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34.net,罪恶中突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叶明不停地投稿,又不停地接到退稿。
每寄出一份稿件,就好比寄出了一份希望,总幻想能被编辑看上,然而,等来的全部都是退稿。这一过程,好比不断地点燃希望,又不断的扑灭希望,让人心里总不免跌宕起伏。
有一段时间,他写得很多,但退稿的周期很长;当接到退稿后,他已经又寄出了一批稿子,因此,希望总是多于失望。也因此,只要在写,只要不停地写东西,他就觉得自己过得非常充实,觉得生活有意义,未来有奔头。
两年后,在阳安县文化馆举办的笔会上,《沱江文艺》和《青年作家》的编辑,终于看上了叶明的两个短篇小说。
文化馆的刘老师说:“根据我和编辑交换意见的情况,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编辑带走的稿子,发表的可能性很大。”
当然,这个意外究竟怎么个意外法,谁也说不准。一般来说,在公开刊物上发表一篇作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能要经过几道审查关口,起码要经过编委会敲定。不少稿子到了编辑部,通知作者改来改去,最终也没有发表出来。不过,编辑带走的稿子并不多,一共就几篇——这是从上百份稿子里选出来的,说明叶明的稿子有一定质量,也说明发表的希望很大。总之,这是一件鼓舞人心的事。
等待是一件令人感到痛苦的事。叶明第一次品尝到等待的滋味。无论做什么,都会心不在焉,都会想到那两篇被编辑带走的稿件。
两篇稿子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但是能够鼓舞人,提升人的自信,激发人的斗志。
等待中,叶明突然感到很疲惫。当不能静下来写东西时,他就有这种感觉。不过,这也有个好处,那就是他可以反省自己写过的东西,分析结构上有没有问题,哪些地方写得不好等等。
几个月后,叶明已经把两篇被编辑带走的稿子不当回事时,他的两篇稿子都发表了。《沱江文艺》和《青年作家》先后寄来了用稿通知书。当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东西印成了铅字,叶明兴奋了好一阵,也得意了一阵。
也就在这个时期,首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在阳安横空出世。小小的县文化馆,也因此同时接待过“八一”和“北影”两个电影制片厂的摄制组。从此以后,阳安县文化馆的业余创作队伍越来越庞大,业余作者创作的热情也越来越高,甚至出现了作者用背篓背稿件到文化馆找老师看的壮观景象。文学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那么崇高和神圣,而“茅盾文学奖”在阳安的出现,激起了人们对文学更加狂热的追求。人们似乎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前途。
梦想和无知使人狂热。有的人为了写作丢掉了工作,有的人甚至弄得妻离子散;看见自己熟悉的人居然能够获得茅盾文学奖,似乎人人心里都不服气,似乎觉得拿茅盾文学奖是个非常简单容易的事,于是大家都拼命的创作。有的人写的稿子,多得来只能用背篼背。文化馆的创作活动本来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活动,可后来,这个活动也变了味:狂热使人们越来越偏激,似乎总觉得别人写的东西不如自己的好,对别人的文章也就失去了兴趣和热情;人们久久地沉浸在“茅盾文学奖”的刺激中,一个个疯疯癫癫,大谈文学、人生和社会,大谈获奖作品的不足之处,个个俨然是未来的大文豪,仿佛惟有如此才能抬高自己的身价;这正好吻合了巴尔扎克的一句名言:“拿破仑的丰功伟绩,成了当今青年的致命伤……”轻浮和狂傲,吞噬了一个个幼稚的心灵。
这一段时间叶明也写得很多,可没有发表一个字。有时候他可以一口气写出上万字,但仅仅是写出来,就再也不去管它了。他讨厌抄写稿件,讨厌修改稿件,讨厌一切又慢又机械的劳动。他的头脑热得来无法静心去完善自己的作品。
激情和幻想,使人的胆子越来越大。叶明也如此,他考虑过离开单位专门写作,制定过长篇小说的写作计划。(未完待续)
叶明不停地投稿,又不停地接到退稿。
每寄出一份稿件,就好比寄出了一份希望,总幻想能被编辑看上,然而,等来的全部都是退稿。这一过程,好比不断地点燃希望,又不断的扑灭希望,让人心里总不免跌宕起伏。
有一段时间,他写得很多,但退稿的周期很长;当接到退稿后,他已经又寄出了一批稿子,因此,希望总是多于失望。也因此,只要在写,只要不停地写东西,他就觉得自己过得非常充实,觉得生活有意义,未来有奔头。
两年后,在阳安县文化馆举办的笔会上,《沱江文艺》和《青年作家》的编辑,终于看上了叶明的两个短篇小说。
文化馆的刘老师说:“根据我和编辑交换意见的情况,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编辑带走的稿子,发表的可能性很大。”
当然,这个意外究竟怎么个意外法,谁也说不准。一般来说,在公开刊物上发表一篇作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能要经过几道审查关口,起码要经过编委会敲定。不少稿子到了编辑部,通知作者改来改去,最终也没有发表出来。不过,编辑带走的稿子并不多,一共就几篇——这是从上百份稿子里选出来的,说明叶明的稿子有一定质量,也说明发表的希望很大。总之,这是一件鼓舞人心的事。
等待是一件令人感到痛苦的事。叶明第一次品尝到等待的滋味。无论做什么,都会心不在焉,都会想到那两篇被编辑带走的稿件。
两篇稿子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但是能够鼓舞人,提升人的自信,激发人的斗志。
等待中,叶明突然感到很疲惫。当不能静下来写东西时,他就有这种感觉。不过,这也有个好处,那就是他可以反省自己写过的东西,分析结构上有没有问题,哪些地方写得不好等等。
几个月后,叶明已经把两篇被编辑带走的稿子不当回事时,他的两篇稿子都发表了。《沱江文艺》和《青年作家》先后寄来了用稿通知书。当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东西印成了铅字,叶明兴奋了好一阵,也得意了一阵。
也就在这个时期,首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在阳安横空出世。小小的县文化馆,也因此同时接待过“八一”和“北影”两个电影制片厂的摄制组。从此以后,阳安县文化馆的业余创作队伍越来越庞大,业余作者创作的热情也越来越高,甚至出现了作者用背篓背稿件到文化馆找老师看的壮观景象。文学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那么崇高和神圣,而“茅盾文学奖”在阳安的出现,激起了人们对文学更加狂热的追求。人们似乎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前途。
梦想和无知使人狂热。有的人为了写作丢掉了工作,有的人甚至弄得妻离子散;看见自己熟悉的人居然能够获得茅盾文学奖,似乎人人心里都不服气,似乎觉得拿茅盾文学奖是个非常简单容易的事,于是大家都拼命的创作。有的人写的稿子,多得来只能用背篼背。文化馆的创作活动本来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活动,可后来,这个活动也变了味:狂热使人们越来越偏激,似乎总觉得别人写的东西不如自己的好,对别人的文章也就失去了兴趣和热情;人们久久地沉浸在“茅盾文学奖”的刺激中,一个个疯疯癫癫,大谈文学、人生和社会,大谈获奖作品的不足之处,个个俨然是未来的大文豪,仿佛惟有如此才能抬高自己的身价;这正好吻合了巴尔扎克的一句名言:“拿破仑的丰功伟绩,成了当今青年的致命伤……”轻浮和狂傲,吞噬了一个个幼稚的心灵。
这一段时间叶明也写得很多,可没有发表一个字。有时候他可以一口气写出上万字,但仅仅是写出来,就再也不去管它了。他讨厌抄写稿件,讨厌修改稿件,讨厌一切又慢又机械的劳动。他的头脑热得来无法静心去完善自己的作品。
激情和幻想,使人的胆子越来越大。叶明也如此,他考虑过离开单位专门写作,制定过长篇小说的写作计划。(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