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biquge34.net,大穿越时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十三章、“红制服”的到来
当第一批丧尸即将在伦敦出笼的时候,二十五英里之外的朗伯恩村还依然是一片风平浪静。
捧着《傲慢与偏见》严阵以待的王秋等人,没等来那位漂亮活泼的宾利先生,以及另一位以傲慢著称的冰山男神达西先生,反倒迎来了一个从北方奉命移驻梅里屯的民兵团。
(前面已经说过,小镇梅里屯距离朗伯恩村只有一英里,是班纳特五姐妹经常闲逛的地方。)
——这个时代的英国陆军规模很小,全军总兵力加起来也只有非常可怜的五万人(把东印度公司雇佣的六千四百名印度土兵都算进去了),而且分散在从加拿大到印度的半个地球上。所以这支袖珍陆军只能以“团”为基本战略单位,团长的军衔是上校。而更上一层的“旅”则是临时编制,在需要的时候由若干个团构成,旅长循例由其中最资深的团长担任,临时授予准将军衔,在任务结束后,这个旅就重新解散。
至于再高一层的“师”和“军”……不算海外殖民地驻军的话,当时英国本土的全部陆军加起来,大概也就是一个师左右的规模,如果还要任命什么师长的话,岂不是等于抢了陆军总司令的饭碗吗?
英国本土的陆军团,大致上分为民兵团(其实也是正规陆军)和近卫团两种,后者常驻首都,护卫王室,前者分散全国各地,由地方供养,战时才会集结到首都伦敦或其它某个港口附近,等待上船出征。
而距离伦敦只有二十多英里的梅里屯镇,就是英国陆军各个民兵团时常出没的集散地之一。
(想想也是可怜,英国人凭着这么小的一支陆军开拓七海,征服世界,大清的百万兵马却在家里发霉。)
伴随着轻快活泼的《掷弹兵进行曲》,一队队扛着遂发枪的步兵从镇外鱼贯而入,身穿红制服的低级军官则骑着高头大马,神气活现地招摇过市,引来诸位太太小姐们的一片喝彩和痴情注目。
在这个时代的英国乡下,那些衣食无忧的太太小姐们,日常生活都是很无聊的,只能用社交来填补生活的空白。尽管所谓社交生活,也不过是相互交换一些人尽皆知的八卦绯闻、流言蜚语罢了。而随着这些“红制服”们的到来,乡下原本并不丰富也不够激动人心的社交生活,顿时掀起了一波波狂澜。所有的小姐太太们全都兴奋不已,对着红制服们纷纷挥手致意,某些疑似“制服控”的家伙更是变得疯疯癫癫的。
伪装成柯林斯先生的王秋,站在梅里屯镇上的一家店铺门口,冷眼旁观着这一幕幕鲜活的场景。
通过跟街道两边那些围观居民的服饰进行对比,王秋不得不承认,这些英国乡下的太太小姐们,之所以会狂热地喜爱红军装,甚至变成一帮无脑的“制服控”,恐怕也是有着一定道理的。因为十八世纪末的英国上流社会服饰,真的是非常缺乏美型,淑女们的裙子一律都是高腰和直筒的造型,毫无曲线,仿佛把窗帘裹在身上似的。无论那姑娘有多么苗条,只要裙子一上身,就会活脱脱地散发出一股孕妇的气息。像《乱世佳人》和《茶花女》之中那种带鲸骨裙撑、裙摆宽大蓬松的长裙,都还没在这个时代的英国开始流行。
——当然,这对于某些注重健康胜于美貌的女性来说,或许也是一种福音:不用束腰,不用节食,不用穿戴那种经常勒得女士们昏倒、勒得上流社会女性骨骼变形导致经常性难产的可怕紧身胸衣(到后来的维多利亚时代,可怕的紧身胸衣又变本加厉的回来了),甚至不用穿高跟鞋(当时只有法国女人普遍穿高跟鞋,英国淑女主要穿的是平底布鞋,类似现代女式运动鞋)……
至于绅士们的男装嘛……这年代英国绅士流行的男式大衣就更滑稽了,比膝盖还长的衣摆在后面开了叉,据说是为了方便骑马。上衣外套都是宽袍大袖,裤子更是全都松松垮垮,全靠皮带勒着才不会掉下来
在这个盛行暗色系宽松男装的时代,相对而言,英国陆军的笔挺红制服,的确已经是最养眼,最能体现男性身材的衣服了。至少在视觉效应上,远比那些循规蹈矩、服色暗淡的绅士们要帅气得多。尤其是套在那些相貌英俊、体格魁梧的年轻人身上,更是变成了一块块足以让痴情怨女们流口水的“小鲜肉”……
可惜,在敌人的眼中,他们同样也是一块块很容易啃的肥肉——比如身为日本警界优秀狙击手的南里香,此时就打扮成女仆站在王秋身边,以一名现代军人的视角刻薄地评价着眼前的这些“红制服”们:“……年纪大的身材痴肥臃肿,年纪轻的普遍油头粉面,肌肉也很松弛,几乎看不出有受过军事训练的模样……”
“……不必大惊小怪,谁知道这些人之前是干什么的?说不定在几天前才刚刚买了这个军官头衔呢。”
王秋淡定地说,“……据说这个年代的英国陆军,有很多军官从来都没开过枪,看不懂地图,甚至还有人不会骑马,这都是正常现象……真正上了战场的话,哪怕用同样的兵器,我也有信心一个打他们十个……”
“……买军官?”南里香不可思议地眨了眨眼睛,“……英国的军官职位还能花钱买?”
“……你竟然不知道吗?这年头的英国陆军各级军官,全部都是要花钱买的啊!”王秋答道。
※※※※※※※※※※※※※※※※※※※※※※※※
——虽然后世好莱坞拍摄的《爱国者》等电影,把十八世纪后期大英帝国红衣军的战斗力吹嘘得十分夸张。但事实上,眼下这个年代的英国陆军,在整个欧洲都是以战斗力垫底而闻名。由于英国政府长期侧重发展海军舰队,在海外殖民战事之中也乐衷于使用“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雇佣兵,结果,遭到严重忽视的英国陆军,就成了一支“让人怀疑能否有能力打败白雪公主的七个小矮人”的队伍。
当时,英国陆军的各级军官职位和军衔,居然都是直接花钱买卖的!任何军官只要有钱就能升职,跟军功和资历的基本无关!唯一的例外只有炮兵,因为炮兵的军官要计算弹道,懂得一系列复杂的数学知识,外行人实在干不来,否则就有可能把炮弹倾泻到自己人头上。所以,当时英国陆军有专门的炮兵学院,只有通过了考试的人才能当炮兵军官。不过,这也仅仅是提高了买官的准入门槛罢了,若是炮兵军官想要晋升的话,一样得自己凑钱去买官,而不是凭着成绩好或者战功卓越,就有官可做。
更不得了的是,跟中国清朝的捐班不同,充满商业精神的英国陆军军官,还可以把自己头上买来的官帽子再卖出去,依靠前后两次交易的差价来牟取暴利——各级军衔官职的售价,是会随着市场行情而剧烈波动的,比如某个团即将被派到什么太平洋荒岛去驻扎,那么这个团的军官价格马上就会暴跌。而若是这个团要被调动到首都伦敦这样的繁华地方驻防,这个团的军官职位的含金量自然就会相应升值。
结果,很快就有精明的金融家看到了其中的利益所在,开始像倒卖期货一样倒卖军官职位,借助他们的内幕消息,将一个个少校、上尉不断买进卖出,把军官职位变成了好像股票证券一样的投资理财产品……在这种交易最兴旺的时候,甚至还出现了地下的军官职位交易所,简称“官交所”。
所以,当时英国陆军军官的晋升正途就是在战场上拼命抢劫,凑足一大笔款子去买更高的军衔……而国王或首相想要提拔某个年轻军官的话,也得乖乖自掏腰包给他买官位,不能一纸公文下去就了事。
总之,这个时代的英国陆军军官,在经受拿破仑战争的考验和磨砺之前,基本都是一群花钱当官的外行。他们花钱购买军官职位,多半也不是为了在军界谋求发展,而是为了在社交场上有一个“某某上校”、“某某上尉”之类的体面身份,可以穿着一身耀眼的军服吸引那些太太小姐的注意力。(所以在那个时代的爱情小说之中,才会有那么多整... -->>
第十三章、“红制服”的到来
当第一批丧尸即将在伦敦出笼的时候,二十五英里之外的朗伯恩村还依然是一片风平浪静。
捧着《傲慢与偏见》严阵以待的王秋等人,没等来那位漂亮活泼的宾利先生,以及另一位以傲慢著称的冰山男神达西先生,反倒迎来了一个从北方奉命移驻梅里屯的民兵团。
(前面已经说过,小镇梅里屯距离朗伯恩村只有一英里,是班纳特五姐妹经常闲逛的地方。)
——这个时代的英国陆军规模很小,全军总兵力加起来也只有非常可怜的五万人(把东印度公司雇佣的六千四百名印度土兵都算进去了),而且分散在从加拿大到印度的半个地球上。所以这支袖珍陆军只能以“团”为基本战略单位,团长的军衔是上校。而更上一层的“旅”则是临时编制,在需要的时候由若干个团构成,旅长循例由其中最资深的团长担任,临时授予准将军衔,在任务结束后,这个旅就重新解散。
至于再高一层的“师”和“军”……不算海外殖民地驻军的话,当时英国本土的全部陆军加起来,大概也就是一个师左右的规模,如果还要任命什么师长的话,岂不是等于抢了陆军总司令的饭碗吗?
英国本土的陆军团,大致上分为民兵团(其实也是正规陆军)和近卫团两种,后者常驻首都,护卫王室,前者分散全国各地,由地方供养,战时才会集结到首都伦敦或其它某个港口附近,等待上船出征。
而距离伦敦只有二十多英里的梅里屯镇,就是英国陆军各个民兵团时常出没的集散地之一。
(想想也是可怜,英国人凭着这么小的一支陆军开拓七海,征服世界,大清的百万兵马却在家里发霉。)
伴随着轻快活泼的《掷弹兵进行曲》,一队队扛着遂发枪的步兵从镇外鱼贯而入,身穿红制服的低级军官则骑着高头大马,神气活现地招摇过市,引来诸位太太小姐们的一片喝彩和痴情注目。
在这个时代的英国乡下,那些衣食无忧的太太小姐们,日常生活都是很无聊的,只能用社交来填补生活的空白。尽管所谓社交生活,也不过是相互交换一些人尽皆知的八卦绯闻、流言蜚语罢了。而随着这些“红制服”们的到来,乡下原本并不丰富也不够激动人心的社交生活,顿时掀起了一波波狂澜。所有的小姐太太们全都兴奋不已,对着红制服们纷纷挥手致意,某些疑似“制服控”的家伙更是变得疯疯癫癫的。
伪装成柯林斯先生的王秋,站在梅里屯镇上的一家店铺门口,冷眼旁观着这一幕幕鲜活的场景。
通过跟街道两边那些围观居民的服饰进行对比,王秋不得不承认,这些英国乡下的太太小姐们,之所以会狂热地喜爱红军装,甚至变成一帮无脑的“制服控”,恐怕也是有着一定道理的。因为十八世纪末的英国上流社会服饰,真的是非常缺乏美型,淑女们的裙子一律都是高腰和直筒的造型,毫无曲线,仿佛把窗帘裹在身上似的。无论那姑娘有多么苗条,只要裙子一上身,就会活脱脱地散发出一股孕妇的气息。像《乱世佳人》和《茶花女》之中那种带鲸骨裙撑、裙摆宽大蓬松的长裙,都还没在这个时代的英国开始流行。
——当然,这对于某些注重健康胜于美貌的女性来说,或许也是一种福音:不用束腰,不用节食,不用穿戴那种经常勒得女士们昏倒、勒得上流社会女性骨骼变形导致经常性难产的可怕紧身胸衣(到后来的维多利亚时代,可怕的紧身胸衣又变本加厉的回来了),甚至不用穿高跟鞋(当时只有法国女人普遍穿高跟鞋,英国淑女主要穿的是平底布鞋,类似现代女式运动鞋)……
至于绅士们的男装嘛……这年代英国绅士流行的男式大衣就更滑稽了,比膝盖还长的衣摆在后面开了叉,据说是为了方便骑马。上衣外套都是宽袍大袖,裤子更是全都松松垮垮,全靠皮带勒着才不会掉下来
在这个盛行暗色系宽松男装的时代,相对而言,英国陆军的笔挺红制服,的确已经是最养眼,最能体现男性身材的衣服了。至少在视觉效应上,远比那些循规蹈矩、服色暗淡的绅士们要帅气得多。尤其是套在那些相貌英俊、体格魁梧的年轻人身上,更是变成了一块块足以让痴情怨女们流口水的“小鲜肉”……
可惜,在敌人的眼中,他们同样也是一块块很容易啃的肥肉——比如身为日本警界优秀狙击手的南里香,此时就打扮成女仆站在王秋身边,以一名现代军人的视角刻薄地评价着眼前的这些“红制服”们:“……年纪大的身材痴肥臃肿,年纪轻的普遍油头粉面,肌肉也很松弛,几乎看不出有受过军事训练的模样……”
“……不必大惊小怪,谁知道这些人之前是干什么的?说不定在几天前才刚刚买了这个军官头衔呢。”
王秋淡定地说,“……据说这个年代的英国陆军,有很多军官从来都没开过枪,看不懂地图,甚至还有人不会骑马,这都是正常现象……真正上了战场的话,哪怕用同样的兵器,我也有信心一个打他们十个……”
“……买军官?”南里香不可思议地眨了眨眼睛,“……英国的军官职位还能花钱买?”
“……你竟然不知道吗?这年头的英国陆军各级军官,全部都是要花钱买的啊!”王秋答道。
※※※※※※※※※※※※※※※※※※※※※※※※
——虽然后世好莱坞拍摄的《爱国者》等电影,把十八世纪后期大英帝国红衣军的战斗力吹嘘得十分夸张。但事实上,眼下这个年代的英国陆军,在整个欧洲都是以战斗力垫底而闻名。由于英国政府长期侧重发展海军舰队,在海外殖民战事之中也乐衷于使用“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雇佣兵,结果,遭到严重忽视的英国陆军,就成了一支“让人怀疑能否有能力打败白雪公主的七个小矮人”的队伍。
当时,英国陆军的各级军官职位和军衔,居然都是直接花钱买卖的!任何军官只要有钱就能升职,跟军功和资历的基本无关!唯一的例外只有炮兵,因为炮兵的军官要计算弹道,懂得一系列复杂的数学知识,外行人实在干不来,否则就有可能把炮弹倾泻到自己人头上。所以,当时英国陆军有专门的炮兵学院,只有通过了考试的人才能当炮兵军官。不过,这也仅仅是提高了买官的准入门槛罢了,若是炮兵军官想要晋升的话,一样得自己凑钱去买官,而不是凭着成绩好或者战功卓越,就有官可做。
更不得了的是,跟中国清朝的捐班不同,充满商业精神的英国陆军军官,还可以把自己头上买来的官帽子再卖出去,依靠前后两次交易的差价来牟取暴利——各级军衔官职的售价,是会随着市场行情而剧烈波动的,比如某个团即将被派到什么太平洋荒岛去驻扎,那么这个团的军官价格马上就会暴跌。而若是这个团要被调动到首都伦敦这样的繁华地方驻防,这个团的军官职位的含金量自然就会相应升值。
结果,很快就有精明的金融家看到了其中的利益所在,开始像倒卖期货一样倒卖军官职位,借助他们的内幕消息,将一个个少校、上尉不断买进卖出,把军官职位变成了好像股票证券一样的投资理财产品……在这种交易最兴旺的时候,甚至还出现了地下的军官职位交易所,简称“官交所”。
所以,当时英国陆军军官的晋升正途就是在战场上拼命抢劫,凑足一大笔款子去买更高的军衔……而国王或首相想要提拔某个年轻军官的话,也得乖乖自掏腰包给他买官位,不能一纸公文下去就了事。
总之,这个时代的英国陆军军官,在经受拿破仑战争的考验和磨砺之前,基本都是一群花钱当官的外行。他们花钱购买军官职位,多半也不是为了在军界谋求发展,而是为了在社交场上有一个“某某上校”、“某某上尉”之类的体面身份,可以穿着一身耀眼的军服吸引那些太太小姐的注意力。(所以在那个时代的爱情小说之中,才会有那么多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