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iquge34.net,大路白杨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编者按 草是我们忽视的植物。在草的多种死亡方法里,体现着人类的生存与危机、痛苦与思索。那是另一类世界对我们生命的启示,也是生活告诉人类必须关注的内容。草,就是生命的一种绚丽的燃烧。(作者自评)   草把自己当成草的时候,一定屈服于草的命运,就不会有轰轰烈烈降生、轰轰烈烈死去的想法。因此,草的生与死一样,并没有谁来关注和过份地感伤过。

    每一个人的降生与死亡,都会伴随着一场声势浩大的仪式。不仅权高位重者如此,就是一个小小的不为人知的百姓,也会在出生之际,在死亡的时刻,以一场轰动的方式,告诉别人,我来过了,我死去了。

    草与人相比,就会有更多的不同。草的出生没有谁去注重,也许在某一个春天,在一颗草籽的随意飘落后,遇到了适当的水,适当的泥土,遇见阳光的某一照耀,蓬勃而生,吐露嫩芽。草的出生只有食草动物知道,因此,动物的嘴唇和牙齿是最早到来的祝贺者。

    草的汁液让草与泥土融为一体。当生命的汁液枯竭时,草就必须死亡。

    草的死亡多是默默无声的,它表现的镇定比人类要平静的多,也比人类安乐的多,甚至比人类壮烈的多。当人类突然觉得世界上少了些什么时,才发现,在脚下、在草地上、在树下、在农田的边埂上,草死了。

    草的死法有多种,我在儿童时代,就曾经仔细地观察过,那是因为,冬天我家的牛羊在大雪天要喂养,必须储备大堆干枯的草,为了准备这些过冬的草,我必须忙碌到冬天来临。因此,我对草的死法充满敬仰。

    我家麦子地里,是必须除草的,用农药或镰刀或手拔,都是让草死去的办法。只有让草死去,地里的麦子才能享受充分的水份、阳光和泥土里的营养。因此,人是让草死亡的最大对手。当然,这样的草,如同罪犯一样,你尽管是为了生存,争了别人家的地,抢了别人的食品,但是,按人类的规则来说,这就是犯罪,这是法律上的理论死亡。

    没有雨水的季节,近来越来越多了,都说是厄尔尼诺现象,那就厄尔尼诺吧。反正这也是草死去的一种方式。天让人死,人不能死,只能让别的动物和植物去替代人死,因此缺水、被阳光晒死,草的这种死法一定是很痛苦的,因为这是慢慢的、有所渴望和期盼中的死亡,是与一大批草的伙伴同时死去的死,也是一种明天就是暴雨而今天却已死亡的死。这就如同人类的改革开放一样,草注定付出的代价、草必须做出的牺牲,是为了保证别的需求水份更大的植物活着。因此,这种草的死法在人类中称为阵痛的代价。

    与别的植物竞争而死,这是最多见的一种草的死法。我们在一棵棵树下,在靠近人类居住的地方,很少发现有旺盛的草丛。每一棵树自己都要必须活下去,在向上伸展吸收营养的同时,树必须向泥土深处或自己的四围吸取养份、空气和水汽,因此,在树下和人类间生活的草很不幸,就像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一样,出生决定了命运,它必须从树根和人类喘息的每一条间隙里,找到任何一丝的水、营养和树叶间偶尔闪过的一缕阳光。因此,这种草只有最基本的一点需求,那就是活着。所以,大树下生长的草,它们长得瘦弱、顽强,属于基本维持生存就很正常。这就像世界上的穷人。

    草最可怕的死亡是挤死。丰收的草籽,充沛的雨水,就有带来太多的麻烦。太多的草,就需要强烈的竞争能力,谁的能力差一些,谁的成长慢一步,谁就必须选择死亡,用自己的腐烂为别的草的肥料,并腾出死者的生存空间让其它的草伸枝展叶。草被自己的同类挤死,可能是草最难以瞑目的事情。都需要生存,谁死去谁活下去,凭借是你占有的空间多少,凭借的是你高出别人的粗壮。在喘不过气来的拥挤里,就必然要发生草的战争,我不知道草是怎样战争的,最终的代价也是一大批的草必须退出生存,其实也就是选择死亡,就像老鼠数量超过了食物的随选择集体自杀一样,草也必须以自杀或他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生命。这真有点像人类的竞争一样,为了资源,为了名义的公正,用武器或其它的方式,割出一片空间,去结束别人的生命,去掠夺别人的财产。不像人类有脚可以行走逃避,草没有行走的能力,只能等待着,以干枯的形式,在它们的家园里死去。

    草会最终死亡,草都是要死的,这些原则作为草来说都是知道的。只是草不愿意过早死去,过早让生命失去传宗的条件。因为温暖的阳光、拔节的声音和让自己的草籽飞向四面八方,都是一件快乐而保留遗传基因的必需。

    不论现实环境如何残酷,不论资源的竞争如何强烈,不论树和啃食的嘴唇如何贪婪,草总会寻找到自己再生的空间,甚至是岩石的缝隙里,甚至是一道水泥的裂痕,甚至是潮湿未干的墙壁和院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