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biquge34.net,发个微信去地府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趟不知奔向何处的列车,载着一群昏睡漠然的人。没人知道什么时候到站,大家甚至不知道要去哪,他们几乎无法分辨哪个是自己的身体了。然而还有希望,那个婴孩醒了!尽管他暂时只能用手势表达自己想要的未来,但他只要不放弃,甚至放声嚎哭,必可唤醒更多沉睡的人……
我未必能唤醒周围的人,我只是挣扎着不让自己沉睡;我没能力推翻一堵墙,但我不会给这堵墙增加哪怕一块砖;我注定改变不了权势,我只是抗争着不让权势改变我;我可能一辈子看不到未来,但我永远铭记着自己的信仰和方向。每个人灵魂深处都有颗种子,有人选择弃置,有人会给它创造成长的土壤。
商鞅制民五法:1.以弱去强,以奸驭良,实行流氓政治,小人政治。2.壹教:思想统治。3.剥夺个人资产,造成一个无恒心的社会。4.辱民,贫民,弱民:利于统治。5.杀力:发动战争,外杀强敌,内杀强民。所以商鞅其实是死在自己的五法上面。
民营企业家,无论和不和权贵官家捆绑,其实都是一只容易被剥光的肥鹅。唯一的区别就是肥鹅假如主动一些,那还能多少避免牢狱之灾。枪打出头鸟,只要做大做强做出品牌了,就是大抵相同的命运。国企是亲生的,国企中的僵尸企业是太上皇,外企是有便宜就上的隔壁老王,民企是拖油瓶,没了最好。
1842年12月23日,一个华夏人在羊城写信给他在马萨诸塞州的朋友库欣(J.P.Cushing)说,如果不是年纪太大,经不起飘扬过海的折腾,他实在十分想移居美利坚。同一天,他在写给另一位美利坚朋友罗伯特?福布斯(RobertForbes)的信中也表示:“如果我现在是青年,我将认真地考虑乘船往美利坚,在你附近的某处定居。”
这个写信的人非同一般——他是华夏首富,甚至被美利坚《华尔街日报》视为世界首富;他是19世纪国际知名度最高的华夏人。这个人就是伍秉鉴(1769—1843)。其资产,1834年估计为2600万银元,相当于银子1872万两。这个数字,将近当年华夏政府财政收入的一半。而2008年福布斯财富排行榜中华夏大陆第一富豪刘永行,总资产估计是204亿元,不到逾6万亿的年度国家财政收入的0.4%,由此可知当年伍秉鉴财富之巨。
晚清首富伍秉鉴为何想移居美利坚?要知道,1842年的美利坚绝非今日之世界霸主,在当时华夏人的观念中,美利坚根本不是值得向往的乐土,移民是远走异乡,天涯漂泊,绝不像如今,视之为理想的选择,以之为荣。
伍秉鉴是十三行商人,其财富主要来自对外贸易。对外贸易容易发财,但经营的风险也不小。研究显示,十三行商人不断变换,洋行平均寿命不到10年。从1760—1843年的84年中,先后共有47家洋行开张营业,而在1771—1839年间停业、倒闭的则有37家,平均不到两年即有一家关门。许多行商,因为积欠官方税银或外国商人债务而倒闭,破产、抄家、下狱、充军司空见惯。十三行商人中真正成功的,其实只有两家,一家是潘氏的同文行(后改同孚行),一家就是伍氏的怡和行。怡和行的创始人伍国莹曾是同文行的账房,早期经营也不顺利,不过后来终于发展壮大,在伍秉鉴的经营下达到巅峰,成为行商之首。
伍秉鉴经营的成功,显示他是一个商业奇才,远超同时代的国人。现有的一些材料,如美哈佛大学贝克尔图书馆等处收藏的伍秉鉴与美、印等国朋友的商业信函显示,伍秉鉴不是普通的十三行商人,他在欧洲、美、印有广泛的投资,投资领域涉及铁路、证券、保险等行业,看起来更像是当代的投资家。
伍秉鉴在海外的投资都是委托外国朋友进行的,他与外国朋友的相互信赖,也超出常人的想象。在外国人看来,伍秉鉴个人充满人格魅力,“在诚实和博爱方面享... -->>
一趟不知奔向何处的列车,载着一群昏睡漠然的人。没人知道什么时候到站,大家甚至不知道要去哪,他们几乎无法分辨哪个是自己的身体了。然而还有希望,那个婴孩醒了!尽管他暂时只能用手势表达自己想要的未来,但他只要不放弃,甚至放声嚎哭,必可唤醒更多沉睡的人……
我未必能唤醒周围的人,我只是挣扎着不让自己沉睡;我没能力推翻一堵墙,但我不会给这堵墙增加哪怕一块砖;我注定改变不了权势,我只是抗争着不让权势改变我;我可能一辈子看不到未来,但我永远铭记着自己的信仰和方向。每个人灵魂深处都有颗种子,有人选择弃置,有人会给它创造成长的土壤。
商鞅制民五法:1.以弱去强,以奸驭良,实行流氓政治,小人政治。2.壹教:思想统治。3.剥夺个人资产,造成一个无恒心的社会。4.辱民,贫民,弱民:利于统治。5.杀力:发动战争,外杀强敌,内杀强民。所以商鞅其实是死在自己的五法上面。
民营企业家,无论和不和权贵官家捆绑,其实都是一只容易被剥光的肥鹅。唯一的区别就是肥鹅假如主动一些,那还能多少避免牢狱之灾。枪打出头鸟,只要做大做强做出品牌了,就是大抵相同的命运。国企是亲生的,国企中的僵尸企业是太上皇,外企是有便宜就上的隔壁老王,民企是拖油瓶,没了最好。
1842年12月23日,一个华夏人在羊城写信给他在马萨诸塞州的朋友库欣(J.P.Cushing)说,如果不是年纪太大,经不起飘扬过海的折腾,他实在十分想移居美利坚。同一天,他在写给另一位美利坚朋友罗伯特?福布斯(RobertForbes)的信中也表示:“如果我现在是青年,我将认真地考虑乘船往美利坚,在你附近的某处定居。”
这个写信的人非同一般——他是华夏首富,甚至被美利坚《华尔街日报》视为世界首富;他是19世纪国际知名度最高的华夏人。这个人就是伍秉鉴(1769—1843)。其资产,1834年估计为2600万银元,相当于银子1872万两。这个数字,将近当年华夏政府财政收入的一半。而2008年福布斯财富排行榜中华夏大陆第一富豪刘永行,总资产估计是204亿元,不到逾6万亿的年度国家财政收入的0.4%,由此可知当年伍秉鉴财富之巨。
晚清首富伍秉鉴为何想移居美利坚?要知道,1842年的美利坚绝非今日之世界霸主,在当时华夏人的观念中,美利坚根本不是值得向往的乐土,移民是远走异乡,天涯漂泊,绝不像如今,视之为理想的选择,以之为荣。
伍秉鉴是十三行商人,其财富主要来自对外贸易。对外贸易容易发财,但经营的风险也不小。研究显示,十三行商人不断变换,洋行平均寿命不到10年。从1760—1843年的84年中,先后共有47家洋行开张营业,而在1771—1839年间停业、倒闭的则有37家,平均不到两年即有一家关门。许多行商,因为积欠官方税银或外国商人债务而倒闭,破产、抄家、下狱、充军司空见惯。十三行商人中真正成功的,其实只有两家,一家是潘氏的同文行(后改同孚行),一家就是伍氏的怡和行。怡和行的创始人伍国莹曾是同文行的账房,早期经营也不顺利,不过后来终于发展壮大,在伍秉鉴的经营下达到巅峰,成为行商之首。
伍秉鉴经营的成功,显示他是一个商业奇才,远超同时代的国人。现有的一些材料,如美哈佛大学贝克尔图书馆等处收藏的伍秉鉴与美、印等国朋友的商业信函显示,伍秉鉴不是普通的十三行商人,他在欧洲、美、印有广泛的投资,投资领域涉及铁路、证券、保险等行业,看起来更像是当代的投资家。
伍秉鉴在海外的投资都是委托外国朋友进行的,他与外国朋友的相互信赖,也超出常人的想象。在外国人看来,伍秉鉴个人充满人格魅力,“在诚实和博爱方面享...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