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34.net,大唐键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李亨其实有些中气不足,但还是努力高呼:“韦驮天何在?速来护驾。”
李汲暗叹一声,却也不敢延挨,急忙迈步上前,并不施礼,只是将手中“金杵”望空一扬,口称:“奉佛旨,特来卫护唐朝天子、凡间圣人,助他平灭妖氛,安定社稷江山!”心里话说,这都谁编的词儿啊,好羞耻……
李亨道:“有劳天王驾前引路。”
于是李汲在中,马燧、秦寰左右伴随,率先而行,领着皇帝、皇后的辇驾,还有后面一大群腿着走的皇子、皇孙,绕过紫宸殿,出了紫宸门,直往中朝宣政殿而来。
宣政殿前,百官罗列,满目朱紫。李汲来到百官面前止步,将金杵朝地上一顿,高呼道:“皇帝驾到,臣属恭迎!”
他心中暗道,貌似自从李亨返回长安城之后,便借口身体不适,停了岁节的大朝,往日即便聚集百僚,也不过政事堂和几个重要部门的数十人而已,如今看眼前却不下三五百人。是不是因此使得殿前侍卫日益懈怠,遂至找不出一个嗓门足够大的人来喊话啊,所以李亨才特意点自己的将?
这般“量才录用”,皇帝你还真是“贤明”啊……我呸!
他喊完之后,百官便即山呼拜舞,李汲等人自然赶紧避过一旁,把身后的李亨、张皇后给亮出来。接下去,就该是“领导”致辞了,李汲也懒得去听,只是游目四顾,在百官之中,逐一搜寻熟悉的面孔。
据说有少数官员或者反感皇帝佞佛,或者不赞成在上三殿玩儿COSPLAY,百般劝谏不从后,干脆称病,不肯来朝……不知道都有谁了?一个个望过去,宰相们倒都在,也包括了那个不肯党附李辅国的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崇文馆大学士萧华。
宰相之后是各部尚书、侍郎,就中独少兵部尚书——因为李辅国就跟随在李亨身边,而没往朝臣堆里凑,这老阉对于自身的定位还是很准确的。
六部尚书和实权侍郎,往往会受诏而入大内,出出进进的,李汲多半混了个脸熟,但他唯独对其中一人多瞧了两眼——那正是曾经在明凤门前呵斥过自己和刘希暹的户部侍郎兼御史中丞,领度支、铸钱、盐铁等使,相当于财政大臣的刘晏刘士安。
再往后,人头太杂,也看不清楚,但李汲找来找去,不见某人身影——崔贻孙哪儿去了?
崔祐甫字贻孙,乃是铁杆的皇太子党,目前担任中书舍人之职,理论上不至于站得太靠后……李适曾云,这位崔先生嫉恶如仇,性情耿介;崔光远也说过,他那族弟太过刚直,很难进入政事堂——估计是告病了吧。
李亨说了几句话后,便与皇后一起退入宣政偏殿,除去礼服,换穿了常服,再出来与百官相见。既然是COSPLAY盛会嘛,当然不能搞得跟大朝会甚至于祭祀典礼那么庄重,就这么一会的功夫,殿内、殿外,好几拨和尚都已经开始放焰口了,诸多袅袅婷婷的“菩萨”也鱼贯而出,杂入群臣之间。
很明显,不少朝臣虽有心理准备,却依旧满脸的尴尬。
皇帝、皇后出来,与臣子同乐,一起观看焰口,聆听诵佛。李汲等人只是站在殿侧,就真跟泥塑木偶一般,不敢随意走动,只能冷眼旁观。
瞧了一会儿,正敢无趣,忽听身后传来一个女声:“韦驮天,你这金杵却执错了。”
李汲闻声回首,旋即领着马燧、秦寰一起躬身施礼:“见过宁国公主。”
宁国公主就是曾经远嫁回纥的那一位,事实上也只有李汲见过其面,马燧、秦寰不过在旁学样,同声附和罢了。但宁国公主并非孤身一人前来,她身旁还并立着一位贵妇——只见宁国公主指着李汲,向那贵妇介绍道:“这便是我常与你说起的长源先生之弟李长卫了。”
那贵妇上下打量李汲,微微而笑:“原来是陇右御蕃的李二郎,久仰大名了。”随即自报家门:“我是和政。”
李汲闻言吃了一惊,急忙再次躬身:“见过和政公主。”其实心里却说,那你不是宁国公主的妹子吗?怎么瞧上去那么显老啊……我还当是皇帝的哪位嫔妃呢。
和政公主应该比宁国公主小几岁,最多三十出头,然而虽饰浓妆,却难掩憔悴之色和眼角皱纹,且身材也相对矮胖些,不如宁国公主窈窕,乍一看得有四十好几啊。
李适曾经提起过,和政公主虽然与宁国公主并非一母所生,关系却很亲密,当日逃离长安之时,和政公主竟然抛下自己三个亲生儿子,并夺走夫君柳潭之马,去救护宁国公主。李适还曾赞叹道:“孤这位皇姑精明强干,有男儿之志,可比国初的平阳公主……”可是李汲如今瞧着,外貌很柔弱的一名贵妇嘛,不但没有宁国公主水灵,抑且精神有些萎靡。
难道是夫妇生活不和睦所致?或者产后抑郁?倒是忘记问了,她那仨儿子找回来没有……
正在愣神,只听宁国公主重复了一遍最初的话语:“韦驮天,你这金杵却执错了。”
“末吏本不信佛,还要向公主请教。”
宁国公主笑道:“各方僧寺,往往造韦驮天之像以镇山门,而其金杵的执法却不尽相同。若立杵于肩,示其寺大也,可留云游之僧;若横杵当胸,示其寺中也,只斋僧一日;若柱杵于地,示其寺小也,不斋不留。”伸手朝侧面一指:“则请问韦驮天,以为此寺是大是小啊?”
李汲随口答道:“若以大明宫而论,好大佛寺;若只这‘宣政寺’么,也不见得有多大。”
和政公主闻言,当即面色一沉:“李汲不得妄言,须知祸从口出!”
宁国公主急忙打圆场:“是我之失也,不怪长卫。”随即转移话题,问李汲:“长卫可婚娶了不成?”
李汲心说怎么是个人就要问一遍啊……“未曾。”
“须否我与绍介?”说着话瞥一眼和政公主:“河东柳氏如何?”
李汲才要拒绝,和政公主却笑笑说:“若得李二郎为妹夫,是柳氏的福气,奈何……”眼神斜斜一转:“阿姊啊,有那个宝贝侄儿在,怕是二郎最终要娶的是崔氏之... -->>
李亨其实有些中气不足,但还是努力高呼:“韦驮天何在?速来护驾。”
李汲暗叹一声,却也不敢延挨,急忙迈步上前,并不施礼,只是将手中“金杵”望空一扬,口称:“奉佛旨,特来卫护唐朝天子、凡间圣人,助他平灭妖氛,安定社稷江山!”心里话说,这都谁编的词儿啊,好羞耻……
李亨道:“有劳天王驾前引路。”
于是李汲在中,马燧、秦寰左右伴随,率先而行,领着皇帝、皇后的辇驾,还有后面一大群腿着走的皇子、皇孙,绕过紫宸殿,出了紫宸门,直往中朝宣政殿而来。
宣政殿前,百官罗列,满目朱紫。李汲来到百官面前止步,将金杵朝地上一顿,高呼道:“皇帝驾到,臣属恭迎!”
他心中暗道,貌似自从李亨返回长安城之后,便借口身体不适,停了岁节的大朝,往日即便聚集百僚,也不过政事堂和几个重要部门的数十人而已,如今看眼前却不下三五百人。是不是因此使得殿前侍卫日益懈怠,遂至找不出一个嗓门足够大的人来喊话啊,所以李亨才特意点自己的将?
这般“量才录用”,皇帝你还真是“贤明”啊……我呸!
他喊完之后,百官便即山呼拜舞,李汲等人自然赶紧避过一旁,把身后的李亨、张皇后给亮出来。接下去,就该是“领导”致辞了,李汲也懒得去听,只是游目四顾,在百官之中,逐一搜寻熟悉的面孔。
据说有少数官员或者反感皇帝佞佛,或者不赞成在上三殿玩儿COSPLAY,百般劝谏不从后,干脆称病,不肯来朝……不知道都有谁了?一个个望过去,宰相们倒都在,也包括了那个不肯党附李辅国的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崇文馆大学士萧华。
宰相之后是各部尚书、侍郎,就中独少兵部尚书——因为李辅国就跟随在李亨身边,而没往朝臣堆里凑,这老阉对于自身的定位还是很准确的。
六部尚书和实权侍郎,往往会受诏而入大内,出出进进的,李汲多半混了个脸熟,但他唯独对其中一人多瞧了两眼——那正是曾经在明凤门前呵斥过自己和刘希暹的户部侍郎兼御史中丞,领度支、铸钱、盐铁等使,相当于财政大臣的刘晏刘士安。
再往后,人头太杂,也看不清楚,但李汲找来找去,不见某人身影——崔贻孙哪儿去了?
崔祐甫字贻孙,乃是铁杆的皇太子党,目前担任中书舍人之职,理论上不至于站得太靠后……李适曾云,这位崔先生嫉恶如仇,性情耿介;崔光远也说过,他那族弟太过刚直,很难进入政事堂——估计是告病了吧。
李亨说了几句话后,便与皇后一起退入宣政偏殿,除去礼服,换穿了常服,再出来与百官相见。既然是COSPLAY盛会嘛,当然不能搞得跟大朝会甚至于祭祀典礼那么庄重,就这么一会的功夫,殿内、殿外,好几拨和尚都已经开始放焰口了,诸多袅袅婷婷的“菩萨”也鱼贯而出,杂入群臣之间。
很明显,不少朝臣虽有心理准备,却依旧满脸的尴尬。
皇帝、皇后出来,与臣子同乐,一起观看焰口,聆听诵佛。李汲等人只是站在殿侧,就真跟泥塑木偶一般,不敢随意走动,只能冷眼旁观。
瞧了一会儿,正敢无趣,忽听身后传来一个女声:“韦驮天,你这金杵却执错了。”
李汲闻声回首,旋即领着马燧、秦寰一起躬身施礼:“见过宁国公主。”
宁国公主就是曾经远嫁回纥的那一位,事实上也只有李汲见过其面,马燧、秦寰不过在旁学样,同声附和罢了。但宁国公主并非孤身一人前来,她身旁还并立着一位贵妇——只见宁国公主指着李汲,向那贵妇介绍道:“这便是我常与你说起的长源先生之弟李长卫了。”
那贵妇上下打量李汲,微微而笑:“原来是陇右御蕃的李二郎,久仰大名了。”随即自报家门:“我是和政。”
李汲闻言吃了一惊,急忙再次躬身:“见过和政公主。”其实心里却说,那你不是宁国公主的妹子吗?怎么瞧上去那么显老啊……我还当是皇帝的哪位嫔妃呢。
和政公主应该比宁国公主小几岁,最多三十出头,然而虽饰浓妆,却难掩憔悴之色和眼角皱纹,且身材也相对矮胖些,不如宁国公主窈窕,乍一看得有四十好几啊。
李适曾经提起过,和政公主虽然与宁国公主并非一母所生,关系却很亲密,当日逃离长安之时,和政公主竟然抛下自己三个亲生儿子,并夺走夫君柳潭之马,去救护宁国公主。李适还曾赞叹道:“孤这位皇姑精明强干,有男儿之志,可比国初的平阳公主……”可是李汲如今瞧着,外貌很柔弱的一名贵妇嘛,不但没有宁国公主水灵,抑且精神有些萎靡。
难道是夫妇生活不和睦所致?或者产后抑郁?倒是忘记问了,她那仨儿子找回来没有……
正在愣神,只听宁国公主重复了一遍最初的话语:“韦驮天,你这金杵却执错了。”
“末吏本不信佛,还要向公主请教。”
宁国公主笑道:“各方僧寺,往往造韦驮天之像以镇山门,而其金杵的执法却不尽相同。若立杵于肩,示其寺大也,可留云游之僧;若横杵当胸,示其寺中也,只斋僧一日;若柱杵于地,示其寺小也,不斋不留。”伸手朝侧面一指:“则请问韦驮天,以为此寺是大是小啊?”
李汲随口答道:“若以大明宫而论,好大佛寺;若只这‘宣政寺’么,也不见得有多大。”
和政公主闻言,当即面色一沉:“李汲不得妄言,须知祸从口出!”
宁国公主急忙打圆场:“是我之失也,不怪长卫。”随即转移话题,问李汲:“长卫可婚娶了不成?”
李汲心说怎么是个人就要问一遍啊……“未曾。”
“须否我与绍介?”说着话瞥一眼和政公主:“河东柳氏如何?”
李汲才要拒绝,和政公主却笑笑说:“若得李二郎为妹夫,是柳氏的福气,奈何……”眼神斜斜一转:“阿姊啊,有那个宝贝侄儿在,怕是二郎最终要娶的是崔氏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