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34.net,新宋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冗兵问题若能解决,爱卿当为首功,至于冗官,冗费你也具体说说。”再次回到正厅,仁宗开口道。
于是陈知昱又把冗官以及冗费的事大概说给了仁宗听。
宋朝政权由陈桥兵变自上而下取得,为防止唐朝朋党之争重演,宋增设官职、广任官僚,以达分权制衡、巩固皇权的目的。
为了削弱宰相的权力,在中央设立枢密院负责军事。枢密院对皇帝负责,这样就分割了宰相的兵权。又设三司,下设盐铁、户部、度之三部,掌管天下赋税,分割宰相的财政权。即便如此,宋朝统治者仍不放心,又设立参知政事为副相,进一步削弱相权。一番操作下来,宋代宰相的权力被大大削弱。
中央都成这样了,别说地方,至道三年大宋始定为十五路,包括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淮南、江南、荆湖南、荆湖北、两浙、福建、西川、峡西、广南东、广南西路。咸平四年分西川路为益州、梓州二路,分峡西路为利州、夔州二路。天禧四年分江南路为江南东、西二路。这个时候就有二十一路,也就是仁宗上位后才没增加。
路成为地方最高行政区划。路以下设州、县等行政机构。各路设安抚使、转运使、提刑按察使、提举常平使,通称‘监司’,分别掌管兵民、财赋、司法、救恤。地方财权、兵权、司法权直接收归中央,杜绝了地方割据的根基。由中央政府派遣官吏担任知州,并且规定三年一替。后又在各州设立通判官,使知州与通判相互制约,削弱知州的权力。
此时地方还设立节度使、承宣使、观察使、防御使等官职,地方官员人数众多,权力分散,就无法与中央政府进行抗衡。也造成地方官僚机构重复设置,人数众多。
“臣早先说过,羊毛出自羊身上,官员俸禄,军费以及各项朝廷开支都来源于百姓,十羊九牧可是长久之策?”陈知昱先是讲了现有官制弊端,由于这些问题范仲淹等名臣也能看到,只是没有陈知昱说的这么具体,所以这一点仁宗很容易接受。
此外恩荫制和扩大化的科举取士,也是冗官的重要原因。考一个学士便可荫几十人,即一人当官,家族沾光,不仅儿子,亲属也可以当官。其次,为压制武将势力,宋科举取士人数远多于历代,还专为久试不中、年老无成的举人设特奏名一科,使其不致于积怨造反。
“...,此时官员已经超过万五之数,此数未算上数倍于官的吏以及百余万士兵。陛下可知如此下去的再过十年,二十年,官员将会增加到多少?”陈知昱将情况说与仁宗知道后,对着仁宗问道。
“两万,三万?”仁宗心想这一算还真是可怕。
“十年后当时三万之数,二十年后当有五万之数,陛下可曾想过,到时候那怕朝廷收入连年增加,怕是也入不敷出吧?”陈知昱自己也算着,一算把自己也吓了一跳。
“科举乃纳才之道,不可断。不过萌官一道却是要想法子去除。爱卿可有其他方法说与朕听?”仁宗心中比谁都明白。
“科举自然不能断,此事也许从长计划,不然就如庆历年间一样,被扼杀于摇篮之中。”陈知昱自然不会傻到劝仁宗断了科举之路:“此事当徐徐图之,急不得,陛下正值风华正茂,有的是时间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冗费呢?”仁宗经历了庆历新政,自然深知要解决冗官之事急不得。
“解决冗费的根本在于解决冗官和冗兵,两事一平,冗费自然迎刃而解。”
“陛下,狄公和陈相到了。”此时陈家的正厅已经被严怀荣的人接管了,负责通禀的是另外一个跟着仁宗身边的小太监。
“请进来吧,这又不是在宫中,没那么多的规矩。”
“是!”
随后陈知昱就看到两个人走了进来,一个两鬓斑白的老者,看起来颇有精神,另外一个则是脸上刺着字的帅大叔,此时陈知昱才知道后世说狄青丑的人都是羡慕嫉妒恨,这明显是帅帅的大男孩,完美的身材,脸上的刺青让他更显威武。
“见过官家!”陈执中和狄青同时和仁宗见礼。
“无需多礼,都坐。”仁宗摆摆手,示意自在点。
“见过陈相,见过狄公。”陈知昱也很知趣的和两个人见礼。
“陈中舍不必多礼。”陈执中对于陈知昱的映像还是很不错的,狄青也是点点头让陈知昱不用客气。
过了半刻钟左右,正厅就坐满了人,把陈知昱丢到一边这算是大宋的最高会议了吧?
看着人都到齐了,仁宗起身道:“既然人齐了,今日太子中舍人陈卿家献了一物于朝廷,朕觉得有必要与诸位分享一下。”说着就起身带着众人又来到了陈家后院。
“刘相,陛下这是准备做什么啊?”走在后面的计相杨察偷偷问了刘沆一句。
“老夫也不知道,神神秘秘的,刚才你们没来的时候,他就说是觉得陈家的饭菜好吃,让我们来吃饭的。”刘沆也偷偷的回了一句。
“君泽,让你的人给大家展示一下吧。”后院中,仁宗对着陈知昱道。
“冗兵问题若能解决,爱卿当为首功,至于冗官,冗费你也具体说说。”再次回到正厅,仁宗开口道。
于是陈知昱又把冗官以及冗费的事大概说给了仁宗听。
宋朝政权由陈桥兵变自上而下取得,为防止唐朝朋党之争重演,宋增设官职、广任官僚,以达分权制衡、巩固皇权的目的。
为了削弱宰相的权力,在中央设立枢密院负责军事。枢密院对皇帝负责,这样就分割了宰相的兵权。又设三司,下设盐铁、户部、度之三部,掌管天下赋税,分割宰相的财政权。即便如此,宋朝统治者仍不放心,又设立参知政事为副相,进一步削弱相权。一番操作下来,宋代宰相的权力被大大削弱。
中央都成这样了,别说地方,至道三年大宋始定为十五路,包括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淮南、江南、荆湖南、荆湖北、两浙、福建、西川、峡西、广南东、广南西路。咸平四年分西川路为益州、梓州二路,分峡西路为利州、夔州二路。天禧四年分江南路为江南东、西二路。这个时候就有二十一路,也就是仁宗上位后才没增加。
路成为地方最高行政区划。路以下设州、县等行政机构。各路设安抚使、转运使、提刑按察使、提举常平使,通称‘监司’,分别掌管兵民、财赋、司法、救恤。地方财权、兵权、司法权直接收归中央,杜绝了地方割据的根基。由中央政府派遣官吏担任知州,并且规定三年一替。后又在各州设立通判官,使知州与通判相互制约,削弱知州的权力。
此时地方还设立节度使、承宣使、观察使、防御使等官职,地方官员人数众多,权力分散,就无法与中央政府进行抗衡。也造成地方官僚机构重复设置,人数众多。
“臣早先说过,羊毛出自羊身上,官员俸禄,军费以及各项朝廷开支都来源于百姓,十羊九牧可是长久之策?”陈知昱先是讲了现有官制弊端,由于这些问题范仲淹等名臣也能看到,只是没有陈知昱说的这么具体,所以这一点仁宗很容易接受。
此外恩荫制和扩大化的科举取士,也是冗官的重要原因。考一个学士便可荫几十人,即一人当官,家族沾光,不仅儿子,亲属也可以当官。其次,为压制武将势力,宋科举取士人数远多于历代,还专为久试不中、年老无成的举人设特奏名一科,使其不致于积怨造反。
“...,此时官员已经超过万五之数,此数未算上数倍于官的吏以及百余万士兵。陛下可知如此下去的再过十年,二十年,官员将会增加到多少?”陈知昱将情况说与仁宗知道后,对着仁宗问道。
“两万,三万?”仁宗心想这一算还真是可怕。
“十年后当时三万之数,二十年后当有五万之数,陛下可曾想过,到时候那怕朝廷收入连年增加,怕是也入不敷出吧?”陈知昱自己也算着,一算把自己也吓了一跳。
“科举乃纳才之道,不可断。不过萌官一道却是要想法子去除。爱卿可有其他方法说与朕听?”仁宗心中比谁都明白。
“科举自然不能断,此事也许从长计划,不然就如庆历年间一样,被扼杀于摇篮之中。”陈知昱自然不会傻到劝仁宗断了科举之路:“此事当徐徐图之,急不得,陛下正值风华正茂,有的是时间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冗费呢?”仁宗经历了庆历新政,自然深知要解决冗官之事急不得。
“解决冗费的根本在于解决冗官和冗兵,两事一平,冗费自然迎刃而解。”
“陛下,狄公和陈相到了。”此时陈家的正厅已经被严怀荣的人接管了,负责通禀的是另外一个跟着仁宗身边的小太监。
“请进来吧,这又不是在宫中,没那么多的规矩。”
“是!”
随后陈知昱就看到两个人走了进来,一个两鬓斑白的老者,看起来颇有精神,另外一个则是脸上刺着字的帅大叔,此时陈知昱才知道后世说狄青丑的人都是羡慕嫉妒恨,这明显是帅帅的大男孩,完美的身材,脸上的刺青让他更显威武。
“见过官家!”陈执中和狄青同时和仁宗见礼。
“无需多礼,都坐。”仁宗摆摆手,示意自在点。
“见过陈相,见过狄公。”陈知昱也很知趣的和两个人见礼。
“陈中舍不必多礼。”陈执中对于陈知昱的映像还是很不错的,狄青也是点点头让陈知昱不用客气。
过了半刻钟左右,正厅就坐满了人,把陈知昱丢到一边这算是大宋的最高会议了吧?
看着人都到齐了,仁宗起身道:“既然人齐了,今日太子中舍人陈卿家献了一物于朝廷,朕觉得有必要与诸位分享一下。”说着就起身带着众人又来到了陈家后院。
“刘相,陛下这是准备做什么啊?”走在后面的计相杨察偷偷问了刘沆一句。
“老夫也不知道,神神秘秘的,刚才你们没来的时候,他就说是觉得陈家的饭菜好吃,让我们来吃饭的。”刘沆也偷偷的回了一句。
“君泽,让你的人给大家展示一下吧。”后院中,仁宗对着陈知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