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biquge34.net,伐清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因为这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就是东林点将录上大名鼎鼎的天猛星、霹雳火惠世扬!万历、泰昌二位皇帝相继死亡后,惠世扬只身入大内,与太监王安确定了抢夺当时还是太子的天启皇帝的行动,为东林党赢得了拥立之功,没有惠世扬和王安的密谋,就没有天启年的东林定策之功。
在魏忠贤与王安的权利斗争中,东林党坚决地站在王安一边,拒绝了魏忠贤送来的求和信,直到王安失败身亡后,东林依旧要替王安报仇,和魏忠贤争斗到底。在东林点将录上,惠世扬和杨涟、左光斗、周朝瑞、袁化中同为东林五虎将,他排名仅次于前两者,位于第三,还在周朝瑞和袁化中之上。
魏忠贤和东林的争斗决出胜负后,杨涟、左光斗死了,周朝瑞、袁化中也毫无悬念的跟着一起死了,但大家惊奇地发现惠世扬居然活得好好的。崇祯朝整魏党时虽然没有波及到惠世扬,但大家也明白此公必定和魏忠贤有了什么秘密交易,因此他也不受大伙儿待见,只是资格摆在那里,也没有人太让这位东林前辈难堪。惠世扬倒也识趣,知道自己的仕途没有什么光明可言了,不久就以老朽不堪为理由向崇祯请辞退休。
一晃到了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的军队进了北京城,在京官们哭喊着去哀求留用时,突然发现惠世扬正得意洋洋地站在李自成身边,这位万历进士、天启皇帝的定策元勋、大明的四朝元老居然投了闯,摇身一变成了大顺的开国元勋。
大家还来不及羡慕几天,闯王兵败一片石,退出了北京,大清睿亲王领着八旗子弟杀气腾腾的开进北京时,跟在多尔衮身后的不是惠世扬又是何人?眼看这大明的四朝元老,明顺的两国元勋,一转眼就要升级为三国元勋了。
不过多尔衮虽然和李自成一样对惠世扬客客气气的,但把他一养多少年,就是没给任何官做。惠世扬对此自然是怒不可遏,想当年威震朝野的时候,钱谦益给他提鞋都不配,哪怕是逼死先皇的李自成,都要客客气气地叫上一声老宗室,把右丞相的位置双手奉上,现在这帮鞑子居然敢不奉承他这位老宗师。
三国元勋没做成,再次黯然返回陕西后,惠世扬咽不下这口气就拉杆子造反,不过惠大元勋文章固然是做得极好,这仗实在打得不怎么样,被甘陕绿营轻而易举地打败;军队溃败后惠世扬就隐姓埋名,一直东躲西藏到今天。
和袁宗第见礼后,惠世扬感慨道:“当日皇上弃燕返秦,老朽不幸被鞑子所执,按说就该死了,可当时心里抱定了一丝希望,就是要亲眼目睹官兵重返燕赵之地,所以才忍辱偷生;后来老夫趁鞑虏麻痹,逃出燕京返回家乡,想举义旗为皇上收复三秦,不幸也失败了……之所以还是不肯死,实在是一天看不到鞑子被赶出关外,一天就没法瞑目啊。”
惠世扬口中的皇上当然指的是李自成,其实到底最后是大明还是大顺复兴,对惠世扬来说都没有太大的分别。作为大明的四朝元老,定策元勋,马吉翔、杨定、陈佐才之流的不用说,连文安之见了他都只有磕头的份;而同样身为大顺的右相,开国元勋,闯营的人也不会有人对他无礼。只有这个鞑清实在可恶,居然只是好吃好喝地养着惠世扬,而悭吝于给他显赫的官位,逼得惠世扬不得不造它的反,现在已经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
虽然两国元勋对明顺之争很看得开,甚至在内心持无所谓的态度,但和惠世扬同来的那个人就完全不同了,这个被袁宗第称为“尚书”的人,是大顺的铁杆,坚决不肯向清廷或是永历朝廷投降。这次之所以拉着惠世扬来四川,也是因为他听信了一道传闻,在和李来亨等三人并肩来万县的路上,又收到了川西的信件,得知蒙正发他们打算挑衅闯营。
“蒙正发是隆武的举人,那其实就和秀才一样!朱之瑜好像也就是是个秀才吧?连隆武的举人都没拿到过。”这个人冷笑了一声,不屑一顾地说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两个秀才我一根小手指也碾得碎;陈佐才不过是个云南的缙绅,他识趣就老老实实站在边上看着,不识趣我就一起收拾了,有我在四川,倒要看看谁能说得了大顺的坏话!”
“船山的王夫之,江南的黄宗羲……”刘体纯马上又报出两个名字。
“我是正牌进士,一省的学政,举人那是我点出来的!”说话的人一脸的骄傲:“王、黄两个举人算得了什么?就是两百个又算得了什么?”
> 因为这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就是东林点将录上大名鼎鼎的天猛星、霹雳火惠世扬!万历、泰昌二位皇帝相继死亡后,惠世扬只身入大内,与太监王安确定了抢夺当时还是太子的天启皇帝的行动,为东林党赢得了拥立之功,没有惠世扬和王安的密谋,就没有天启年的东林定策之功。
在魏忠贤与王安的权利斗争中,东林党坚决地站在王安一边,拒绝了魏忠贤送来的求和信,直到王安失败身亡后,东林依旧要替王安报仇,和魏忠贤争斗到底。在东林点将录上,惠世扬和杨涟、左光斗、周朝瑞、袁化中同为东林五虎将,他排名仅次于前两者,位于第三,还在周朝瑞和袁化中之上。
魏忠贤和东林的争斗决出胜负后,杨涟、左光斗死了,周朝瑞、袁化中也毫无悬念的跟着一起死了,但大家惊奇地发现惠世扬居然活得好好的。崇祯朝整魏党时虽然没有波及到惠世扬,但大家也明白此公必定和魏忠贤有了什么秘密交易,因此他也不受大伙儿待见,只是资格摆在那里,也没有人太让这位东林前辈难堪。惠世扬倒也识趣,知道自己的仕途没有什么光明可言了,不久就以老朽不堪为理由向崇祯请辞退休。
一晃到了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的军队进了北京城,在京官们哭喊着去哀求留用时,突然发现惠世扬正得意洋洋地站在李自成身边,这位万历进士、天启皇帝的定策元勋、大明的四朝元老居然投了闯,摇身一变成了大顺的开国元勋。
大家还来不及羡慕几天,闯王兵败一片石,退出了北京,大清睿亲王领着八旗子弟杀气腾腾的开进北京时,跟在多尔衮身后的不是惠世扬又是何人?眼看这大明的四朝元老,明顺的两国元勋,一转眼就要升级为三国元勋了。
不过多尔衮虽然和李自成一样对惠世扬客客气气的,但把他一养多少年,就是没给任何官做。惠世扬对此自然是怒不可遏,想当年威震朝野的时候,钱谦益给他提鞋都不配,哪怕是逼死先皇的李自成,都要客客气气地叫上一声老宗室,把右丞相的位置双手奉上,现在这帮鞑子居然敢不奉承他这位老宗师。
三国元勋没做成,再次黯然返回陕西后,惠世扬咽不下这口气就拉杆子造反,不过惠大元勋文章固然是做得极好,这仗实在打得不怎么样,被甘陕绿营轻而易举地打败;军队溃败后惠世扬就隐姓埋名,一直东躲西藏到今天。
和袁宗第见礼后,惠世扬感慨道:“当日皇上弃燕返秦,老朽不幸被鞑子所执,按说就该死了,可当时心里抱定了一丝希望,就是要亲眼目睹官兵重返燕赵之地,所以才忍辱偷生;后来老夫趁鞑虏麻痹,逃出燕京返回家乡,想举义旗为皇上收复三秦,不幸也失败了……之所以还是不肯死,实在是一天看不到鞑子被赶出关外,一天就没法瞑目啊。”
惠世扬口中的皇上当然指的是李自成,其实到底最后是大明还是大顺复兴,对惠世扬来说都没有太大的分别。作为大明的四朝元老,定策元勋,马吉翔、杨定、陈佐才之流的不用说,连文安之见了他都只有磕头的份;而同样身为大顺的右相,开国元勋,闯营的人也不会有人对他无礼。只有这个鞑清实在可恶,居然只是好吃好喝地养着惠世扬,而悭吝于给他显赫的官位,逼得惠世扬不得不造它的反,现在已经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
虽然两国元勋对明顺之争很看得开,甚至在内心持无所谓的态度,但和惠世扬同来的那个人就完全不同了,这个被袁宗第称为“尚书”的人,是大顺的铁杆,坚决不肯向清廷或是永历朝廷投降。这次之所以拉着惠世扬来四川,也是因为他听信了一道传闻,在和李来亨等三人并肩来万县的路上,又收到了川西的信件,得知蒙正发他们打算挑衅闯营。
“蒙正发是隆武的举人,那其实就和秀才一样!朱之瑜好像也就是是个秀才吧?连隆武的举人都没拿到过。”这个人冷笑了一声,不屑一顾地说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两个秀才我一根小手指也碾得碎;陈佐才不过是个云南的缙绅,他识趣就老老实实站在边上看着,不识趣我就一起收拾了,有我在四川,倒要看看谁能说得了大顺的坏话!”
“船山的王夫之,江南的黄宗羲……”刘体纯马上又报出两个名字。
“我是正牌进士,一省的学政,举人那是我点出来的!”说话的人一脸的骄傲:“王、黄两个举人算得了什么?就是两百个又算得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