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biquge34.net,血沃轩辕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沈阳已经重新回到了大明的版图,满清,或者说是女真政权已经成为了历史。大批大批的女真俘虏被押回了京师,他们所做的一切,很快就会付出相应的代价。从此后大明曾经不可逾越的雄关山海关,或者,有可能将仅仅做为一个旅游景点存在!
战后的安置工作也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大量的汉人正在向这里迁移。那些曾经被满人欺凌侮辱的辽东汉人,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走在这块土地上。这里的大明的土地,是大明永远不可分割的领土。任何人,任何力量都无法夺走。
“现在该把重心放到这里了。”在明军的中军大帐中,朱斌指着地图说道:“钟建,黄得功等部已经完成了集结。朝鲜方面的李建标部,也已经组织了七万的朝鲜军队。同时水军也完成了一切准备。如果不出什么意外,最晚到十月份就可以对这里进行攻击。”
“我军的安排是这样的。”黄飙将一众明军将领带到了另一副地图前:“我军将由双城卫向倭岛加贺一带进军,并在赤野里一线登陆。加贺作战山海关战区将动用水军各类战船七百艘,步兵两万余人,由李天齐率部三千人担任先锋大将。我指挥中军一万人次之,督帅亲率领三千人压后。其余各协同作战兵种四千人。从即日起,各部将训练水上作战,登陆作战。为期不超过两个月。同时,孟志轩部玄甲军,登陆成功后维持地方治安,并担任预备部队使用,督帅所在中军,从今日起即为对倭作战总指挥部。”
“海面上和陆地上可大不一样啊。”等黄飙介绍完军情,朱斌笑道:“咱们一个个都是旱鸭子,坐在船上颠簸得很,别到时候叫苦连天的……”
正在那说笑着,忽然大帐帘门被打开,两个人也不通报便冲了进来。朱斌面色一沉,正想发作的时候,看清了来人,竟然是自己的女儿朱兰慧,边上的居然又是长平公主,朱斌直看得目瞪口呆,这两个女娃子怎么来这了?还未开口便听朱兰慧说道:
“父亲,出大事了,陛下御驾亲征了!”
大帐里的人听得全都呆在了那,朱斌一把抓住女儿的胳膊:“究竟是怎么回事?”
原来,郑天瑞、李定国部败阵的消息也同时传到了朝廷,而朱斌下令增兵五千的命令,到达兵部之后,朝廷里的那些官员却为由谁领军而犯愁起来。一来所有的大将都在前线作战,二来是连郑天瑞和李定国都败了,还有谁能带领二路援军?
其后传来的消息更加离谱,只说是莫卧儿动员了百万大军,大有侵犯大明疆土的意思。一时间朝廷上下震动,郑天瑞部只得三万人,就算再增兵五千就抵得甚用。兵部在黎风的授意下,擅做主张决定向边境之地大举增兵三万人。
还是领兵大将的问题,就在朝廷官员们争论不休的时候,兵部尚书黎风却抛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有一个人领军出征,足可以抵得上十员上将。这人便是大明皇帝景平帝。若是皇帝陛下能够御驾亲征必能极大地鼓舞士气,又何愁边境不平?
这一提议顿时让朝堂里鸦雀无声。陛下今年还不满十二岁,贸然亲征只怕有些问题。那景平帝听了却兴奋不已。亲自带兵上战场,可是自己早就盼望已久的事情了。有大臣提出这事情实在是太大了,是不是先报告下武英王?不想黎风却说道:
“武英王此刻正在扫荡残寇,他一身肩着大明朝廷的重任,本来就够累了,岂有事事都劳烦到他的道理,况且,武英王素来心疼陛下,闻听后必然不许。目前边境战事紧急,天天都有新的变化。依我看来非陛下亲征,不能平息战事。”
随后,大学士岳谨元等人也皆都赞同。本来武英王出征前,留黎风、岳谨元和史可法三人监国,眼下黎风和岳谨元都赞成陛下亲征,便只剩下了一个史可法的态度了。
不想这史可法却有另外一层想法。武英王对大明的功勋,已经不是任何人可以比拟的了。这次又彻底扫平了满清,其威望大到便连皇上也不能望其项背。历来臣子的声望远远超过皇帝,受到天下臣民爱戴,对于皇权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而这次边境告急,对于皇帝陛下来说却是个天大的良机。在史可法看来,边境的失败,只不过是因为兵力运用过少的原因。若是能大举征兵,明军不但有火器之利,而且有郑天瑞,李定国这两位杰的将领辅助,荡平莫卧儿军,只在朝夕之间!
而一旦解除了边境危机,那么皇帝的威望便会得到迅速增加。再通过大力地宣传陛下这次亲政的意义,以及取得的战果,那么,皇帝陛下在臣民中心中的地位,会是和现在完全截然相反的情况。等几年后陛下亲政,武英王的威胁便可以逐步消除了。
在这样心态地驱使下,史可法也同意了景平帝亲征的建议。
三位监国大臣一致同意,其他的大臣谁还有反对的?黎风对于这件事显得热心,当朝就制定出了陛下亲征的方案。决定出四川、云南等地抽调正规军三万人。京师出动御林军一万,由景平帝指挥,与援军会合于抹必力养巴山一线。徐军负责皇帝陛下的安全。
又动用火炮八百门,火枪六万枝,粮草补给大批,做为后勤物资源源不断的向前线输送,而黎风和史可法,则作为护驾大臣一起随景平帝出征。
同时,黎风认为陛下亲征,兹事体大,万一提早泄露了出去,只怕对陛下出征不利,因为,在随后他又下达了一道命令。从即日起,任何官员及其家属不得离开京师半步。进出京师的百姓也将受到严格盘查。整个京师在黎风的命令下,几乎处在了戒严的状态。>
沈阳已经重新回到了大明的版图,满清,或者说是女真政权已经成为了历史。大批大批的女真俘虏被押回了京师,他们所做的一切,很快就会付出相应的代价。从此后大明曾经不可逾越的雄关山海关,或者,有可能将仅仅做为一个旅游景点存在!
战后的安置工作也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大量的汉人正在向这里迁移。那些曾经被满人欺凌侮辱的辽东汉人,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走在这块土地上。这里的大明的土地,是大明永远不可分割的领土。任何人,任何力量都无法夺走。
“现在该把重心放到这里了。”在明军的中军大帐中,朱斌指着地图说道:“钟建,黄得功等部已经完成了集结。朝鲜方面的李建标部,也已经组织了七万的朝鲜军队。同时水军也完成了一切准备。如果不出什么意外,最晚到十月份就可以对这里进行攻击。”
“我军的安排是这样的。”黄飙将一众明军将领带到了另一副地图前:“我军将由双城卫向倭岛加贺一带进军,并在赤野里一线登陆。加贺作战山海关战区将动用水军各类战船七百艘,步兵两万余人,由李天齐率部三千人担任先锋大将。我指挥中军一万人次之,督帅亲率领三千人压后。其余各协同作战兵种四千人。从即日起,各部将训练水上作战,登陆作战。为期不超过两个月。同时,孟志轩部玄甲军,登陆成功后维持地方治安,并担任预备部队使用,督帅所在中军,从今日起即为对倭作战总指挥部。”
“海面上和陆地上可大不一样啊。”等黄飙介绍完军情,朱斌笑道:“咱们一个个都是旱鸭子,坐在船上颠簸得很,别到时候叫苦连天的……”
正在那说笑着,忽然大帐帘门被打开,两个人也不通报便冲了进来。朱斌面色一沉,正想发作的时候,看清了来人,竟然是自己的女儿朱兰慧,边上的居然又是长平公主,朱斌直看得目瞪口呆,这两个女娃子怎么来这了?还未开口便听朱兰慧说道:
“父亲,出大事了,陛下御驾亲征了!”
大帐里的人听得全都呆在了那,朱斌一把抓住女儿的胳膊:“究竟是怎么回事?”
原来,郑天瑞、李定国部败阵的消息也同时传到了朝廷,而朱斌下令增兵五千的命令,到达兵部之后,朝廷里的那些官员却为由谁领军而犯愁起来。一来所有的大将都在前线作战,二来是连郑天瑞和李定国都败了,还有谁能带领二路援军?
其后传来的消息更加离谱,只说是莫卧儿动员了百万大军,大有侵犯大明疆土的意思。一时间朝廷上下震动,郑天瑞部只得三万人,就算再增兵五千就抵得甚用。兵部在黎风的授意下,擅做主张决定向边境之地大举增兵三万人。
还是领兵大将的问题,就在朝廷官员们争论不休的时候,兵部尚书黎风却抛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有一个人领军出征,足可以抵得上十员上将。这人便是大明皇帝景平帝。若是皇帝陛下能够御驾亲征必能极大地鼓舞士气,又何愁边境不平?
这一提议顿时让朝堂里鸦雀无声。陛下今年还不满十二岁,贸然亲征只怕有些问题。那景平帝听了却兴奋不已。亲自带兵上战场,可是自己早就盼望已久的事情了。有大臣提出这事情实在是太大了,是不是先报告下武英王?不想黎风却说道:
“武英王此刻正在扫荡残寇,他一身肩着大明朝廷的重任,本来就够累了,岂有事事都劳烦到他的道理,况且,武英王素来心疼陛下,闻听后必然不许。目前边境战事紧急,天天都有新的变化。依我看来非陛下亲征,不能平息战事。”
随后,大学士岳谨元等人也皆都赞同。本来武英王出征前,留黎风、岳谨元和史可法三人监国,眼下黎风和岳谨元都赞成陛下亲征,便只剩下了一个史可法的态度了。
不想这史可法却有另外一层想法。武英王对大明的功勋,已经不是任何人可以比拟的了。这次又彻底扫平了满清,其威望大到便连皇上也不能望其项背。历来臣子的声望远远超过皇帝,受到天下臣民爱戴,对于皇权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而这次边境告急,对于皇帝陛下来说却是个天大的良机。在史可法看来,边境的失败,只不过是因为兵力运用过少的原因。若是能大举征兵,明军不但有火器之利,而且有郑天瑞,李定国这两位杰的将领辅助,荡平莫卧儿军,只在朝夕之间!
而一旦解除了边境危机,那么皇帝的威望便会得到迅速增加。再通过大力地宣传陛下这次亲政的意义,以及取得的战果,那么,皇帝陛下在臣民中心中的地位,会是和现在完全截然相反的情况。等几年后陛下亲政,武英王的威胁便可以逐步消除了。
在这样心态地驱使下,史可法也同意了景平帝亲征的建议。
三位监国大臣一致同意,其他的大臣谁还有反对的?黎风对于这件事显得热心,当朝就制定出了陛下亲征的方案。决定出四川、云南等地抽调正规军三万人。京师出动御林军一万,由景平帝指挥,与援军会合于抹必力养巴山一线。徐军负责皇帝陛下的安全。
又动用火炮八百门,火枪六万枝,粮草补给大批,做为后勤物资源源不断的向前线输送,而黎风和史可法,则作为护驾大臣一起随景平帝出征。
同时,黎风认为陛下亲征,兹事体大,万一提早泄露了出去,只怕对陛下出征不利,因为,在随后他又下达了一道命令。从即日起,任何官员及其家属不得离开京师半步。进出京师的百姓也将受到严格盘查。整个京师在黎风的命令下,几乎处在了戒严的状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