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34.net,北宋生活顾问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张仲微道:“我有甚么能耐,自个儿清楚,单凭文章,决计取不了第三名,全是仰仗李太守,既受了他的恩,怎能拒收他送的丫头,不然岂不是不与人脸面?”
林依见他有主见,很是欣喜,心道,原来他虽老实,却还不笨,于是问道:“那你今后有何打算?”
张仲微见她关心,便讲了些科考为官的事体,大宋及第即命以官,因此走上仕途已是铁板钉钉的事,只等朝廷任命授官。他一面讲,一面寻思,该如何与林依提成亲一事,但思来想去,还是觉得派个媒人来讲才算郑重,于是直到两人分别,也没提及正题。
张家二房两名儿子同登科,震惊乡里,到了下午,来道贺的人来来往往,好不热闹。杨氏站在旧屋院门口瞧了一时,回去与张栋感叹:“好事都在别人家。”
张栋安慰她道:“那也不是别人,咱们嫡亲的侄儿呢。”
杨氏看了他一眼,道:“侄儿再亲,怎亲得过儿子?”
张栋没作声,朝窗前站了,听隔壁院落此起彼伏的道贺声,脸上不免显出羡慕神情。杨氏在他身旁,似是自言自语:“年近半百,膝下无子,老来没得依靠,不如过继个儿子来养老。”
在大宋,将近五十岁的人,实在称得上是老翁了,张栋明白,这过继的提议,实是有理,但他却不愿服老,心道,待得债务还清,进京谋项官职,再纳几个美妾……正想着,杨氏的话打断他思绪:“官人,我瞧仲微那孩子甚好,不如趁他在家,过继了来。”
张栋正想着纳妾,忽闻此语,就有些不高兴,道:“过继侄儿,哪有自己亲生的好。”
杨氏笑道:“仲微可是新晋进士及第,转眼就是个官,有个这样的儿子,你面上多有光彩。”说着又朝张栋耳边附了,低语几句,称过继与他自己生儿子,根本不相妨碍,待得入京,照样与他纳妾。
张栋犹豫道:“若过继后又有了亲儿,怎办?”
杨氏嗔道:“父老儿幼,就算有了幺儿,也少不得需要兄长扶持,不过是将来家产分去一半罢了——咱们如今一身的债,哪来的家产与别个惦记?”
张栋心动,琢磨一时,又辗转反侧想了一夜,第二日真去了二房新屋,将过继的事提了。张梁听后,倒是愿意的,一是觉得张仲微过继到大房,并不吃亏,二来还念及些兄弟情,于是就先口头应了。
但方氏得知此事,却坚决不允,她正想着迎娶林依进门呢,怎能眼睁睁瞧着她的丰厚陪嫁,抬到别人家去?于是便与张梁大吵一架,道:“若真心想过继,先前怎不见提起,如今见仲微有了出息,就惦记上了。”
张梁也猜到张栋想过继张仲微,一多半是瞧上了那进士身份,但嘴上仍替兄长辩护:“先前在孝中,怎好提过继的事,如今他们要进京,所以想先把过继的事办了。”
提起进京,方氏想起大房一家的债务尚未还清,被债主牵绊,这才迟迟未动身,她一想到林依的陪嫁,恐怕要拿去填补大房的亏空,更是肉疼起来,说甚么也不许张仲微过继。
张梁耐着性子劝她道:“仲微就算到了大房,也还是你亲生的儿,怕甚么?”
方氏吐露了真言,道:“林三娘的陪嫁……”
张梁打断她道:“伯临转眼就要出仕,还怕没得钱拿来养家?”
在方氏心里,儿子的钱与儿媳的钱,那是不一样的,于是不肯听,仍旧哭闹。
张梁不免疑惑,方氏当初嫁进来时,也算是知书达理一位小娘子,怎么几十年过去,浑然变作一名泼妇?
家族过继这种事,只要还有当家男人在,妇人就插不上嘴,张梁肯征求方氏意见,已是与了她脸面,如今见她给脸不要脸,就冷了下来,自去使人请张栋,来商议过继诸项事宜。
方氏眼瞧着过继一事成了定局,沮丧之余,又想着与张仲微多争些好处来,跑去与张栋道:“若大哥今后有了亲儿,家产也得分与仲微一半。”
张栋既作出过继决定,自然是舍得家产,于是将这条写进了过继文书里。
过继同成亲一样,儿女向来是没得话语权的,张家两房在堂上议得热闹,张仲微却被蒙在鼓里,直到事情商定,张梁唤他去磕头时,才晓得从今以后,自己换了个家。
他浑浑噩噩自堂屋出来,碰见张伯临,怔怔道:“哥哥,爹娘竟把我过继给了大伯家。”
张伯临也是一惊,但旋即镇定下来,拍着他肩膀劝慰道:“一样是姓张,甚么要紧,再说大伯膝下无儿,是该有人去侍奉,这也是孝道。”
 ... -->>
张仲微道:“我有甚么能耐,自个儿清楚,单凭文章,决计取不了第三名,全是仰仗李太守,既受了他的恩,怎能拒收他送的丫头,不然岂不是不与人脸面?”
林依见他有主见,很是欣喜,心道,原来他虽老实,却还不笨,于是问道:“那你今后有何打算?”
张仲微见她关心,便讲了些科考为官的事体,大宋及第即命以官,因此走上仕途已是铁板钉钉的事,只等朝廷任命授官。他一面讲,一面寻思,该如何与林依提成亲一事,但思来想去,还是觉得派个媒人来讲才算郑重,于是直到两人分别,也没提及正题。
张家二房两名儿子同登科,震惊乡里,到了下午,来道贺的人来来往往,好不热闹。杨氏站在旧屋院门口瞧了一时,回去与张栋感叹:“好事都在别人家。”
张栋安慰她道:“那也不是别人,咱们嫡亲的侄儿呢。”
杨氏看了他一眼,道:“侄儿再亲,怎亲得过儿子?”
张栋没作声,朝窗前站了,听隔壁院落此起彼伏的道贺声,脸上不免显出羡慕神情。杨氏在他身旁,似是自言自语:“年近半百,膝下无子,老来没得依靠,不如过继个儿子来养老。”
在大宋,将近五十岁的人,实在称得上是老翁了,张栋明白,这过继的提议,实是有理,但他却不愿服老,心道,待得债务还清,进京谋项官职,再纳几个美妾……正想着,杨氏的话打断他思绪:“官人,我瞧仲微那孩子甚好,不如趁他在家,过继了来。”
张栋正想着纳妾,忽闻此语,就有些不高兴,道:“过继侄儿,哪有自己亲生的好。”
杨氏笑道:“仲微可是新晋进士及第,转眼就是个官,有个这样的儿子,你面上多有光彩。”说着又朝张栋耳边附了,低语几句,称过继与他自己生儿子,根本不相妨碍,待得入京,照样与他纳妾。
张栋犹豫道:“若过继后又有了亲儿,怎办?”
杨氏嗔道:“父老儿幼,就算有了幺儿,也少不得需要兄长扶持,不过是将来家产分去一半罢了——咱们如今一身的债,哪来的家产与别个惦记?”
张栋心动,琢磨一时,又辗转反侧想了一夜,第二日真去了二房新屋,将过继的事提了。张梁听后,倒是愿意的,一是觉得张仲微过继到大房,并不吃亏,二来还念及些兄弟情,于是就先口头应了。
但方氏得知此事,却坚决不允,她正想着迎娶林依进门呢,怎能眼睁睁瞧着她的丰厚陪嫁,抬到别人家去?于是便与张梁大吵一架,道:“若真心想过继,先前怎不见提起,如今见仲微有了出息,就惦记上了。”
张梁也猜到张栋想过继张仲微,一多半是瞧上了那进士身份,但嘴上仍替兄长辩护:“先前在孝中,怎好提过继的事,如今他们要进京,所以想先把过继的事办了。”
提起进京,方氏想起大房一家的债务尚未还清,被债主牵绊,这才迟迟未动身,她一想到林依的陪嫁,恐怕要拿去填补大房的亏空,更是肉疼起来,说甚么也不许张仲微过继。
张梁耐着性子劝她道:“仲微就算到了大房,也还是你亲生的儿,怕甚么?”
方氏吐露了真言,道:“林三娘的陪嫁……”
张梁打断她道:“伯临转眼就要出仕,还怕没得钱拿来养家?”
在方氏心里,儿子的钱与儿媳的钱,那是不一样的,于是不肯听,仍旧哭闹。
张梁不免疑惑,方氏当初嫁进来时,也算是知书达理一位小娘子,怎么几十年过去,浑然变作一名泼妇?
家族过继这种事,只要还有当家男人在,妇人就插不上嘴,张梁肯征求方氏意见,已是与了她脸面,如今见她给脸不要脸,就冷了下来,自去使人请张栋,来商议过继诸项事宜。
方氏眼瞧着过继一事成了定局,沮丧之余,又想着与张仲微多争些好处来,跑去与张栋道:“若大哥今后有了亲儿,家产也得分与仲微一半。”
张栋既作出过继决定,自然是舍得家产,于是将这条写进了过继文书里。
过继同成亲一样,儿女向来是没得话语权的,张家两房在堂上议得热闹,张仲微却被蒙在鼓里,直到事情商定,张梁唤他去磕头时,才晓得从今以后,自己换了个家。
他浑浑噩噩自堂屋出来,碰见张伯临,怔怔道:“哥哥,爹娘竟把我过继给了大伯家。”
张伯临也是一惊,但旋即镇定下来,拍着他肩膀劝慰道:“一样是姓张,甚么要紧,再说大伯膝下无儿,是该有人去侍奉,这也是孝道。”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