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biquge34.net,血沃轩辕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一次的侯方域,倒当真是说做就做。没几天,便在京师宣布复社重新成立,由他和钱谦益等人重新组织。明眼人都能看出,复社的举动,摆明了就是和张溥的陵社唱对台戏!
这二人的名声要远远小于张溥,响应者大多是当初在南京等地的至交好友,以及对张溥心存不满之人。无论在声势上,还是在影响力上,都远逊色于陵社。
但在成立的当天,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大学士岳谨元,兵部尚书黎风等朝廷高级官员竟然一齐出现,为复社之成立道贺。而岳谨元更是亲笔手书“义烈凛然”四个大字以为复社之重生而贺。
这一来,复社顿时抹上了一层官方的色彩。有着朝廷这个庞大的力量做着它们的靠山,复社一下又重新变得炙手可热起来。而流言也在这一时刻传开,都说只要加入复社历练几年,便大有希望在未来步入朝廷官员行列……
当初复社成立的目的,只是为了反抗阉党专权,以挽救大明朝廷为己任。但这个时候由侯方域和钱谦益等人组建的复社,却已经完全变了味道,成为了读书人走向朝堂的跳板。
其实所谓的读书人,有风骨的当然会有。但有一个理念始终支撑着他们,那就是十年寒窗,为的就是当官。这是上千年传下来的,在他们眼中看来,丝毫也没有什么不光彩的地方......
有了这么一层神秘光彩的外衣,复社顿时应者如云。全国给地的读书人纷纷向京师方向涌来,短短的十几天时间里,复社便已重新壮大到了几百人,已隐隐然能和陵社抗衡。
面对复社咄咄逼人的态势,陵社中人纷纷跑到张溥处要求立刻想出办法反击,因为在流言的力量感召下,就连陵社中也有一些人纷纷转向了复社,而这一切,都让陵社中的那些铁杆分子看眼里而忧心不止。
但张溥却没有理会他们的要求,他的心里比谁都清楚,光靠侯方域和钱谦益这几个饭桶,绝对闹不出如此大的动静来,真正在幕后的主使者,是那个忠勇武英王朱由斌!
他和朱由斌之间,已经从昔日的盟友,现在彻底走到了对立面。像自己这样的人,在朱由斌所有的新政之中,是不会有自己位置的,而同样的,对于那个什么新政,向来以维护大明之法自居的张溥也绝对不会同意……
既然迟早要发生一场剧烈的正面冲突,那么就让它来得早一些吧。
其实早在朱由斌下令废除旧的科举制度的时候,他就已经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秘密号召天下准备赶考的读书人向京师回合,他要让这些读书人,一起向朝廷请命,恢复祖宗之法,恢复旧的制度,向新法发起挑战。
他算准了朱由斌必然不敢杀,不敢关这些读书人,否则他就是所有人眼中的杀人魔王。一个杀人魔王的政令如何能够推行?而只要他想不出解决的办法,承受不住压力,只要稍有退让,就是自己出头的时候了。
一旦逼迫朱由斌恢复了旧的科举制度,那么他的威信必然大打折扣,以自己为首的势力就可以一步步的把持住朝政……
所以张溥虽然没有答应那些陵社成员的请求,但却在有意无意之间,透露出了这一切的真正幕后主使人其实是武英王朱由斌。朱由斌虽然权高位重,但只要全陵社,全天下的读书人能够拧成了一股绳,那么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恢复到原有的秩序。
要公然和于挽救朝廷危亡有大功的武英王作对,未免让那些读书人心里有些发虚。但深知他们的秉性脾气的张溥,搬出了“风骨”、“大义”以激励之。这却是读书人们最为看重的,在张溥的撺掇下,很快他们便确定了一个目标……
京师出现了一种并不为普通人所能看到的争斗。往往在酒楼、在青楼,属于陵社和复社的两派人一旦相遇,便会借着评古论今的机会,对对方冷嘲热讽。而发展到后来,总是会弄成恶语相对,互相揭对方的老底,互相说对方有辱斯文等等。
而官员们早已接到了不得插手这些事情的命令,因为只要读书人不打起来,一般情况下没有人愿意去管。倒是那些在酒楼中的客人,却因此而多了道“下酒菜”。听着他们通古论今,恶语相向,然后喝上两口小酒,倒也是人生一大快事……
京师,小圆三酌楼。
这小圆三酌楼颇有名气,相传当年连建文帝也曾经微服来过此楼,在品尝了这里的几样精致小菜之后,大为赞赏,因此亲笔题写了“小圆三酌楼”这几个字,一时使这酒楼在京师之内声名大振!
而京师附近的风流雅士,文人墨客也总喜欢聚集在这里,引经据典,纵论文章,喝到高兴时,便会让酒家拿上笔墨,在墙壁上留下自己的“墨宝”。在楼内放眼看去,到处都是词语歌赋,倒也不乏高攀龙这样的名家大作。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这本是大明的忠臣于谦的一首诗,复社领袖之一的钱谦益一边念着一边大声赞叹:“不想却在这里见到了于阁部的真迹。想于阁部一生忠烈,为我大明忧国忧民,若我大明人人都能像于阁部一样,何有流寇之乱,何有金虏之扰?”
侯方域却笑道:“说到于阁部,却想起一个趣事来。当年王振专权,作威作福,肆无忌惮地招权纳贿。百官大臣争相献金求媚。每逢朝会期间,进见王振者,必须献纳白银百两;若能献白银千两,始得款... -->>
这一次的侯方域,倒当真是说做就做。没几天,便在京师宣布复社重新成立,由他和钱谦益等人重新组织。明眼人都能看出,复社的举动,摆明了就是和张溥的陵社唱对台戏!
这二人的名声要远远小于张溥,响应者大多是当初在南京等地的至交好友,以及对张溥心存不满之人。无论在声势上,还是在影响力上,都远逊色于陵社。
但在成立的当天,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大学士岳谨元,兵部尚书黎风等朝廷高级官员竟然一齐出现,为复社之成立道贺。而岳谨元更是亲笔手书“义烈凛然”四个大字以为复社之重生而贺。
这一来,复社顿时抹上了一层官方的色彩。有着朝廷这个庞大的力量做着它们的靠山,复社一下又重新变得炙手可热起来。而流言也在这一时刻传开,都说只要加入复社历练几年,便大有希望在未来步入朝廷官员行列……
当初复社成立的目的,只是为了反抗阉党专权,以挽救大明朝廷为己任。但这个时候由侯方域和钱谦益等人组建的复社,却已经完全变了味道,成为了读书人走向朝堂的跳板。
其实所谓的读书人,有风骨的当然会有。但有一个理念始终支撑着他们,那就是十年寒窗,为的就是当官。这是上千年传下来的,在他们眼中看来,丝毫也没有什么不光彩的地方......
有了这么一层神秘光彩的外衣,复社顿时应者如云。全国给地的读书人纷纷向京师方向涌来,短短的十几天时间里,复社便已重新壮大到了几百人,已隐隐然能和陵社抗衡。
面对复社咄咄逼人的态势,陵社中人纷纷跑到张溥处要求立刻想出办法反击,因为在流言的力量感召下,就连陵社中也有一些人纷纷转向了复社,而这一切,都让陵社中的那些铁杆分子看眼里而忧心不止。
但张溥却没有理会他们的要求,他的心里比谁都清楚,光靠侯方域和钱谦益这几个饭桶,绝对闹不出如此大的动静来,真正在幕后的主使者,是那个忠勇武英王朱由斌!
他和朱由斌之间,已经从昔日的盟友,现在彻底走到了对立面。像自己这样的人,在朱由斌所有的新政之中,是不会有自己位置的,而同样的,对于那个什么新政,向来以维护大明之法自居的张溥也绝对不会同意……
既然迟早要发生一场剧烈的正面冲突,那么就让它来得早一些吧。
其实早在朱由斌下令废除旧的科举制度的时候,他就已经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秘密号召天下准备赶考的读书人向京师回合,他要让这些读书人,一起向朝廷请命,恢复祖宗之法,恢复旧的制度,向新法发起挑战。
他算准了朱由斌必然不敢杀,不敢关这些读书人,否则他就是所有人眼中的杀人魔王。一个杀人魔王的政令如何能够推行?而只要他想不出解决的办法,承受不住压力,只要稍有退让,就是自己出头的时候了。
一旦逼迫朱由斌恢复了旧的科举制度,那么他的威信必然大打折扣,以自己为首的势力就可以一步步的把持住朝政……
所以张溥虽然没有答应那些陵社成员的请求,但却在有意无意之间,透露出了这一切的真正幕后主使人其实是武英王朱由斌。朱由斌虽然权高位重,但只要全陵社,全天下的读书人能够拧成了一股绳,那么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恢复到原有的秩序。
要公然和于挽救朝廷危亡有大功的武英王作对,未免让那些读书人心里有些发虚。但深知他们的秉性脾气的张溥,搬出了“风骨”、“大义”以激励之。这却是读书人们最为看重的,在张溥的撺掇下,很快他们便确定了一个目标……
京师出现了一种并不为普通人所能看到的争斗。往往在酒楼、在青楼,属于陵社和复社的两派人一旦相遇,便会借着评古论今的机会,对对方冷嘲热讽。而发展到后来,总是会弄成恶语相对,互相揭对方的老底,互相说对方有辱斯文等等。
而官员们早已接到了不得插手这些事情的命令,因为只要读书人不打起来,一般情况下没有人愿意去管。倒是那些在酒楼中的客人,却因此而多了道“下酒菜”。听着他们通古论今,恶语相向,然后喝上两口小酒,倒也是人生一大快事……
京师,小圆三酌楼。
这小圆三酌楼颇有名气,相传当年连建文帝也曾经微服来过此楼,在品尝了这里的几样精致小菜之后,大为赞赏,因此亲笔题写了“小圆三酌楼”这几个字,一时使这酒楼在京师之内声名大振!
而京师附近的风流雅士,文人墨客也总喜欢聚集在这里,引经据典,纵论文章,喝到高兴时,便会让酒家拿上笔墨,在墙壁上留下自己的“墨宝”。在楼内放眼看去,到处都是词语歌赋,倒也不乏高攀龙这样的名家大作。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这本是大明的忠臣于谦的一首诗,复社领袖之一的钱谦益一边念着一边大声赞叹:“不想却在这里见到了于阁部的真迹。想于阁部一生忠烈,为我大明忧国忧民,若我大明人人都能像于阁部一样,何有流寇之乱,何有金虏之扰?”
侯方域却笑道:“说到于阁部,却想起一个趣事来。当年王振专权,作威作福,肆无忌惮地招权纳贿。百官大臣争相献金求媚。每逢朝会期间,进见王振者,必须献纳白银百两;若能献白银千两,始得款...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