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biquge34.net,血沃轩辕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长平公主愣愣地看着朱斌,忽然指着他道:“我知道你是谁了,你是朱由斌!”
“丝丝,明日一早,找个人把公主送出城去,我看了,如今京城各门紧锁,只许进,不许出。可公主是个女孩子,再多使点金银,能够出去的。”朱斌并不搭理长平公主,吩咐道:“还有,你也不要回来了……”
……
当此王朝灭亡之际,在皇宫里的崇祯,只能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一方面有感于吏治的败坏,向六部和都察院发去训诫的谕旨;另一方面发布大赦天下的诏书,对他十七年的政绩作了深刻的检讨:
“十七年来,辽东和中原的战事,调兵措饷,实在是不得已的事。连年征战,赋税加派增多,本意是想安民,结果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是朕的过错;
贪官污吏乘机巧取豪夺,刻意盘剥,造成民生困苦。朕深居内宫,不能体察,是朕的过错;
将领懦弱,士兵骄纵,不肯拼命杀敌,反而对百姓烧杀抢掠,视为仇敌。朕任用非人,致使毒疮溃烂,是朕的过错……”
在叹息痛恨、引咎自责之后,他向百姓表示,各路兵马已经前来勤王,加派的赋税已经免除,一切不便于民众的事情全部取消,要开创一个新局面。希望跟随李自成的牛金星、刘宗敏等人,乘机反正,一概赦免,不予追究。他还表示,动乱平定以后,一定任用贤能的人治国,改革从前的腐败政治,和大家一起维新。
这些话流露出朱由检企图挽回败局的急切心理,不能说毫无诚意,但毕竟为时已晚,无济于事了。这个诏书如果在去年发出,远近臣民或许为之感动,如今形势大变,灾祸随时都会降临,离开都城一步都危险丛生,谁还会相信呢?
崇祯十六年三月十六日,朱由检仍然在宫中按部就班,考察候补知县三十三人。
突然,太监送上紧急公文,打开一看,朱由检顿时脸色骤变,起身入内。这份紧急公文,就是京郊昌平已经陷落的塘报。
原来这天黎明,贼军攻下昌平,总兵李唐自杀。当天夜晚,贼军沿沙河挺进,直达北京外城的平则门,沿途火光冲天!
兵临城下,原先看上去似乎上下一心的官僚群体,迅速分化瓦解,犹如大厦将倾,飞鸟各投林。一些投机分子秘密策划应变措施,准备迎接改朝换代,朝天子一朝臣的新局面。
兵部官员魏提塘在路上见到一名高级官僚的听差急忙赶路,询问之下,那个听差出示一张“传单”,上面写着:太监曹化淳和兵部尚书张缙彦等文武大臣“大家一致约定打开城门迎接李自成”,不少官僚都已经在“传单”上签署了“知”字。一个应变的阴谋正在悄悄地酝酿之中……
三月十七日,贼军东路进至高碑店,西路进至西直门外,开始炮轰城墙。
紫禁城内,早朝依然照例进行,皇帝和大臣们相对哭泣,手足无措,有的说,应当起用“阉党逆案”中遭到严惩的官员;有的说,应当加封刘泽清为“东安伯”,要他从山东赶来“勤王”。]
崇祯知道这些都是“马后炮”,不予理睬,低头在御案上写了六个字,让站在旁边的司礼监太监王之心看了一下,随即抹去。这六个字是“文臣人人可杀”,在皇帝心目中,朝政完全就是坏在这帮只知空谈的文臣手中。
中午时分,贼军开始攻打平则门、彰义门、西直门。守卫这三处城门的士兵,所谓“三大营”,其实是一些老弱残兵和太监,号称一万几千人,毫无战斗力。
何况没有人烧饭,个个都饥饿不堪,哪里能够抵挡排山倒海般的攻势!虽然城墙外面的阵地上布满了火车、巨炮、蒺藜、鹿角等障碍物,仍然阻挡不住像潮水一样涌来的身穿黄色衣甲的农民军,把京城围得水泄不通。
三月十八日,李自成指挥贼军冒雨猛攻。城上的守军向外面放炮,却没有炮弹,只有一阵硝烟和一声空响,仿佛在那里放爆竹烟火,敷衍塞责而已。
随即,李自成又派出投降的太监杜勋奔进紫禁城,向崇祯传达李自成的意思,要求开门迎降。杜勋对崇祯说道:“李自成兵强马壮,锐不可当,皇上应当为自己考虑。”
然后,杜勋转达了李自成的谈判方案,割地求和。具体内容是:割让西北地区,听任李自成建国称王;犒赏军队银子一百万两。
崇祯勃然大怒,尚未说话,却看到身边冲出一条人影,抓起龙案上的一块镇石,狠狠地砸向了杜勋,这人破口大骂:
“圣上如此信任于你,你不思以身报国,却帮着反贼来劝降皇上,你且去告诉了闯贼,城破了,我们宁可殉国,也决不投降!”
崇祯看去,却是亲信太监王承恩。见到杜勋血流满面,崇祯拍手笑道:
“好好,王承恩,你砸得好!杜勋,回去告诉李自成,朕在这,朕就在这等着他,大好头颅在此,你让他来拿了去吧!”
“十七年来,政治不修,祸乱频繁,是没有任用贤人,还是没有远离不肖者?以至于触犯天怒,积怨民心,使得赤子化为盗贼,陵寝受到震惊,亲王遭到屠戮,国家的耻辱莫大于此。”崇祯缓缓起身,说道“
“这国家亡在朕的手里,可是,朕绝不是亡国之君,王承恩,拿朕的宝剑来,朕要提天子之剑,御驾亲征,与闯贼一决生死!”(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
”
长平公主愣愣地看着朱斌,忽然指着他道:“我知道你是谁了,你是朱由斌!”
“丝丝,明日一早,找个人把公主送出城去,我看了,如今京城各门紧锁,只许进,不许出。可公主是个女孩子,再多使点金银,能够出去的。”朱斌并不搭理长平公主,吩咐道:“还有,你也不要回来了……”
……
当此王朝灭亡之际,在皇宫里的崇祯,只能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一方面有感于吏治的败坏,向六部和都察院发去训诫的谕旨;另一方面发布大赦天下的诏书,对他十七年的政绩作了深刻的检讨:
“十七年来,辽东和中原的战事,调兵措饷,实在是不得已的事。连年征战,赋税加派增多,本意是想安民,结果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是朕的过错;
贪官污吏乘机巧取豪夺,刻意盘剥,造成民生困苦。朕深居内宫,不能体察,是朕的过错;
将领懦弱,士兵骄纵,不肯拼命杀敌,反而对百姓烧杀抢掠,视为仇敌。朕任用非人,致使毒疮溃烂,是朕的过错……”
在叹息痛恨、引咎自责之后,他向百姓表示,各路兵马已经前来勤王,加派的赋税已经免除,一切不便于民众的事情全部取消,要开创一个新局面。希望跟随李自成的牛金星、刘宗敏等人,乘机反正,一概赦免,不予追究。他还表示,动乱平定以后,一定任用贤能的人治国,改革从前的腐败政治,和大家一起维新。
这些话流露出朱由检企图挽回败局的急切心理,不能说毫无诚意,但毕竟为时已晚,无济于事了。这个诏书如果在去年发出,远近臣民或许为之感动,如今形势大变,灾祸随时都会降临,离开都城一步都危险丛生,谁还会相信呢?
崇祯十六年三月十六日,朱由检仍然在宫中按部就班,考察候补知县三十三人。
突然,太监送上紧急公文,打开一看,朱由检顿时脸色骤变,起身入内。这份紧急公文,就是京郊昌平已经陷落的塘报。
原来这天黎明,贼军攻下昌平,总兵李唐自杀。当天夜晚,贼军沿沙河挺进,直达北京外城的平则门,沿途火光冲天!
兵临城下,原先看上去似乎上下一心的官僚群体,迅速分化瓦解,犹如大厦将倾,飞鸟各投林。一些投机分子秘密策划应变措施,准备迎接改朝换代,朝天子一朝臣的新局面。
兵部官员魏提塘在路上见到一名高级官僚的听差急忙赶路,询问之下,那个听差出示一张“传单”,上面写着:太监曹化淳和兵部尚书张缙彦等文武大臣“大家一致约定打开城门迎接李自成”,不少官僚都已经在“传单”上签署了“知”字。一个应变的阴谋正在悄悄地酝酿之中……
三月十七日,贼军东路进至高碑店,西路进至西直门外,开始炮轰城墙。
紫禁城内,早朝依然照例进行,皇帝和大臣们相对哭泣,手足无措,有的说,应当起用“阉党逆案”中遭到严惩的官员;有的说,应当加封刘泽清为“东安伯”,要他从山东赶来“勤王”。]
崇祯知道这些都是“马后炮”,不予理睬,低头在御案上写了六个字,让站在旁边的司礼监太监王之心看了一下,随即抹去。这六个字是“文臣人人可杀”,在皇帝心目中,朝政完全就是坏在这帮只知空谈的文臣手中。
中午时分,贼军开始攻打平则门、彰义门、西直门。守卫这三处城门的士兵,所谓“三大营”,其实是一些老弱残兵和太监,号称一万几千人,毫无战斗力。
何况没有人烧饭,个个都饥饿不堪,哪里能够抵挡排山倒海般的攻势!虽然城墙外面的阵地上布满了火车、巨炮、蒺藜、鹿角等障碍物,仍然阻挡不住像潮水一样涌来的身穿黄色衣甲的农民军,把京城围得水泄不通。
三月十八日,李自成指挥贼军冒雨猛攻。城上的守军向外面放炮,却没有炮弹,只有一阵硝烟和一声空响,仿佛在那里放爆竹烟火,敷衍塞责而已。
随即,李自成又派出投降的太监杜勋奔进紫禁城,向崇祯传达李自成的意思,要求开门迎降。杜勋对崇祯说道:“李自成兵强马壮,锐不可当,皇上应当为自己考虑。”
然后,杜勋转达了李自成的谈判方案,割地求和。具体内容是:割让西北地区,听任李自成建国称王;犒赏军队银子一百万两。
崇祯勃然大怒,尚未说话,却看到身边冲出一条人影,抓起龙案上的一块镇石,狠狠地砸向了杜勋,这人破口大骂:
“圣上如此信任于你,你不思以身报国,却帮着反贼来劝降皇上,你且去告诉了闯贼,城破了,我们宁可殉国,也决不投降!”
崇祯看去,却是亲信太监王承恩。见到杜勋血流满面,崇祯拍手笑道:
“好好,王承恩,你砸得好!杜勋,回去告诉李自成,朕在这,朕就在这等着他,大好头颅在此,你让他来拿了去吧!”
“十七年来,政治不修,祸乱频繁,是没有任用贤人,还是没有远离不肖者?以至于触犯天怒,积怨民心,使得赤子化为盗贼,陵寝受到震惊,亲王遭到屠戮,国家的耻辱莫大于此。”崇祯缓缓起身,说道“
“这国家亡在朕的手里,可是,朕绝不是亡国之君,王承恩,拿朕的宝剑来,朕要提天子之剑,御驾亲征,与闯贼一决生死!”(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