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34.net,大穿越时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八十六章、崇祯皇帝的绝望(中)
面对着来自四面八方的败报,崇祯皇帝感觉自己很累,非常累,真的是彻彻底底地累透了。
要知道,崇祯皇帝朱由检虽然已经登基五年,但即使是到了今年,也才刚满二十二岁而已,放在后世,最多也就是大学刚毕业的年龄。可朱由检却不得不从高中生的年纪开始,就坐上九五之尊的高位,跟一群老狐狸大狐狸中狐狸小狐狸在朝堂上勾心斗角,同时驾驭大明帝国这艘千疮百孔的破船在惊涛骇浪中挣扎。
实事求是地说,大明朝国家最高领导人这份工作,朱由检同志做得很不好。先是在清洗阉党的时候株连过多,不仅导致了东林党势力的恶性膨胀,还严重瘫痪了政府机能。随即又在对内对外的战争之中犯下了一系列致命错误,给不该信任的人予以了太多的信任,对值得信任的忠臣却又过分的苛刻,除了识人不明,还有战略上的混乱,最终葬送了这个庞大的帝国……但如果考虑到他的年龄,恐怕也很难责怪朱由检太愚蠢——当我们还是十七岁高中生的时候,还不是从皇汉、美分、文艺青年、中二病到御宅族样样都有?哪个能胜任县市级领导人的职位?更别提是国家领导人了——而且还是身处于战乱年代的国家领导人!
跟那位在五六年间就葬送了苏联的戈尔巴乔夫总书记相比,崇祯皇帝的执政水平已经还算凑合了。
可惜,这个时刻的大明帝国,需要的不是一个还算凑合的皇帝,而是一个能够力挽狂澜的天才!
——永无休止的频繁灾荒,四面开花的民变与兵变,腐朽破败到难以运转的国家机器,虎视眈眈的强悍外敌,居心叵测、贪婪无度的士大夫……整个国家正在癫狂之中走向死亡之路,堪称是气数已尽了。
这样的局面,已经不是一个还算凑合的皇帝能够维持下去的了,而是非得有大勇气、大智慧、大毅力,能够壮士断腕、死中求生的超级强人,譬如拿破仑和希特勒之流,才有那么几丝挽救国运的希望。
遗憾的是,崇祯皇帝并没有这样超强的能力,这副烂摊子对他来说实在是太沉重了。他没有革除国家弊病的良方,只会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哪里出了乱子就调兵去哪里镇压,结果却是越镇压越乱。
为了向古代的明君看齐,崇祯皇帝的个人生活很节俭,他的衣服和袜子都打了补丁,宫殿里的金银饰物都被熔了充作军饷,用膳的排场也减了又减。他工作很努力,每天白天上朝,晚上加班批奏折,据史料记载,大致要干七八个时辰(十四到十六个小时),累得半死不活。然后无论前一天累得多么厉害,在睡了四五个小时之后,第二天还要接着干,风雨无阻,全年无休,简直是连宠幸妃子的时间都没有了。
唉,崇祯皇帝在登基之后,干的是这样一份工作,没有工作范围,没有工作界限,偌大一个明帝国,什么事情都要他来管,每天上班,不是跟人吵架(言官),就是看人吵架(党争),却很难听得到一句真话。自己穿得很一般,吃得也不怎么样,睡眠同样不足,三天两头还有噩耗传来,什么北边有人打进来,西边有人造反,城池被人毁了,亲戚(藩王)被人杀了,东西被人抢了等等。好消息却是少得近乎于零。
这样的工作不管换谁来干,只怕是都要感到心力交瘁,甚至是折寿短命的。
然而他依然尽心尽力、全力以赴、日以继夜、夜以继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到长城心不死,撞了南墙不回头。无论遭遇多少挫折,都咬紧牙关不肯放弃……问题是,他面临的是一个难以收拾的烂摊子,尽管他很勤奋,事必躬亲用心地监督,可是一个人再忙也做不了多少事的。如果一个人的能力和见识不够,或者立场有问题,无法胜任他的岗位,那么无论怎么勤奋也都是无用的,甚至还会做的越多,错的越严重。
※※※※※※※※※※※※※※※※※※※※※※※
总而言之,在发了一通脾气之后,崇祯皇帝终究还是揉着额头,思考起了应对当前危局的方略。
虽然他在登基之初,曾经跟普通高中生一样的天真,甚至以为只要把天下交给东林党的正人君子管理,自己就能高枕无忧了。但这几年挨了那么多的惨痛教训之后,崇祯皇帝多少也还是练出了些经验和手腕:
第一,应对女真东虏的辽西和蓟镇防线那边,朝廷暂时是没什么法子可想了。欲增兵布防,则京师早已无兵可用;欲放弃宁远、锦州,收缩回山海关内,只恐关宁军立刻就要哗变。眼下唯一的法子,除了设法安抚军心之外,就只有镇之以静,维持现状——反正经过大凌河一役的消耗,大明这边固然是大败亏输,建奴那边应该也是损失不小,在恢复元气之前,建奴一时半会儿估计不会再度来犯。
于是,崇祯皇帝咬紧牙关,又挤了二万两内帑出来,着人发往辽西军前,充作犒赏,以防军士生变。
第二,在山东战场上,朝廷官军需要同时应对东边的登州叛军和南边盘踞济宁的闻香教妖人,偏偏两边都不是省油的灯——东边的登州叛军自从扯旗造反之后,一直在狂飙猛进,目前已经攻破莱州,杀入了平度州境内,并且以围城打援之策,在平度州先后击溃了两支朝廷援军。在胶州和潍坊等地,也有小股乱匪趁势揭竿而起,搅得局势愈发骚乱。而登州水师更是大举出击,一战就击破天津水师,彻底截断了海运。
至于起兵鲁南的闻香教妖人,更是气焰嚣张,在南边一路杀到了淮河一线,跟中都凤阳、留都南京拼凑的阻击兵马打得旗鼓相当。在西面杀进了河南的归德府、开封府,转瞬之间就裹挟起饥民数十万,据说已经跟陕西流寇会师。而在山东,闻香教不仅攻占了济宁这个运河枢纽,还顺手攻克邹县,屠灭了亚圣府满门(孟子后代),夺亚圣府积储开仓放粮,一时间招徕到饥民不下百万之众。目前,妖贼乱匪已在鲁南遍地开花、恣意蔓延,官军只能勉强守住鲁王府所在的滋阳和衍圣公府所在的曲阜两城不失而已。
所以,朱大典在孤身到山东出任巡抚之后,虽然力图振作,可惜手头缺兵少将,而且山东诸军承平日久,不要说对付能够力撼建奴的登州叛军,就连闻香教妖人都经常打不过。更要命的是,眼下的山东连年旱灾,饥民遍地,闻香教乱匪当真是无孔不入,不仅是济宁一带在起兵造反,而是全省从南到北找不出几处完全安生的地方。甚至就连济南城内,都有闻香教徒暗中起事,焚烧官仓,刺杀官吏,闹得人心惶惶。
若非闻香教贼人以主力沿运河南下,企图席卷江淮、江南的富庶之地,又以偏师入河南裹挟饥民,与陕西流寇配合,连教主大驾也南移到了徐州,真正留在山东这边的实力并不算多,否则山东巡抚朱大典现在要考虑的已经不是如何南下打通运河,而是如何加固济南城防,力保省城不失了。
但即便如此,平定两路叛乱的兵力也依然凑不出来。于是,北京的兵部是一封公文接着一封公文,催促朱大典尽快打通运河,剿灭教匪。而朱大典则是一份急报接着一份急报,几乎死乞白赖地催讨援兵。
可是眼下的京师哪里还抽得出什么援军给他?想到这里,崇祯皇帝忍不住又是一阵颓然苦笑。
——从理论上来说,... -->>
第八十六章、崇祯皇帝的绝望(中)
面对着来自四面八方的败报,崇祯皇帝感觉自己很累,非常累,真的是彻彻底底地累透了。
要知道,崇祯皇帝朱由检虽然已经登基五年,但即使是到了今年,也才刚满二十二岁而已,放在后世,最多也就是大学刚毕业的年龄。可朱由检却不得不从高中生的年纪开始,就坐上九五之尊的高位,跟一群老狐狸大狐狸中狐狸小狐狸在朝堂上勾心斗角,同时驾驭大明帝国这艘千疮百孔的破船在惊涛骇浪中挣扎。
实事求是地说,大明朝国家最高领导人这份工作,朱由检同志做得很不好。先是在清洗阉党的时候株连过多,不仅导致了东林党势力的恶性膨胀,还严重瘫痪了政府机能。随即又在对内对外的战争之中犯下了一系列致命错误,给不该信任的人予以了太多的信任,对值得信任的忠臣却又过分的苛刻,除了识人不明,还有战略上的混乱,最终葬送了这个庞大的帝国……但如果考虑到他的年龄,恐怕也很难责怪朱由检太愚蠢——当我们还是十七岁高中生的时候,还不是从皇汉、美分、文艺青年、中二病到御宅族样样都有?哪个能胜任县市级领导人的职位?更别提是国家领导人了——而且还是身处于战乱年代的国家领导人!
跟那位在五六年间就葬送了苏联的戈尔巴乔夫总书记相比,崇祯皇帝的执政水平已经还算凑合了。
可惜,这个时刻的大明帝国,需要的不是一个还算凑合的皇帝,而是一个能够力挽狂澜的天才!
——永无休止的频繁灾荒,四面开花的民变与兵变,腐朽破败到难以运转的国家机器,虎视眈眈的强悍外敌,居心叵测、贪婪无度的士大夫……整个国家正在癫狂之中走向死亡之路,堪称是气数已尽了。
这样的局面,已经不是一个还算凑合的皇帝能够维持下去的了,而是非得有大勇气、大智慧、大毅力,能够壮士断腕、死中求生的超级强人,譬如拿破仑和希特勒之流,才有那么几丝挽救国运的希望。
遗憾的是,崇祯皇帝并没有这样超强的能力,这副烂摊子对他来说实在是太沉重了。他没有革除国家弊病的良方,只会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哪里出了乱子就调兵去哪里镇压,结果却是越镇压越乱。
为了向古代的明君看齐,崇祯皇帝的个人生活很节俭,他的衣服和袜子都打了补丁,宫殿里的金银饰物都被熔了充作军饷,用膳的排场也减了又减。他工作很努力,每天白天上朝,晚上加班批奏折,据史料记载,大致要干七八个时辰(十四到十六个小时),累得半死不活。然后无论前一天累得多么厉害,在睡了四五个小时之后,第二天还要接着干,风雨无阻,全年无休,简直是连宠幸妃子的时间都没有了。
唉,崇祯皇帝在登基之后,干的是这样一份工作,没有工作范围,没有工作界限,偌大一个明帝国,什么事情都要他来管,每天上班,不是跟人吵架(言官),就是看人吵架(党争),却很难听得到一句真话。自己穿得很一般,吃得也不怎么样,睡眠同样不足,三天两头还有噩耗传来,什么北边有人打进来,西边有人造反,城池被人毁了,亲戚(藩王)被人杀了,东西被人抢了等等。好消息却是少得近乎于零。
这样的工作不管换谁来干,只怕是都要感到心力交瘁,甚至是折寿短命的。
然而他依然尽心尽力、全力以赴、日以继夜、夜以继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到长城心不死,撞了南墙不回头。无论遭遇多少挫折,都咬紧牙关不肯放弃……问题是,他面临的是一个难以收拾的烂摊子,尽管他很勤奋,事必躬亲用心地监督,可是一个人再忙也做不了多少事的。如果一个人的能力和见识不够,或者立场有问题,无法胜任他的岗位,那么无论怎么勤奋也都是无用的,甚至还会做的越多,错的越严重。
※※※※※※※※※※※※※※※※※※※※※※※
总而言之,在发了一通脾气之后,崇祯皇帝终究还是揉着额头,思考起了应对当前危局的方略。
虽然他在登基之初,曾经跟普通高中生一样的天真,甚至以为只要把天下交给东林党的正人君子管理,自己就能高枕无忧了。但这几年挨了那么多的惨痛教训之后,崇祯皇帝多少也还是练出了些经验和手腕:
第一,应对女真东虏的辽西和蓟镇防线那边,朝廷暂时是没什么法子可想了。欲增兵布防,则京师早已无兵可用;欲放弃宁远、锦州,收缩回山海关内,只恐关宁军立刻就要哗变。眼下唯一的法子,除了设法安抚军心之外,就只有镇之以静,维持现状——反正经过大凌河一役的消耗,大明这边固然是大败亏输,建奴那边应该也是损失不小,在恢复元气之前,建奴一时半会儿估计不会再度来犯。
于是,崇祯皇帝咬紧牙关,又挤了二万两内帑出来,着人发往辽西军前,充作犒赏,以防军士生变。
第二,在山东战场上,朝廷官军需要同时应对东边的登州叛军和南边盘踞济宁的闻香教妖人,偏偏两边都不是省油的灯——东边的登州叛军自从扯旗造反之后,一直在狂飙猛进,目前已经攻破莱州,杀入了平度州境内,并且以围城打援之策,在平度州先后击溃了两支朝廷援军。在胶州和潍坊等地,也有小股乱匪趁势揭竿而起,搅得局势愈发骚乱。而登州水师更是大举出击,一战就击破天津水师,彻底截断了海运。
至于起兵鲁南的闻香教妖人,更是气焰嚣张,在南边一路杀到了淮河一线,跟中都凤阳、留都南京拼凑的阻击兵马打得旗鼓相当。在西面杀进了河南的归德府、开封府,转瞬之间就裹挟起饥民数十万,据说已经跟陕西流寇会师。而在山东,闻香教不仅攻占了济宁这个运河枢纽,还顺手攻克邹县,屠灭了亚圣府满门(孟子后代),夺亚圣府积储开仓放粮,一时间招徕到饥民不下百万之众。目前,妖贼乱匪已在鲁南遍地开花、恣意蔓延,官军只能勉强守住鲁王府所在的滋阳和衍圣公府所在的曲阜两城不失而已。
所以,朱大典在孤身到山东出任巡抚之后,虽然力图振作,可惜手头缺兵少将,而且山东诸军承平日久,不要说对付能够力撼建奴的登州叛军,就连闻香教妖人都经常打不过。更要命的是,眼下的山东连年旱灾,饥民遍地,闻香教乱匪当真是无孔不入,不仅是济宁一带在起兵造反,而是全省从南到北找不出几处完全安生的地方。甚至就连济南城内,都有闻香教徒暗中起事,焚烧官仓,刺杀官吏,闹得人心惶惶。
若非闻香教贼人以主力沿运河南下,企图席卷江淮、江南的富庶之地,又以偏师入河南裹挟饥民,与陕西流寇配合,连教主大驾也南移到了徐州,真正留在山东这边的实力并不算多,否则山东巡抚朱大典现在要考虑的已经不是如何南下打通运河,而是如何加固济南城防,力保省城不失了。
但即便如此,平定两路叛乱的兵力也依然凑不出来。于是,北京的兵部是一封公文接着一封公文,催促朱大典尽快打通运河,剿灭教匪。而朱大典则是一份急报接着一份急报,几乎死乞白赖地催讨援兵。
可是眼下的京师哪里还抽得出什么援军给他?想到这里,崇祯皇帝忍不住又是一阵颓然苦笑。
——从理论上来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