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翁婿的约定(下) (1/2)
笔趣阁 www.biquge34.net,斩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ps:求票,求收藏,求评论,呵呵呵!!
喜欢只不过是刹那间的事情,以李牧的雅量,还不至于因太子丹一句称赞而飘飘然。李牧更关心的,则是太子丹能拿出多大的力量来帮助赵国渡过这一次的劫难。
李牧道:“多谢太子殿下如此信重。”
“代北之地,虽然军力不多,但要应付目下局面,却是不难。”
在李牧想来,如果秦军相和匈奴两面对进,夹击代北三郡,凭自己对付,虽然吃点力,却也甚有把握,将来借助太子丹之处,还是自己南下之后的邯郸。
但荆轲一句话,却是让李牧顿时感觉有些不妙。
荆轲道:“将军久镇代北,将士归心,兵强马壮,虽然匈奴和秦人联手,自也不放在将军眼里。”
“如秦军和匈奴气势汹汹而来,主动求战,以将军之谋,部下之勇,退之未尝不可。”
“但要是秦军北上,并不冒进,只是以持重不战为上,仗恃险要,和将军对峙,北面匈奴四外骚扰,将军欲战不得,一旦邯郸危难,令将军增援,将军可有良策相对?”
“只怕将军不走,则邯郸危殆,将军如走,三郡恐非归赵所有呀!”
“况将军就算能一战退敌,如今战局,面对匈奴,恐将军也无法追击残敌,彻底断了后患,秦军即便大败,转眼又可卷土重来,将军暂保三郡无忧不错。可将军挥兵南下之后,日后赵王和诸将相,必然倚重将军和大军,驻防邯郸以保国都,这三郡之地空虚,将军尚有何策能保之不失?”
“将军麾下将士,多为代北之民,如三郡根基被夺,将士家眷俱都落入秦国或匈奴等敌国之手。这军心士气只怕难以维持呀!”
荆轲一句句说来,虽然是推断之语,却是步步紧逼,李牧心中大起波澜。
是呀,只要自己离开,这三郡之地,恐怕真是危险了。
但国都如果危险,总不能为了三郡之地见死不救吧?
况且目前已经知道,秦军在太原的领兵主将是王翦。
李牧虽然和王翦没有直接交过手,可对于秦军的这些大将,李牧还是很关注的,王翦用兵持重,深有谋略,李牧虽然不惧,可也知道此人不好对付。
太子丹和荆轲能看出这其中的门道,王翦没理由看不出来。
这厮这要是屯兵边境,只是要拖住自己的大军,想痛痛快快的一战而胜,只怕真的很难。
借兵如何?
太子丹不是说了,代北三郡危难,太子愿意出口相助么?
“敢问阁下,如真有此局,太子能否助兵三郡以守之?”
李牧想到,当即把话也问了出来,只是话一出口,李牧却是心中大悔。
这绝对是不可能的事。
如果赵军和秦军战事正酣,燕军出手相助,作为盟国,那是理所当然。可要是让燕军长期帮助赵国,驻守三郡抵挡秦军,天下没有这个道理呀。
这是赵国的国土,燕军再顾全大局,也没有耗费国力兵卒,白白为赵国驻守的道理。
果然,荆轲听了这话,一笑道:“偶尔相助,有太子和将军的情分在,由两国之盟在,自是无妨。可如三郡之防,全靠燕军,只怕太子那里,也做不得主呀。”
李牧点点头,不由站起身来,踱了几步,抬眼往外面望去,郁郁葱葱的山峦,就在眼前,这一片大好山河,武灵王耗费数年之功才夺到手里,难道就真的在不就得将来,归入敌军之手么?
李母的心里,涌出一阵无力之感,就连一向挺拔的身躯,就好像无法抗住这般重压,都微微的有些佝偻。
李牧不语,荆轲坐在后面,也是静静的一字不吭。
对于李牧的心情,荆轲很是理解,大局不断的败坏,这位名将却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看着那一步危局的到来,作为赵国的重臣,心里自然不能平静。
良久,李牧仍是没有回身,只是沉声问道:“敢问先生,太子之意如何?”
荆轲轻声道:“我燕既灭东胡,太子有意西向,匈奴之兵,实不足为虑,太子愿为将军去此大患!”
“至于秦军,素来难斗,况太子曾言,目下秦将之中,唯王翦堪为将军敌手。”
“将军南下,赵欲全保三郡之地,恐难以完全。”
“既然必要丧之于敌,何妨归于盟邦?”
李牧霍然转身,双目棱棱,盯着荆轲道:“怎么,太子要谋我三郡之地?”
荆轲起身,对李牧一揖,朗声道:“将军此言差矣!”
“非是太子要谋赵三郡之地,只是太子不忍以此地资敌罢了!”
“但赵有一丝保有三郡之望,太子只能全力相助,岂有谋之之心?以将军之明,难道尚不知太子之为人乎?”
“太子只不过言其万一而已,还请将军明察!”
荆轲一番解释,李牧心里微微好受了些,伸手请道:“先生请坐,牧失言勿怪!”
两人分别坐下,李牧话题一转,问道:“匈奴之兵,太子准备如何帮我退去?”
荆轲此来,也只是先往李牧这里打个底罢了,... -->>
ps:求票,求收藏,求评论,呵呵呵!!
喜欢只不过是刹那间的事情,以李牧的雅量,还不至于因太子丹一句称赞而飘飘然。李牧更关心的,则是太子丹能拿出多大的力量来帮助赵国渡过这一次的劫难。
李牧道:“多谢太子殿下如此信重。”
“代北之地,虽然军力不多,但要应付目下局面,却是不难。”
在李牧想来,如果秦军相和匈奴两面对进,夹击代北三郡,凭自己对付,虽然吃点力,却也甚有把握,将来借助太子丹之处,还是自己南下之后的邯郸。
但荆轲一句话,却是让李牧顿时感觉有些不妙。
荆轲道:“将军久镇代北,将士归心,兵强马壮,虽然匈奴和秦人联手,自也不放在将军眼里。”
“如秦军和匈奴气势汹汹而来,主动求战,以将军之谋,部下之勇,退之未尝不可。”
“但要是秦军北上,并不冒进,只是以持重不战为上,仗恃险要,和将军对峙,北面匈奴四外骚扰,将军欲战不得,一旦邯郸危难,令将军增援,将军可有良策相对?”
“只怕将军不走,则邯郸危殆,将军如走,三郡恐非归赵所有呀!”
“况将军就算能一战退敌,如今战局,面对匈奴,恐将军也无法追击残敌,彻底断了后患,秦军即便大败,转眼又可卷土重来,将军暂保三郡无忧不错。可将军挥兵南下之后,日后赵王和诸将相,必然倚重将军和大军,驻防邯郸以保国都,这三郡之地空虚,将军尚有何策能保之不失?”
“将军麾下将士,多为代北之民,如三郡根基被夺,将士家眷俱都落入秦国或匈奴等敌国之手。这军心士气只怕难以维持呀!”
荆轲一句句说来,虽然是推断之语,却是步步紧逼,李牧心中大起波澜。
是呀,只要自己离开,这三郡之地,恐怕真是危险了。
但国都如果危险,总不能为了三郡之地见死不救吧?
况且目前已经知道,秦军在太原的领兵主将是王翦。
李牧虽然和王翦没有直接交过手,可对于秦军的这些大将,李牧还是很关注的,王翦用兵持重,深有谋略,李牧虽然不惧,可也知道此人不好对付。
太子丹和荆轲能看出这其中的门道,王翦没理由看不出来。
这厮这要是屯兵边境,只是要拖住自己的大军,想痛痛快快的一战而胜,只怕真的很难。
借兵如何?
太子丹不是说了,代北三郡危难,太子愿意出口相助么?
“敢问阁下,如真有此局,太子能否助兵三郡以守之?”
李牧想到,当即把话也问了出来,只是话一出口,李牧却是心中大悔。
这绝对是不可能的事。
如果赵军和秦军战事正酣,燕军出手相助,作为盟国,那是理所当然。可要是让燕军长期帮助赵国,驻守三郡抵挡秦军,天下没有这个道理呀。
这是赵国的国土,燕军再顾全大局,也没有耗费国力兵卒,白白为赵国驻守的道理。
果然,荆轲听了这话,一笑道:“偶尔相助,有太子和将军的情分在,由两国之盟在,自是无妨。可如三郡之防,全靠燕军,只怕太子那里,也做不得主呀。”
李牧点点头,不由站起身来,踱了几步,抬眼往外面望去,郁郁葱葱的山峦,就在眼前,这一片大好山河,武灵王耗费数年之功才夺到手里,难道就真的在不就得将来,归入敌军之手么?
李母的心里,涌出一阵无力之感,就连一向挺拔的身躯,就好像无法抗住这般重压,都微微的有些佝偻。
李牧不语,荆轲坐在后面,也是静静的一字不吭。
对于李牧的心情,荆轲很是理解,大局不断的败坏,这位名将却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看着那一步危局的到来,作为赵国的重臣,心里自然不能平静。
良久,李牧仍是没有回身,只是沉声问道:“敢问先生,太子之意如何?”
荆轲轻声道:“我燕既灭东胡,太子有意西向,匈奴之兵,实不足为虑,太子愿为将军去此大患!”
“至于秦军,素来难斗,况太子曾言,目下秦将之中,唯王翦堪为将军敌手。”
“将军南下,赵欲全保三郡之地,恐难以完全。”
“既然必要丧之于敌,何妨归于盟邦?”
李牧霍然转身,双目棱棱,盯着荆轲道:“怎么,太子要谋我三郡之地?”
荆轲起身,对李牧一揖,朗声道:“将军此言差矣!”
“非是太子要谋赵三郡之地,只是太子不忍以此地资敌罢了!”
“但赵有一丝保有三郡之望,太子只能全力相助,岂有谋之之心?以将军之明,难道尚不知太子之为人乎?”
“太子只不过言其万一而已,还请将军明察!”
荆轲一番解释,李牧心里微微好受了些,伸手请道:“先生请坐,牧失言勿怪!”
两人分别坐下,李牧话题一转,问道:“匈奴之兵,太子准备如何帮我退去?”
荆轲此来,也只是先往李牧这里打个底罢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