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34.net,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130章 兵变(续)
“碰”的一声,油灯中的灯芯突然炸响,将屋内陷入沉思的几人立时惊醒,不约而同地看向灯柱的方向。
大维齐达乌德·易卜拉欣帕夏的长子艾迪尔看了一眼父亲,然后站起身来,走到油灯处,用一把小剪刀将萎蔫的灯芯剪掉,顺势用刀尖将灯芯又往上挑了挑,房间顿时又重新明亮了起来。
“你们齐国人是支持我的吧?”易卜拉欣将目光从长子的身上转了过来,定定的看着齐国公使冯泉林。
本来,在半夜三更被齐国人从温暖舒适的卧房中唤醒,易卜拉欣是极为恼怒的,认为对方此举是极为无礼的,更是对他严重的冒犯。
虽然你们齐国是帝国最重要的战略盟友,平日里也拥有素丹陛下赋予的种种特权,但你也不能深夜冒昧拜访,扰人清梦吧?
我好歹也是帝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维齐,可不是伱们齐国随意使唤的阿猫阿狗!
不过,当冯泉林将耶尼切里军团图谋兵变的消息通报给他时,在惊骇之余,更多的便是对齐国人的无尽感激。
他们趁夜而来,是在挽救这个帝国,也是在拯救我的生命呀!
“大维齐,我来告知你有关耶尼切里军团兵变的消息,难道还不能表明我们的态度吗?”冯泉林郑重地说道:“我们齐国不希望你们奥斯曼帝国的政局出现剧烈的波动,这不符合我们的利益。毕竟,你们目前还在与哈布斯堡帝国处于战争状态。一旦,伊斯坦布尔出现巨大的变故,很有可能会影响前线的战事,平白让奥地利人占了便宜。”
“是呀,在这个时候,伊斯坦布尔是不能乱的。”易卜拉欣点了点头,虽然表面上显得异常平静,但内心提着的心稍稍落下了一点。
话说得可真漂亮!
所谓的“不希望我们奥斯曼帝国政局出现剧烈的波动”,无非就是担心帝国高层发生更迭,会使得原先应诺你们征调克里米亚汗国攻击俄罗斯后方的事情搞黄了,更使得帝国在对威尼斯发动攻势存在变故,如此便无法支援你们对抗俄罗斯和威尼斯。
不过,这些都是小节。重要的是,要能及时并顺利地镇压此次兵变。
只要素丹陛下支持我,齐国人也站在我这边,那些桀骜不驯且又心怀叵测的军头,并不难对付。
况且,我这边还提前得了信,当不至于被对方打个措手不及。
“公使先生,为了以防万一,我想让家人暂时避入你们公使馆,不知可否?”易卜拉欣希冀地看着对方。
虽然心中已有成算,但这种血腥的军事政变,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胜利者属于何方。万一,有了疏漏,让那些兵变的耶尼切里军团给攻入府邸,阖家上下的性命和数十年积攒的财富,岂不是毁于一旦。
在整个伊斯坦布尔城,没有比齐国公使馆更为安全之所在了。因为,不论这场军事政变最后谁能胜出,在台上掌权的话事人都不敢得罪齐国人,并且还需要获得他们的支持,在财政上和军事上一如既往地会依赖他们的大笔援助。
“我们齐国公使馆非常愿意大维齐的家人前来做客。”冯泉林微笑着点头说道:“我相信,在我公使馆的殷切招待下,大维齐的家人一定会感到宾至如归,度过几天美好而愉快的日子。”
“多谢公使。”易卜拉欣点了点头,意有所指地说道:“若是此次能消弭祸端,我与公使先生之间的友谊,必将更加牢固。未来,帝国与贵国的合作,也将更进一步地加强和深入。”
冯泉林闻言,立时秒懂。
这是要准备事后许以酬功了呀!
不论是他本人,还是齐国,很可能在对方平复兵变后,都将获得难以想象的巨大利益。
救命之恩,何以回报?
更何况,在平叛过程中,你们奥斯曼帝国多多少少都需要借助一点我们的力量,金钱,或者情报。
自然,我们不可能贪图你们的“身体”,但应有的好处,肯定要拿出一些吧!
当夜,从大维齐的府邸驶出了数十辆马车,在城中绕了几圈后,全都悄然进入占地甚广的齐国公使馆。
在这些马车里,除了载有大维齐最为核心的家眷和亲属外,还有他积存了数十年的财富,有多达数十万之巨的金银货币,也有无数价值连城的古玩、珍宝。
不要忘了,大维齐在齐国开办的地中海联合商业银行的户头上,还存有几笔数额巨大的存款,总金额高达两百八十多万元。
谁能想到,奥斯曼帝国的国库中,空得能饿死耗子,不论是政府官员,还是军队中的士兵,无不拖欠数月乃至一年以上的薪金,而他们的大维齐个人竟然拥有如此多的财富。
公使馆中的工作人员在安顿好大维齐的家人和转移的财物后,曾戏谑地调侃,这耶尼切里军团要是政变成功,诛杀了大维齐,他的家人只能选择前往齐国避难,那么凭借这些财富,岂不是立时就能成为我们齐国的巨富之一!
——
齐国崛起这么多年,在其他国家搞政变、策划阴谋,并不是没做过。黑衣卫借助齐国强大的国力,策动过许多地方势力摆脱中央政府,独立建国,但都是些小打小闹,上不了台面。
比如在印度策动拉贾斯坦脱离莫卧儿帝国,鼓动苏门答腊岛上的干巴鲁地区从柔佛素丹国分立,联合北明分拆朝鲜王国,在安南建立数个小割据王国。但这些成功的事例,并不能证明齐国在奥斯曼帝国这种拥有数千万人口军事大国也能玩转“政变”这种高难度的手段。
毕竟,这玩得可有些大哦!
要知道,在奥斯曼帝国,军队发动兵变那可是家常便饭,那手艺绝对精熟得很。尤其是作为素丹近卫... -->>
第130章 兵变(续)
“碰”的一声,油灯中的灯芯突然炸响,将屋内陷入沉思的几人立时惊醒,不约而同地看向灯柱的方向。
大维齐达乌德·易卜拉欣帕夏的长子艾迪尔看了一眼父亲,然后站起身来,走到油灯处,用一把小剪刀将萎蔫的灯芯剪掉,顺势用刀尖将灯芯又往上挑了挑,房间顿时又重新明亮了起来。
“你们齐国人是支持我的吧?”易卜拉欣将目光从长子的身上转了过来,定定的看着齐国公使冯泉林。
本来,在半夜三更被齐国人从温暖舒适的卧房中唤醒,易卜拉欣是极为恼怒的,认为对方此举是极为无礼的,更是对他严重的冒犯。
虽然你们齐国是帝国最重要的战略盟友,平日里也拥有素丹陛下赋予的种种特权,但你也不能深夜冒昧拜访,扰人清梦吧?
我好歹也是帝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维齐,可不是伱们齐国随意使唤的阿猫阿狗!
不过,当冯泉林将耶尼切里军团图谋兵变的消息通报给他时,在惊骇之余,更多的便是对齐国人的无尽感激。
他们趁夜而来,是在挽救这个帝国,也是在拯救我的生命呀!
“大维齐,我来告知你有关耶尼切里军团兵变的消息,难道还不能表明我们的态度吗?”冯泉林郑重地说道:“我们齐国不希望你们奥斯曼帝国的政局出现剧烈的波动,这不符合我们的利益。毕竟,你们目前还在与哈布斯堡帝国处于战争状态。一旦,伊斯坦布尔出现巨大的变故,很有可能会影响前线的战事,平白让奥地利人占了便宜。”
“是呀,在这个时候,伊斯坦布尔是不能乱的。”易卜拉欣点了点头,虽然表面上显得异常平静,但内心提着的心稍稍落下了一点。
话说得可真漂亮!
所谓的“不希望我们奥斯曼帝国政局出现剧烈的波动”,无非就是担心帝国高层发生更迭,会使得原先应诺你们征调克里米亚汗国攻击俄罗斯后方的事情搞黄了,更使得帝国在对威尼斯发动攻势存在变故,如此便无法支援你们对抗俄罗斯和威尼斯。
不过,这些都是小节。重要的是,要能及时并顺利地镇压此次兵变。
只要素丹陛下支持我,齐国人也站在我这边,那些桀骜不驯且又心怀叵测的军头,并不难对付。
况且,我这边还提前得了信,当不至于被对方打个措手不及。
“公使先生,为了以防万一,我想让家人暂时避入你们公使馆,不知可否?”易卜拉欣希冀地看着对方。
虽然心中已有成算,但这种血腥的军事政变,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胜利者属于何方。万一,有了疏漏,让那些兵变的耶尼切里军团给攻入府邸,阖家上下的性命和数十年积攒的财富,岂不是毁于一旦。
在整个伊斯坦布尔城,没有比齐国公使馆更为安全之所在了。因为,不论这场军事政变最后谁能胜出,在台上掌权的话事人都不敢得罪齐国人,并且还需要获得他们的支持,在财政上和军事上一如既往地会依赖他们的大笔援助。
“我们齐国公使馆非常愿意大维齐的家人前来做客。”冯泉林微笑着点头说道:“我相信,在我公使馆的殷切招待下,大维齐的家人一定会感到宾至如归,度过几天美好而愉快的日子。”
“多谢公使。”易卜拉欣点了点头,意有所指地说道:“若是此次能消弭祸端,我与公使先生之间的友谊,必将更加牢固。未来,帝国与贵国的合作,也将更进一步地加强和深入。”
冯泉林闻言,立时秒懂。
这是要准备事后许以酬功了呀!
不论是他本人,还是齐国,很可能在对方平复兵变后,都将获得难以想象的巨大利益。
救命之恩,何以回报?
更何况,在平叛过程中,你们奥斯曼帝国多多少少都需要借助一点我们的力量,金钱,或者情报。
自然,我们不可能贪图你们的“身体”,但应有的好处,肯定要拿出一些吧!
当夜,从大维齐的府邸驶出了数十辆马车,在城中绕了几圈后,全都悄然进入占地甚广的齐国公使馆。
在这些马车里,除了载有大维齐最为核心的家眷和亲属外,还有他积存了数十年的财富,有多达数十万之巨的金银货币,也有无数价值连城的古玩、珍宝。
不要忘了,大维齐在齐国开办的地中海联合商业银行的户头上,还存有几笔数额巨大的存款,总金额高达两百八十多万元。
谁能想到,奥斯曼帝国的国库中,空得能饿死耗子,不论是政府官员,还是军队中的士兵,无不拖欠数月乃至一年以上的薪金,而他们的大维齐个人竟然拥有如此多的财富。
公使馆中的工作人员在安顿好大维齐的家人和转移的财物后,曾戏谑地调侃,这耶尼切里军团要是政变成功,诛杀了大维齐,他的家人只能选择前往齐国避难,那么凭借这些财富,岂不是立时就能成为我们齐国的巨富之一!
——
齐国崛起这么多年,在其他国家搞政变、策划阴谋,并不是没做过。黑衣卫借助齐国强大的国力,策动过许多地方势力摆脱中央政府,独立建国,但都是些小打小闹,上不了台面。
比如在印度策动拉贾斯坦脱离莫卧儿帝国,鼓动苏门答腊岛上的干巴鲁地区从柔佛素丹国分立,联合北明分拆朝鲜王国,在安南建立数个小割据王国。但这些成功的事例,并不能证明齐国在奥斯曼帝国这种拥有数千万人口军事大国也能玩转“政变”这种高难度的手段。
毕竟,这玩得可有些大哦!
要知道,在奥斯曼帝国,军队发动兵变那可是家常便饭,那手艺绝对精熟得很。尤其是作为素丹近卫...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