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风云八
笔趣阁 www.biquge34.net,尘风1984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夫差中了美人计的故事,已经是家喻户晓。但夫差亡国,真是因为西施吗?
姑苏台完工后,勾践便开始着手进行“灭吴七计”中的另一计——美人计。意图以奢华的姑苏台与绝世的美人来迷惑夫差的心性,消磨他的斗志。于是勾践为了不扰民,就派遣心腹之人在越境内物色适当人选。西施便这样进入了他们的视野。
西施是浙江诸暨南部宁萝山上一位樵夫的女儿,她常年在山下河中与郑旦等村中女子浣纱。一日,勾践心腹见到了西施与郑旦,便立即回报。于是勾践派遣范蠡以百两黄金聘得了此二人,并指使专人训练了她们三年,教之歌舞。之后,便将她们连同搜来的其余六名美婢一起送入了吴国,献给了夫差。所以入吴之女并非单单西施一人,而是共有八位。
勾践可谓一箭双雕。他这样做既博得了夫差的欢心与信任,又借此迷乱了夫差的心志。伍子胥苦谏,但夫差哪还有心思去听这些逆耳忠言?八人之中,只有西施最为受宠,从而成功地牵制住了夫差。郑旦入吴不久,即得病去世。夫差哀痛,便将其葬于黄茅山。
夫差为得西施欢心,便在灵岩山上大兴土木,建造了华丽之至的馆娃宫,供西施居住。“馆娃宫中百花开,西施晓上姑苏台。霞裙翠袂当空举,身轻似展凌风羽。”夫差就这样难以自拔地陷入了西施的网中。
有些书上说西施最后随范蠡退隐了,但不少史书对此提出了异议。说是范蠡后来是抛家弃子、连夜出逃的,又怎会有工夫去和勾践抢西施?岂不是自投罗网?所以西施最终是被勾践夫人秘密地灭了口,捆上大石投入了江中。哪种说法才正确,已经难以考证了。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西施这一生是场彻底的悲剧,她由一个平凡的农家女子,无奈地变为了野心家手中的一粒棋子。纵使倾倒众生,但终究是背上了亡国祸水的千古骂名。西施所走的难道不正是一条进退无路的“无间道”吗?
越国饥荒,勾践派文种向吴国借粟万石。伍子胥向夫差陈述弊害,可夫差依旧是信了文种之言,决定借给越国粟米一万石。勾践承诺越国明年收获之时一定奉还。于是越国就这样顺利度过了荒年。
第二年,越国大丰收。勾践便将越境内最好的粟种拿出来,蒸熟以后还给了夫差。夫差见这一万石粟种粒粒饱满,是上好的种子。于是便满心欢喜,觉得勾践真是个信义之人,自己并没有看错他。接着夫差便将这些粟种发向全国,让吴民种植。谁知第二年吴国颗粒无收,全民大饥荒。夫差还以为是吴越两地土质不同的缘故,竟没想到是勾践在粟种上做过了手脚。勾践的毒辣可见一斑。
勾践得知吴国大饥荒,觉得伐吴的时机已到,准备出兵,但被文种谏止。文种说,虽然吴国已经虚弱了,但伍子胥这个忠臣未除,始终是个心腹大患,不如先训练士卒的技击能力,做好伐吴的准备。
勾践表示赞成,于是范蠡便推荐了两位人物。一位是南林剑女,另一位是神箭手楚人陈音。这两位所在的地方就是相当于如今的浙江绍兴南部。范蠡请来这两人,分别教授军卒剑击与弓弩之术。越军的战斗力从而大增。教授了一段时间之后,南林剑女即功成身退,归隐于山林之中。而陈音病故,勾践将其厚葬,所葬之山称为陈音山。此山在浙江绍兴西南部。这段故事,在吴越春秋中有详细的记载,不再赘述。金庸先生的短篇武侠小说越女剑,即是以此段历史为故事背景,相信很多人都曾看过。
夫差得知越国在日夜训练士卒,便渐渐生出了一丝戒心。他感到了一种危险,一种来自阴暗处的危险。按说夫差既然已经对勾践起了疑心,便不该再做出后来那些亡国的蠢事了。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恰在这个时候,齐国由于暗中的宫廷斗争而引发了伐鲁的战争。鲁国是孔子的家乡,孔子又怎能眼看鲁国受难?于是他便即时派出其高徒子贡前往各国进行游说。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
吴国再次卷入了一场惊涛骇浪之中。其实对于夫差来说,各种势力的此消彼长并不能真正受他左右。众生相欺,无有了时。吴国是在各种因素的推动下逐步走向灭亡的,夫差的愚蠢并不应该成为他负全罪的理由。
夫差中了美人计的故事,已经是家喻户晓。但夫差亡国,真是因为西施吗?
姑苏台完工后,勾践便开始着手进行“灭吴七计”中的另一计——美人计。意图以奢华的姑苏台与绝世的美人来迷惑夫差的心性,消磨他的斗志。于是勾践为了不扰民,就派遣心腹之人在越境内物色适当人选。西施便这样进入了他们的视野。
西施是浙江诸暨南部宁萝山上一位樵夫的女儿,她常年在山下河中与郑旦等村中女子浣纱。一日,勾践心腹见到了西施与郑旦,便立即回报。于是勾践派遣范蠡以百两黄金聘得了此二人,并指使专人训练了她们三年,教之歌舞。之后,便将她们连同搜来的其余六名美婢一起送入了吴国,献给了夫差。所以入吴之女并非单单西施一人,而是共有八位。
勾践可谓一箭双雕。他这样做既博得了夫差的欢心与信任,又借此迷乱了夫差的心志。伍子胥苦谏,但夫差哪还有心思去听这些逆耳忠言?八人之中,只有西施最为受宠,从而成功地牵制住了夫差。郑旦入吴不久,即得病去世。夫差哀痛,便将其葬于黄茅山。
夫差为得西施欢心,便在灵岩山上大兴土木,建造了华丽之至的馆娃宫,供西施居住。“馆娃宫中百花开,西施晓上姑苏台。霞裙翠袂当空举,身轻似展凌风羽。”夫差就这样难以自拔地陷入了西施的网中。
有些书上说西施最后随范蠡退隐了,但不少史书对此提出了异议。说是范蠡后来是抛家弃子、连夜出逃的,又怎会有工夫去和勾践抢西施?岂不是自投罗网?所以西施最终是被勾践夫人秘密地灭了口,捆上大石投入了江中。哪种说法才正确,已经难以考证了。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西施这一生是场彻底的悲剧,她由一个平凡的农家女子,无奈地变为了野心家手中的一粒棋子。纵使倾倒众生,但终究是背上了亡国祸水的千古骂名。西施所走的难道不正是一条进退无路的“无间道”吗?
越国饥荒,勾践派文种向吴国借粟万石。伍子胥向夫差陈述弊害,可夫差依旧是信了文种之言,决定借给越国粟米一万石。勾践承诺越国明年收获之时一定奉还。于是越国就这样顺利度过了荒年。
第二年,越国大丰收。勾践便将越境内最好的粟种拿出来,蒸熟以后还给了夫差。夫差见这一万石粟种粒粒饱满,是上好的种子。于是便满心欢喜,觉得勾践真是个信义之人,自己并没有看错他。接着夫差便将这些粟种发向全国,让吴民种植。谁知第二年吴国颗粒无收,全民大饥荒。夫差还以为是吴越两地土质不同的缘故,竟没想到是勾践在粟种上做过了手脚。勾践的毒辣可见一斑。
勾践得知吴国大饥荒,觉得伐吴的时机已到,准备出兵,但被文种谏止。文种说,虽然吴国已经虚弱了,但伍子胥这个忠臣未除,始终是个心腹大患,不如先训练士卒的技击能力,做好伐吴的准备。
勾践表示赞成,于是范蠡便推荐了两位人物。一位是南林剑女,另一位是神箭手楚人陈音。这两位所在的地方就是相当于如今的浙江绍兴南部。范蠡请来这两人,分别教授军卒剑击与弓弩之术。越军的战斗力从而大增。教授了一段时间之后,南林剑女即功成身退,归隐于山林之中。而陈音病故,勾践将其厚葬,所葬之山称为陈音山。此山在浙江绍兴西南部。这段故事,在吴越春秋中有详细的记载,不再赘述。金庸先生的短篇武侠小说越女剑,即是以此段历史为故事背景,相信很多人都曾看过。
夫差得知越国在日夜训练士卒,便渐渐生出了一丝戒心。他感到了一种危险,一种来自阴暗处的危险。按说夫差既然已经对勾践起了疑心,便不该再做出后来那些亡国的蠢事了。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恰在这个时候,齐国由于暗中的宫廷斗争而引发了伐鲁的战争。鲁国是孔子的家乡,孔子又怎能眼看鲁国受难?于是他便即时派出其高徒子贡前往各国进行游说。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
吴国再次卷入了一场惊涛骇浪之中。其实对于夫差来说,各种势力的此消彼长并不能真正受他左右。众生相欺,无有了时。吴国是在各种因素的推动下逐步走向灭亡的,夫差的愚蠢并不应该成为他负全罪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