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biquge34.net,大穿越时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一百零五章、三战时期的圣诞故事(一)
一九四六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
这是一座位于美国东北部的小城市,地处纽约和费城之间,是一座别具特色的乡村都市。小城位于新泽西州西南的特拉华平原,东濒卡内基湖,西临特拉华河。普林斯顿的景色幽雅,四周绿树成荫、绿草丛丛,清澈的河水环绕着小城静静流淌,城内还有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和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洋溢着一种掩藏在浓浓的文化氛围笼罩下的贵族气息,从近代开始就是美国上层人士青睐的居住地。
相比于几乎要变成人间炼狱的欧亚大陆,虽然美国早已在战争中渡过了五个年头,但总体而言,这个被两片大洋所保护的新世界,无疑还是远离旧世界战火的。尽管美国平民也开始为市场上的物资匮乏而怨声载道,但在聚居着大批名流富豪和特权人士的普林斯顿,各种琳琅满目的日用商品依然像战前一样供应充足。
普林斯顿的梅塞街112号,是一栋二层小楼,进院门后到房门是条小道,两边是修剪整齐的灌木。进房门朝左,靠近玉米杆装饰的墙壁是木质楼梯。上楼后就是书房,四面全是书架,房门正前方是俯瞰花园的大窗户,右面是通向阳台和卧室的门,还有法拉第和麦克斯韦的肖像。大窗户前摆着一张长方形大桌,旁边是放烟斗的小茶几,上面还有一个澳大利亚土著的飞去来器,门旁放着圆桌和沙发。
乍一看,这似乎只是一间很普通的美国上流社会学者教授的宅邸,在学术氛围浓厚的普林斯顿显得平凡无奇。但是,只要提起这座房子的主人,所有人就都会如雷贯耳,肃然起敬。
——他就是量子科学界的泰斗,相对论和质能方程的提出者,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这一年,距离爱因斯坦因为犹太人血统出身,被激进的纳粹分子赶出德国,被迫携太太罗爱莎、秘书迈耶尔等人移民美国,在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任职,已经过去了整整十三个年头。
此时,爱因斯坦正坐在书房里一张最新添置的单人沙发上,一边准备着送给朋友和同事们的圣诞礼物,同时提笔苦思着写在贺卡上的内容,一边听着收音机里播放的时事新闻——虽然收音机里的新闻内容,还是一如既往的慷慨激昂、热情洋溢,充满了各种空洞地爱国口号,但是,跟大战时期很多理智的各国知识分子一样,爱因斯坦也已经逐渐学会了如何从那些花团锦簇的华美言辞背后,发掘出各种冷酷的真相。
更何况,他还无师自通地学会了“偷听敌台”的技巧——在普林斯顿,这已是一个人尽皆知的秘密。
所以,根据正反两方面的消息,爱因斯坦很容易就能得出结论:美国正在从各条战线上溃败!
这真是一个令爱因斯坦不怎么愉快的结论,但偏偏又让人无可奈何。
在亚洲的中国战场,舟山群岛战役于三天前结束,中国合法政府宣布歼敌十万,基本丢失了浙江省,胜利转进台湾。同时,福州的中国政府军爆发叛乱,守军哗变投敌。至此,那位蒋委员长实际还能统治的地盘,除了去年才从日本手中收复的台湾岛,在大陆上就只剩了厦门一座孤城。而一旦苏联太平洋舰队从符拉迪沃斯托克大举南下,或者日本海军联合舰队从南太平洋回师北上,那么就连台湾岛也基本是铁定保不住的。
所以,根据小报上的消息,早在三战爆发的那一个星期,蒋委员长就派遣他的外交部长和夫人赶赴华盛顿,跟白宫商讨争取获得更多美援物资,还有在旧金山成立中华民国流亡政府事宜……
然后是菲律宾战场,性格浮夸的麦克阿瑟上将,依然在吹嘘着他剿灭菲共游击队的最新战绩:今天收复某个镇子,明天歼灭几百几千匪徒,后天俘获某个从来没听说过的匪首……然而,哪怕是对现代军事一窍不通的人也知道,无论麦克阿瑟能够在菲律宾的治安战上取得多少次的胜利,甚至是把吕宋岛上的红色游击队彻底一扫而空。只要日本战场和中国战场一垮掉,那么孤悬敌后的菲律宾也注定只能得而复失。
届时,不知道麦克阿瑟是会像上次那样死守巴丹半岛?还是直接乘着潜艇逃亡新加坡或夏威夷?
更要命的是,日本战场上的美军,在这个月已经垮掉了——为了测试原子弹在同一区域反复爆炸之后的毁伤效果,苏联人兴致勃勃地往美军据守的房总半岛先后丢了足足十二枚原子弹……在第五枚原子弹落下的时候,驻日美军司令巴顿将军就乘着潜艇逃到了夏威夷,把麾下的数十万大军留着核爆辐射区里自生自灭。
总而言之,按照目前的趋势来看,最迟到明年春天的三四月份,合众国的星条旗就该告别东亚了。
美国及其盟友在亚洲战场的局势,固然是节节败退,而在欧洲和北非战场的情况,则更是惨不忍睹。
首先,在圣诞节之前的一个星期,苏联红军终于带着一票欧洲社会主义盟友,轻易粉碎了葡萄牙人和少量驻欧美军的微弱抵抗,把红旗插到了里斯本的王宫屋顶,从而把美英盟军的势力彻底赶出了欧洲大陆。
然后,在英国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下诏投降和葡萄牙陷落之后,为了在西欧保住最后一个落脚点,驻扎在爱尔兰的美军并未撤退,而是逐步收缩兵力,以伦敦德里(北爱尔兰第二大城市)为基地,准备长期坚守。
此外,绝大部分驻扎在爱尔兰岛上的英军,也拒绝接受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无条件投降诏书,把企图前来受降的爱尔兰共和军代表逮捕或驱逐。同时,成千上万在核爆废土上快要活不下去的英国贫民,也还在拿着各种乌七八糟的破烂武器,继续成群结队地涌入爱尔兰,一上岸就烧杀抢掠,给自己找活路。
对此,已经以胜利者自诩的爱尔兰共和军,自然是怒发冲冠,完全无法容忍。但既然苏联红军忙着扫荡小亚细亚,暂时无心登岛参战,他们也只能拿着苏联最新援助的武器——不知为什么,里面居然混杂了大量的日本军械,打响了一场驱逐侵略者的国土保卫战,期间各种屠杀层出不穷,道德下限屡创新低。
就这样,美军、英军、爱尔兰共和军和一大堆杂七杂八的两国民间武装,再加上不时来凑热闹的苏联战略轰炸机群,在这个圣诞节继续把爱尔兰打成了一片血火炼狱。幸好,苏联方面多少为了照顾爱尔兰当局的情绪,公开宣布不再向爱尔兰战场投掷原子弹,改为以燃烧弹和毒气弹为主,这才没有让局势朝着更加崩溃的方向发展,要不然的话,仅仅凭着爱尔兰的这么几百万人口,在核战争之中还真是不够死的……
接下来,在北非战场,随着苏伊士运河的堵塞、亚历山大港的核爆和埃及首都开罗的大起义,这一系列噩耗的纷至沓来,美军已经无法维持对埃及的统治。前不久刚刚从驻欧美军司令变成驻非美军司令的艾森豪威尔,只好把司令部搬到了巴格达,并且把自己的头衔又一次从驻非美军司令改为了中东美军司令。
在把司令部搬到巴格达之后,艾森豪威尔上将面临的头等要务,就是把散落在地中海各地的盟军收拢起来,但这项任务实在很难办。因为,就在艾森豪威尔上将搬迁司令部的同时,冲出土耳其海峡的苏联黑海舰队,就在塞浦路斯岛附近海域与组织撤退的美国地中海舰队相遇——塞浦路斯海战随即爆发,势单力薄的美国舰队几乎全军覆灭,就连负责撤军的商船队也没能逃脱大难,不是中炮沉没,就是成了苏联人的战利品。
至此,艾森豪威尔将军的名下虽然还有五十多万军队,但在丧失了地中海的制海权之后,绝大多数部队都变得七零八落,散落在从马耳他岛到昔兰尼加的各个孤立据点里,打不下去也撤不出来,最后只能捏着鼻子任凭他们自生自灭——幸好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巴西人、墨西哥人、秘鲁人和加拿大人,即使是美国本土的部队,也以黑人和亚裔士兵为主,哪怕全部损失了也不是特别心疼,说不定还能为国内除去一些隐患。
但无论如何,盟军丢失整个北非已成定局,而艾森豪威尔将军在中东能够继续坚持多久,现在看来似乎也是一个未知数——这让爱因斯坦这个犹太复国主义支持者,不由得担忧起了巴勒斯坦那些犹太人定居者的命运……虽然始终生活在欧美,但爱因斯坦在内心深处一直以一个犹太人,一个以色列人自居……
幸好,即将兵临巴勒斯坦的入侵者不是希特勒,而是斯大林,或许那里的犹太人还有几分盼头吧!
※※※※※※※※※※※※※※※※※※※※※※※※
对于生活在美国本土的平民百姓来说,上述这些燃烧在几千公里之外的遥远战火,虽然显得十分的劲爆和精彩,能够吸引他们的眼球,但真正说穿了,也不过是代表着饭后茶余的几句闲话而已。但是,再接下来,联邦政府... -->>
第一百零五章、三战时期的圣诞故事(一)
一九四六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
这是一座位于美国东北部的小城市,地处纽约和费城之间,是一座别具特色的乡村都市。小城位于新泽西州西南的特拉华平原,东濒卡内基湖,西临特拉华河。普林斯顿的景色幽雅,四周绿树成荫、绿草丛丛,清澈的河水环绕着小城静静流淌,城内还有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和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洋溢着一种掩藏在浓浓的文化氛围笼罩下的贵族气息,从近代开始就是美国上层人士青睐的居住地。
相比于几乎要变成人间炼狱的欧亚大陆,虽然美国早已在战争中渡过了五个年头,但总体而言,这个被两片大洋所保护的新世界,无疑还是远离旧世界战火的。尽管美国平民也开始为市场上的物资匮乏而怨声载道,但在聚居着大批名流富豪和特权人士的普林斯顿,各种琳琅满目的日用商品依然像战前一样供应充足。
普林斯顿的梅塞街112号,是一栋二层小楼,进院门后到房门是条小道,两边是修剪整齐的灌木。进房门朝左,靠近玉米杆装饰的墙壁是木质楼梯。上楼后就是书房,四面全是书架,房门正前方是俯瞰花园的大窗户,右面是通向阳台和卧室的门,还有法拉第和麦克斯韦的肖像。大窗户前摆着一张长方形大桌,旁边是放烟斗的小茶几,上面还有一个澳大利亚土著的飞去来器,门旁放着圆桌和沙发。
乍一看,这似乎只是一间很普通的美国上流社会学者教授的宅邸,在学术氛围浓厚的普林斯顿显得平凡无奇。但是,只要提起这座房子的主人,所有人就都会如雷贯耳,肃然起敬。
——他就是量子科学界的泰斗,相对论和质能方程的提出者,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这一年,距离爱因斯坦因为犹太人血统出身,被激进的纳粹分子赶出德国,被迫携太太罗爱莎、秘书迈耶尔等人移民美国,在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任职,已经过去了整整十三个年头。
此时,爱因斯坦正坐在书房里一张最新添置的单人沙发上,一边准备着送给朋友和同事们的圣诞礼物,同时提笔苦思着写在贺卡上的内容,一边听着收音机里播放的时事新闻——虽然收音机里的新闻内容,还是一如既往的慷慨激昂、热情洋溢,充满了各种空洞地爱国口号,但是,跟大战时期很多理智的各国知识分子一样,爱因斯坦也已经逐渐学会了如何从那些花团锦簇的华美言辞背后,发掘出各种冷酷的真相。
更何况,他还无师自通地学会了“偷听敌台”的技巧——在普林斯顿,这已是一个人尽皆知的秘密。
所以,根据正反两方面的消息,爱因斯坦很容易就能得出结论:美国正在从各条战线上溃败!
这真是一个令爱因斯坦不怎么愉快的结论,但偏偏又让人无可奈何。
在亚洲的中国战场,舟山群岛战役于三天前结束,中国合法政府宣布歼敌十万,基本丢失了浙江省,胜利转进台湾。同时,福州的中国政府军爆发叛乱,守军哗变投敌。至此,那位蒋委员长实际还能统治的地盘,除了去年才从日本手中收复的台湾岛,在大陆上就只剩了厦门一座孤城。而一旦苏联太平洋舰队从符拉迪沃斯托克大举南下,或者日本海军联合舰队从南太平洋回师北上,那么就连台湾岛也基本是铁定保不住的。
所以,根据小报上的消息,早在三战爆发的那一个星期,蒋委员长就派遣他的外交部长和夫人赶赴华盛顿,跟白宫商讨争取获得更多美援物资,还有在旧金山成立中华民国流亡政府事宜……
然后是菲律宾战场,性格浮夸的麦克阿瑟上将,依然在吹嘘着他剿灭菲共游击队的最新战绩:今天收复某个镇子,明天歼灭几百几千匪徒,后天俘获某个从来没听说过的匪首……然而,哪怕是对现代军事一窍不通的人也知道,无论麦克阿瑟能够在菲律宾的治安战上取得多少次的胜利,甚至是把吕宋岛上的红色游击队彻底一扫而空。只要日本战场和中国战场一垮掉,那么孤悬敌后的菲律宾也注定只能得而复失。
届时,不知道麦克阿瑟是会像上次那样死守巴丹半岛?还是直接乘着潜艇逃亡新加坡或夏威夷?
更要命的是,日本战场上的美军,在这个月已经垮掉了——为了测试原子弹在同一区域反复爆炸之后的毁伤效果,苏联人兴致勃勃地往美军据守的房总半岛先后丢了足足十二枚原子弹……在第五枚原子弹落下的时候,驻日美军司令巴顿将军就乘着潜艇逃到了夏威夷,把麾下的数十万大军留着核爆辐射区里自生自灭。
总而言之,按照目前的趋势来看,最迟到明年春天的三四月份,合众国的星条旗就该告别东亚了。
美国及其盟友在亚洲战场的局势,固然是节节败退,而在欧洲和北非战场的情况,则更是惨不忍睹。
首先,在圣诞节之前的一个星期,苏联红军终于带着一票欧洲社会主义盟友,轻易粉碎了葡萄牙人和少量驻欧美军的微弱抵抗,把红旗插到了里斯本的王宫屋顶,从而把美英盟军的势力彻底赶出了欧洲大陆。
然后,在英国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下诏投降和葡萄牙陷落之后,为了在西欧保住最后一个落脚点,驻扎在爱尔兰的美军并未撤退,而是逐步收缩兵力,以伦敦德里(北爱尔兰第二大城市)为基地,准备长期坚守。
此外,绝大部分驻扎在爱尔兰岛上的英军,也拒绝接受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无条件投降诏书,把企图前来受降的爱尔兰共和军代表逮捕或驱逐。同时,成千上万在核爆废土上快要活不下去的英国贫民,也还在拿着各种乌七八糟的破烂武器,继续成群结队地涌入爱尔兰,一上岸就烧杀抢掠,给自己找活路。
对此,已经以胜利者自诩的爱尔兰共和军,自然是怒发冲冠,完全无法容忍。但既然苏联红军忙着扫荡小亚细亚,暂时无心登岛参战,他们也只能拿着苏联最新援助的武器——不知为什么,里面居然混杂了大量的日本军械,打响了一场驱逐侵略者的国土保卫战,期间各种屠杀层出不穷,道德下限屡创新低。
就这样,美军、英军、爱尔兰共和军和一大堆杂七杂八的两国民间武装,再加上不时来凑热闹的苏联战略轰炸机群,在这个圣诞节继续把爱尔兰打成了一片血火炼狱。幸好,苏联方面多少为了照顾爱尔兰当局的情绪,公开宣布不再向爱尔兰战场投掷原子弹,改为以燃烧弹和毒气弹为主,这才没有让局势朝着更加崩溃的方向发展,要不然的话,仅仅凭着爱尔兰的这么几百万人口,在核战争之中还真是不够死的……
接下来,在北非战场,随着苏伊士运河的堵塞、亚历山大港的核爆和埃及首都开罗的大起义,这一系列噩耗的纷至沓来,美军已经无法维持对埃及的统治。前不久刚刚从驻欧美军司令变成驻非美军司令的艾森豪威尔,只好把司令部搬到了巴格达,并且把自己的头衔又一次从驻非美军司令改为了中东美军司令。
在把司令部搬到巴格达之后,艾森豪威尔上将面临的头等要务,就是把散落在地中海各地的盟军收拢起来,但这项任务实在很难办。因为,就在艾森豪威尔上将搬迁司令部的同时,冲出土耳其海峡的苏联黑海舰队,就在塞浦路斯岛附近海域与组织撤退的美国地中海舰队相遇——塞浦路斯海战随即爆发,势单力薄的美国舰队几乎全军覆灭,就连负责撤军的商船队也没能逃脱大难,不是中炮沉没,就是成了苏联人的战利品。
至此,艾森豪威尔将军的名下虽然还有五十多万军队,但在丧失了地中海的制海权之后,绝大多数部队都变得七零八落,散落在从马耳他岛到昔兰尼加的各个孤立据点里,打不下去也撤不出来,最后只能捏着鼻子任凭他们自生自灭——幸好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巴西人、墨西哥人、秘鲁人和加拿大人,即使是美国本土的部队,也以黑人和亚裔士兵为主,哪怕全部损失了也不是特别心疼,说不定还能为国内除去一些隐患。
但无论如何,盟军丢失整个北非已成定局,而艾森豪威尔将军在中东能够继续坚持多久,现在看来似乎也是一个未知数——这让爱因斯坦这个犹太复国主义支持者,不由得担忧起了巴勒斯坦那些犹太人定居者的命运……虽然始终生活在欧美,但爱因斯坦在内心深处一直以一个犹太人,一个以色列人自居……
幸好,即将兵临巴勒斯坦的入侵者不是希特勒,而是斯大林,或许那里的犹太人还有几分盼头吧!
※※※※※※※※※※※※※※※※※※※※※※※※
对于生活在美国本土的平民百姓来说,上述这些燃烧在几千公里之外的遥远战火,虽然显得十分的劲爆和精彩,能够吸引他们的眼球,但真正说穿了,也不过是代表着饭后茶余的几句闲话而已。但是,再接下来,联邦政府...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