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34.net,大雪封山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福老倌死了。大年三十晚上死的。
最早得知这个消息的是平日里与福老倌关系最好的贵平叔。年初一早上,贵平叔带着几个儿子来给福老倌拜年。敲了半天后察觉有异,就叫来几个邻居破门而入,却见福老倌穿戴整齐的靠在堂屋的太师椅上。屋里的木炭火还在烧着,不时的发出“噼啪”声,福老倌的身体却早已凉透。
福老倌是镇上人们公认的最有福气的人。虽说老伴过世得早,又当爹又当妈的福老倌拉扯大的两个儿子却很出息:大儿子在省城当大干部,听说是镇上,也有人说是全县出去的最大的官,反正县长来镇上检查工作时也是去过福老倌家看望的。二儿子是洋博士,现如今在外国赚着洋人的钱。时不时给福老倌寄回几张花花绿绿的洋票子,据经常在外地倒腾山货的大顺子证实,这洋钱可值钱了,一张就能换两口大肥猪。
镇上的人们在教训自家儿孙时用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叫你不好好读书!你看看人家福老倌家的崽”贵平叔的几个儿子在镇上人的眼里都不算是有出息的,最小的儿子初中没毕业就辍学跟他学木匠手艺。孝顺归孝顺,贵平叔却经常对着他们粗声大气,拿鼻子上脸的。主要原因也是几个儿子不能象福老倌家的那样能光耀门庭,更别说能用上洋钱了。每每想到这里,就更对福老倌多了几分敬重。令贵平叔不解的是,福老倌经常当着他那几个不成器的儿子说:“贵平侄,你有福气啊”从福老倌的凝重的神情看来又不象恭维话,贵平叔便想,福老倌真是个厚道人。
福老倌极少离开小镇,有限的几次去省城也住不了几天就要回来。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怕死在外面被烧了,和他老伴葬不到一起。快过小年的时候接到大儿子的信,说是几年没有回过家乡的儿子要带全家回镇上过年。福老倌象是年轻了好多岁,乐得在小镇上逢人必说,还特意进了趟县城,定下了戏班子,说好从正月初一一直唱到初六儿子走的那天。年前的一天却接到电话,政务缠身的大儿子因为要参加省里的团拜会回不来,希望福老倌能够体谅,并表示元宵前一定抽空回来给老父亲拜年,没想到竟成永别。
远在异国他乡的二儿子是暂时回不来的。得知噩耗的大儿子从省城赶回镇上的时候,天已经大黑了。福老倌的遗体在贵平叔和众乡亲的的操持下已经入殓,灵棚也早以搭就。响器班的锣鼓,唢呐伴随着起伏的鞭炮声在正月里的小镇上竟透出几分喜气。灵棚外是一排排大大小小的车和各式的花圈;灵棚里,省城来的,县城来的大大小小的领导们一色的黑纱缠臂,满面嘁容,随着大儿子的节奏一起向福老倌的灵柩鞠躬。镇里当官的解释说,这是城里人的规矩,叫追悼仪式,一般的人还不能享受这样待遇的。围观的人群里便发出一阵“啧啧”的赞叹声。只有贵平叔红着吓人的双眼,几脚把自己的儿子们踢跪到灵柩前,呵斥:“多给你福爷爷磕几个响头,也算你福爷爷平时没白疼你们!”
响器班的锣鼓唢呐又重新响起。哀乐声中,人们在回忆着福老倌生前的好和他儿子的孝道:“福老倌活到七十多岁,无灾无病的这么去了,真是喜丧啊”“福老倌有这样的儿子就没白活啊”表达哀思之余,人们更多的是对福老倌死后的哀荣羡慕不已。这也更证实了他们平日里的看法——福老倌是镇上最有福气的人。
夜深了,正月的夜晚寒气逼人。福老倌请来的戏班子已收场,镇上的人们也三三俩俩的散去。回到家的贵平叔冲着几个不成器的儿子一声大吼:“拿酒来!今天咱爷崽几个喝个痛快!”脸上却露出了平日里极少见的笑容。
福老倌死了。大年三十晚上死的。
最早得知这个消息的是平日里与福老倌关系最好的贵平叔。年初一早上,贵平叔带着几个儿子来给福老倌拜年。敲了半天后察觉有异,就叫来几个邻居破门而入,却见福老倌穿戴整齐的靠在堂屋的太师椅上。屋里的木炭火还在烧着,不时的发出“噼啪”声,福老倌的身体却早已凉透。
福老倌是镇上人们公认的最有福气的人。虽说老伴过世得早,又当爹又当妈的福老倌拉扯大的两个儿子却很出息:大儿子在省城当大干部,听说是镇上,也有人说是全县出去的最大的官,反正县长来镇上检查工作时也是去过福老倌家看望的。二儿子是洋博士,现如今在外国赚着洋人的钱。时不时给福老倌寄回几张花花绿绿的洋票子,据经常在外地倒腾山货的大顺子证实,这洋钱可值钱了,一张就能换两口大肥猪。
镇上的人们在教训自家儿孙时用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叫你不好好读书!你看看人家福老倌家的崽”贵平叔的几个儿子在镇上人的眼里都不算是有出息的,最小的儿子初中没毕业就辍学跟他学木匠手艺。孝顺归孝顺,贵平叔却经常对着他们粗声大气,拿鼻子上脸的。主要原因也是几个儿子不能象福老倌家的那样能光耀门庭,更别说能用上洋钱了。每每想到这里,就更对福老倌多了几分敬重。令贵平叔不解的是,福老倌经常当着他那几个不成器的儿子说:“贵平侄,你有福气啊”从福老倌的凝重的神情看来又不象恭维话,贵平叔便想,福老倌真是个厚道人。
福老倌极少离开小镇,有限的几次去省城也住不了几天就要回来。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怕死在外面被烧了,和他老伴葬不到一起。快过小年的时候接到大儿子的信,说是几年没有回过家乡的儿子要带全家回镇上过年。福老倌象是年轻了好多岁,乐得在小镇上逢人必说,还特意进了趟县城,定下了戏班子,说好从正月初一一直唱到初六儿子走的那天。年前的一天却接到电话,政务缠身的大儿子因为要参加省里的团拜会回不来,希望福老倌能够体谅,并表示元宵前一定抽空回来给老父亲拜年,没想到竟成永别。
远在异国他乡的二儿子是暂时回不来的。得知噩耗的大儿子从省城赶回镇上的时候,天已经大黑了。福老倌的遗体在贵平叔和众乡亲的的操持下已经入殓,灵棚也早以搭就。响器班的锣鼓,唢呐伴随着起伏的鞭炮声在正月里的小镇上竟透出几分喜气。灵棚外是一排排大大小小的车和各式的花圈;灵棚里,省城来的,县城来的大大小小的领导们一色的黑纱缠臂,满面嘁容,随着大儿子的节奏一起向福老倌的灵柩鞠躬。镇里当官的解释说,这是城里人的规矩,叫追悼仪式,一般的人还不能享受这样待遇的。围观的人群里便发出一阵“啧啧”的赞叹声。只有贵平叔红着吓人的双眼,几脚把自己的儿子们踢跪到灵柩前,呵斥:“多给你福爷爷磕几个响头,也算你福爷爷平时没白疼你们!”
响器班的锣鼓唢呐又重新响起。哀乐声中,人们在回忆着福老倌生前的好和他儿子的孝道:“福老倌活到七十多岁,无灾无病的这么去了,真是喜丧啊”“福老倌有这样的儿子就没白活啊”表达哀思之余,人们更多的是对福老倌死后的哀荣羡慕不已。这也更证实了他们平日里的看法——福老倌是镇上最有福气的人。
夜深了,正月的夜晚寒气逼人。福老倌请来的戏班子已收场,镇上的人们也三三俩俩的散去。回到家的贵平叔冲着几个不成器的儿子一声大吼:“拿酒来!今天咱爷崽几个喝个痛快!”脸上却露出了平日里极少见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