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34.net,等等小庄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经历
佛经中有句名言,叫“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从一件事中将自己剥离不难,难的是真正融入其中。拿自己的经历说事,再难也是容易。听别人的经验,再复杂都是简单。每个人一生所能的经历总是有限,站在自己的领域眺望别处的风景,或美或丑,都只是一种心情。
如同卞之琳的诗中所言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路是人走的,走过来的路已经不再是路。花开花败总是让人感慨,可你不是花,怎知花的悲喜无奈。难道,只是因为它不懂语言不懂表达?
局外人的天真,就是对当事者的残忍。
我们还在说,那是因为我们想要试图理解。再好的语言去形容也总是有限,你自己的东西永远不能真正的表达,只有对未知的事物才能形容的让自己满意。我们不能忽视了一切事物自身的非言性,而企图用丰富的话语去描述它的本质。这本身就是一种虚妄。形容越多,离本质反而越远。
你所能描述的路,永远是你未走的。越是你不懂的东西,你越是善于表达。一个人所经历过的就已经是他的自身,你即无法剥离,也无法真正的融入其他人的自身。“看别人的故事,流自己的眼泪”从本质上说这种所谓的移情也只是一种自我释放的需要。故事可能是别人的,也可能是你自己的,真实的不是故事,而是眼泪,是你想要哭的冲动。
狭隘
记得原来读二十四孝里的黄香打虎。小黄香每每淘气的时候,妈妈就用老虎来了吓唬他,然后他就会马上的变乖。一天,父亲带他去打柴,突然出现了一只老虎,叼走了他的父亲。他那时候才八岁,拿着斧头就朝着老虎屁股上砍了一下,老虎丢下他父亲就逃跑了。人们都夸赞小黄香,问他“你不是最怕老虎么,怎么敢去砍老虎的屁股?”小黄香说“可它叼走了我的爸爸啊”
我读完这个故事,想的最多的是,如果老虎叼走的不是他认识的人,他还会不会有这么大的勇气?
这显然也是一种爱。
爱亲人,爱身边的人,这只是爱的最后底线。我们习惯赞美这种局限在某个特定范围内的由爱衍生出的勇气善良等一系列的美好品质,却忽略了当这种狭隘的情感一旦分布在生活里的各个角落产生矛盾冲突的时候,就会变成一把双仞剑,马上狰狞起来。
任何狭隘的情感一旦相遇,就会变的冷酷势利。而这种心态也最能导致社会的某种风气形成。于是我们就看到了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现象,功利。
入了虎穴,不得虎子往往是人们不愿接受的一个现实。功利,这个本来世俗的词语恰当好处的反讽着伪善的人们对于因果报应轮回的美好宿命论。
宿命,本身就意味着不可预知。所谓轮回,只是人们的理想,是人们坚持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最后道德信仰底线。可即便是如此,这种所谓的的相信也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在现实的功利面前不堪一击,甚至不会有一丝的侥幸心理。
功利的社会是现实的,但功利的心态却未必是健康的。许多人信佛,祈求佛可以给他们带平安。这种带有功利色彩的想法本身也无可厚非,但真正懂的佛法的人终究会明白,外身是永远不会安稳的,真正平静的惟有心灵。
大体同悲。佛法讲博爱。如果只是拘囿在自己的世界,本身再许少的伤害都觉得是残酷,他人再细微的快乐都认为是幸运。只有敞开心扉,朝向自然的心灵才能将悲喜系于万物,坦然待之。
吃亏
弘一大师李叔同说过“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天上掉馅饼,马路上捡到钱像这样不劳而获的好事常被人们形容成幸运。我们总是爱津津乐道“得来全不费功夫”的美差,而淡忘“踏破铁鞋无觅处”的艰辛。也可能正是由于我们不可能天天遇到像掉馅饼的好事,而更加认为这是一种幸运的垂青。
偶尔的幸运若能换来自己的一份好心情也就罢了。怕就怕误解这样的偶尔,将这种“幸运”当成了“迷信”守株待兔般的自作聪明而习惯于懒惰,只会整日的呼喊着“机遇”的降临和嫉妒他人的“幸运”自怨自艾,患得患失。
势利,贪图小便宜。这本身就是一种恶劣。如果更加的迷恋这种行为并对此抱以自然的态度,那无论如何都应该是一种悲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个是在课堂上老师告诉我们的。我们不能理想的认为所有的行走都是为了最后的目的地,因为行走过程本身这就已经是一种收获... -->>
经历
佛经中有句名言,叫“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从一件事中将自己剥离不难,难的是真正融入其中。拿自己的经历说事,再难也是容易。听别人的经验,再复杂都是简单。每个人一生所能的经历总是有限,站在自己的领域眺望别处的风景,或美或丑,都只是一种心情。
如同卞之琳的诗中所言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路是人走的,走过来的路已经不再是路。花开花败总是让人感慨,可你不是花,怎知花的悲喜无奈。难道,只是因为它不懂语言不懂表达?
局外人的天真,就是对当事者的残忍。
我们还在说,那是因为我们想要试图理解。再好的语言去形容也总是有限,你自己的东西永远不能真正的表达,只有对未知的事物才能形容的让自己满意。我们不能忽视了一切事物自身的非言性,而企图用丰富的话语去描述它的本质。这本身就是一种虚妄。形容越多,离本质反而越远。
你所能描述的路,永远是你未走的。越是你不懂的东西,你越是善于表达。一个人所经历过的就已经是他的自身,你即无法剥离,也无法真正的融入其他人的自身。“看别人的故事,流自己的眼泪”从本质上说这种所谓的移情也只是一种自我释放的需要。故事可能是别人的,也可能是你自己的,真实的不是故事,而是眼泪,是你想要哭的冲动。
狭隘
记得原来读二十四孝里的黄香打虎。小黄香每每淘气的时候,妈妈就用老虎来了吓唬他,然后他就会马上的变乖。一天,父亲带他去打柴,突然出现了一只老虎,叼走了他的父亲。他那时候才八岁,拿着斧头就朝着老虎屁股上砍了一下,老虎丢下他父亲就逃跑了。人们都夸赞小黄香,问他“你不是最怕老虎么,怎么敢去砍老虎的屁股?”小黄香说“可它叼走了我的爸爸啊”
我读完这个故事,想的最多的是,如果老虎叼走的不是他认识的人,他还会不会有这么大的勇气?
这显然也是一种爱。
爱亲人,爱身边的人,这只是爱的最后底线。我们习惯赞美这种局限在某个特定范围内的由爱衍生出的勇气善良等一系列的美好品质,却忽略了当这种狭隘的情感一旦分布在生活里的各个角落产生矛盾冲突的时候,就会变成一把双仞剑,马上狰狞起来。
任何狭隘的情感一旦相遇,就会变的冷酷势利。而这种心态也最能导致社会的某种风气形成。于是我们就看到了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现象,功利。
入了虎穴,不得虎子往往是人们不愿接受的一个现实。功利,这个本来世俗的词语恰当好处的反讽着伪善的人们对于因果报应轮回的美好宿命论。
宿命,本身就意味着不可预知。所谓轮回,只是人们的理想,是人们坚持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最后道德信仰底线。可即便是如此,这种所谓的的相信也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在现实的功利面前不堪一击,甚至不会有一丝的侥幸心理。
功利的社会是现实的,但功利的心态却未必是健康的。许多人信佛,祈求佛可以给他们带平安。这种带有功利色彩的想法本身也无可厚非,但真正懂的佛法的人终究会明白,外身是永远不会安稳的,真正平静的惟有心灵。
大体同悲。佛法讲博爱。如果只是拘囿在自己的世界,本身再许少的伤害都觉得是残酷,他人再细微的快乐都认为是幸运。只有敞开心扉,朝向自然的心灵才能将悲喜系于万物,坦然待之。
吃亏
弘一大师李叔同说过“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天上掉馅饼,马路上捡到钱像这样不劳而获的好事常被人们形容成幸运。我们总是爱津津乐道“得来全不费功夫”的美差,而淡忘“踏破铁鞋无觅处”的艰辛。也可能正是由于我们不可能天天遇到像掉馅饼的好事,而更加认为这是一种幸运的垂青。
偶尔的幸运若能换来自己的一份好心情也就罢了。怕就怕误解这样的偶尔,将这种“幸运”当成了“迷信”守株待兔般的自作聪明而习惯于懒惰,只会整日的呼喊着“机遇”的降临和嫉妒他人的“幸运”自怨自艾,患得患失。
势利,贪图小便宜。这本身就是一种恶劣。如果更加的迷恋这种行为并对此抱以自然的态度,那无论如何都应该是一种悲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个是在课堂上老师告诉我们的。我们不能理想的认为所有的行走都是为了最后的目的地,因为行走过程本身这就已经是一种收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