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biquge34.net,西岭雪探秘红楼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翻转过来,虽前头有凄楚之句,亦无甚碍了。"
黛玉向来是自恃诗才的,元春省亲宴上,因未能展才还十分郁闷,然而见了妙玉,却恭敬谦逊异常,竟说起客气话来了,又是"我也不敢唐突请教,这还可以见教否?若不堪时,便就烧了",又是"果然如此,我们的虽不好,亦可以带好了"。
这起先让我有点怀疑:难道两个人以往有交情?或者至少是祖上有交情?但书中没有写,明着写出与妙玉有故交的是邢岫烟,说两人有半师之分。
而黛玉对香菱也有半师之分,这四个人偏偏都是姑苏人氏。
总觉得这里面似乎隐含着什么。而妙玉五次出场,有意无意,都和黛玉有所牵扯。这再次让我相信,两人实为一人,只在一道槛内外而已。
2.妙玉的结局是否陷入风尘
高鄂在后四十回续书中,将惜春写成是妙玉的知己,是徒见其形不解其神的。只为惜春的性格也有一种孤僻,后来又出了家,就想当然地认为她和妙玉是同路人,其实大错特错。
想想看,前八十回中,妙玉教过岫烟识字,请过宝钗、黛玉喝茶,又为黛玉和湘云改诗,甚至送了刘姥姥一只成窑杯,但何尝与惜春有过一言半语呢?如何会一过八十回,就忽然同惜春亲近起来,有事儿没事儿地就跑来下棋,还要见了宝玉便"不由得脸上一红"呢?
这是对妙玉的误解,更是对她的世俗化,表面化。
要知道,惜春的出家是自愿,妙玉的出家却是被迫,她的知己,就只有两个:一个是黛玉,一个是宝玉。
林之孝家的向王夫人介绍妙玉出身时说得清楚:
"外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
她不是心甘情愿选择出家的,是因为身体不好,被迫入了空门,所以"带发修行"。为何要"带发"呢?就是因为"六根不净",为了随时可以"还俗"。所以在妙玉心里,也是从来没有把自己当出家人看待的。
她为黛玉和湘云改诗时曾说:"若只管丢了真情真事且去搜奇捡怪,一则失了咱们的闺阁面目,二则也与题目无涉了。"
一句"咱们",又一句"闺阁面目",可见她在内心,仍是把自己当成身在闺阁的小姐看待的。她的遗世独立,是因为性格,而非身份。
正像是邢岫烟所评价的:
"他竟是生成这等放诞诡僻。从来没见拜帖上下别号的,这可是俗语说的'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成个什么道理。"
有趣的是,岂止妙玉的不僧不俗常受争议,便连她究竟是尼是道都有很多人弄不清楚。几乎所有影视剧里对妙玉的形象设计都是身穿水田衣,手执拂尘,将她打造成一个道姑形象。
然而妙玉来京明明是为了参习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可见是佛门弟子;况且岫烟又说:"他在蟠香寺修炼,我家原寒素,赁的是他庙里的房子,住了十年,无事到他庙里去作伴。我所认的字都是承他所授。"住在庙里,自然是尼姑;而她在大观园里的住处名为"拢翠庵",也不是什么道观;老太太来喝茶的时候也说过:"我们才都吃了酒肉,你这里头有菩萨,冲了罪过。"供奉菩萨而非太上老君,益发可见是尼姑。
——有这许多线索,人们提起妙玉来却仍是一个道姑的形象,这是电影戏曲的误导,但也足可见此人"放诞怪僻"之至了。
综上所述,虽然惜春也"天生成一种百折不回的廉介孤独僻性"(第七十四回矢孤介杜绝宁国府),与妙玉"天生成孤僻人皆罕"(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境)遥遥相对,但两人却不是什么闺密好友。
这两个人"特犯不犯",一个是在家的姑子,一个是出家的姑娘。她们的生活轨迹是错位的,也是不交行的。但是到了后四十回,她们的轨迹有没有交错呢?更大胆地想一想,会不会互换呢?
也就是说,惜春出了家,妙玉却还了俗,她们的身位掉了个儿,可不可能呢?
可以确定的是,惜春的确是出家了;有争议的是,妙玉有没有还俗?
金陵十二钗册子中关于妙玉的判词说:"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红楼十二曲中则说:"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既然说"洁"与"空"的素愿都破灭了,自然是反出空门,陷入红尘了。况且左一句"终陷淖泥中",右一句"风尘肮脏违心愿",可见妙玉不但是还了俗,而且还极可能是进了风尘场所、勾栏行当。
这在喜爱妙玉的读者心中是很难被接受的,于是有红学家对"肮脏"一词做出百般考据,证明有时不作"污秽不洁"解释,而是"刚直不阿"的意思——就算是这样吧,那后面还有三个字"违心愿"呢,还有"遭泥陷"呢,可见"洁"是怎么都保不住的了。
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贾雨村曾言:
"使男女偶秉此气而生者,在上则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置之于万万人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纵再偶生于薄祚寒门,断不能为走卒健仆,甘遭庸人驱制驾驭,必为奇优名娼。"
书中奇优不少,蒋玉函与十二官尽在此列,但名娼呢?倘若全书中竟无一才貌双全这奇娼出现,金陵十二钗岂不缺典?
同薛蟠打情骂俏的云儿固然不够数,曾经"沦落在烟花巷"的巧姐儿时为雏妓,且很快就被刘姥姥赎身了,也还当不起"名娼"二字,于是,这个重要角色也就只能由妙玉来担任,只有她当得起,也只有让她落到这样的命运,才更能惹人痛惜,称得上是"无瑕白玉遭泥陷"。
那么,妙玉和惜春的生活轨迹是不是就这样永远都没有交叉了呢?这两个"特犯不犯"的出家人,是仅仅彼此做了一个身份对掉、形成一种鲜明对比,还是有着什么更为巧妙而必要的联系呢?
我有一个猜测。就是在贾府被抄时,是妙玉救了惜春,把自己的度牒也就是身份证书给了惜春,让她以尼姑的身份逃走,逃脱了抄家之狱,自己却因而被拖累入罪、当街变卖,沦为娼妓。
这其中的细节,将在探讨惜春命运时再做详述。但这至少解决了另一个疑问:就是妙玉虽然身在荣国府,但她是王夫人下帖子请来的,身在佛门,并不是贾府的什么亲戚内眷,就算贾府被抄,她的处境也最多是逐出府去,仍然回她的牟尼院挂单好了,却因何会受到株连呢?
而倘若妙玉不是受到贾府之累,那她作为佛门子弟,又有些家私傍身,甚至还有两个贴身伏侍的婆子,大不了带着银钱佣人回金陵去,又怎么会"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除非,她是失去了自己的尼姑身份,也就是失去了护身符。这样,她的命运才会与贾府息息相关,也才会有资格列入金陵十二钗正册中,且位置颇为靠前。
同时,妙玉与惜春这两个人的关系,也就更可令人玩味,并顿足再叹了。
翻转过来,虽前头有凄楚之句,亦无甚碍了。"
黛玉向来是自恃诗才的,元春省亲宴上,因未能展才还十分郁闷,然而见了妙玉,却恭敬谦逊异常,竟说起客气话来了,又是"我也不敢唐突请教,这还可以见教否?若不堪时,便就烧了",又是"果然如此,我们的虽不好,亦可以带好了"。
这起先让我有点怀疑:难道两个人以往有交情?或者至少是祖上有交情?但书中没有写,明着写出与妙玉有故交的是邢岫烟,说两人有半师之分。
而黛玉对香菱也有半师之分,这四个人偏偏都是姑苏人氏。
总觉得这里面似乎隐含着什么。而妙玉五次出场,有意无意,都和黛玉有所牵扯。这再次让我相信,两人实为一人,只在一道槛内外而已。
2.妙玉的结局是否陷入风尘
高鄂在后四十回续书中,将惜春写成是妙玉的知己,是徒见其形不解其神的。只为惜春的性格也有一种孤僻,后来又出了家,就想当然地认为她和妙玉是同路人,其实大错特错。
想想看,前八十回中,妙玉教过岫烟识字,请过宝钗、黛玉喝茶,又为黛玉和湘云改诗,甚至送了刘姥姥一只成窑杯,但何尝与惜春有过一言半语呢?如何会一过八十回,就忽然同惜春亲近起来,有事儿没事儿地就跑来下棋,还要见了宝玉便"不由得脸上一红"呢?
这是对妙玉的误解,更是对她的世俗化,表面化。
要知道,惜春的出家是自愿,妙玉的出家却是被迫,她的知己,就只有两个:一个是黛玉,一个是宝玉。
林之孝家的向王夫人介绍妙玉出身时说得清楚:
"外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
她不是心甘情愿选择出家的,是因为身体不好,被迫入了空门,所以"带发修行"。为何要"带发"呢?就是因为"六根不净",为了随时可以"还俗"。所以在妙玉心里,也是从来没有把自己当出家人看待的。
她为黛玉和湘云改诗时曾说:"若只管丢了真情真事且去搜奇捡怪,一则失了咱们的闺阁面目,二则也与题目无涉了。"
一句"咱们",又一句"闺阁面目",可见她在内心,仍是把自己当成身在闺阁的小姐看待的。她的遗世独立,是因为性格,而非身份。
正像是邢岫烟所评价的:
"他竟是生成这等放诞诡僻。从来没见拜帖上下别号的,这可是俗语说的'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成个什么道理。"
有趣的是,岂止妙玉的不僧不俗常受争议,便连她究竟是尼是道都有很多人弄不清楚。几乎所有影视剧里对妙玉的形象设计都是身穿水田衣,手执拂尘,将她打造成一个道姑形象。
然而妙玉来京明明是为了参习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可见是佛门弟子;况且岫烟又说:"他在蟠香寺修炼,我家原寒素,赁的是他庙里的房子,住了十年,无事到他庙里去作伴。我所认的字都是承他所授。"住在庙里,自然是尼姑;而她在大观园里的住处名为"拢翠庵",也不是什么道观;老太太来喝茶的时候也说过:"我们才都吃了酒肉,你这里头有菩萨,冲了罪过。"供奉菩萨而非太上老君,益发可见是尼姑。
——有这许多线索,人们提起妙玉来却仍是一个道姑的形象,这是电影戏曲的误导,但也足可见此人"放诞怪僻"之至了。
综上所述,虽然惜春也"天生成一种百折不回的廉介孤独僻性"(第七十四回矢孤介杜绝宁国府),与妙玉"天生成孤僻人皆罕"(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境)遥遥相对,但两人却不是什么闺密好友。
这两个人"特犯不犯",一个是在家的姑子,一个是出家的姑娘。她们的生活轨迹是错位的,也是不交行的。但是到了后四十回,她们的轨迹有没有交错呢?更大胆地想一想,会不会互换呢?
也就是说,惜春出了家,妙玉却还了俗,她们的身位掉了个儿,可不可能呢?
可以确定的是,惜春的确是出家了;有争议的是,妙玉有没有还俗?
金陵十二钗册子中关于妙玉的判词说:"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红楼十二曲中则说:"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既然说"洁"与"空"的素愿都破灭了,自然是反出空门,陷入红尘了。况且左一句"终陷淖泥中",右一句"风尘肮脏违心愿",可见妙玉不但是还了俗,而且还极可能是进了风尘场所、勾栏行当。
这在喜爱妙玉的读者心中是很难被接受的,于是有红学家对"肮脏"一词做出百般考据,证明有时不作"污秽不洁"解释,而是"刚直不阿"的意思——就算是这样吧,那后面还有三个字"违心愿"呢,还有"遭泥陷"呢,可见"洁"是怎么都保不住的了。
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贾雨村曾言:
"使男女偶秉此气而生者,在上则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置之于万万人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纵再偶生于薄祚寒门,断不能为走卒健仆,甘遭庸人驱制驾驭,必为奇优名娼。"
书中奇优不少,蒋玉函与十二官尽在此列,但名娼呢?倘若全书中竟无一才貌双全这奇娼出现,金陵十二钗岂不缺典?
同薛蟠打情骂俏的云儿固然不够数,曾经"沦落在烟花巷"的巧姐儿时为雏妓,且很快就被刘姥姥赎身了,也还当不起"名娼"二字,于是,这个重要角色也就只能由妙玉来担任,只有她当得起,也只有让她落到这样的命运,才更能惹人痛惜,称得上是"无瑕白玉遭泥陷"。
那么,妙玉和惜春的生活轨迹是不是就这样永远都没有交叉了呢?这两个"特犯不犯"的出家人,是仅仅彼此做了一个身份对掉、形成一种鲜明对比,还是有着什么更为巧妙而必要的联系呢?
我有一个猜测。就是在贾府被抄时,是妙玉救了惜春,把自己的度牒也就是身份证书给了惜春,让她以尼姑的身份逃走,逃脱了抄家之狱,自己却因而被拖累入罪、当街变卖,沦为娼妓。
这其中的细节,将在探讨惜春命运时再做详述。但这至少解决了另一个疑问:就是妙玉虽然身在荣国府,但她是王夫人下帖子请来的,身在佛门,并不是贾府的什么亲戚内眷,就算贾府被抄,她的处境也最多是逐出府去,仍然回她的牟尼院挂单好了,却因何会受到株连呢?
而倘若妙玉不是受到贾府之累,那她作为佛门子弟,又有些家私傍身,甚至还有两个贴身伏侍的婆子,大不了带着银钱佣人回金陵去,又怎么会"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除非,她是失去了自己的尼姑身份,也就是失去了护身符。这样,她的命运才会与贾府息息相关,也才会有资格列入金陵十二钗正册中,且位置颇为靠前。
同时,妙玉与惜春这两个人的关系,也就更可令人玩味,并顿足再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