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biquge34.net,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至于太子是承乾还是李治,他老侯一定坚决不掺和!
同时侯君集还心怀感谢看了魏征一眼:
没想到啊,这魏征竟还夸咱老侯有宰相之才呢,真是慧眼识人。
不过此时魏征倒是没空去解读侯君集的眼神,眼看着自己墓碑被毁了又重修,魏征不去看,真心实意赞了一句:
“这王义方真乃君子也,陛下兴科举方有如此才俊为官,乃大唐之福也。”
李世民轻轻点头,不趋炎附势,能心怀公理,出身贫贱而不附豪强,这王义方倒是真切让他明白了科举的好处,如今最缺的就是这种良臣。
夸完王义方之后,魏征反倒是脸色有点不安:
“后世所说无错,臣此举颇有弄名之嫌。”
对身后事,魏征反倒真的没多少怨言。
毕竟若真的谏言数十万字还能幸终,那只能说明他魏征确实遇上了一位宽仁之君。
但魏征同样也比谁都明白,谏臣是最不能犯错的。
难得从魏征脸上看到窘迫的神色,李世民好好欣赏了一下才宽慰道:
“玄成无错,反倒是朕确实有失于你。”
“毕竟玄成也并非那后世中的转世星君,有些许私欲,再寻常不过。”
“且能平乱世,固然有朕之才,但亦有叔宝敬德死战,有克明玄龄之策,更有药师独镇南地。”
“这当朝亦是如此,此非朕之贞观,乃是我等君臣之贞观,玄成留书表贞观之功,何错之有?诸卿之奏对,皆当入本朝实录。”
这魏征说民如水君如舟,但君臣之间不也是如此?
且若是计较历代之帝王的话,猛谏如魏征,功高如李靖,皆能荣宠善终,可为贞观佳话。
至于毁墓碑……引以为鉴就是,不行晚上留玄成吃个饭再赔罪。
过去拍拍魏征的肩膀,李世民笑的很洒脱。
初入于此的刘仁轨感觉此刻的陛下有夺目之感。
而李世民处理完这些事,看着后面的张亮谋反,一时间又有点头疼。
【靠着过硬的政绩,656年王义方被李治破格提拔,重新回到京城任职侍御史。
而眼看着皇帝下场拉偏架,王义方再也坐不住了,但奏疏写好之后,他反倒是踌躇了。
海南岛十年不能改志,但若是再次连累母亲该要怎么办?
老夫人是个伟大的母亲,说楚汉相争时王陵母亲宁可自杀也不愿儿子投奔项羽,如今你能为道义发声,做母亲的死而无憾。
有母亲支持,王义方上朝时候坦然出列谏言,认为李治身为万邦之主,应当为天下表率,请按照唐律,治奸相李义府死罪。
李治翻了翻唐律,治王义方以下犯上之罪,贬黜莱州参军,再次保下了李义府。
到莱州之后,王义方干脆辞官不干,办了一所私塾教书育人,并奉养老母。
老母安享晚年之后不久,王义方也病逝,享年五十五。
王义方这一辈子,几起几落,最高不过官至六品,但《旧唐书》为其单独立传,堪称是初唐时文人风骨的代表。
另外,张亮的谋反可能是贞观后期最荒唐的案件。
因为砍了张亮脑袋之后,李世民自己都承认张亮“反形未具”,并“至今追悔”。
但李世民说的意思也是认为张亮本身也有点不干不净的,毕竟认五百义子,私藏兵器,并且开始摆弄谶语,怎么看也不像正常人干的事儿。
而张亮这个案子掰开揉碎了也特别简单。
首先张亮本身不地道,出身贫寒种地为生,发迹之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抛弃原本的妻子,迎娶了更加年轻漂亮的李氏。
旧唐书对这个李氏的形容有两个词:淫荡,骄横。
说她淫荡是因为跟张亮的好几个义子和她都是白天叫母亲,晚上叫夫人,玩儿的很大。
其中有个特别突出的叫张慎几,原本卖笔为生,但因为容貌俊俏,而且能歌善舞,李氏相中之后便让张亮认其为义子,带入府中夜夜笙歌。
而在感情日渐深厚之后,李氏便寻思着如何为心上人谋取最大的好处,而最终的手段,便是巫蛊谶语。
于是张亮在义子帮助下,顺利“解”出来两条谶语:
李氏有王姬之命;张慎几是大贵之人。
其中意思直白的可怕,但张亮不仅照单全收,而且迷上了巫蛊,身边很快也聚拢过来几个骗钱花的术士。
几个人关起门来一鼓捣研究,张亮就发现:
我居然有天命在身啊。
事情越闹大越大,很快就被有心人举报了,面对李世民的钦差,吹捧张亮有天命的术士拎得特别清,当场就把张亮卖了。
封建时代讲人人平等和法治公平是很难的一件事,因此张亮死就死了。
只是让人感叹的是,张亮撑过了隋末,度过了玄武门。
贞观时期治理地方能打击豪强抚恤贫弱,也是因此王义方才与其交好。
结果这么个草根出身的能人却翻车在后院上,不得不让人感叹历史总是有其相似性。
你说是吧?李世民,李治。】
(本章完)
,至于太子是承乾还是李治,他老侯一定坚决不掺和!
同时侯君集还心怀感谢看了魏征一眼:
没想到啊,这魏征竟还夸咱老侯有宰相之才呢,真是慧眼识人。
不过此时魏征倒是没空去解读侯君集的眼神,眼看着自己墓碑被毁了又重修,魏征不去看,真心实意赞了一句:
“这王义方真乃君子也,陛下兴科举方有如此才俊为官,乃大唐之福也。”
李世民轻轻点头,不趋炎附势,能心怀公理,出身贫贱而不附豪强,这王义方倒是真切让他明白了科举的好处,如今最缺的就是这种良臣。
夸完王义方之后,魏征反倒是脸色有点不安:
“后世所说无错,臣此举颇有弄名之嫌。”
对身后事,魏征反倒真的没多少怨言。
毕竟若真的谏言数十万字还能幸终,那只能说明他魏征确实遇上了一位宽仁之君。
但魏征同样也比谁都明白,谏臣是最不能犯错的。
难得从魏征脸上看到窘迫的神色,李世民好好欣赏了一下才宽慰道:
“玄成无错,反倒是朕确实有失于你。”
“毕竟玄成也并非那后世中的转世星君,有些许私欲,再寻常不过。”
“且能平乱世,固然有朕之才,但亦有叔宝敬德死战,有克明玄龄之策,更有药师独镇南地。”
“这当朝亦是如此,此非朕之贞观,乃是我等君臣之贞观,玄成留书表贞观之功,何错之有?诸卿之奏对,皆当入本朝实录。”
这魏征说民如水君如舟,但君臣之间不也是如此?
且若是计较历代之帝王的话,猛谏如魏征,功高如李靖,皆能荣宠善终,可为贞观佳话。
至于毁墓碑……引以为鉴就是,不行晚上留玄成吃个饭再赔罪。
过去拍拍魏征的肩膀,李世民笑的很洒脱。
初入于此的刘仁轨感觉此刻的陛下有夺目之感。
而李世民处理完这些事,看着后面的张亮谋反,一时间又有点头疼。
【靠着过硬的政绩,656年王义方被李治破格提拔,重新回到京城任职侍御史。
而眼看着皇帝下场拉偏架,王义方再也坐不住了,但奏疏写好之后,他反倒是踌躇了。
海南岛十年不能改志,但若是再次连累母亲该要怎么办?
老夫人是个伟大的母亲,说楚汉相争时王陵母亲宁可自杀也不愿儿子投奔项羽,如今你能为道义发声,做母亲的死而无憾。
有母亲支持,王义方上朝时候坦然出列谏言,认为李治身为万邦之主,应当为天下表率,请按照唐律,治奸相李义府死罪。
李治翻了翻唐律,治王义方以下犯上之罪,贬黜莱州参军,再次保下了李义府。
到莱州之后,王义方干脆辞官不干,办了一所私塾教书育人,并奉养老母。
老母安享晚年之后不久,王义方也病逝,享年五十五。
王义方这一辈子,几起几落,最高不过官至六品,但《旧唐书》为其单独立传,堪称是初唐时文人风骨的代表。
另外,张亮的谋反可能是贞观后期最荒唐的案件。
因为砍了张亮脑袋之后,李世民自己都承认张亮“反形未具”,并“至今追悔”。
但李世民说的意思也是认为张亮本身也有点不干不净的,毕竟认五百义子,私藏兵器,并且开始摆弄谶语,怎么看也不像正常人干的事儿。
而张亮这个案子掰开揉碎了也特别简单。
首先张亮本身不地道,出身贫寒种地为生,发迹之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抛弃原本的妻子,迎娶了更加年轻漂亮的李氏。
旧唐书对这个李氏的形容有两个词:淫荡,骄横。
说她淫荡是因为跟张亮的好几个义子和她都是白天叫母亲,晚上叫夫人,玩儿的很大。
其中有个特别突出的叫张慎几,原本卖笔为生,但因为容貌俊俏,而且能歌善舞,李氏相中之后便让张亮认其为义子,带入府中夜夜笙歌。
而在感情日渐深厚之后,李氏便寻思着如何为心上人谋取最大的好处,而最终的手段,便是巫蛊谶语。
于是张亮在义子帮助下,顺利“解”出来两条谶语:
李氏有王姬之命;张慎几是大贵之人。
其中意思直白的可怕,但张亮不仅照单全收,而且迷上了巫蛊,身边很快也聚拢过来几个骗钱花的术士。
几个人关起门来一鼓捣研究,张亮就发现:
我居然有天命在身啊。
事情越闹大越大,很快就被有心人举报了,面对李世民的钦差,吹捧张亮有天命的术士拎得特别清,当场就把张亮卖了。
封建时代讲人人平等和法治公平是很难的一件事,因此张亮死就死了。
只是让人感叹的是,张亮撑过了隋末,度过了玄武门。
贞观时期治理地方能打击豪强抚恤贫弱,也是因此王义方才与其交好。
结果这么个草根出身的能人却翻车在后院上,不得不让人感叹历史总是有其相似性。
你说是吧?李世民,李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