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34.net,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全)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有人能救他,除了他自己。
复仇的火焰开始在他心底燃烧。
如此的痛苦,使他从脆弱到坚强。
为了有饭吃,他决定去当和尚。
和尚的生涯
朱重八选择的地方是附近的皇觉寺。在寺里,他从事着类似长工的工作,他突然发现那些和尚除了没有头发,对待他的态度比刘德好不了多少。这些和尚自己有田地,还能结婚(元代),如果钱多还可以去开当铺。
但他们也需要人给他们打杂,在那里的和尚不念经、不拜佛,甚至连佛祖金身也不擦,这些活自然而然地由刚进庙的新人朱重八来完成。
朱重八一直忍耐着。然而除了要做这些粗活外,他还要兼任清洁工、仓库保管员、添油工(长明灯)。即使这样,他还是经常挨骂,在那些和尚喝酒吃肉的时候,他还要擦洗香客踩踏的地板。每一个孤独的夜晚,他只能独坐在柴房中,看着窗外的天空,思念着只与自己相处了十余年的父母。
参考消息
凤阳的和尚
在战乱、动荡的年代,和尚的生活水准比平常百姓要高,身家性命也较有保障。朱元璋做过和尚,凤阳又是老家,所以明朝建立后,太祖对凤阳的和尚有很多优惠政策:凤阳府的寺僧可以喝酒,可以吃肉,还可以娶妻生子,一般老百姓要承担的差役赋税,也都跟他们无关。另外,僧人的妻子还有一个专有名词,叫“梵嫂”。
他已经很知足了,他能吃饱饭,这就够了,不是吗?
然而命运似乎要锻炼他的意志,他入寺仅五十余天后,由于饥荒过于严重,所有的和尚都要出去化缘。
所谓化缘就是讨饭,我们熟悉的唐僧同志每次的口头禅就是:悟空,你去化些斋来。用俗话来说就是:悟空,你去讨点饭来。我曾经考察过化缘这个问题,发现朱重八同志连化缘也被人欺负
。由于和尚多,往往对化缘地有界定,哪些地方富点,就指派领导的亲戚去,哪些地方穷,就安排朱重八同志去。
反正饿死也该,谁让你是朱重八。
朱重八被指派的地点是在淮西和河南,这里也是饥荒的主要地带,谁能化给他呢?
然而,就从这里开始,命运之神向他微笑。
在游方的生活中,朱重八只能走路,没有顺风车可搭,是名副其实的旅行。他一边走,一边讨饭,穿城越村,挨家挨户,风餐露宿;每敲开一扇门,对他都是一种考验,因为他面对的往往只是白眼、冷嘲热讽,对朱重八来说,敲开那扇门可能意味着侮辱,但不敲那扇门就会饿死。
朱重八已经没有了父母、没有了家,他所有的只是那么一点可怜的自尊,然而讨饭的生活使他失去了最后的保护。要讨饭就不能有尊严。
生命的尊严和生存的压力,哪个更重要?
是的,朱重八,只有失去一切,你才能明白自己的力量和伟大。
参考消息
明教
发端于古代波斯的摩尼教传入中国后,因其崇拜光明,被形象地称为“明教”。中国的明教成功地融合了佛道两派及白莲教的成分,从五代始就是农民起义的常用工具。朱元璋做了皇帝后,深知明教的力量,于是下令把取缔明教写进“宪法”——《明律》中。各位看官若有机会,不妨到浙西搁船尖风景区瞻仰一下明教总舵的风范。民间流传,朱元璋曾在搁船尖下的千亩田屯兵休整,利用这里的明教组织进行活动,并产生了“十八缸金十八缸银”的朱元璋藏宝传说。
乞丐朱重八的业余收获
朱重八和别的乞丐不同,也正是因为不同,他才没有一直当乞丐(请注意这句话)。
在讨饭的时候,他仔细研究了淮西的地理、山脉、风土人情,他开阔了视野,丰富了见识,认识了很多豪杰(实际上也是讨饭者)。此时,他还有了自己的宗教信仰——明教,他相信当黑暗笼罩大地的时候,伟大的弥勒佛一定会降世的。其实就他的身世遭遇来说,他是不是真的相信弥勒倒是很难说的,我们有理由相信,他心中真正的弥勒是他自己。
但朱重八最重要的收获是:他已经从一个只能无助地看着父母死去的孩童,一个被人欺负后只能躲在柴堆里小声哭的杂役,变成了能坚强面对一切困难的战士,一个武装到心灵的战士。
长期的困难生活,最能磨炼一个人的意志。有很多人在遇到困难后,只能怨天尤人,得过且过,而另外一些人虽然也不得不在困难面前低头,但他们的心从未屈服,他们不断地努力,相信一定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
朱重八毫无疑问是后一种。
如果说,在出来讨饭前,他还是一个不知所措的少年,在他经过三年漂泊的生活回到皇觉寺时,他已经是一个有自信战胜一切的人。
这是一个伟大的转变,很多人可能穷其一辈子也无法完成。转变的关键在于心。
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心是最柔弱的地方,它特别容易被伤害,爱情的背叛、亲情的失去、友情的丢失,都将是重重的一击。然而对于朱重八来说,还有什么不可承受的呢?他已经失去一切,还有什么比亲眼看着父母死去而无能为力、为了活下去和狗抢饭吃、被人唾骂鄙视更让人痛苦!我们有理由相信,就在某一个痛苦思考的夜晚,朱重八把这个最脆弱的地方变成了最强大的力量的来源。
是的,即使你拥有人人羡慕的容貌、博览群书的才学、挥霍不尽的财富,也不能证明你的强大。因为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当朱重八准备离开自己讨饭的淮西,回到皇觉寺时,他仔细地回忆了这个他待了三年的地方,思考了他在这里得到的和失去的,然后收拾自己的包裹踏上了回家的路。
也许我还会回来的,朱重八这样想。
有人能救他,除了他自己。
复仇的火焰开始在他心底燃烧。
如此的痛苦,使他从脆弱到坚强。
为了有饭吃,他决定去当和尚。
和尚的生涯
朱重八选择的地方是附近的皇觉寺。在寺里,他从事着类似长工的工作,他突然发现那些和尚除了没有头发,对待他的态度比刘德好不了多少。这些和尚自己有田地,还能结婚(元代),如果钱多还可以去开当铺。
但他们也需要人给他们打杂,在那里的和尚不念经、不拜佛,甚至连佛祖金身也不擦,这些活自然而然地由刚进庙的新人朱重八来完成。
朱重八一直忍耐着。然而除了要做这些粗活外,他还要兼任清洁工、仓库保管员、添油工(长明灯)。即使这样,他还是经常挨骂,在那些和尚喝酒吃肉的时候,他还要擦洗香客踩踏的地板。每一个孤独的夜晚,他只能独坐在柴房中,看着窗外的天空,思念着只与自己相处了十余年的父母。
参考消息
凤阳的和尚
在战乱、动荡的年代,和尚的生活水准比平常百姓要高,身家性命也较有保障。朱元璋做过和尚,凤阳又是老家,所以明朝建立后,太祖对凤阳的和尚有很多优惠政策:凤阳府的寺僧可以喝酒,可以吃肉,还可以娶妻生子,一般老百姓要承担的差役赋税,也都跟他们无关。另外,僧人的妻子还有一个专有名词,叫“梵嫂”。
他已经很知足了,他能吃饱饭,这就够了,不是吗?
然而命运似乎要锻炼他的意志,他入寺仅五十余天后,由于饥荒过于严重,所有的和尚都要出去化缘。
所谓化缘就是讨饭,我们熟悉的唐僧同志每次的口头禅就是:悟空,你去化些斋来。用俗话来说就是:悟空,你去讨点饭来。我曾经考察过化缘这个问题,发现朱重八同志连化缘也被人欺负
。由于和尚多,往往对化缘地有界定,哪些地方富点,就指派领导的亲戚去,哪些地方穷,就安排朱重八同志去。
反正饿死也该,谁让你是朱重八。
朱重八被指派的地点是在淮西和河南,这里也是饥荒的主要地带,谁能化给他呢?
然而,就从这里开始,命运之神向他微笑。
在游方的生活中,朱重八只能走路,没有顺风车可搭,是名副其实的旅行。他一边走,一边讨饭,穿城越村,挨家挨户,风餐露宿;每敲开一扇门,对他都是一种考验,因为他面对的往往只是白眼、冷嘲热讽,对朱重八来说,敲开那扇门可能意味着侮辱,但不敲那扇门就会饿死。
朱重八已经没有了父母、没有了家,他所有的只是那么一点可怜的自尊,然而讨饭的生活使他失去了最后的保护。要讨饭就不能有尊严。
生命的尊严和生存的压力,哪个更重要?
是的,朱重八,只有失去一切,你才能明白自己的力量和伟大。
参考消息
明教
发端于古代波斯的摩尼教传入中国后,因其崇拜光明,被形象地称为“明教”。中国的明教成功地融合了佛道两派及白莲教的成分,从五代始就是农民起义的常用工具。朱元璋做了皇帝后,深知明教的力量,于是下令把取缔明教写进“宪法”——《明律》中。各位看官若有机会,不妨到浙西搁船尖风景区瞻仰一下明教总舵的风范。民间流传,朱元璋曾在搁船尖下的千亩田屯兵休整,利用这里的明教组织进行活动,并产生了“十八缸金十八缸银”的朱元璋藏宝传说。
乞丐朱重八的业余收获
朱重八和别的乞丐不同,也正是因为不同,他才没有一直当乞丐(请注意这句话)。
在讨饭的时候,他仔细研究了淮西的地理、山脉、风土人情,他开阔了视野,丰富了见识,认识了很多豪杰(实际上也是讨饭者)。此时,他还有了自己的宗教信仰——明教,他相信当黑暗笼罩大地的时候,伟大的弥勒佛一定会降世的。其实就他的身世遭遇来说,他是不是真的相信弥勒倒是很难说的,我们有理由相信,他心中真正的弥勒是他自己。
但朱重八最重要的收获是:他已经从一个只能无助地看着父母死去的孩童,一个被人欺负后只能躲在柴堆里小声哭的杂役,变成了能坚强面对一切困难的战士,一个武装到心灵的战士。
长期的困难生活,最能磨炼一个人的意志。有很多人在遇到困难后,只能怨天尤人,得过且过,而另外一些人虽然也不得不在困难面前低头,但他们的心从未屈服,他们不断地努力,相信一定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
朱重八毫无疑问是后一种。
如果说,在出来讨饭前,他还是一个不知所措的少年,在他经过三年漂泊的生活回到皇觉寺时,他已经是一个有自信战胜一切的人。
这是一个伟大的转变,很多人可能穷其一辈子也无法完成。转变的关键在于心。
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心是最柔弱的地方,它特别容易被伤害,爱情的背叛、亲情的失去、友情的丢失,都将是重重的一击。然而对于朱重八来说,还有什么不可承受的呢?他已经失去一切,还有什么比亲眼看着父母死去而无能为力、为了活下去和狗抢饭吃、被人唾骂鄙视更让人痛苦!我们有理由相信,就在某一个痛苦思考的夜晚,朱重八把这个最脆弱的地方变成了最强大的力量的来源。
是的,即使你拥有人人羡慕的容貌、博览群书的才学、挥霍不尽的财富,也不能证明你的强大。因为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当朱重八准备离开自己讨饭的淮西,回到皇觉寺时,他仔细地回忆了这个他待了三年的地方,思考了他在这里得到的和失去的,然后收拾自己的包裹踏上了回家的路。
也许我还会回来的,朱重八这样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