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biquge34.net,大穿越时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一百九十八章、世界之门
西澳大利亚荒野,华盟首都中华城的郊外
一片宛如现代机场般宽广的巨大广场上,十二座犹如凯旋门一般的坚固石门,围成一个圆圈巍然屹立。
在各座石门的牌匾上,都用耀眼的金字刻着本时空某个城市的名称。
——这是使用哆啦a梦位面二十二世纪黑科技兴建起来的,十六座固定式的永久性【随意门】。
而这个广场也被命名为“世界之门”,一个名符其实的名字。
毫无疑问,依靠这里绝对便利的交通条件,华盟的首都将会成为真正的世界中心。
在十六座【随意门】之中,目前有九座已经启用,其中五座通往中国的东亚本土,门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着海参崴、威海、沈阳、高雄和三亚,都是穿越者目前已经稳固掌握的核心基地。
至于剩下四座已经启用的门,则分别通往北美的华美共和国首都曼城(纽约曼哈顿岛),南美的东岸共和国首都东方港(拉普拉塔河口的北方),南非共和国的首都开普敦,最后是澳洲大陆另一端的悉尼——那里刚刚开发起来不到半年时间,目前还是一个只有几百号人的小村落,但未来将会成为澳洲共和国的首都。
如此一来,这座广场就成为了各个加盟共和国之间最重要的交通中转站,以及把它们联系起来的纽带。
今天不仅是华盟中央政府正式成立的日子,也是“世界之门”广场正式开始启用的时间。
所以,刚刚发表完就职演说的文德嗣国家主席,就悄然离开了欢庆的露天宴会场,来到位于郊外的“世界之门”广场,视察各座固定式永久性【随意门】的启用运转情况。
幸好,一切似乎都很顺利:九座永久性【随意门】按照预定的时间依次启动,来自各个加盟共和国的第一批旅客相继抵达,一边好奇地打量着脚下看不到边际的广场和头顶的万里碧空,一边彼此打招呼寒暄和随口闲聊。而第一批输入首都的货物,也被装在电动货车上,陆续运往设立在广场边缘的仓库。
——为了确保清洁和环保,华盟首都在理论上禁止使用一切燃油车辆,日常运输都只能使用电动车。
唯有建成了这座连接世界各地的门户,穿越者们才能在贫瘠的澳洲真正建立起一座全球首都。
※※※※※※※※※※※※※※※※※※※※※※※※
事实上,澳洲的土地看似广袤,其实并不能承载太多的人口。表面上看是因为缺水和沙漠。但事实上,即使在澳大利亚的东南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因为极度贫瘠的土壤,能种出来的庄稼也很有限
让很多人难以想象的是,澳大利亚是全球农业生产力最低下的大陆。其土壤贫瘠程度、植物生长率和生产力堪称全世界最逊。因为澳大利亚的土地年代太古老,经过几十亿年的雨水冲刷,养分已经流失殆尽。
在自然界之中,主要有三种方法可以使贫瘠的土壤重新获得肥力。第一种是火山爆发生成的火山灰,富含多种养分,能使土壤变得肥沃,爪哇、日本和夏威夷等地皆受益于此。然而在澳大利亚,只有东部很小几个地区在一亿多年前曾有过火山活动。第二种是冰川运动,能够产生有助于土壤肥沃的碎屑。北美洲将近一半的地区在过去一百万年里曾遭受过冰河作用的影响,而在澳大利亚,受过冰河作用影响的地方不到本土面积的百分之一。第三,地壳缓慢上升也会带来新的土壤,为土地增加肥力。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印度次大陆的恒河沃土。但在过去的一亿年之间,澳大利亚上升的地壳面积相当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然而,在缺乏科学研究的情况下,外行人很难一眼看出这片土地的贫瘠本质。历史上,最初到来澳大利亚的欧洲殖民者,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相反,他们看着了一望无际的森林和郁郁葱葱的草原,被这些假象蒙骗,误以为澳洲是一片跟北美一样富饶的土地。直到最初的树木被砍倒,草也被羊吃光之后,人们才发现这地方的树木和草都生长得非常缓慢,那些比较娇贵的庄稼,在很多地方更是几乎种不出来!
——简单来说,看起来同样高矮大小的一片树林,如果在欧洲或北美,从树苗长到这么大需要二十年的话,那么换成是在澳洲,恐怕就需要五十年甚至一百年!
如果是大自然的动物,或许对此无所谓,但对于需要定期获得收成的人类农夫来说,可就要坐蜡了。
因此,虽然貌似有着跟北美洲和乌克兰一样广袤的大平原,但现代澳洲农作物的平均产量却很低。比如现代澳洲著名的小麦带,实际上那些小麦都种植在沙质土壤上,根本就是一个巨大的花盆,沙子形同虚设,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完全依靠化肥,结果就导致澳大利亚的农业成本非常高,有时候几乎能够跟日本这样地狭人多的国家相比,故而纵然澳洲地广人稀,也无法成为一个农业大国。在澳洲本地市场,国内生产的农产品竞争力经常不敌海外进口的农产品,哪怕后者还要摊上国际运输成本。例如,二十一世纪的国际水果公司,在巴西种植橙子,然后把浓缩橙汁运送到半个地球之外的澳大利亚,其成本居然比澳洲人自己生产的橙汁还要便宜。然后,从加拿大进口的猪肉,也要比澳洲本地生产的便宜。
更要命的是,在澳大利亚发展农业,还会遇到降水量不稳定的问题。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孕育了古文明的地方,每年都有规律的雨季可以帮助农业发展。不管是欧洲、印度还是东亚,不管是不是雨热同期,农民至少都可以每年遵循季节规律来耕地、播种,让作物在雨水的灌溉下生长、成熟。
然而,在澳洲的大部分地区,降雨量却取决于厄尔尼诺现象。每一年的降雨情况都变幻莫测,而每十年间的变化更大,最要命的是完全没有任何规律可言。经常是十年大旱之后又遇上两年的大暴雨!
那些最早来到澳大利亚的农民和牧民,在他们选择殖民村镇的地址之时,多半是遇上了风调雨顺的好年景,因此被假象蒙蔽了双眼,误以为脚下是一块福地,便定居下来,然后勤勤恳恳地耕耘与播种。谁知在澳洲这块悲催的地方,好年景是如此的稀少,经常有一半以上的年份,庄稼都颗粒无收!雪上加霜的是,在作物收割后,农田经过一番整地和拔草,光秃秃的土壤就暴露出来,如果之后遭遇气候变化,农民栽种的作物无法生长,那么土壤就会一直露在外面,甚至没有杂草来覆盖,最终被侵蚀成盐碱地或沙漠!
没办法,相比于大自然的伟力,我们人类还是实在太渺小了。
总的来说,澳洲只有西南部以珀斯为中心的一小块地方,降水量比较稳定。虽然土壤依然很贫瘠,但在化肥充足的条件下,还是可以发展粮食种植农业的。而这也是穿越者们选择在天鹅河畔的珀斯地区建设华盟首都的原因——至少粮食蔬果是可以自给自足的。至于其它的地方么……如果说明末的小冰河期灾害,给中国人带来了空前浩劫的话。那么澳洲的大部分地区,差不多每一年都处在小冰河期之中!
但即使是条件最好的珀斯地区,其实总的来说也就跟孕育了古代中东文明的两河流域差不多。虽然在最初的时候比较适合谷物生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灌溉农业的扩大,土地就会逐渐盐碱化,而这一过程是几乎不可逆转的……唯一有效的对策就是控制人口数量和开垦面积,绝对不要让这片土地不堪重负。
事实上,澳洲的大部分土地不仅不适合发展农业,甚至连发展牧业都很勉强。比如以前澳洲一向以盛产羊毛而著称,但事实上澳洲的草原看上去貌似丰美茂盛,实际上比蒙古高原还要贫瘠得多,往往被羊儿啃光之后,就再也不长草,直接退化成沙漠了... -->>
第一百九十八章、世界之门
西澳大利亚荒野,华盟首都中华城的郊外
一片宛如现代机场般宽广的巨大广场上,十二座犹如凯旋门一般的坚固石门,围成一个圆圈巍然屹立。
在各座石门的牌匾上,都用耀眼的金字刻着本时空某个城市的名称。
——这是使用哆啦a梦位面二十二世纪黑科技兴建起来的,十六座固定式的永久性【随意门】。
而这个广场也被命名为“世界之门”,一个名符其实的名字。
毫无疑问,依靠这里绝对便利的交通条件,华盟的首都将会成为真正的世界中心。
在十六座【随意门】之中,目前有九座已经启用,其中五座通往中国的东亚本土,门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着海参崴、威海、沈阳、高雄和三亚,都是穿越者目前已经稳固掌握的核心基地。
至于剩下四座已经启用的门,则分别通往北美的华美共和国首都曼城(纽约曼哈顿岛),南美的东岸共和国首都东方港(拉普拉塔河口的北方),南非共和国的首都开普敦,最后是澳洲大陆另一端的悉尼——那里刚刚开发起来不到半年时间,目前还是一个只有几百号人的小村落,但未来将会成为澳洲共和国的首都。
如此一来,这座广场就成为了各个加盟共和国之间最重要的交通中转站,以及把它们联系起来的纽带。
今天不仅是华盟中央政府正式成立的日子,也是“世界之门”广场正式开始启用的时间。
所以,刚刚发表完就职演说的文德嗣国家主席,就悄然离开了欢庆的露天宴会场,来到位于郊外的“世界之门”广场,视察各座固定式永久性【随意门】的启用运转情况。
幸好,一切似乎都很顺利:九座永久性【随意门】按照预定的时间依次启动,来自各个加盟共和国的第一批旅客相继抵达,一边好奇地打量着脚下看不到边际的广场和头顶的万里碧空,一边彼此打招呼寒暄和随口闲聊。而第一批输入首都的货物,也被装在电动货车上,陆续运往设立在广场边缘的仓库。
——为了确保清洁和环保,华盟首都在理论上禁止使用一切燃油车辆,日常运输都只能使用电动车。
唯有建成了这座连接世界各地的门户,穿越者们才能在贫瘠的澳洲真正建立起一座全球首都。
※※※※※※※※※※※※※※※※※※※※※※※※
事实上,澳洲的土地看似广袤,其实并不能承载太多的人口。表面上看是因为缺水和沙漠。但事实上,即使在澳大利亚的东南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因为极度贫瘠的土壤,能种出来的庄稼也很有限
让很多人难以想象的是,澳大利亚是全球农业生产力最低下的大陆。其土壤贫瘠程度、植物生长率和生产力堪称全世界最逊。因为澳大利亚的土地年代太古老,经过几十亿年的雨水冲刷,养分已经流失殆尽。
在自然界之中,主要有三种方法可以使贫瘠的土壤重新获得肥力。第一种是火山爆发生成的火山灰,富含多种养分,能使土壤变得肥沃,爪哇、日本和夏威夷等地皆受益于此。然而在澳大利亚,只有东部很小几个地区在一亿多年前曾有过火山活动。第二种是冰川运动,能够产生有助于土壤肥沃的碎屑。北美洲将近一半的地区在过去一百万年里曾遭受过冰河作用的影响,而在澳大利亚,受过冰河作用影响的地方不到本土面积的百分之一。第三,地壳缓慢上升也会带来新的土壤,为土地增加肥力。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印度次大陆的恒河沃土。但在过去的一亿年之间,澳大利亚上升的地壳面积相当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然而,在缺乏科学研究的情况下,外行人很难一眼看出这片土地的贫瘠本质。历史上,最初到来澳大利亚的欧洲殖民者,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相反,他们看着了一望无际的森林和郁郁葱葱的草原,被这些假象蒙骗,误以为澳洲是一片跟北美一样富饶的土地。直到最初的树木被砍倒,草也被羊吃光之后,人们才发现这地方的树木和草都生长得非常缓慢,那些比较娇贵的庄稼,在很多地方更是几乎种不出来!
——简单来说,看起来同样高矮大小的一片树林,如果在欧洲或北美,从树苗长到这么大需要二十年的话,那么换成是在澳洲,恐怕就需要五十年甚至一百年!
如果是大自然的动物,或许对此无所谓,但对于需要定期获得收成的人类农夫来说,可就要坐蜡了。
因此,虽然貌似有着跟北美洲和乌克兰一样广袤的大平原,但现代澳洲农作物的平均产量却很低。比如现代澳洲著名的小麦带,实际上那些小麦都种植在沙质土壤上,根本就是一个巨大的花盆,沙子形同虚设,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完全依靠化肥,结果就导致澳大利亚的农业成本非常高,有时候几乎能够跟日本这样地狭人多的国家相比,故而纵然澳洲地广人稀,也无法成为一个农业大国。在澳洲本地市场,国内生产的农产品竞争力经常不敌海外进口的农产品,哪怕后者还要摊上国际运输成本。例如,二十一世纪的国际水果公司,在巴西种植橙子,然后把浓缩橙汁运送到半个地球之外的澳大利亚,其成本居然比澳洲人自己生产的橙汁还要便宜。然后,从加拿大进口的猪肉,也要比澳洲本地生产的便宜。
更要命的是,在澳大利亚发展农业,还会遇到降水量不稳定的问题。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孕育了古文明的地方,每年都有规律的雨季可以帮助农业发展。不管是欧洲、印度还是东亚,不管是不是雨热同期,农民至少都可以每年遵循季节规律来耕地、播种,让作物在雨水的灌溉下生长、成熟。
然而,在澳洲的大部分地区,降雨量却取决于厄尔尼诺现象。每一年的降雨情况都变幻莫测,而每十年间的变化更大,最要命的是完全没有任何规律可言。经常是十年大旱之后又遇上两年的大暴雨!
那些最早来到澳大利亚的农民和牧民,在他们选择殖民村镇的地址之时,多半是遇上了风调雨顺的好年景,因此被假象蒙蔽了双眼,误以为脚下是一块福地,便定居下来,然后勤勤恳恳地耕耘与播种。谁知在澳洲这块悲催的地方,好年景是如此的稀少,经常有一半以上的年份,庄稼都颗粒无收!雪上加霜的是,在作物收割后,农田经过一番整地和拔草,光秃秃的土壤就暴露出来,如果之后遭遇气候变化,农民栽种的作物无法生长,那么土壤就会一直露在外面,甚至没有杂草来覆盖,最终被侵蚀成盐碱地或沙漠!
没办法,相比于大自然的伟力,我们人类还是实在太渺小了。
总的来说,澳洲只有西南部以珀斯为中心的一小块地方,降水量比较稳定。虽然土壤依然很贫瘠,但在化肥充足的条件下,还是可以发展粮食种植农业的。而这也是穿越者们选择在天鹅河畔的珀斯地区建设华盟首都的原因——至少粮食蔬果是可以自给自足的。至于其它的地方么……如果说明末的小冰河期灾害,给中国人带来了空前浩劫的话。那么澳洲的大部分地区,差不多每一年都处在小冰河期之中!
但即使是条件最好的珀斯地区,其实总的来说也就跟孕育了古代中东文明的两河流域差不多。虽然在最初的时候比较适合谷物生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灌溉农业的扩大,土地就会逐渐盐碱化,而这一过程是几乎不可逆转的……唯一有效的对策就是控制人口数量和开垦面积,绝对不要让这片土地不堪重负。
事实上,澳洲的大部分土地不仅不适合发展农业,甚至连发展牧业都很勉强。比如以前澳洲一向以盛产羊毛而著称,但事实上澳洲的草原看上去貌似丰美茂盛,实际上比蒙古高原还要贫瘠得多,往往被羊儿啃光之后,就再也不长草,直接退化成沙漠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