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iquge34.net,宋扬天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仅此一书,苏卿家就足以功照千秋了!这本词典一发行,读书人必然人手一本!苏卿家,你想要什么赏赐?”赵顼翻阅了《子瞻大词典》很长一段时间,心中快意,肯定了苏轼的功绩。

    “圣上委于重任,信任有加,这份知遇之恩,就是最好的赏赐了。”苏轼嘴里这样说,心里却想着这本词典带来的大名比什么赏赐都好。

    “有功必赏,还以为朕真是铁公鸡皇帝不成?这样吧,这本词典出售所得的百分之一就归苏卿家五位作者了。”赵顼这是要让知识产权能带来收益。

    “什么?百分之一?圣上总得规定一个年限吧?这本词典,这次就发行了一万册,一册就是一贯钱。政事堂预备每年发行二十万册,这得多少钱?”司马光是执政,首先考虑到的还是国库空虚。

    “圣上,这个赏赐太厚了,如果圣上这般赏赐,以后读书人要指着微臣的鼻子骂了。”苏轼急忙推辞。

    “不用说了,朕金口玉言,岂有改口之理,这个功绩,封王都不过分。好了,去看看印刷作坊。”赵顼一边说着,一边向印书坊走去。

    印书坊位于君实书城东北角,沿济水而建,占地六百六十八亩。印书坊是君实书城唯一已经建好的建筑物,房屋次第比邻,有坊房有住房,一般都是两层阁楼,建筑仍然是这个时代二进院的样式,比起四合院来说要简便许多。在印书坊中央,是印书坊大楼,十六层高,作为办公场所。印书坊大楼也是这个印书坊的标准性建筑。

    “旧雨新雨济水河畔各题襟溯两汉渊源籍征鸿雪,文泉印泉四照阁边同剔藓挹孤山苍翠合仰先贤。横批:大宋书坊。好!好!好!”赵顼看着印书坊大门的对联不禁念了起来,大呼三个好字。

    不多时,四大学府的山长院士全部到齐,纷纷向赵顼行礼。君实书城的书城令是司马光兼任,书城执事使分别由四大学府山长,文明学府、天工学府、卫国学府、济世学府,四大学府以文明学府为首,苏轼是首席执事使。印书坊的总裁是司马光的追随者范禹祖,六个副理却都是由投资印书坊的商人充任。

    “印书的作坊在哪边?”赵顼也不和他们寒暄,急着要去看一看司马光怎么这么快就印刷了那么多书籍。

    赵顼首先想到的是活字印刷术,但是这个时代活字印刷的质量不是很好。

    汉朝发明纸以后,书写材料比起过去用的甲骨、简牍、金石和缣帛要轻便、经济多了,但是抄写书籍还是非常费工的,远远不能适应。大约在公元600年前后的隋朝,人们从刻印章中得到启发,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雕版印刷是在一定厚度的平滑的木板上,粘贴上抄写工整的书稿,薄而近乎透明的稿纸正面和木板相贴,字就成了反体,笔划清晰可辨。雕刻工人用刻刀把版面没有字迹的部分削去,就成了字体凸出的阳文,和字体凹入的碑石阴文截然不同。印刷的时候,在凸起的字体上涂上墨汁,然后把纸覆在它的上面,轻轻拂拭纸背,字迹就留在纸上了。

    也有用铜板的,但铜板都是青铜不容易雕刻,只能直接铸成的,所以比较少。王安石雕版印刷用的就是铜板,铜板如果铸造成功,一般不会损坏,因为青铜的坚硬,只要不被腐蚀,就能一直用下去。

    到了宋朝,雕版印刷事业发展到全盛时期。雕版印刷对文化的传播起了重大作用,但是也存在明显缺点:第一,刻版费时费工费料;第二,大批书版存放不便;第三,有错字不容易更正。

    当然,雕版印刷的优点也很明显。首先是版面平整,着墨好,印刷较为清晰。其次是可以表现雕版的书法艺术。最后是雕版使用时间长,一副雕版一般都不容易损坏。王安石那边交子的印刷就是采用雕版印刷,具有良好的防伪功能。清晰的印刷,优质的纸张,优美的字体,王安石的头像,加盖的玉玺等等都是独一无二的,民间几乎没有仿造能力。

    活字印刷的优点正好弥补了雕版印刷的缺点,但缺点也很明显。通过原来赵顼的记忆,赵顼知道,这个时代民间的活字印刷作坊有不少,有陶土活字、陶瓷活字、木活字、铜活字。但不管是哪一种活字,缺点都很多。主要的缺点就是容易损坏,不易保存,还有印刷不够清晰美观。

    如陶土活字、陶瓷活字,总称泥活字,印刷时容易碎裂,弄得印刷品总是缺字。但印刷出来的书籍非常便宜,这对底层穷苦的读书人来说依然是一个福音,现在大宋绝大部分活字印刷作坊采用的就是陶瓷活字。

    而木活字,由于木料纹理疏密不匀,刻制困难,木活字沾水后变形,以及和药剂粘在一起不容易分开等原因,应用是最少的,只有少数能弄到特殊木质的作坊才用。

    铜活字一般没有人用,因为铜活字不容易着墨,现在还没有出现那种容易着墨的墨水。重要的是铜非常昂贵,一般作坊根本用不起。被赵顼气死的欧阳修倒是有一整套的铜活字,专门给文豪诗人们印刷新出的大作。

    赵顼在范禹祖的引领下,走进印刷作坊,放眼一看,顿时被热火朝天的场面惊得说不出话来。十条冗道,一眼看不到头,估计有十万人在同时作业。而且这些干活的全部都是被赵顼裁撤的冗官,一个个大汗淋漓。

    “这,这。”赵顼不知道说什么好。

    “圣上,二十多万同僚,微臣一下子无法安排,他们被裁撤,没有了俸禄,却保留了功名,不能从事其他行业。四大学府及各级学院都没有建起来,只能先安排他们做这个,拿些工钱养家糊口。这铜活字印刷,采用的是简化字体,普通工匠识字少,更不用说是简化后的字,工匠根本没办法干这个。”范禹祖解释说。

    “嗯,干这个也是和书打交道,不会委屈了他们。工钱上不能亏待他们。”赵顼点头说道。

    “怎么不会委屈?如果不是圣上的刀把子架到了脖子上,读书人怎么会干这些粗活?”一个三十几岁的愣头青讽刺道。

    “他是谁?”赵顼并不理财那个愣头青,转身询问司马光。

    “他是欧阳修的大儿子欧阳发,这个作坊是他督造完成的。欧阳修家里有一套铜活字,印刷方便,微臣认为可行,便把他请了过来。”司马光见欧阳发如此无礼,尴尬地说道。

    “欧阳公之事,朕有失厚道。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