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biquge34.net,全球战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sp; “大王,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么。周国、唐国分到了好地方,据闻那里的土地普遍一年两熟甚至三熟,自然粮食便宜。如我福国,一年只能收一季不说,北方的平安道和黄海道还只能种植小麦......两国在农业上不可同日而语。加之现在大明本土以及东边的桂国,都在大量购入粮食,这周、唐二国坐地起价,我们也拿他们没有办法。”
“罢了罢了,钱嘛,寡人再厚着脸皮去找太上太皇要。不,是借,这个以后要还的。总之呢,长史,该有的赈济不能停。这十万士兵还得暂时养着。当然,我福国现在通过黄册清查,全国也不过一千万带点的人口。加之后方就是大明本土,海对面又是桂国。所以养十万大军实在是太浪费了。等黄册清查完毕后,想办法安排部分士兵复员,到时候兵部和户部要拿出一个方案来。总之,寡人觉得,国内留个三万常备军就足够了。”
“是,臣领命。大王,接下来还有一个事情要赶紧做。”
“何事?”
“大王,大明本土最近六大报连篇累牍的在对理学进行攻击,皇上的心思到底如何已经很明显了,我福国也应该尽快表态,否则,若是让唐、周、桂走在了我们前面,只怕会引起皇上的不快。”
“啊!长史这个事情提醒的是!寡人疏忽了。”
可以说,虽然刚刚做一个实权国王不过九个月,但到底是长期处于一个国家的顶端。所以朱常洵对朱由栋的种种举措,其实看得很清楚。
在朱常洵看来,朱由栋最近半年在思想文化上的一系列大动作,其实根本追求的就四条。其一,将权利义务对等揉进国民的核心价值观里。其二,纠正“德治”,提倡“法治”。其三,在前两条的基础上彻底废掉“天人感应”。其四,在第三条的基础上,提倡科学。
对第一条,朱常洵不反对:这一条对皇帝、国王的要求,无非是国民对君主效忠,君主保护国民而已——这本来就是大明皇族一直在做的事情。几百年来,皇帝拼了命的抑制土地兼并,不就是在保护百姓么?
实际上,提出这一条的根本目的,是用来给官员划线:从今以后,你们不是牧民之官,而是享用了民脂民膏为民服务的公仆!
先要有了这一条,然后才能整顿吏治。
如何整顿吏治呢?以法代德。朱常洵在六大报连篇累牍的报导中敏锐的发现了一个问题:虽然六大报上诸子百家的学说都有,但很明显,官方是在推崇法家的一些思想,以及西方,尤其是古罗马的法律思想。
对这一点,朱常洵那是举双手赞成:福王殿下早年在国本之争中,被东林党的那群开口道德,闭口圣人的伪君子给彻底搞坏了胃口。他非常清楚:皇帝并不是要彻底否定儒家,也不是要彻底的否定道德在国家体系中的作用。相反,皇帝只是要把道德的标准降下来,让大家在日常中能够相对容易的做到。而不是像既往那样,把道德标准无限提高,最后把全国人民都逼成伪君子。
至于说孔府的问题,朱常洵当然知道,这一家子就是目前大明最大的伪君子,所以必须打倒。打倒了孔府这个标杆,才能真正有效的履行皇帝的这两条。
而在打倒全国最大的伪君子后,“天人感应”学说自然就可以废了。
对这个,朱常洵也是支持的。早年福王殿下读书,就看到唐代的名相姚崇旗帜鲜明的采用很多具体措施消灭蝗虫,结果他这么做了后,在当时就被很多人不理解甚至被群臣攻击。到了北宋,苏轼更是写诗嘲讽姚崇,说蝗灾起来后,重要的不是灭蝗而是修德——朱常洵看到这一段的时候瞬间就对苏轼的形象破灭了。
最近这些年,大明雄霸东亚,东亚各国人员交流往来频繁。福王殿下早就知道,如日本这样的国家,一天到晚没事就地震。那要是讲天人感应,这个国家就没法正常运转了。如暹罗这样的国家,一年就是雨季和旱季,按照天人感应,四季不分,是国有灾殃啊。可是人家那地方水稻一年三熟,哪里有灾殃了?
在天人感应这个枷锁被打破后,士大夫们用来钳制皇帝最大的手段就没有了。同理,各王国的士人们也无法以此来钳制国王了。朱常洵当然也支持。
至于最后一个,提倡科学。福王殿下更是举双手赞成:目前大明本土因为蒸汽机尚未全面推广,工业革命对国家农业的伤害还不明显。在有美洲高产作物支持下,只要不遭受大的灾荒,全国粮食总体还是够的,所以大明本土目前使用蜀藩培育出来的新稻还只是缓步推进。但是对于福王殿下治理下的福国来说,他们已经在今年春天就把新稻种种植在了汉江两岸,取得了大丰收。更准备明年在福国八道全面推广新稻种——福王殿下对科学也是极感兴趣的。
“寡人明白了,那就麻烦长史的状元之才,写就雄文一篇,待寡人审定后,发表在《汉江日报》上,表明我福国的态度。”
“是,臣领命。”
sp; “大王,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么。周国、唐国分到了好地方,据闻那里的土地普遍一年两熟甚至三熟,自然粮食便宜。如我福国,一年只能收一季不说,北方的平安道和黄海道还只能种植小麦......两国在农业上不可同日而语。加之现在大明本土以及东边的桂国,都在大量购入粮食,这周、唐二国坐地起价,我们也拿他们没有办法。”
“罢了罢了,钱嘛,寡人再厚着脸皮去找太上太皇要。不,是借,这个以后要还的。总之呢,长史,该有的赈济不能停。这十万士兵还得暂时养着。当然,我福国现在通过黄册清查,全国也不过一千万带点的人口。加之后方就是大明本土,海对面又是桂国。所以养十万大军实在是太浪费了。等黄册清查完毕后,想办法安排部分士兵复员,到时候兵部和户部要拿出一个方案来。总之,寡人觉得,国内留个三万常备军就足够了。”
“是,臣领命。大王,接下来还有一个事情要赶紧做。”
“何事?”
“大王,大明本土最近六大报连篇累牍的在对理学进行攻击,皇上的心思到底如何已经很明显了,我福国也应该尽快表态,否则,若是让唐、周、桂走在了我们前面,只怕会引起皇上的不快。”
“啊!长史这个事情提醒的是!寡人疏忽了。”
可以说,虽然刚刚做一个实权国王不过九个月,但到底是长期处于一个国家的顶端。所以朱常洵对朱由栋的种种举措,其实看得很清楚。
在朱常洵看来,朱由栋最近半年在思想文化上的一系列大动作,其实根本追求的就四条。其一,将权利义务对等揉进国民的核心价值观里。其二,纠正“德治”,提倡“法治”。其三,在前两条的基础上彻底废掉“天人感应”。其四,在第三条的基础上,提倡科学。
对第一条,朱常洵不反对:这一条对皇帝、国王的要求,无非是国民对君主效忠,君主保护国民而已——这本来就是大明皇族一直在做的事情。几百年来,皇帝拼了命的抑制土地兼并,不就是在保护百姓么?
实际上,提出这一条的根本目的,是用来给官员划线:从今以后,你们不是牧民之官,而是享用了民脂民膏为民服务的公仆!
先要有了这一条,然后才能整顿吏治。
如何整顿吏治呢?以法代德。朱常洵在六大报连篇累牍的报导中敏锐的发现了一个问题:虽然六大报上诸子百家的学说都有,但很明显,官方是在推崇法家的一些思想,以及西方,尤其是古罗马的法律思想。
对这一点,朱常洵那是举双手赞成:福王殿下早年在国本之争中,被东林党的那群开口道德,闭口圣人的伪君子给彻底搞坏了胃口。他非常清楚:皇帝并不是要彻底否定儒家,也不是要彻底的否定道德在国家体系中的作用。相反,皇帝只是要把道德的标准降下来,让大家在日常中能够相对容易的做到。而不是像既往那样,把道德标准无限提高,最后把全国人民都逼成伪君子。
至于说孔府的问题,朱常洵当然知道,这一家子就是目前大明最大的伪君子,所以必须打倒。打倒了孔府这个标杆,才能真正有效的履行皇帝的这两条。
而在打倒全国最大的伪君子后,“天人感应”学说自然就可以废了。
对这个,朱常洵也是支持的。早年福王殿下读书,就看到唐代的名相姚崇旗帜鲜明的采用很多具体措施消灭蝗虫,结果他这么做了后,在当时就被很多人不理解甚至被群臣攻击。到了北宋,苏轼更是写诗嘲讽姚崇,说蝗灾起来后,重要的不是灭蝗而是修德——朱常洵看到这一段的时候瞬间就对苏轼的形象破灭了。
最近这些年,大明雄霸东亚,东亚各国人员交流往来频繁。福王殿下早就知道,如日本这样的国家,一天到晚没事就地震。那要是讲天人感应,这个国家就没法正常运转了。如暹罗这样的国家,一年就是雨季和旱季,按照天人感应,四季不分,是国有灾殃啊。可是人家那地方水稻一年三熟,哪里有灾殃了?
在天人感应这个枷锁被打破后,士大夫们用来钳制皇帝最大的手段就没有了。同理,各王国的士人们也无法以此来钳制国王了。朱常洵当然也支持。
至于最后一个,提倡科学。福王殿下更是举双手赞成:目前大明本土因为蒸汽机尚未全面推广,工业革命对国家农业的伤害还不明显。在有美洲高产作物支持下,只要不遭受大的灾荒,全国粮食总体还是够的,所以大明本土目前使用蜀藩培育出来的新稻还只是缓步推进。但是对于福王殿下治理下的福国来说,他们已经在今年春天就把新稻种种植在了汉江两岸,取得了大丰收。更准备明年在福国八道全面推广新稻种——福王殿下对科学也是极感兴趣的。
“寡人明白了,那就麻烦长史的状元之才,写就雄文一篇,待寡人审定后,发表在《汉江日报》上,表明我福国的态度。”
“是,臣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