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biquge34.net,血沃轩辕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朝野上下的不满,并没有动摇多尔衮的决心。他坚信吴三桂,也同样坚信自己的判断。但是,朝廷里那种潜在的危机,却不得不让他产生了整肃的想法。两白旗和两红旗之间的一战,在他看来已经无法避免!
在山海关之战中,作为清军主力的两白旗和两黄旗的力量都遭到了沉重的打击。汉八旗的地位一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现在孔有德等人已死,而在山海关战役中出卖阿济格的尚可喜和沈志祥,也遭到了多尔衮的处决。
这时吴三桂和耿仲明等汉军将领,在汉八旗中的身份便变得愈发重要起来。尤其是吴三桂的正红旗,蒙古平叛中展示出了强大的战斗力。来去如风,十天不到便凯旋归来,让其本意只在试探吴三桂忠诚的多尔衮也感受到了震撼。
自此,多尔衮对吴三桂多加笼络,每每都有赏赐。更把正红旗置在了汉、蒙八旗之首,倚为自己左右臂膀。
但吴三桂自己的真实想法又是怎样?恐怕只有他自己心里最清楚了。在他看来,无论是大明还是大清,忠于谁,不忠于谁已经并不重要了,只有拥有一支强大的武装,才是处身立命的根本之道。在这一点之上,他非常羡慕自己曾经的兄弟朱斌。
朱斌的成功之处,便是在于握有战无不胜的江南军,进可攻,退可守,天下大势尽在掌握之中,便是当日对着朝廷也敢硬干。不过,吴三桂也能清晰地认识到,朱斌之所以当日能那么肆无忌惮,除了江南军外,还有江南全省以为后盾。而这却正是自己不具备的。
现在自己已经拥有了正红旗,而再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便成了吴三桂所要考虑的当务之急。现在多尔衮急需利用自己,这一点,便成为了吴三桂与多尔衮讨价还价的筹码。他向多尔衮隐晦的提出了要求,请求将黑扯木一带做为自己的屯兵之所。
然而这一要求却超过了多尔衮的心理底线,无论多尔衮多么器重吴三桂,但在他的眼里汉八旗却始终只是满人的奴才而已。要封给吴三桂一块地,纵然自己答应了,也一定会在朝廷里引起轩然大波。这将使本来就风雨飘摇的自己,会更加受到政敌的攻击。
被拒绝的吴三桂未免有些失望,但很快一件发生在盛京的大事,开始改变了他的命运。
顺治元年十二月初八,以固山额真塔木善等人为首,因不满多尔衮的政策,起兵反叛,并打出了“清君侧,除佞臣”的旗号。这位佞臣不用说自然就是多尔衮了。
虽然这次起兵的规模并不大,但其意义却是重大的。这在清朝来说从所未有。对多尔衮来说,现在正是他急需稳固自己地位的关键时刻。而塔木善等人的反叛行为,却极大动摇了多尔衮的威信,使他的权利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而对于塔木善的反叛,八旗旗主迅速分成了不同心态的几派。多尔衮和阿济格的两白旗毫无疑问的要坚决镇压。两蓝旗,两红旗则采取了观望的态度,看多尔衮如何处置这件事情。而两黄旗却抱着同情的姿态,甚至在暗里还暗中资助塔木善的叛军。
多尔衮迅速调集完全忠心于自己的正白旗进剿叛军,以镶白旗一部严密控制盛京,以预防一切可能发生的不测。剿灭塔木善的叛乱,并不是件如何困难的事情。但多尔衮却隐隐预感到,这次叛乱对于别有用心的人来说却是天赐良机。
果然,就在多尔衮亲自领兵出征的第二天夜里,那位在宁远立下“大功”的硕托,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领着本部人马三千五百人,在盛京发起了另一次叛乱,与塔木善遥相呼应。
是夜,硕托对皇宫发起了连续攻击。但都被设计死守的阿济格击退。及至天亮,各部旗在明知硕托叛乱的情况下,都不发兵。甚至连与多尔衮、阿济格与同母兄弟的多罗豫郡王多铎也都按兵不动。
这些人的心思都是一般无二,若硕托胜了,对他们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即便是硕托失败,对他们来并没有什么影响,相反却能够借着这件事情进一步打击多尔衮。多尔衮对明朝不断退让的姿态,已经严重伤害到了这些满人的心。
而在皇宫里的阿济格叫苦不迭,皇宫但凡有失,自己不光辜负了多尔衮的重托,而且,自己和多尔衮的全家,只怕都将遭到硕托最惨烈的屠杀!
他心中有些责怪多尔衮,明明摄政王早就看不惯这个硕托,却在宁远之战后,却态度急转直下,对硕托给予了充分的信任,难道他不知道硕托根本就是个小人吗?
盛京的王公大臣们,看来对多尔衮的怨恨已经到达了顶点,竟然没有人出手相助。摄政王却又正在外平叛,一时半会也无法赶回来,现在阿济格唯一的希望,只有一支军队,那就是驻扎在盛京城外的,吴三桂统领的汉军正红旗部,可是吴三桂会出手相助吗?
他却并不知道,这个时候的吴三桂也同样陷在了矛盾之中……
天亮后盛京发生硕托叛乱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吴三桂处,发兵还是不发,成为了摆在吴三桂面前的难题。他的部下们大多主张拒不发兵,以观盛京局势后再做处理。况且,没有女真人的命令就擅自出兵,这罪便等同于谋反。
面对部下这样的主张,吴三桂并没有立刻发表自己的意见。在犹豫了很久之后,他对自己的亲信部下说道:“我以为我们的利益是和多尔衮联系在一起的。朝廷里有许多人对咱们心存不满,若是多尔衮倒台,只怕第一个遭殃的便是我们。咱们现在已经没有了退路,回大明绝对是不可... -->>
朝野上下的不满,并没有动摇多尔衮的决心。他坚信吴三桂,也同样坚信自己的判断。但是,朝廷里那种潜在的危机,却不得不让他产生了整肃的想法。两白旗和两红旗之间的一战,在他看来已经无法避免!
在山海关之战中,作为清军主力的两白旗和两黄旗的力量都遭到了沉重的打击。汉八旗的地位一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现在孔有德等人已死,而在山海关战役中出卖阿济格的尚可喜和沈志祥,也遭到了多尔衮的处决。
这时吴三桂和耿仲明等汉军将领,在汉八旗中的身份便变得愈发重要起来。尤其是吴三桂的正红旗,蒙古平叛中展示出了强大的战斗力。来去如风,十天不到便凯旋归来,让其本意只在试探吴三桂忠诚的多尔衮也感受到了震撼。
自此,多尔衮对吴三桂多加笼络,每每都有赏赐。更把正红旗置在了汉、蒙八旗之首,倚为自己左右臂膀。
但吴三桂自己的真实想法又是怎样?恐怕只有他自己心里最清楚了。在他看来,无论是大明还是大清,忠于谁,不忠于谁已经并不重要了,只有拥有一支强大的武装,才是处身立命的根本之道。在这一点之上,他非常羡慕自己曾经的兄弟朱斌。
朱斌的成功之处,便是在于握有战无不胜的江南军,进可攻,退可守,天下大势尽在掌握之中,便是当日对着朝廷也敢硬干。不过,吴三桂也能清晰地认识到,朱斌之所以当日能那么肆无忌惮,除了江南军外,还有江南全省以为后盾。而这却正是自己不具备的。
现在自己已经拥有了正红旗,而再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便成了吴三桂所要考虑的当务之急。现在多尔衮急需利用自己,这一点,便成为了吴三桂与多尔衮讨价还价的筹码。他向多尔衮隐晦的提出了要求,请求将黑扯木一带做为自己的屯兵之所。
然而这一要求却超过了多尔衮的心理底线,无论多尔衮多么器重吴三桂,但在他的眼里汉八旗却始终只是满人的奴才而已。要封给吴三桂一块地,纵然自己答应了,也一定会在朝廷里引起轩然大波。这将使本来就风雨飘摇的自己,会更加受到政敌的攻击。
被拒绝的吴三桂未免有些失望,但很快一件发生在盛京的大事,开始改变了他的命运。
顺治元年十二月初八,以固山额真塔木善等人为首,因不满多尔衮的政策,起兵反叛,并打出了“清君侧,除佞臣”的旗号。这位佞臣不用说自然就是多尔衮了。
虽然这次起兵的规模并不大,但其意义却是重大的。这在清朝来说从所未有。对多尔衮来说,现在正是他急需稳固自己地位的关键时刻。而塔木善等人的反叛行为,却极大动摇了多尔衮的威信,使他的权利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而对于塔木善的反叛,八旗旗主迅速分成了不同心态的几派。多尔衮和阿济格的两白旗毫无疑问的要坚决镇压。两蓝旗,两红旗则采取了观望的态度,看多尔衮如何处置这件事情。而两黄旗却抱着同情的姿态,甚至在暗里还暗中资助塔木善的叛军。
多尔衮迅速调集完全忠心于自己的正白旗进剿叛军,以镶白旗一部严密控制盛京,以预防一切可能发生的不测。剿灭塔木善的叛乱,并不是件如何困难的事情。但多尔衮却隐隐预感到,这次叛乱对于别有用心的人来说却是天赐良机。
果然,就在多尔衮亲自领兵出征的第二天夜里,那位在宁远立下“大功”的硕托,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领着本部人马三千五百人,在盛京发起了另一次叛乱,与塔木善遥相呼应。
是夜,硕托对皇宫发起了连续攻击。但都被设计死守的阿济格击退。及至天亮,各部旗在明知硕托叛乱的情况下,都不发兵。甚至连与多尔衮、阿济格与同母兄弟的多罗豫郡王多铎也都按兵不动。
这些人的心思都是一般无二,若硕托胜了,对他们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即便是硕托失败,对他们来并没有什么影响,相反却能够借着这件事情进一步打击多尔衮。多尔衮对明朝不断退让的姿态,已经严重伤害到了这些满人的心。
而在皇宫里的阿济格叫苦不迭,皇宫但凡有失,自己不光辜负了多尔衮的重托,而且,自己和多尔衮的全家,只怕都将遭到硕托最惨烈的屠杀!
他心中有些责怪多尔衮,明明摄政王早就看不惯这个硕托,却在宁远之战后,却态度急转直下,对硕托给予了充分的信任,难道他不知道硕托根本就是个小人吗?
盛京的王公大臣们,看来对多尔衮的怨恨已经到达了顶点,竟然没有人出手相助。摄政王却又正在外平叛,一时半会也无法赶回来,现在阿济格唯一的希望,只有一支军队,那就是驻扎在盛京城外的,吴三桂统领的汉军正红旗部,可是吴三桂会出手相助吗?
他却并不知道,这个时候的吴三桂也同样陷在了矛盾之中……
天亮后盛京发生硕托叛乱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吴三桂处,发兵还是不发,成为了摆在吴三桂面前的难题。他的部下们大多主张拒不发兵,以观盛京局势后再做处理。况且,没有女真人的命令就擅自出兵,这罪便等同于谋反。
面对部下这样的主张,吴三桂并没有立刻发表自己的意见。在犹豫了很久之后,他对自己的亲信部下说道:“我以为我们的利益是和多尔衮联系在一起的。朝廷里有许多人对咱们心存不满,若是多尔衮倒台,只怕第一个遭殃的便是我们。咱们现在已经没有了退路,回大明绝对是不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