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34.net,夺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杨澜一行前往范县最佳的旅程乃是从京师往天津卫,然后沿着运河南下,到达东昌府的首府聊城,在聊城换了公文,印信之后,再继续沿运河南下,到达张秋镇之后,再乘船沿广济渠西行,前往范县。
在大明朝,要想从某地赶到某地,沿水路是最快的,轻松加快捷,比陆路快多了,也舒适得多,毕竟,要走陆路,只有两个选择,一是步行,步行的速度自然慢了许多,人也辛苦不少,除了步行之外,便是乘坐马车,大明朝的马车都是两个轮子,这轮子没有弹簧之类的,自然没有什么减震设备,再加上国库空虚,官道年久失修,一路上,坑坑洼洼无数,在这样的路上乘坐这样的马车,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为了舒适,或是为了快速赶到范县,杨澜都应该选择走水路,然而,他偏偏没有这样做。
一开始,他是沿着官道南下,到达保定,在继续南下,到了沧州之后,这才放弃了马车,踏上了一艘客船,这才开始沿运河南下。
这一路上,杨澜到没有什么,就算路途再是颠簸,他仍然谈笑风生,薇薇,张落,杨凌却吃了不少的苦头,他们可没有杨澜这样好的忍耐和控制力,不过,在杨澜说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等等陈词滥调之后,他们也只好闷着头忍受着路途的颠簸和艰辛了。
到了沧州,上了客船之后,三人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坐船走水路,比乘马车赶路,从舒适的角度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可比性,运河风浪又不大,所以,也不愁会有晕船的问题,就算是杨澜,上了船,走上水路之后,他也不想再去乘马车走陆路了。
杨澜为什么会选择那条艰辛的道路呢?
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所谓查探民情,看看大明朝地方上的具体情况,这只是顺带的事情,其实一开始,杨澜之所以决定先走一段陆路,是为了满足他的旅行癖。
在后世,作为杀手的他自然也是走南闯北,国内国外,天下各地,很多大城市都留有他的脚印,然而,每到一地,除了观察地形之外,他都窝在临时借住的房子里,所谓临时借助,是找一间暂时没有人的空房子住进去,他很少住酒店,住酒店很容易暴露身份,虽然,他擅长化妆易容,手中的那些护照也真得不能再真了,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很多杀手都是因为露出了一些蛛丝马迹,这才被人抓住。
住在空房子中就没有这样的顾虑,就算刺杀事件发生了,那些警察也不可能一间屋子一间屋子的搜捕,所以,这样做非常安全。
不过,为了尽量减少出错的机会,一般情况下,杨澜都会窝在那屋子里,哪儿也不去。
所以,他虽然到过不少的城市,然而,对那些城市他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便是一间普通的民居而已。
骨子里,杨澜是一个喜欢冒险和四处旅行的人,这也是他在年幼的时候便离家出走,混入那个马戏团的原因,也因此成为了一名杀手。
到了这个时代之后,他仍然喜欢旅行。
这里的天空是那么的蔚蓝,出城之后,便是一片绿色,很少有光秃秃的山坡和原野,跟后世完全不同,到了后世,除了极少数深山老林之外,你在任何地方,都会瞧见人类。
杨澜喜欢这个世界。
虽然,这个世界没有电脑,没有电视,连抽水马桶都没有,但是,对物质享受的欲望极少的他来说,这些都并不重要。
这个世界远比后世要安静,仅仅是这点,杨澜便分外喜欢。
张落,薇薇,杨凌三人自然不知道,就是因为杨澜想看一看北方沿途官道的风景,便让他们吃了这么大的苦头。
幸好,杨澜还想看看运河两岸的风景,这才让他们脱离了苦海。
运河内,南下北上的船只很多,时常便有挂着白帆的船只和客船交错而过,这些船只中,有运粮的漕船,有载人的客船,也有打鱼的乌篷小船……种类繁多,来来往往,甚是热闹。
两岸的风景一片翠绿,河堤两旁载满了树木,郁郁苍苍,间或可以瞧见一些田地,因为在运河两岸的原因,所以就算干旱,田地也不会缺水,故而,这里的 庄稼长得极好,和官道两旁荒芜的那些田地一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白天行船的时候,太阳光照射在水面上,波浪微微摇晃,漾起了层层金光,如丝如线,在水面上晃动不休,偶尔,有一条鱼儿跃出水面,跳跃在金光之中,鱼鳞反射着金光,晃眼得紧。
到了夜晚,在港湾或是码头泊船之后,四下里,细细的水波相拥的声音,以及草丛中夏虫欢快的鸣声,反倒是夜色显得更为安静。
月儿悬挂在空中,当云儿挡住它的时候,水面上便一片黑暗,唯有港湾附近的渔火闪耀,显得分外凄清,当月儿从云层后探出头后,水面上便漾起了一层银辉。
这运河两岸的景致如此之美,让杨澜更是深有感触。
有一天,战火必定会摧毁这片宁静,有一天,鲜血必定会染红这条河流,有一天,尸体甚至会让这河水断流……
如果可能的话,杨澜希望能够阻止这一切的发生。
虽然,他明白,只要有人类存在,这杀戮便不可避免,但是,虽然看透了人类的本质,他仍然无法选择放弃,仍然不可能什么都不做。
船行的速度果然很快,没有几日,客船便从沧州放到了聊城。
到了聊城之后,杨澜前往驿站安身,然而,因为聊城位于运河之上,乃是交通要冲之地,南来北往的许多官员都要在聊城打尖,因此,整个驿站人满为患。
杨澜,只是一个小小的七品芝麻官,虽然是今科状元,然而,他在士林中的名声却不好,嗯,让我们用一句话来形容吧,那就是臭名昭著!
东林党掌握了士林的话语权,在他们的鼓噪和宣扬下,就连江南的士子们都晓得杨澜是个利欲熏心的小人,以商贾之道治国,为了拍皇上的马屁,竟然赞成征收矿税,鼓动皇帝与民争利,乃是个十足十的小人。
有江南士子竟然鼓动所有的读书人,一起向万历帝上疏,希望皇帝剥夺杨澜状元的称号。
聊城位于南北交通要道,士林的风声穿得很快,杨澜的形象也就显得有些那个了,说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也许有点过分,至少,同样为官的那些家伙是不耻与他交流的,如果,他是作为翰林院编撰离京,或许,还是有人会和他迎来送往,交流一下感情,谈谈人生,谈谈理想,可惜,他是作为一个七品芝麻官离的京城,这个,众人自然要敬而远之了。
说实话,聊城的驿馆虽然人满为患,但是,腾出两间屋子来安排杨澜等人却也不困难,毕竟,杨澜一行只有四人,也没有几件行李。
但是,某个同样离京南下前往南直隶为官的大佬发话了,他让管家告诉驿馆的负责任,让他不许杨澜入住驿馆,管家说,老大人有洁癖,不和铜臭之人同居一地,所谓铜臭之人,便是指的杨澜。
对方是正二品的大员,南京六部的某个尚书,杨澜只是七品芝麻官,其间,该如何选择,其实并不困难。
所以,杨澜没能住入驿馆。
杨澜并没有发怒,也没有软语相求,他只是微笑着点点头,然后便带着薇薇等人离开了。
他行囊中带有不少银钱,不住驿馆,住客栈便是了。
杨澜非常清楚,要想创建一个新的天地,必定要将旧的东西全部摧毁,不然,就算他得到未来的天启帝朱由校的信任,在三十多岁便入阁当首辅大臣,在那些文官集团的制约之下,他还是无法变革这个社会。
&... -->>
杨澜一行前往范县最佳的旅程乃是从京师往天津卫,然后沿着运河南下,到达东昌府的首府聊城,在聊城换了公文,印信之后,再继续沿运河南下,到达张秋镇之后,再乘船沿广济渠西行,前往范县。
在大明朝,要想从某地赶到某地,沿水路是最快的,轻松加快捷,比陆路快多了,也舒适得多,毕竟,要走陆路,只有两个选择,一是步行,步行的速度自然慢了许多,人也辛苦不少,除了步行之外,便是乘坐马车,大明朝的马车都是两个轮子,这轮子没有弹簧之类的,自然没有什么减震设备,再加上国库空虚,官道年久失修,一路上,坑坑洼洼无数,在这样的路上乘坐这样的马车,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为了舒适,或是为了快速赶到范县,杨澜都应该选择走水路,然而,他偏偏没有这样做。
一开始,他是沿着官道南下,到达保定,在继续南下,到了沧州之后,这才放弃了马车,踏上了一艘客船,这才开始沿运河南下。
这一路上,杨澜到没有什么,就算路途再是颠簸,他仍然谈笑风生,薇薇,张落,杨凌却吃了不少的苦头,他们可没有杨澜这样好的忍耐和控制力,不过,在杨澜说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等等陈词滥调之后,他们也只好闷着头忍受着路途的颠簸和艰辛了。
到了沧州,上了客船之后,三人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坐船走水路,比乘马车赶路,从舒适的角度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可比性,运河风浪又不大,所以,也不愁会有晕船的问题,就算是杨澜,上了船,走上水路之后,他也不想再去乘马车走陆路了。
杨澜为什么会选择那条艰辛的道路呢?
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所谓查探民情,看看大明朝地方上的具体情况,这只是顺带的事情,其实一开始,杨澜之所以决定先走一段陆路,是为了满足他的旅行癖。
在后世,作为杀手的他自然也是走南闯北,国内国外,天下各地,很多大城市都留有他的脚印,然而,每到一地,除了观察地形之外,他都窝在临时借住的房子里,所谓临时借助,是找一间暂时没有人的空房子住进去,他很少住酒店,住酒店很容易暴露身份,虽然,他擅长化妆易容,手中的那些护照也真得不能再真了,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很多杀手都是因为露出了一些蛛丝马迹,这才被人抓住。
住在空房子中就没有这样的顾虑,就算刺杀事件发生了,那些警察也不可能一间屋子一间屋子的搜捕,所以,这样做非常安全。
不过,为了尽量减少出错的机会,一般情况下,杨澜都会窝在那屋子里,哪儿也不去。
所以,他虽然到过不少的城市,然而,对那些城市他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便是一间普通的民居而已。
骨子里,杨澜是一个喜欢冒险和四处旅行的人,这也是他在年幼的时候便离家出走,混入那个马戏团的原因,也因此成为了一名杀手。
到了这个时代之后,他仍然喜欢旅行。
这里的天空是那么的蔚蓝,出城之后,便是一片绿色,很少有光秃秃的山坡和原野,跟后世完全不同,到了后世,除了极少数深山老林之外,你在任何地方,都会瞧见人类。
杨澜喜欢这个世界。
虽然,这个世界没有电脑,没有电视,连抽水马桶都没有,但是,对物质享受的欲望极少的他来说,这些都并不重要。
这个世界远比后世要安静,仅仅是这点,杨澜便分外喜欢。
张落,薇薇,杨凌三人自然不知道,就是因为杨澜想看一看北方沿途官道的风景,便让他们吃了这么大的苦头。
幸好,杨澜还想看看运河两岸的风景,这才让他们脱离了苦海。
运河内,南下北上的船只很多,时常便有挂着白帆的船只和客船交错而过,这些船只中,有运粮的漕船,有载人的客船,也有打鱼的乌篷小船……种类繁多,来来往往,甚是热闹。
两岸的风景一片翠绿,河堤两旁载满了树木,郁郁苍苍,间或可以瞧见一些田地,因为在运河两岸的原因,所以就算干旱,田地也不会缺水,故而,这里的 庄稼长得极好,和官道两旁荒芜的那些田地一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白天行船的时候,太阳光照射在水面上,波浪微微摇晃,漾起了层层金光,如丝如线,在水面上晃动不休,偶尔,有一条鱼儿跃出水面,跳跃在金光之中,鱼鳞反射着金光,晃眼得紧。
到了夜晚,在港湾或是码头泊船之后,四下里,细细的水波相拥的声音,以及草丛中夏虫欢快的鸣声,反倒是夜色显得更为安静。
月儿悬挂在空中,当云儿挡住它的时候,水面上便一片黑暗,唯有港湾附近的渔火闪耀,显得分外凄清,当月儿从云层后探出头后,水面上便漾起了一层银辉。
这运河两岸的景致如此之美,让杨澜更是深有感触。
有一天,战火必定会摧毁这片宁静,有一天,鲜血必定会染红这条河流,有一天,尸体甚至会让这河水断流……
如果可能的话,杨澜希望能够阻止这一切的发生。
虽然,他明白,只要有人类存在,这杀戮便不可避免,但是,虽然看透了人类的本质,他仍然无法选择放弃,仍然不可能什么都不做。
船行的速度果然很快,没有几日,客船便从沧州放到了聊城。
到了聊城之后,杨澜前往驿站安身,然而,因为聊城位于运河之上,乃是交通要冲之地,南来北往的许多官员都要在聊城打尖,因此,整个驿站人满为患。
杨澜,只是一个小小的七品芝麻官,虽然是今科状元,然而,他在士林中的名声却不好,嗯,让我们用一句话来形容吧,那就是臭名昭著!
东林党掌握了士林的话语权,在他们的鼓噪和宣扬下,就连江南的士子们都晓得杨澜是个利欲熏心的小人,以商贾之道治国,为了拍皇上的马屁,竟然赞成征收矿税,鼓动皇帝与民争利,乃是个十足十的小人。
有江南士子竟然鼓动所有的读书人,一起向万历帝上疏,希望皇帝剥夺杨澜状元的称号。
聊城位于南北交通要道,士林的风声穿得很快,杨澜的形象也就显得有些那个了,说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也许有点过分,至少,同样为官的那些家伙是不耻与他交流的,如果,他是作为翰林院编撰离京,或许,还是有人会和他迎来送往,交流一下感情,谈谈人生,谈谈理想,可惜,他是作为一个七品芝麻官离的京城,这个,众人自然要敬而远之了。
说实话,聊城的驿馆虽然人满为患,但是,腾出两间屋子来安排杨澜等人却也不困难,毕竟,杨澜一行只有四人,也没有几件行李。
但是,某个同样离京南下前往南直隶为官的大佬发话了,他让管家告诉驿馆的负责任,让他不许杨澜入住驿馆,管家说,老大人有洁癖,不和铜臭之人同居一地,所谓铜臭之人,便是指的杨澜。
对方是正二品的大员,南京六部的某个尚书,杨澜只是七品芝麻官,其间,该如何选择,其实并不困难。
所以,杨澜没能住入驿馆。
杨澜并没有发怒,也没有软语相求,他只是微笑着点点头,然后便带着薇薇等人离开了。
他行囊中带有不少银钱,不住驿馆,住客栈便是了。
杨澜非常清楚,要想创建一个新的天地,必定要将旧的东西全部摧毁,不然,就算他得到未来的天启帝朱由校的信任,在三十多岁便入阁当首辅大臣,在那些文官集团的制约之下,他还是无法变革这个社会。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