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34.net,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可置信地看着周重赞,随后又转头看向李延良。
“没错。”李延良点点头说道:“我们可以为毛利氏提供必要的军事支持,以增强长州藩的武备。另外,你还可以去问问临近的广岛藩和福山藩,他们是否也需要此类军事支持。至于武器供应的价格,可以比你以前走私的价格基础上下浮两三成。当然,具体怎么操作,你也可以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数日前,在与横关总督樊昌臣勉强达成共识后,李延良随即向琉球总督区呈送了一份行动方略,准备有限介入周边的藩国事务,向他们提供军事支持,增强武备,以提升对抗幕府的实力。
尽管近年来齐国对日本是有些“想法”,认为任由这么一个人口大国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必然会打破地区势力平衡,威胁齐国的东方战略。但并没有大张旗鼓地介入日本内部事务,只是进行了一些局部的“微操”,布置了两处闲子,一为西南方的萨摩藩,二为东北方的仙台藩,给予一定的扶持,以为将来遏制德川幕府。
而多年来,北明政府一直也在不断鼓动和游说齐国,谋划要将日本肢解成几块,以彻底消除他们对北明的威胁。
因为,一个孱弱而分裂的日本,对北明而言,就是绝佳的扩张方向,可以使其逐步蚕食和吞并日本北方领土。
没错,北明对广阔而荒凉的岭北地区不是很感兴趣,除了占据金银矿较为丰富的银州地区(今俄罗斯马加丹州)外,也只是在冰海(今鄂霍次克海)沿岸安置了寥寥十几个定居点,收点皮毛,捕点鱼,宣示一番主权,但还谈不上全面实际控制。他们将觊觎的目光始终瞄着日本北部地区和朝鲜东南地区,欲吞之而后快。
无他,岭北那片广袤的地区太过寒冷,差不多半年的时间都处于冬季,养不了太多人,自然也就无法迅速提升自身实力。
而日本北部和朝鲜东南地区,虽然丘陵起伏,平原面积不大,但相较而言,可是温暖多了,而且农业条件也将就,拾掇拾掇,就能变成还算不错的膏腴之地。更不要说,上述两地还有不少人口,将其逐步吞下,花上二三十年,就能引为己用,成为最好的炮灰。哦,不对,应该是最好的战士。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齐国就在暗地里扶持西南大名——萨摩藩,帮着对方积极改善藩国财政,发展工商业,拓展对外贸易,还不遗余力地帮着岛津氏建立了一支规模达两千五百人的新式军队,里面充斥着大量齐国参谋军官和退役士官,使得萨摩藩在九州岛,乃至整个日本西南地区,隐隐成为第一强藩。
依着齐国总参谋部的方略,一旦幕府发布检地令,要强行收回各地藩国大名的领地,便可由萨摩藩岛津氏登高一呼,带头反对,以武力对抗幕府的集权行为。
届时,齐国可凭借强大的海上力量,暗助萨摩藩,支持他的反抗“暴政”之举。
最不济,萨摩藩在未能击败幕府的情况下,也能通过强大的武力,据岛自守,并陆续剪除九州岛上附从德川幕府的亲藩大名和谱代大名,割据自立。
至于北边的仙台藩,虽然齐国也着力不少,但主要使劲的还是北明。他们通过经济贸易手段和军事渗透,逐步影响伊达氏,使其生出对抗幕府的决心。
仙台藩(含支藩)的统辖范围十分广阔,与位于其北部的盛冈藩以今釜石市南部、住田町北端、奥州市北端、北上市南部以及金崎町北端一线为界,在陆奥国内,其统辖范围覆盖今岩手县南部、宫城县全境,以及福岛县相马郡新地町。除陆奥国外,仙台藩还辖有常陆国三郡、下总国一郡以及近江国两郡。
虽然仙台藩的公开俸禄为六十多万石,较加贺藩、萨摩藩低,与尾张藩相当。不过仙台藩的实领俸禄却高达一百万石,再加上丰富的矿产资源、冶炼业和牧业所获得的幕府奖励、三陆湾的渔场收入、港口收入、北方走私收入,仙台藩的实际财政规模据说已经超过了两百多万石了,妥妥的“天下第一大藩”。
而昔日为第一大藩的长州藩,曾以安艺郡吉田城为据点,领有中国地方十国一百二十万石,在战国末期可以说是拥有统一天下的雄厚资本。不过,毛利氏却先后败给了织田信长和德川家康(期间还被丰臣秀吉收服),消耗了藩国大量实力。待关原之战后,更是因为战败被德川大规模减封,仅领周防、长门两国三十多万石,再也不复争霸天下的雄心壮志。
因而,不论是齐国,还是北明就不怎么看得上这个落魄的“强藩”。再加上,原属长州藩的下关被幕府慷他人之慨,割给了齐国,遭到毛利氏的忌恨和敌视,那就使得齐国更加不怎么搭理这个藩国。
也就是做点贸易,搞点走私,吸收一些移民,关系显得有些不咸不淡。
不过,李延良通过诸多商人却了解到,过了这么多年,其实长州藩已然改变了对齐国的态度。
不说繁盛的贸易往来和热闹的走私活动,极大地改善了长州藩窘迫的财政问题,就是通过横关获得的大量粮食和武器装备,也使得这个落寞的藩国重新焕发了生机,实力得到缓慢恢复和提升。
从横关涌入的各种齐国工业制成品,经长州藩倒手再运至日本内陆,过境贸易和转口贸易是做得风生水起,极大充裕了藩国的财政。
因而,毛利氏在获得这些种种好处后,便立即意识到,自己所属的下关之地被齐国人占据了,好像并不是什么坏事,反而对自己大有裨益。
同时,在面对德川幕府的“检地”、“收权”的逼迫下,若是没有一个强大外援,仅凭自己的实力,根本无法对抗幕府。
不反抗,只能乖乖将祖先数百年传承的领地交给幕府,如何甘心?
若是反抗后,却不能力敌,那又会遭遇身死族灭的下场。
在这种情势下,是不是可以考虑附庸一个外来强大力量,从而保全毛利氏的领地,维系藩国的继续存在?
刚好,横关来了一位想建功立业的年轻俊杰,也期望能有一个施展拳脚的平台,将目光瞄向了长州藩。
(本章完)
可置信地看着周重赞,随后又转头看向李延良。
“没错。”李延良点点头说道:“我们可以为毛利氏提供必要的军事支持,以增强长州藩的武备。另外,你还可以去问问临近的广岛藩和福山藩,他们是否也需要此类军事支持。至于武器供应的价格,可以比你以前走私的价格基础上下浮两三成。当然,具体怎么操作,你也可以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数日前,在与横关总督樊昌臣勉强达成共识后,李延良随即向琉球总督区呈送了一份行动方略,准备有限介入周边的藩国事务,向他们提供军事支持,增强武备,以提升对抗幕府的实力。
尽管近年来齐国对日本是有些“想法”,认为任由这么一个人口大国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必然会打破地区势力平衡,威胁齐国的东方战略。但并没有大张旗鼓地介入日本内部事务,只是进行了一些局部的“微操”,布置了两处闲子,一为西南方的萨摩藩,二为东北方的仙台藩,给予一定的扶持,以为将来遏制德川幕府。
而多年来,北明政府一直也在不断鼓动和游说齐国,谋划要将日本肢解成几块,以彻底消除他们对北明的威胁。
因为,一个孱弱而分裂的日本,对北明而言,就是绝佳的扩张方向,可以使其逐步蚕食和吞并日本北方领土。
没错,北明对广阔而荒凉的岭北地区不是很感兴趣,除了占据金银矿较为丰富的银州地区(今俄罗斯马加丹州)外,也只是在冰海(今鄂霍次克海)沿岸安置了寥寥十几个定居点,收点皮毛,捕点鱼,宣示一番主权,但还谈不上全面实际控制。他们将觊觎的目光始终瞄着日本北部地区和朝鲜东南地区,欲吞之而后快。
无他,岭北那片广袤的地区太过寒冷,差不多半年的时间都处于冬季,养不了太多人,自然也就无法迅速提升自身实力。
而日本北部和朝鲜东南地区,虽然丘陵起伏,平原面积不大,但相较而言,可是温暖多了,而且农业条件也将就,拾掇拾掇,就能变成还算不错的膏腴之地。更不要说,上述两地还有不少人口,将其逐步吞下,花上二三十年,就能引为己用,成为最好的炮灰。哦,不对,应该是最好的战士。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齐国就在暗地里扶持西南大名——萨摩藩,帮着对方积极改善藩国财政,发展工商业,拓展对外贸易,还不遗余力地帮着岛津氏建立了一支规模达两千五百人的新式军队,里面充斥着大量齐国参谋军官和退役士官,使得萨摩藩在九州岛,乃至整个日本西南地区,隐隐成为第一强藩。
依着齐国总参谋部的方略,一旦幕府发布检地令,要强行收回各地藩国大名的领地,便可由萨摩藩岛津氏登高一呼,带头反对,以武力对抗幕府的集权行为。
届时,齐国可凭借强大的海上力量,暗助萨摩藩,支持他的反抗“暴政”之举。
最不济,萨摩藩在未能击败幕府的情况下,也能通过强大的武力,据岛自守,并陆续剪除九州岛上附从德川幕府的亲藩大名和谱代大名,割据自立。
至于北边的仙台藩,虽然齐国也着力不少,但主要使劲的还是北明。他们通过经济贸易手段和军事渗透,逐步影响伊达氏,使其生出对抗幕府的决心。
仙台藩(含支藩)的统辖范围十分广阔,与位于其北部的盛冈藩以今釜石市南部、住田町北端、奥州市北端、北上市南部以及金崎町北端一线为界,在陆奥国内,其统辖范围覆盖今岩手县南部、宫城县全境,以及福岛县相马郡新地町。除陆奥国外,仙台藩还辖有常陆国三郡、下总国一郡以及近江国两郡。
虽然仙台藩的公开俸禄为六十多万石,较加贺藩、萨摩藩低,与尾张藩相当。不过仙台藩的实领俸禄却高达一百万石,再加上丰富的矿产资源、冶炼业和牧业所获得的幕府奖励、三陆湾的渔场收入、港口收入、北方走私收入,仙台藩的实际财政规模据说已经超过了两百多万石了,妥妥的“天下第一大藩”。
而昔日为第一大藩的长州藩,曾以安艺郡吉田城为据点,领有中国地方十国一百二十万石,在战国末期可以说是拥有统一天下的雄厚资本。不过,毛利氏却先后败给了织田信长和德川家康(期间还被丰臣秀吉收服),消耗了藩国大量实力。待关原之战后,更是因为战败被德川大规模减封,仅领周防、长门两国三十多万石,再也不复争霸天下的雄心壮志。
因而,不论是齐国,还是北明就不怎么看得上这个落魄的“强藩”。再加上,原属长州藩的下关被幕府慷他人之慨,割给了齐国,遭到毛利氏的忌恨和敌视,那就使得齐国更加不怎么搭理这个藩国。
也就是做点贸易,搞点走私,吸收一些移民,关系显得有些不咸不淡。
不过,李延良通过诸多商人却了解到,过了这么多年,其实长州藩已然改变了对齐国的态度。
不说繁盛的贸易往来和热闹的走私活动,极大地改善了长州藩窘迫的财政问题,就是通过横关获得的大量粮食和武器装备,也使得这个落寞的藩国重新焕发了生机,实力得到缓慢恢复和提升。
从横关涌入的各种齐国工业制成品,经长州藩倒手再运至日本内陆,过境贸易和转口贸易是做得风生水起,极大充裕了藩国的财政。
因而,毛利氏在获得这些种种好处后,便立即意识到,自己所属的下关之地被齐国人占据了,好像并不是什么坏事,反而对自己大有裨益。
同时,在面对德川幕府的“检地”、“收权”的逼迫下,若是没有一个强大外援,仅凭自己的实力,根本无法对抗幕府。
不反抗,只能乖乖将祖先数百年传承的领地交给幕府,如何甘心?
若是反抗后,却不能力敌,那又会遭遇身死族灭的下场。
在这种情势下,是不是可以考虑附庸一个外来强大力量,从而保全毛利氏的领地,维系藩国的继续存在?
刚好,横关来了一位想建功立业的年轻俊杰,也期望能有一个施展拳脚的平台,将目光瞄向了长州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