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34.net,秦氏有好女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韩夫人是邯郸城里的传奇女子。她四十岁以前的事迹没人说得清。小道消息流传,说她是从婢妾一步步爬上太守夫人的地位。然后丧夫、再嫁、再丧夫、再嫁……如此不知多少次,每次嫁的夫君都比以前的地位高。现在寡居在家,家产无数,每个儿子都做了官,每个女儿都成了官夫人。
倘若不知情的人听说这故事,多半会把这些事的主角想象成一个祸国殃民的绝色妖姬。然而在罗敷的印象里,韩夫人一直是个稳重的白发老妪,连金银首饰都懒得多戴。
韩夫人喜欢积德行善,丰年收粮,饥年借粮,城里的私学据说也有她的资助。她还喜欢提携年轻聪睿的女郎。富商大贾家里通常有自营的纺织作坊;而韩夫人的作坊尤其热闹,会定期办些纺织刺绣方面的交流,请来巧手匠娘传授经验——来的大多是贵女,但也有罗敷这种脸皮厚的平民娘子,时不常的去蹭个一日半日。反正没人赶她。
邯郸地界的年轻女郎,有一半都把韩夫人当成自己的人生楷模。若是有幸能见到真人,蒙她教诲两句,那便如平白多出了三年的智慧。
罗敷上辈子积德,在工坊里蹭课的时候,跟韩夫人搭讪过两句话。她记得清清楚楚。
第一次是她被邻居男孩骂了,说她是没父没母的野孩子。韩夫人瞟一眼她哭肿的红眼泡,十分鄙视地说了三个字:“骂回去。”
罗敷超常发挥。隔壁赵家阿兄至今脖子上一道疤。
第二次是觉得舅母分配不均,过年称了三两肉,烹得香喷喷,最后全堆在阿弟碗里了,说男孩子需要长身体。她自己落得两块连皮带骨的肉渣渣。
为这点事,罗敷纠结了半个月,不知道该不该觉得委屈。
韩夫人这回看都没看她,又说了三个字:“自己买。”
罗敷谨遵教诲,从此学会了自主花钱,不亏待自己的嘴。
老夫人家大业大,每日厨房剩的饭菜,大约都足够养活邯郸全城的乞丐;每天织布断下来的线头,都能做成一件衣。罗敷进城赶集买卖,有时候错过了辰光,来不及回家时,干脆就宿在韩夫人织坊工人歇憩的厢房里——对韩夫人来说,这都是不值得禀报的小事。
韩夫人信誉保证,这大约是唯一一个未婚女郎夜不归宿、还无损名声的去处。
今日进城赶集,罗敷早早就计划好,抽时间去拜访一下韩夫人。不为别的,向她再讨三个字:倘若在出外采桑的路上跟贵人口角上了,如何在保障自身平安的前提下,让他尽快把自己给忘了。
秦氏罗敷女,人人夸她蕙质兰心。然而越是有脑子的人,越知道自己能耐有限,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该求人求人,胜过自己闭门造车。
她满怀希望地出发了。
邯郸集市。
罗敷把绢帛交给估价的中间商,惊喜地发现比往日涨价五十钱,乐得她脆声朝那商户道谢。
然后不忘阿弟的嘱咐,去给他买些读书用的笔墨。
懒蛋其实一点也不懒。或许是知道他自己那副身子板儿干不了别的,张览读起书来倒是认真,功课做得一板一眼,两年来费了不少笔墨简牍。
可是当罗敷找到那相熟的制笔匠人铺子时,却见大门闭着。左邻右舍告诉她:“笔翁今日不开张,在城外猎户那里饮酒做客哩。”
罗敷一怔。世上学问多,一环扣一环。制笔匠得跟猎户打好关系,才能得到上等兔毫、狸尾的供应。
她闲不住,看看太阳,时间足够,决定不辞辛苦地出城走一趟,好过在原地傻等。
跟同来的小姊妹暂时分手,挤过摩肩继踵的赶集人群。
城外春意浓浓,连成片的桑树林比往日更茂盛了些。
罗敷今日没有采桑的任务,可却莫名其妙有点眼皮子跳。
她心里突然跳出来一个念头:贵人珍惜衣履,应该不会经常光顾老百姓的劳动场所……吧?
那天撞上的三公子方琼,虽然讨厌,倒也没到让她恨之入骨的地步。贵人们大抵是读书知礼的,就连强抢民女也抢得优雅。他一没动手二没动刀,只知道抬出权势来压人,以为老百姓把他当神供着呢!
肉食者不知民间疾苦。罗敷只是想不通,贵人府里定然姬妾不少,没有几百也有几十,如何就缺自己一个呢?
她一边胡思乱想,一边穿过一片桑林。突然左眼皮又跳一跳。
耳中清清楚楚地听到一声压低了的:“就是她……”
罗敷一时有点懵。左右看看,此时日头正高,没人采桑。层层叠叠的桑叶在微风中飘荡。
加快脚步,低头含胸的快走。身后隐约响起脚步声。
罗敷猛然住步,清脆叫道:“有人吗?”
倒不是太慌。半里之外的田垄上就有不少耕农乡妇。只要她喊一嗓子,至少二十人会自觉围过来看热闹,就像前日遇见方琼那样。
桑林中依旧寂静。她定定神,自语:“看... -->>
韩夫人是邯郸城里的传奇女子。她四十岁以前的事迹没人说得清。小道消息流传,说她是从婢妾一步步爬上太守夫人的地位。然后丧夫、再嫁、再丧夫、再嫁……如此不知多少次,每次嫁的夫君都比以前的地位高。现在寡居在家,家产无数,每个儿子都做了官,每个女儿都成了官夫人。
倘若不知情的人听说这故事,多半会把这些事的主角想象成一个祸国殃民的绝色妖姬。然而在罗敷的印象里,韩夫人一直是个稳重的白发老妪,连金银首饰都懒得多戴。
韩夫人喜欢积德行善,丰年收粮,饥年借粮,城里的私学据说也有她的资助。她还喜欢提携年轻聪睿的女郎。富商大贾家里通常有自营的纺织作坊;而韩夫人的作坊尤其热闹,会定期办些纺织刺绣方面的交流,请来巧手匠娘传授经验——来的大多是贵女,但也有罗敷这种脸皮厚的平民娘子,时不常的去蹭个一日半日。反正没人赶她。
邯郸地界的年轻女郎,有一半都把韩夫人当成自己的人生楷模。若是有幸能见到真人,蒙她教诲两句,那便如平白多出了三年的智慧。
罗敷上辈子积德,在工坊里蹭课的时候,跟韩夫人搭讪过两句话。她记得清清楚楚。
第一次是她被邻居男孩骂了,说她是没父没母的野孩子。韩夫人瞟一眼她哭肿的红眼泡,十分鄙视地说了三个字:“骂回去。”
罗敷超常发挥。隔壁赵家阿兄至今脖子上一道疤。
第二次是觉得舅母分配不均,过年称了三两肉,烹得香喷喷,最后全堆在阿弟碗里了,说男孩子需要长身体。她自己落得两块连皮带骨的肉渣渣。
为这点事,罗敷纠结了半个月,不知道该不该觉得委屈。
韩夫人这回看都没看她,又说了三个字:“自己买。”
罗敷谨遵教诲,从此学会了自主花钱,不亏待自己的嘴。
老夫人家大业大,每日厨房剩的饭菜,大约都足够养活邯郸全城的乞丐;每天织布断下来的线头,都能做成一件衣。罗敷进城赶集买卖,有时候错过了辰光,来不及回家时,干脆就宿在韩夫人织坊工人歇憩的厢房里——对韩夫人来说,这都是不值得禀报的小事。
韩夫人信誉保证,这大约是唯一一个未婚女郎夜不归宿、还无损名声的去处。
今日进城赶集,罗敷早早就计划好,抽时间去拜访一下韩夫人。不为别的,向她再讨三个字:倘若在出外采桑的路上跟贵人口角上了,如何在保障自身平安的前提下,让他尽快把自己给忘了。
秦氏罗敷女,人人夸她蕙质兰心。然而越是有脑子的人,越知道自己能耐有限,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该求人求人,胜过自己闭门造车。
她满怀希望地出发了。
邯郸集市。
罗敷把绢帛交给估价的中间商,惊喜地发现比往日涨价五十钱,乐得她脆声朝那商户道谢。
然后不忘阿弟的嘱咐,去给他买些读书用的笔墨。
懒蛋其实一点也不懒。或许是知道他自己那副身子板儿干不了别的,张览读起书来倒是认真,功课做得一板一眼,两年来费了不少笔墨简牍。
可是当罗敷找到那相熟的制笔匠人铺子时,却见大门闭着。左邻右舍告诉她:“笔翁今日不开张,在城外猎户那里饮酒做客哩。”
罗敷一怔。世上学问多,一环扣一环。制笔匠得跟猎户打好关系,才能得到上等兔毫、狸尾的供应。
她闲不住,看看太阳,时间足够,决定不辞辛苦地出城走一趟,好过在原地傻等。
跟同来的小姊妹暂时分手,挤过摩肩继踵的赶集人群。
城外春意浓浓,连成片的桑树林比往日更茂盛了些。
罗敷今日没有采桑的任务,可却莫名其妙有点眼皮子跳。
她心里突然跳出来一个念头:贵人珍惜衣履,应该不会经常光顾老百姓的劳动场所……吧?
那天撞上的三公子方琼,虽然讨厌,倒也没到让她恨之入骨的地步。贵人们大抵是读书知礼的,就连强抢民女也抢得优雅。他一没动手二没动刀,只知道抬出权势来压人,以为老百姓把他当神供着呢!
肉食者不知民间疾苦。罗敷只是想不通,贵人府里定然姬妾不少,没有几百也有几十,如何就缺自己一个呢?
她一边胡思乱想,一边穿过一片桑林。突然左眼皮又跳一跳。
耳中清清楚楚地听到一声压低了的:“就是她……”
罗敷一时有点懵。左右看看,此时日头正高,没人采桑。层层叠叠的桑叶在微风中飘荡。
加快脚步,低头含胸的快走。身后隐约响起脚步声。
罗敷猛然住步,清脆叫道:“有人吗?”
倒不是太慌。半里之外的田垄上就有不少耕农乡妇。只要她喊一嗓子,至少二十人会自觉围过来看热闹,就像前日遇见方琼那样。
桑林中依旧寂静。她定定神,自语:“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