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34.net,山南水北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r />
我给院门加了一把锁。
我加了锁以后才知道他的来历。他叫李得孝,外号孝佬,是附近的一个农民。只因为我买下的这块地,原是分配在他名下的责任地,二十多年来,已经被他跑熟了,甚至被他家的牛跑熟了。一放绳,根本不用驱赶,牛就乖乖地直奔这里而来。眼下,他不是不知道事情已经有了变化,不是不知道这块地经乡政府征用,最终卖给了我这个外来人。但他砍茅竹或者割牛草的时候,还是情不自禁地往这块地上窜。想想吧,他熟悉这里的茅竹,熟悉这里的茅草,熟悉这里某个角落的五月阳,憋一泡屎尿甚至也曾经习惯性地往这里狂奔,一心要来增肥活土。他一时半刻哪能割舍得下?他远远就能嗅到这里的气味,远远就能听到这里发芽或落籽时吱吱嘎嘎的声响,连睡梦中一迷糊,也能感触到这里在雨后初晴或者乍暖还寒时的一丝抽搐或跃动。对于他来说,这些当然比一张土地证更重要。有人告诉我,自从我不久前两次把他逐出门外,他还是有点半醒不醒,好几次还扛着锄头来到我家院门前,见门上一把铁锁,才怏怏地蹲下或者徘徊,最后掉头而去,嘴里嘟嘟哝哝地不知说些什么。
他没有大喊大叫地打门,就算是够清醒够冷静的了。我相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还会在一把铁锁面前恍惚,就像把一个儿子过寄给了人家,但很难把这个儿子视为人家的骨肉,一不小心就还会叫出什么乳名。
以上是我短篇小说土地里的一个片断,大体上言之有据。不过主人公原型不姓李,而是姓吴。他的老婆也确实离异他去,但不是嫌贫爱富,只是痛恨丈夫结巴,小气,在床上不男人——道理其实说不大清楚。
这篇小说是应法国一个文化项目的要求而写,土地也是项目主持者的命题。大概出于中国文学传统对土地的一往情深,我一下笔还卷入田园诗和山水散文的浪漫光流,强调了主人公对故园的牵挂和纠缠。其实,吴某对土地既有情也无情,比方说对土地转让并无遗憾,甚至有点兴高采烈。他曾把我拉到他家,引我到山上看,问我需不需要更多的地,问我是否有朋友或亲戚来搞开发——他还有一块山,要水有水,要路有路,是盖房子或者开果园的好地盘。
他以为我是个开发商,一个急于推销土地的模样。据他说,他就是想再得一点补偿款,然后去城里开店打豆腐——这是我在小说里没有写到的。
事实上,他后来确实离开了八溪峒,不过没有进城打豆腐,而是去煤矿挖煤。我在巴黎参加中法作家同题小说土地讨论会时,恰好听到中国一煤矿发生重大矿难。从旅馆里cnn的电视新闻中,我看到矿井口一具具伤亡者的身体,还有忙碌的救护队员和蓝灯闪闪的救护车。不知为什么,我担心从屏幕上看到一个熟悉的面孔,担心镜头迅速锁定和推向这张面孔。
当时一位热心的法国读者要来了咖啡,一个劲问我“五月阳”是什么,称他在中国植物辞典里没有找到这个药名;又称土地中很多植物名都特别美,也富有深刻含义,使他想到了非洲的古代文化他肯定注意到我一直盯着电视新闻,想必也不明白我为什么对学术交流心不在焉。
回到山里以后,我听说吴某倒没有什么事,前不久还回来过一次,拿高级烟招待四邻,还把他中学毕业的儿子也带去挖煤。
我没有再见过他,也许以后很难再见他。值得提到的是:我家院门虽然每夜必锁,但好几次好像夜里有人来过,在大清早的菜园里留下脚印。这些脚印很深,也很大,比我的脚大了一圈,让我不得不联想到土地人物原型曾出现在院门前的那双大脚。我让妻子来看看。妻子说你莫吓我,那是什么脚印?不过是雨天里沉陷的泥坑罢了。
也许妻子所说是对的。
也许月黑风高之夜真的没有什么人来过,更不会有人在菜地上独自徘徊。我得说服自己相信这一点。
r />
我给院门加了一把锁。
我加了锁以后才知道他的来历。他叫李得孝,外号孝佬,是附近的一个农民。只因为我买下的这块地,原是分配在他名下的责任地,二十多年来,已经被他跑熟了,甚至被他家的牛跑熟了。一放绳,根本不用驱赶,牛就乖乖地直奔这里而来。眼下,他不是不知道事情已经有了变化,不是不知道这块地经乡政府征用,最终卖给了我这个外来人。但他砍茅竹或者割牛草的时候,还是情不自禁地往这块地上窜。想想吧,他熟悉这里的茅竹,熟悉这里的茅草,熟悉这里某个角落的五月阳,憋一泡屎尿甚至也曾经习惯性地往这里狂奔,一心要来增肥活土。他一时半刻哪能割舍得下?他远远就能嗅到这里的气味,远远就能听到这里发芽或落籽时吱吱嘎嘎的声响,连睡梦中一迷糊,也能感触到这里在雨后初晴或者乍暖还寒时的一丝抽搐或跃动。对于他来说,这些当然比一张土地证更重要。有人告诉我,自从我不久前两次把他逐出门外,他还是有点半醒不醒,好几次还扛着锄头来到我家院门前,见门上一把铁锁,才怏怏地蹲下或者徘徊,最后掉头而去,嘴里嘟嘟哝哝地不知说些什么。
他没有大喊大叫地打门,就算是够清醒够冷静的了。我相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还会在一把铁锁面前恍惚,就像把一个儿子过寄给了人家,但很难把这个儿子视为人家的骨肉,一不小心就还会叫出什么乳名。
以上是我短篇小说土地里的一个片断,大体上言之有据。不过主人公原型不姓李,而是姓吴。他的老婆也确实离异他去,但不是嫌贫爱富,只是痛恨丈夫结巴,小气,在床上不男人——道理其实说不大清楚。
这篇小说是应法国一个文化项目的要求而写,土地也是项目主持者的命题。大概出于中国文学传统对土地的一往情深,我一下笔还卷入田园诗和山水散文的浪漫光流,强调了主人公对故园的牵挂和纠缠。其实,吴某对土地既有情也无情,比方说对土地转让并无遗憾,甚至有点兴高采烈。他曾把我拉到他家,引我到山上看,问我需不需要更多的地,问我是否有朋友或亲戚来搞开发——他还有一块山,要水有水,要路有路,是盖房子或者开果园的好地盘。
他以为我是个开发商,一个急于推销土地的模样。据他说,他就是想再得一点补偿款,然后去城里开店打豆腐——这是我在小说里没有写到的。
事实上,他后来确实离开了八溪峒,不过没有进城打豆腐,而是去煤矿挖煤。我在巴黎参加中法作家同题小说土地讨论会时,恰好听到中国一煤矿发生重大矿难。从旅馆里cnn的电视新闻中,我看到矿井口一具具伤亡者的身体,还有忙碌的救护队员和蓝灯闪闪的救护车。不知为什么,我担心从屏幕上看到一个熟悉的面孔,担心镜头迅速锁定和推向这张面孔。
当时一位热心的法国读者要来了咖啡,一个劲问我“五月阳”是什么,称他在中国植物辞典里没有找到这个药名;又称土地中很多植物名都特别美,也富有深刻含义,使他想到了非洲的古代文化他肯定注意到我一直盯着电视新闻,想必也不明白我为什么对学术交流心不在焉。
回到山里以后,我听说吴某倒没有什么事,前不久还回来过一次,拿高级烟招待四邻,还把他中学毕业的儿子也带去挖煤。
我没有再见过他,也许以后很难再见他。值得提到的是:我家院门虽然每夜必锁,但好几次好像夜里有人来过,在大清早的菜园里留下脚印。这些脚印很深,也很大,比我的脚大了一圈,让我不得不联想到土地人物原型曾出现在院门前的那双大脚。我让妻子来看看。妻子说你莫吓我,那是什么脚印?不过是雨天里沉陷的泥坑罢了。
也许妻子所说是对的。
也许月黑风高之夜真的没有什么人来过,更不会有人在菜地上独自徘徊。我得说服自己相信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