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34.net,田园巧妇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强横。
太平的这种聚财在这里就不仅仅是贪欲和奢侈,更是国家经济的一大祸害了。这无疑会引来正直之士的反对。太平公主后来在政治斗争中的失败,与她这种在经济上的横征暴敛实在有着很大的关系。
太平公主是作为一个政治人物活跃在历史舞台上的。她一生参与了三次大的政治斗争,并且卷入的程度一次比一次深,起的作用也一次比一次大。
早在武则天执政时期,太平公主就常常“预谋议”,但武则天没有允许她公开从政。
太平却叫嚣她是武皇诏令的参政公主,青青感到这样的女人是多可笑,以她的身份,如果不参与政治斗争,是她与子女几代的荣华富贵都享不尽的,她愣是自己找死
她几乎真的成了“武则天第二”。其实,太平公主一生很不太平,她的血管里流动着的是她那极不安分的母亲的血液。她骄横放纵,长大后变得凶狠毒辣,野心勃勃地觊觎着那高高在上的皇位,梦想像她母亲那样登上御座,君临天下。
然而,正如一位哲人所言,历史往往会发生惊人的重复,但如果第一次是以喜剧面目出现,第二次则以悲剧结局告终。太平公主虽不乏心机和才干,也曾纵横捭阖得意于一时,但终未能承传母志,位列九五,只是在史书上留下许多五颜六色的斑痕而已。
想到太平所做的一切,李继就认为太平就是祖父母惯出来的。太平常说她的功绩,是她长以为是最大功劳的两次政治斗争。
第一次是张柬之等联合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起兵诛二张,迫武则天传位于中宗,并改“周”为“唐”。
太平参与了这次斗争,但似乎只是“预诛张易之谋”,并没有什么实际行动。斗争胜利后,她因功被封为“镇国太平公主”。
太平参与此事的原因可能有二:其一是她作为李氏女、武氏媳,不能容忍张氏兄弟掌权。再一个可能是私人原因,即张昌宗诬陷她所爱的情人高戬,把高戬投入了监狱。
太平参与的第二次政治斗争是自己起兵诛杀韦后,皇伯父中宗即位后,皇后韦氏想效仿祖母,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
同时太平公主也从后台走到前台,神龙二年开始开府置官属,并建立自己的势力集团,以至发展到与安乐公主“各树朋党,更相谮毁”的地步。由此,太平和皇伯父和父皇及他都都成了韦后和安乐公主图谋掌权的最大障碍。景龙四年皇后韦氏与女儿安乐公主合谋毒死了唐中宗。韦氏立温王李重茂为皇帝,自己临朝摄政,并密谋害死小皇帝,革唐命,除掉父皇和太平。在这种情况下,自己联合万骑果毅陈玄礼等起兵,杀死了韦后和安乐公主,迎父皇即位。
太平对这次斗争态度积极,不仅参与了事先的谋议,而且派儿子薛崇简直接参加了行动。这其中的道理也很简单,即太平公主可以让李氏掌权,也可以让武氏掌权,就是不能允许韦氏占有天下。太平公主在这次斗争中还起了一个重要作用,即在处理小皇帝的问题上,是她出面将小皇帝从“御座”上提下来,让父皇坐上了上了帝位。
青青知道太平参加的第三次政治斗争是与李隆基之间的斗争,青青可是知道的。唐睿宗朝政治的焦点,是唐睿宗联合太平公主要保皇位,睿宗让位只是用李隆基牵制太平,唐睿宗、太平公主要保皇位,必须抑制太子李隆基的势力。
为此,太平公主极想选一个弱小者为太子。这就需要制造种种事端废掉李隆基。在一年的时间里,她不仅造舆论说李隆基不是长子,不当立为太子,甚至召集宰相要求将太子换掉。在这些行动中,唐睿宗是站在太平公主一边的。例如一次唐睿宗召宰相韦安石,说他担心大臣都心向太子,韦安石说“此必太平之计”。当时“太平于帘中窃听之”,大怒,立即想将韦安石下狱,这件事说明太平公主经常在唐睿宗处密谋关于太子的事情。到睿宗朝末期,“宰相七人,五出公主门”,“在外只闻有太平公主,不闻有太子。
这都是李继坐太子的时候,睿宗让位后,太平还操纵睿宗坐管着皇帝的皇帝,直至现在睿宗自称朕,李隆基只能自称予,大事李旦做主,李继只能管小事,太平几次要除掉李继,虽然没有做成,可是仇恨是结得很深。
太平不放过李继,李继也不会放过她,俩人是结了死仇的,这一世的睿宗对李继比那个大唐的的睿宗要好得多。
睿宗听太平的话,主要就是放不下皇帝的权利,还怕自己死后皇位到了别家手里或是被太平抢走,自己的儿孙可就是要被太平灭门。(未完待续)
强横。
太平的这种聚财在这里就不仅仅是贪欲和奢侈,更是国家经济的一大祸害了。这无疑会引来正直之士的反对。太平公主后来在政治斗争中的失败,与她这种在经济上的横征暴敛实在有着很大的关系。
太平公主是作为一个政治人物活跃在历史舞台上的。她一生参与了三次大的政治斗争,并且卷入的程度一次比一次深,起的作用也一次比一次大。
早在武则天执政时期,太平公主就常常“预谋议”,但武则天没有允许她公开从政。
太平却叫嚣她是武皇诏令的参政公主,青青感到这样的女人是多可笑,以她的身份,如果不参与政治斗争,是她与子女几代的荣华富贵都享不尽的,她愣是自己找死
她几乎真的成了“武则天第二”。其实,太平公主一生很不太平,她的血管里流动着的是她那极不安分的母亲的血液。她骄横放纵,长大后变得凶狠毒辣,野心勃勃地觊觎着那高高在上的皇位,梦想像她母亲那样登上御座,君临天下。
然而,正如一位哲人所言,历史往往会发生惊人的重复,但如果第一次是以喜剧面目出现,第二次则以悲剧结局告终。太平公主虽不乏心机和才干,也曾纵横捭阖得意于一时,但终未能承传母志,位列九五,只是在史书上留下许多五颜六色的斑痕而已。
想到太平所做的一切,李继就认为太平就是祖父母惯出来的。太平常说她的功绩,是她长以为是最大功劳的两次政治斗争。
第一次是张柬之等联合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起兵诛二张,迫武则天传位于中宗,并改“周”为“唐”。
太平参与了这次斗争,但似乎只是“预诛张易之谋”,并没有什么实际行动。斗争胜利后,她因功被封为“镇国太平公主”。
太平参与此事的原因可能有二:其一是她作为李氏女、武氏媳,不能容忍张氏兄弟掌权。再一个可能是私人原因,即张昌宗诬陷她所爱的情人高戬,把高戬投入了监狱。
太平参与的第二次政治斗争是自己起兵诛杀韦后,皇伯父中宗即位后,皇后韦氏想效仿祖母,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
同时太平公主也从后台走到前台,神龙二年开始开府置官属,并建立自己的势力集团,以至发展到与安乐公主“各树朋党,更相谮毁”的地步。由此,太平和皇伯父和父皇及他都都成了韦后和安乐公主图谋掌权的最大障碍。景龙四年皇后韦氏与女儿安乐公主合谋毒死了唐中宗。韦氏立温王李重茂为皇帝,自己临朝摄政,并密谋害死小皇帝,革唐命,除掉父皇和太平。在这种情况下,自己联合万骑果毅陈玄礼等起兵,杀死了韦后和安乐公主,迎父皇即位。
太平对这次斗争态度积极,不仅参与了事先的谋议,而且派儿子薛崇简直接参加了行动。这其中的道理也很简单,即太平公主可以让李氏掌权,也可以让武氏掌权,就是不能允许韦氏占有天下。太平公主在这次斗争中还起了一个重要作用,即在处理小皇帝的问题上,是她出面将小皇帝从“御座”上提下来,让父皇坐上了上了帝位。
青青知道太平参加的第三次政治斗争是与李隆基之间的斗争,青青可是知道的。唐睿宗朝政治的焦点,是唐睿宗联合太平公主要保皇位,睿宗让位只是用李隆基牵制太平,唐睿宗、太平公主要保皇位,必须抑制太子李隆基的势力。
为此,太平公主极想选一个弱小者为太子。这就需要制造种种事端废掉李隆基。在一年的时间里,她不仅造舆论说李隆基不是长子,不当立为太子,甚至召集宰相要求将太子换掉。在这些行动中,唐睿宗是站在太平公主一边的。例如一次唐睿宗召宰相韦安石,说他担心大臣都心向太子,韦安石说“此必太平之计”。当时“太平于帘中窃听之”,大怒,立即想将韦安石下狱,这件事说明太平公主经常在唐睿宗处密谋关于太子的事情。到睿宗朝末期,“宰相七人,五出公主门”,“在外只闻有太平公主,不闻有太子。
这都是李继坐太子的时候,睿宗让位后,太平还操纵睿宗坐管着皇帝的皇帝,直至现在睿宗自称朕,李隆基只能自称予,大事李旦做主,李继只能管小事,太平几次要除掉李继,虽然没有做成,可是仇恨是结得很深。
太平不放过李继,李继也不会放过她,俩人是结了死仇的,这一世的睿宗对李继比那个大唐的的睿宗要好得多。
睿宗听太平的话,主要就是放不下皇帝的权利,还怕自己死后皇位到了别家手里或是被太平抢走,自己的儿孙可就是要被太平灭门。(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