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34.net,靖难攻略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入坐1
五十一名贡生低着头入座,虽然那矮几坐着难受,但总比站着殿试要好。
待他们坐下,在群臣的注视下,刘三吾与白信蹈开始发卷。
考生们洗笔研墨,等待着金台之上的那位出题。
瞧着他们准备,朱元璋这才缓缓开口道:“朕闻古之造理之士,务欲助君,志在行道。受君之赐,而民供之。所以操此心,固……”
朱元璋的制策题,相较于历史上发生了变化。
兴许是朱高煦的出现,为朱元璋解决了钱荒和宝钞的问题,因此他对治内的民生还是十分满意的。
也因此,他将这次的制策题目做了小小的修改,不似历史上的单一,主要在询问贡士们大明的君臣关系,以及如何促进君臣关系,同时如何推动时政,不致使君臣关系失衡而导致官员不敢做事。 对此,贡士们在听后,也对其作出回答。
由于是殿试,卷面是很重要的加分项,因此所有人都得控制好笔墨,以免污浊了卷面。
一些官员距离数步看向桌案,尽管看不清内容,却能将试卷字迹看个模糊。
那试卷上的字写得错落有致,温润而雅,可谓赏心悦目,许多大臣都感到十分舒服,低声夸赞。
在金台之上,朱允炆也提起了兴趣,走下金台,在贡士桌案间穿梭,满意的看着那一张张宛若书贴的卷子。
从辰时到未时,三个多时辰后,五十一名贡士开始陆续交卷,并在刘三吾的指引下,暂时离开考常
待所有人结束考试离场,朱元璋也让群臣们阅览考卷,直至黄昏才带着考卷回到了自己的乾清宫。
“爷爷,您不用亲自批阅,交给孙儿就行了……”
乾清宫内,朱允炆看着身体抱恙却依旧批阅殿试考卷的朱元璋,心有不忍。
只是面对他的话,朱元璋一心扑在考卷上,一边批阅一边说道:“为自己家选材还要偷懒,那还能指望谁呢?”
他这话说出后,朱允炆也不再反驳,只是为他添茶倒水,随后与他一起批阅。
期间,朱元璋与朱允炆说了很多话,教导他如何选材。
“卷面不一定要干净,内容不一定追求辞藻,选材不是选秀,要的是务实,而不是样子。”
“是……”
在朱元璋的教导下,朱允炆从初一至初三都在乾清宫,就连奏疏都是在乾清宫处理的。
三天的时间,朱元璋带着朱允炆将五十一份殿试答卷批阅完毕,并从中选出了陈、尹昌垄刘谔三人为一甲进士。
裁定过后,他并让朱允炆传达旨意,将他点出的三甲名录交给刘三吾。
刘三吾将名录交给了吏部,而吏部的官员只是简单看了看名录,填上籍贯后便将这份名录交到了吏部尚书杜泽的面前。
望着这份名录,年过六旬吏部尚书杜泽只是一眼便瞧出了猫腻。
他看着手中名录,对着面前的主事询问道:“这名录,你觉得没有问题吗?”
“嗯?”见杜泽这么说,这名主事凑上前来阅览,只是这一看,他便表情僵硬了。
只见那名录上的五十一个人名前,居然清一色的都是南方籍贯。
“这这这……”
瞧见这五十一人的籍贯,主事被吓得说不出话来,杜泽也额头冒出冷汗,压低声音询问道:
“陛下批阅时,可知道进士们的籍贯?”
“不曾知道……”主事反应了过来,这是有人故意这么做的:“你是说……”
“唉1杜泽没有回应主事的话,而是缓缓摘下了自己的乌纱帽,用桌上的粗布擦了擦额头的细汗。
“细细算来,老夫也六十有四,是时候告老还乡了……”
“这…祁山先生,是否要禀告陛下?”听到杜泽居然被这件事逼到告老还乡,主事一下子就着急了起来。
杜泽是六十有七,可他才三十过二,如何能退?
“这事情,我来全权处置,你放下离开吧。”
杜泽承担了一切,摆摆手示意主事离开。
“先生……”
见杜泽如此举动,主事跪在地上,连忙叩首。
杜泽见他叩首,也叹气道:“明日,我便调你去地方上任职,京中的事情自此便与你无关了……”
“这件事太大,便是我也承受不来,希望你不要怨恨我。”
“学生怎么会……”主事被杜泽说的鼻头一酸,还想说些什么,却被杜泽摇头制止。
“出去吧……”杜泽再度开口,而那主事闻言,也吸了吸发酸的鼻子,起身后离去。
瞧着他离开,杜泽看了一眼那本名册,不由自嘲:“我这尚书,未免过于短暂了。”
说罢,杜泽提笔写了一份告老还乡的奏疏。
他这份奏疏,不是为了开脱和逃跑,而是为了提醒坐在金台上的那位皇帝。
只可惜,他的这份奏疏被送到乾清宫后,朱元璋却因为连日的操劳而头疼,躺在卧榻上以汤药驱赶头痛。
瞧见这奏疏的他,并未作想其它,只是对朱允炆道:“这杜泽蹉跎半生,却不想只在尚书之职上待了不到二载,着实可惜。”
“要留下他吗?”
拔步床内,喂朱元璋服用汤药的朱允炆也有些惋惜,可朱元璋却摇摇头:“他为人忠直,既然开了口,自然是做好了准备,成全他吧……”
兴许是感觉到身体带来的无力,朱元璋特别清楚年老之后的那种无力感,因此倒也没多想。
只是正因为他的没多想,那份名录终究以皇榜的方式发了出去。
“铛…铛…铛……”
三月初五,在晨钟作响后,整个南京城的百姓都开始了新的一天。
这其中,来自五湖四海落榜的生员们纷纷朝着长安门赶去,渴望成为第一个见证皇榜之人。
然而当他们抵达长安门时,那份皇榜却还未张贴,所有人都在清晨的寒风中苦苦等候。
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四周的人越来越多,而那张皇榜,也在万众瞩目下登常
“让让!让让1
“贴了!你们说这次的前三甲是南人还是北人?”
“肯定是南边的士子,就是不知道是直隶的还是江西、浙江的。”
“那说不定,万一今年是北边的呢?”
“对啊,江南已经蝉联五次恩科三甲了,是时候让我们北方的士子坐坐这状元位了。”
“哈哈哈……状元位置可不是靠嘴说出来的,而是要真才实学1
“贴了贴了,你们看……”
在无数读书人的注视下,那张皇榜慢慢被贴平,中榜之人的籍贯与姓名也被昭告天下。
当“洪武三十年丁丑科殿试金榜”这一行字出现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安静向下看去……
【福建闽县、陈,第一甲第一名,赐进士及第】
【江西吉安、尹昌隆,第一甲第二名,赐进士及第】
【浙江山阴、刘仕谔,第一甲第三名,赐进士及第】
对于一甲榜单,在场所有人都没有异议,尽管北方士子有些遗憾,但江南士子霸榜前三已经持续五次科举,倒也没有人多想,因此继续往下看去。
【洪武三十年丁丑科殿试金榜,第二甲赐进士出身十三名】
【直隶武进、芮善,第二甲第一名,赐进士出身】
【浙江钱塘、王洪……】
【江西南昌、邬修……】
【直隶苏州、盛敬……】
【浙江温州、黄淮……】
【江西吉安、宋琮……】
【江西吉安……】
当二甲十三名赐进士出身的籍贯与姓名出现,渐渐地开始有人发现了不对劲。
“不对啊!怎么二甲都是南方人1
“不止是二甲,三甲也都是南方人1
“对!都是南方人!没有我们北方人1
伴随着人群之中许多北方士子出声,所有北方士子都开始大声不忿了起来。
面对他们的不忿在,许多南方士子也不敢像先前一样回怼,眼下的情况,即便再愚蠢的人,也能发现不对劲。
要知道眼下是洪武三十年,而大明朝的科举已经进行了五次,算上今年就是第六次。
在此之前,北方士子虽然上榜人数确实明显少于南方,但起码都能上榜,并且能占据三成左右名额。
可今年,上榜的都是南方人,甚至大部分都是江南之人,没有一个北方人。
如此情况,南方士子如何敢开口,而北方士子则是在榜上消息片刻的发酵过后开始质疑起了这次科举的真实性。
“舞弊1
“没错!这绝对是舞弊1
“够胆的都和我去吏部,我们去鸣冤1
“对!去吏部鸣冤1
“走……”
数以百计的北方士子被皇榜冲昏了头脑,成群结队的往吏部冲去,一路上大声叫嚷,诉说着这次科举的不公。
他们的行为,很快就吸引了武城兵马司的官兵,然而面对这群不是生员就是举人的士子,武城兵马司也不敢动手,只能被他们推搡着后退。
渐渐地,丁丑科科举舞弊的消息开始在南京城传开,而坐在吏部衙门之中的杜泽,也脱下了自己的乌纱帽,安静等待着自己的结局。
也在他等待的同时,房门被人推开了……
(本章完)
“入坐1
五十一名贡生低着头入座,虽然那矮几坐着难受,但总比站着殿试要好。
待他们坐下,在群臣的注视下,刘三吾与白信蹈开始发卷。
考生们洗笔研墨,等待着金台之上的那位出题。
瞧着他们准备,朱元璋这才缓缓开口道:“朕闻古之造理之士,务欲助君,志在行道。受君之赐,而民供之。所以操此心,固……”
朱元璋的制策题,相较于历史上发生了变化。
兴许是朱高煦的出现,为朱元璋解决了钱荒和宝钞的问题,因此他对治内的民生还是十分满意的。
也因此,他将这次的制策题目做了小小的修改,不似历史上的单一,主要在询问贡士们大明的君臣关系,以及如何促进君臣关系,同时如何推动时政,不致使君臣关系失衡而导致官员不敢做事。 对此,贡士们在听后,也对其作出回答。
由于是殿试,卷面是很重要的加分项,因此所有人都得控制好笔墨,以免污浊了卷面。
一些官员距离数步看向桌案,尽管看不清内容,却能将试卷字迹看个模糊。
那试卷上的字写得错落有致,温润而雅,可谓赏心悦目,许多大臣都感到十分舒服,低声夸赞。
在金台之上,朱允炆也提起了兴趣,走下金台,在贡士桌案间穿梭,满意的看着那一张张宛若书贴的卷子。
从辰时到未时,三个多时辰后,五十一名贡士开始陆续交卷,并在刘三吾的指引下,暂时离开考常
待所有人结束考试离场,朱元璋也让群臣们阅览考卷,直至黄昏才带着考卷回到了自己的乾清宫。
“爷爷,您不用亲自批阅,交给孙儿就行了……”
乾清宫内,朱允炆看着身体抱恙却依旧批阅殿试考卷的朱元璋,心有不忍。
只是面对他的话,朱元璋一心扑在考卷上,一边批阅一边说道:“为自己家选材还要偷懒,那还能指望谁呢?”
他这话说出后,朱允炆也不再反驳,只是为他添茶倒水,随后与他一起批阅。
期间,朱元璋与朱允炆说了很多话,教导他如何选材。
“卷面不一定要干净,内容不一定追求辞藻,选材不是选秀,要的是务实,而不是样子。”
“是……”
在朱元璋的教导下,朱允炆从初一至初三都在乾清宫,就连奏疏都是在乾清宫处理的。
三天的时间,朱元璋带着朱允炆将五十一份殿试答卷批阅完毕,并从中选出了陈、尹昌垄刘谔三人为一甲进士。
裁定过后,他并让朱允炆传达旨意,将他点出的三甲名录交给刘三吾。
刘三吾将名录交给了吏部,而吏部的官员只是简单看了看名录,填上籍贯后便将这份名录交到了吏部尚书杜泽的面前。
望着这份名录,年过六旬吏部尚书杜泽只是一眼便瞧出了猫腻。
他看着手中名录,对着面前的主事询问道:“这名录,你觉得没有问题吗?”
“嗯?”见杜泽这么说,这名主事凑上前来阅览,只是这一看,他便表情僵硬了。
只见那名录上的五十一个人名前,居然清一色的都是南方籍贯。
“这这这……”
瞧见这五十一人的籍贯,主事被吓得说不出话来,杜泽也额头冒出冷汗,压低声音询问道:
“陛下批阅时,可知道进士们的籍贯?”
“不曾知道……”主事反应了过来,这是有人故意这么做的:“你是说……”
“唉1杜泽没有回应主事的话,而是缓缓摘下了自己的乌纱帽,用桌上的粗布擦了擦额头的细汗。
“细细算来,老夫也六十有四,是时候告老还乡了……”
“这…祁山先生,是否要禀告陛下?”听到杜泽居然被这件事逼到告老还乡,主事一下子就着急了起来。
杜泽是六十有七,可他才三十过二,如何能退?
“这事情,我来全权处置,你放下离开吧。”
杜泽承担了一切,摆摆手示意主事离开。
“先生……”
见杜泽如此举动,主事跪在地上,连忙叩首。
杜泽见他叩首,也叹气道:“明日,我便调你去地方上任职,京中的事情自此便与你无关了……”
“这件事太大,便是我也承受不来,希望你不要怨恨我。”
“学生怎么会……”主事被杜泽说的鼻头一酸,还想说些什么,却被杜泽摇头制止。
“出去吧……”杜泽再度开口,而那主事闻言,也吸了吸发酸的鼻子,起身后离去。
瞧着他离开,杜泽看了一眼那本名册,不由自嘲:“我这尚书,未免过于短暂了。”
说罢,杜泽提笔写了一份告老还乡的奏疏。
他这份奏疏,不是为了开脱和逃跑,而是为了提醒坐在金台上的那位皇帝。
只可惜,他的这份奏疏被送到乾清宫后,朱元璋却因为连日的操劳而头疼,躺在卧榻上以汤药驱赶头痛。
瞧见这奏疏的他,并未作想其它,只是对朱允炆道:“这杜泽蹉跎半生,却不想只在尚书之职上待了不到二载,着实可惜。”
“要留下他吗?”
拔步床内,喂朱元璋服用汤药的朱允炆也有些惋惜,可朱元璋却摇摇头:“他为人忠直,既然开了口,自然是做好了准备,成全他吧……”
兴许是感觉到身体带来的无力,朱元璋特别清楚年老之后的那种无力感,因此倒也没多想。
只是正因为他的没多想,那份名录终究以皇榜的方式发了出去。
“铛…铛…铛……”
三月初五,在晨钟作响后,整个南京城的百姓都开始了新的一天。
这其中,来自五湖四海落榜的生员们纷纷朝着长安门赶去,渴望成为第一个见证皇榜之人。
然而当他们抵达长安门时,那份皇榜却还未张贴,所有人都在清晨的寒风中苦苦等候。
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四周的人越来越多,而那张皇榜,也在万众瞩目下登常
“让让!让让1
“贴了!你们说这次的前三甲是南人还是北人?”
“肯定是南边的士子,就是不知道是直隶的还是江西、浙江的。”
“那说不定,万一今年是北边的呢?”
“对啊,江南已经蝉联五次恩科三甲了,是时候让我们北方的士子坐坐这状元位了。”
“哈哈哈……状元位置可不是靠嘴说出来的,而是要真才实学1
“贴了贴了,你们看……”
在无数读书人的注视下,那张皇榜慢慢被贴平,中榜之人的籍贯与姓名也被昭告天下。
当“洪武三十年丁丑科殿试金榜”这一行字出现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安静向下看去……
【福建闽县、陈,第一甲第一名,赐进士及第】
【江西吉安、尹昌隆,第一甲第二名,赐进士及第】
【浙江山阴、刘仕谔,第一甲第三名,赐进士及第】
对于一甲榜单,在场所有人都没有异议,尽管北方士子有些遗憾,但江南士子霸榜前三已经持续五次科举,倒也没有人多想,因此继续往下看去。
【洪武三十年丁丑科殿试金榜,第二甲赐进士出身十三名】
【直隶武进、芮善,第二甲第一名,赐进士出身】
【浙江钱塘、王洪……】
【江西南昌、邬修……】
【直隶苏州、盛敬……】
【浙江温州、黄淮……】
【江西吉安、宋琮……】
【江西吉安……】
当二甲十三名赐进士出身的籍贯与姓名出现,渐渐地开始有人发现了不对劲。
“不对啊!怎么二甲都是南方人1
“不止是二甲,三甲也都是南方人1
“对!都是南方人!没有我们北方人1
伴随着人群之中许多北方士子出声,所有北方士子都开始大声不忿了起来。
面对他们的不忿在,许多南方士子也不敢像先前一样回怼,眼下的情况,即便再愚蠢的人,也能发现不对劲。
要知道眼下是洪武三十年,而大明朝的科举已经进行了五次,算上今年就是第六次。
在此之前,北方士子虽然上榜人数确实明显少于南方,但起码都能上榜,并且能占据三成左右名额。
可今年,上榜的都是南方人,甚至大部分都是江南之人,没有一个北方人。
如此情况,南方士子如何敢开口,而北方士子则是在榜上消息片刻的发酵过后开始质疑起了这次科举的真实性。
“舞弊1
“没错!这绝对是舞弊1
“够胆的都和我去吏部,我们去鸣冤1
“对!去吏部鸣冤1
“走……”
数以百计的北方士子被皇榜冲昏了头脑,成群结队的往吏部冲去,一路上大声叫嚷,诉说着这次科举的不公。
他们的行为,很快就吸引了武城兵马司的官兵,然而面对这群不是生员就是举人的士子,武城兵马司也不敢动手,只能被他们推搡着后退。
渐渐地,丁丑科科举舞弊的消息开始在南京城传开,而坐在吏部衙门之中的杜泽,也脱下了自己的乌纱帽,安静等待着自己的结局。
也在他等待的同时,房门被人推开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