但有两件事情必须与臣下商量,那就是换后和换太子。
不通过臣下这一关,你就莫想顺顺当当的做成这两件事,因为皇后乃是“国母”,太子乃是“储臣”,这两件事不单单是皇帝的家事,更是天下的大事。
因此刘邦心里虽然一直想换太子,但却不得其便。
朝堂上,张良虽然不怎么上朝,但太傅叔孙通和御史大夫周昌两人,乃是维护太子的急先锋。丞相萧何虽然避嫌不多说话,但谁都知道他乃是太子的准岳父,态度自然不用说也知道。
私下里,刘邦的两个嫂子,一个哥哥,弟弟楚王刘交,甚至还有新丰城里居住的数十宗族,没有一个赞成刘邦换太子的——这些人的意见,在当时可是非常重要的。
一旦出了重大变故,群臣想换皇帝的时候,必定得刘邦的哥哥嫂子出面,这皇帝才能换成。因为是“家天下”嘛,这刘家的大事,总得刘家的长辈出来说话才成。历史上汉文帝刘恒被接来当皇帝时,名义上就是用的刘邦...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