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34.net,不称职的兽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且说我一反常态向李岩大吐苦水,反倒将他弄得惊慌失措,连连的劝慰我了,什么天下百姓不能没有我,义军不能没有我,他也不能没有我,我就是他的苦海明灯,我就是他的精神领袖
总之是对我极尽崇拜,机不可失我趁这这个机会向他不断灌输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的思想,更是将拯救万民于水火的担子猛猛地向他肩上压,并且把将他拉上贼船说成了投身于轰轰烈烈的革命当中。
当然了对于“革命”这个新名词,李岩还有些摸不清头绪,我耐心的给他解释,将从前政治思想品德课上学到的一切统统的灌输到他的脑子里去,这种不成体系没有章法的理论理解起来当然不容易,好在李岩的领悟能力不是一般的高。再加上我舌绽莲花,高超的煽动本领,没有多少时间就将李岩变成了我第一个忠诚的革命者。
这得益于李岩在情感上遭受了猛烈的打击,丧失了因何而战,为谁而战的信念,并因父母的自杀而充满自责。这个时候他的情感世界是十分空虚的,只有让他点燃新的希望,并且对自己曾经所作的坚定信念才能让他重新燃起战斗的**。
无疑这时树立一个崇高伟大的理想,让他的精神有所寄托,对未来充满希望是治病的良药,我虽然是兽医但是这心病当用心药医的道理还是明白的。李岩眼神中再次逐渐恢复了从前的那种自信,并对美好的革命前景充满期待,当我说到准备去登州,组织朝鲜大军彻底占领中原的时候,李岩有些惊愕,或许是还没有做好思想准备,其实谁都明白朝鲜的野心已经不在辽东寸隅之地了,以他的实力应该走的更远。
但是随后他也就释然了,朝鲜的军队无疑是我们实现大一统富强民主的坚实保障,指望李自成的农民军恐怕不会有多大作为,这些天他同我一样对农民军十分失望,这大抵上是因为这些人的文化素质实在是太低了,因此思想觉悟也很难一时提高。
借着去汉中勘察敌情的缘由我们一行人踏上了经山西往山东的路程。这一路虽然艰难,但是凭着众人坚强的意志,和我不断灌输的革命思想众人的思想觉悟不断提高,对前途充满了希望
北京城里的崇祯皇帝此时得到皇太极再次出兵的消息暴跳如雷,在他的计划里是不存在这一节的,因为在酝酿围剿计划的时候,他已经“充分”的考虑到了八旗的威胁,并且通过和八旗的议和将这种威胁消弭于无形。
事情要从洪承筹刚和八旗接战开始说起,自八旗开始侵扰甘肃陕西开始,洪承筹就奉命抵挡八旗入侵,经过几次大规模的战役,洪承筹认识到八旗的战力不是明军可以轻易抵挡的,但同时也发现了八旗致命的弱点,那就是物资接济不上。只要采用坚壁清野的办法,凭坚城高墙八旗不战自退,但是这种方法无法在这个时候实施,原因在于义军在后方的不断骚扰,使得明军没有稳定的后方,粮草的问题同样难以解决,很大程度上义军帮了八旗的忙,使得明军首尾不能兼顾。
皇太极和洪承筹接触几次以后对这个人也是戒心重重,将之归为袁崇焕外对大清国威胁最大的人,但是有一点好,洪承筹没有袁崇焕那么顽固,更知道如何变通,很快的双方达成了一种默契,并且私下里暗通款曲。皇太极提出要求:希望明朝能提供一定数量的粮食这样他们将放弃对明朝的敌对态度,并且协助明朝对付辽东的袁崇焕部,这种类似于雇佣军一样的协议让洪承筹十分看好,更是大力的说服崇祯接受这种请求。
洪承筹将农民起义说成是威胁大明江山的真正祸患,而满清不过是跳梁小丑,一旦肃清国内叛乱他可以带兵如同犁庭扫穴一样效仿当年霍去病将八旗彻底驱逐出塞外,而那时崇祯也就成了汉武大帝成就不世的功勋,为世人所敬仰。
当皇帝的没有不爱听好话了,尤其是这种歌功颂德的好话,自从剪除阉宦以后很久没有人说他是英明君主了,更没有人带给他希望,如果有那也是过去的事了,对于袁崇焕他的内心总是十分复杂的,而此刻得知袁崇焕未死并且占据辽东总是让他惴惴不安,深恐袁崇焕何时带兵入关来报复他。这是典型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毕竟辽东、蒙古以及义军的三面夹击让大明朝惴惴不安。
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崇祯的心活了“攘外必先安内!”再加上洪承筹等一干大臣的撺掇,大明朝授权洪承筹和皇太极私下里达成协议,双方停止敌对状态,各自收复失地,明朝答应开放张家口至山海关一线,同意和女真人进行边市贸易,双方交换战马和粮食。这一切都在极其隐秘的情形下进行的,由于我远离朝鲜和义军流动作战并没有得到消息。这正是明军得以集中优势兵力围剿义军的主要原因,可以说前期成果还是不错的,至少黄河以南已经肃清,义军差一点被扑灭,若不是众人的努力,再加上我极具煽动力的口号,恐怕李自成早就吃了牢饭等着秋后问斩了。
崇祯皇帝在政治上毕竟还很幼稚,此时的他不过刚刚二十岁,如何斗得过老奸巨猾的皇太极,得到了所需要的粮食和物资,皇太极翻脸不认人,不但要收回失地,而且还要占领河套平原。这让崇祯觉得自己简直就是被皇太极耍弄了,如何能不暴跳如雷。
“洪承筹呢,宣他入京,他到底和皇太极签订了什么样的协议,这简直就是卖国,卖国!”崇祯在朝堂上大为光火,宁夏被袭而此刻代善的大军已经抵达承德,声称要借道山海关出关,这不就是打劫么,山海关无论如何是不能开放的,如果开放肯定是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但是如若不借八旗很有可能从张家口直接突破长城再上演一次北京之战,这一次没有袁崇焕,也不可能有朝鲜援兵,京城危矣!
“怎么办,你们说怎么办!”崇祯冲着大臣们问道,这些人已经深知崇祯喜怒无常,一不小心撤职罢官是小,丢了小命才大。所以一个个面面相觑谁也不肯说话。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朝堂上仍然鸦雀无声,这帮文臣们既然很难给崇祯一个满意的答复,那么在没有确定皇帝会接受自己的建议之前,谁也不敢妄言。
对崇祯帝来说,有一个或许过于自私的办法,那就是放弃危在旦夕的北京乃至整个北方,让朝鲜和女真去拼个你死我活,凭借长江天险扼守江南,就好像当初南宋朝廷一样苟延喘也能维持个百十来年,其间大有可能出现一个岳飞一样的大英雄,直捣黄龙也说不定。可是这个念头在崇祯脑海里一晃而过,马上被他否定了,眼见北方即将大定,叛贼已经被压制在陕西甘肃一带,被剿灭似乎也是指日可待的事。就这样放弃大好河山自己一定会背留下千古骂名的。
崇祯皇帝脑袋一摇将这个想法从自己的脑子中清除出去,眼见着众大臣谁也不肯为自己分忧,心中心灰意冷之极。
“罢了,散朝吧。温体仁、李明睿、李邦华、吕大器你们几个留下。”被叫到名字的人无不心中一颤,... -->>
且说我一反常态向李岩大吐苦水,反倒将他弄得惊慌失措,连连的劝慰我了,什么天下百姓不能没有我,义军不能没有我,他也不能没有我,我就是他的苦海明灯,我就是他的精神领袖
总之是对我极尽崇拜,机不可失我趁这这个机会向他不断灌输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的思想,更是将拯救万民于水火的担子猛猛地向他肩上压,并且把将他拉上贼船说成了投身于轰轰烈烈的革命当中。
当然了对于“革命”这个新名词,李岩还有些摸不清头绪,我耐心的给他解释,将从前政治思想品德课上学到的一切统统的灌输到他的脑子里去,这种不成体系没有章法的理论理解起来当然不容易,好在李岩的领悟能力不是一般的高。再加上我舌绽莲花,高超的煽动本领,没有多少时间就将李岩变成了我第一个忠诚的革命者。
这得益于李岩在情感上遭受了猛烈的打击,丧失了因何而战,为谁而战的信念,并因父母的自杀而充满自责。这个时候他的情感世界是十分空虚的,只有让他点燃新的希望,并且对自己曾经所作的坚定信念才能让他重新燃起战斗的**。
无疑这时树立一个崇高伟大的理想,让他的精神有所寄托,对未来充满希望是治病的良药,我虽然是兽医但是这心病当用心药医的道理还是明白的。李岩眼神中再次逐渐恢复了从前的那种自信,并对美好的革命前景充满期待,当我说到准备去登州,组织朝鲜大军彻底占领中原的时候,李岩有些惊愕,或许是还没有做好思想准备,其实谁都明白朝鲜的野心已经不在辽东寸隅之地了,以他的实力应该走的更远。
但是随后他也就释然了,朝鲜的军队无疑是我们实现大一统富强民主的坚实保障,指望李自成的农民军恐怕不会有多大作为,这些天他同我一样对农民军十分失望,这大抵上是因为这些人的文化素质实在是太低了,因此思想觉悟也很难一时提高。
借着去汉中勘察敌情的缘由我们一行人踏上了经山西往山东的路程。这一路虽然艰难,但是凭着众人坚强的意志,和我不断灌输的革命思想众人的思想觉悟不断提高,对前途充满了希望
北京城里的崇祯皇帝此时得到皇太极再次出兵的消息暴跳如雷,在他的计划里是不存在这一节的,因为在酝酿围剿计划的时候,他已经“充分”的考虑到了八旗的威胁,并且通过和八旗的议和将这种威胁消弭于无形。
事情要从洪承筹刚和八旗接战开始说起,自八旗开始侵扰甘肃陕西开始,洪承筹就奉命抵挡八旗入侵,经过几次大规模的战役,洪承筹认识到八旗的战力不是明军可以轻易抵挡的,但同时也发现了八旗致命的弱点,那就是物资接济不上。只要采用坚壁清野的办法,凭坚城高墙八旗不战自退,但是这种方法无法在这个时候实施,原因在于义军在后方的不断骚扰,使得明军没有稳定的后方,粮草的问题同样难以解决,很大程度上义军帮了八旗的忙,使得明军首尾不能兼顾。
皇太极和洪承筹接触几次以后对这个人也是戒心重重,将之归为袁崇焕外对大清国威胁最大的人,但是有一点好,洪承筹没有袁崇焕那么顽固,更知道如何变通,很快的双方达成了一种默契,并且私下里暗通款曲。皇太极提出要求:希望明朝能提供一定数量的粮食这样他们将放弃对明朝的敌对态度,并且协助明朝对付辽东的袁崇焕部,这种类似于雇佣军一样的协议让洪承筹十分看好,更是大力的说服崇祯接受这种请求。
洪承筹将农民起义说成是威胁大明江山的真正祸患,而满清不过是跳梁小丑,一旦肃清国内叛乱他可以带兵如同犁庭扫穴一样效仿当年霍去病将八旗彻底驱逐出塞外,而那时崇祯也就成了汉武大帝成就不世的功勋,为世人所敬仰。
当皇帝的没有不爱听好话了,尤其是这种歌功颂德的好话,自从剪除阉宦以后很久没有人说他是英明君主了,更没有人带给他希望,如果有那也是过去的事了,对于袁崇焕他的内心总是十分复杂的,而此刻得知袁崇焕未死并且占据辽东总是让他惴惴不安,深恐袁崇焕何时带兵入关来报复他。这是典型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毕竟辽东、蒙古以及义军的三面夹击让大明朝惴惴不安。
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崇祯的心活了“攘外必先安内!”再加上洪承筹等一干大臣的撺掇,大明朝授权洪承筹和皇太极私下里达成协议,双方停止敌对状态,各自收复失地,明朝答应开放张家口至山海关一线,同意和女真人进行边市贸易,双方交换战马和粮食。这一切都在极其隐秘的情形下进行的,由于我远离朝鲜和义军流动作战并没有得到消息。这正是明军得以集中优势兵力围剿义军的主要原因,可以说前期成果还是不错的,至少黄河以南已经肃清,义军差一点被扑灭,若不是众人的努力,再加上我极具煽动力的口号,恐怕李自成早就吃了牢饭等着秋后问斩了。
崇祯皇帝在政治上毕竟还很幼稚,此时的他不过刚刚二十岁,如何斗得过老奸巨猾的皇太极,得到了所需要的粮食和物资,皇太极翻脸不认人,不但要收回失地,而且还要占领河套平原。这让崇祯觉得自己简直就是被皇太极耍弄了,如何能不暴跳如雷。
“洪承筹呢,宣他入京,他到底和皇太极签订了什么样的协议,这简直就是卖国,卖国!”崇祯在朝堂上大为光火,宁夏被袭而此刻代善的大军已经抵达承德,声称要借道山海关出关,这不就是打劫么,山海关无论如何是不能开放的,如果开放肯定是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但是如若不借八旗很有可能从张家口直接突破长城再上演一次北京之战,这一次没有袁崇焕,也不可能有朝鲜援兵,京城危矣!
“怎么办,你们说怎么办!”崇祯冲着大臣们问道,这些人已经深知崇祯喜怒无常,一不小心撤职罢官是小,丢了小命才大。所以一个个面面相觑谁也不肯说话。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朝堂上仍然鸦雀无声,这帮文臣们既然很难给崇祯一个满意的答复,那么在没有确定皇帝会接受自己的建议之前,谁也不敢妄言。
对崇祯帝来说,有一个或许过于自私的办法,那就是放弃危在旦夕的北京乃至整个北方,让朝鲜和女真去拼个你死我活,凭借长江天险扼守江南,就好像当初南宋朝廷一样苟延喘也能维持个百十来年,其间大有可能出现一个岳飞一样的大英雄,直捣黄龙也说不定。可是这个念头在崇祯脑海里一晃而过,马上被他否定了,眼见北方即将大定,叛贼已经被压制在陕西甘肃一带,被剿灭似乎也是指日可待的事。就这样放弃大好河山自己一定会背留下千古骂名的。
崇祯皇帝脑袋一摇将这个想法从自己的脑子中清除出去,眼见着众大臣谁也不肯为自己分忧,心中心灰意冷之极。
“罢了,散朝吧。温体仁、李明睿、李邦华、吕大器你们几个留下。”被叫到名字的人无不心中一颤,...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