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34.net,东东一郎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兴化古城内巷子窄而多,要不是路人的指点,我还得在这曲曲折折的小巷深处不知所措。扬州八怪代表人物郑燮的故居,宛如一位久经风尘的老者,就紧挨着东城门内,安坐在那条小巷的拐角。真是好怪的人,好怪的路。
这是苏中里下河地区的一处普普通通的旧式民宅,前后仅两进,古朴而雅洁。走进这似乎远离尘世的郑板桥故居,只见一方青砖铺就的天井,墙角那一簇不折不弯的青翠瘦竹,一两块昂首冲天的怪石,构成了一幅活脱脱的“竹石图”见我仔细察看着故居那厚实的木门、对称的石鼓、砖雕的照壁,一位热情的郑宅街坊邻居走到我身边指指划划着向我介绍说,原先郑家住的却是草屋,大门是柴扉,门前有道大河,河上有板桥,再稍远处便是一望无垠的乡间一片水汪汪的垛田了。早先的垛田一带的风光确是美的,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却又是很贫穷的“以取鱼捞虾,撑船结网为生”住破屋,吃秕糠,过是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日子。不知怎的,我油然想起了郑燮曾有一封家信提起过:“兴化有三郑氏,其一为铁郑,其一为糖郑,其一为板桥郑”而其时的郑板桥家,虽非官宦之第,然而门槛比铁郑、糖郑们稍稍高一些,比上不足但比下有余,早年只是这样的耕读人家,才能有读书求学的机会。但是,象这样的人家,家底甚薄,生活艰辛,终究贫困危机总是始终伴随一生的。可以想象,郑板桥早年所居非常简陋,晚年经济状况才略有好转,因为他毕竟是“乌纱掷去不为官,囊囊萧萧两袖寒”的清官。曾阅读过板桥家书中所言,旧日的郑宅恐怕也未必有如今所见的整齐与洁净罢。
座北朝南的乃是“郑家大堂屋”也曾是“郑家私塾”堂屋的上方悬着刘海粟题书“郑燮故居”木匾一块,堂屋正中长几上陈列有郑板桥全身古铜色塑像一尊,栩栩如生。我们细细地端详着这位“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清癯的面庞上,仍是一副忧国忧民的神态,身着长袍、手执画稿的七尺傲骨,仿佛铮铮作响。东西两面壁板为翠竹漆画,饶有雅意。屋里的一副手书木刻引起了我的注意,上联:“秋从夏雨声中入”下联:“春在寒梅蕊上寻”怪哉,为何上联不用“春”而反以“秋”为首字?听馆内工作人员说,这里面别有一番寓意。据考,郑板桥44岁中进士,一直待职闲居,50岁那年,才被朝廷派任山东范县县令,可谓中秋之年,晚成之器。其间,曾随乾隆帝东游泰山,被征召为“书画吏”在当时,天命之年,本可凭其才其位,圆滑处世,然而他秉性刚直,对悍吏贪勒的人事深恶痛绝,终于仅做了十年的七品官,便因赈济饥民,为民请愿,得罪权贵,被查办撤职,两袖清风地告老还乡,仍是“二十年前旧板桥”以鬻画卖字度日。朝北下屋三间,门额上嵌有板桥手书“聊避风雨”四字的砖刻;东、西两边厢房,分别有两件人们熟识的手书横披,均长约三尺,阔约尺余,一是“吃亏是福”一是“难得糊涂”篇幅相似,字体相同,堪称姊妹,颇有哲理,表达了板桥的“怪诞”性格,同时也寄寓了对封建社会的强烈不满与辛辣讽刺。
郑燮,字板桥。他能诗词,擅书画。细品故居中所陈列的作品,以兰、竹、石居多,且以画竹最为出色,不论风竹、雨竹、或是新竹、老竹,均层次分明,形态逼真,其恣纵、秀逸、清劲的风格,一扫泥古之腐气。其实,郑板桥所画之竹,不以人为师,而以自然为师,鲜有独到之处。前人所画之竹,均为他曾揣摩过。然而,郑板桥画出的却是以情画竹,以情写竹,情满于竹,展示你眼前的往往不是一两三枝瘦瘦的竹竿,而是一种人,一种品格,一种真趣,一种追求和一种力量。他的书法,亦以画法入笔,融合真、隶、行三体,别创他自诩的“六分半书”其一撇一捺,尤似竹叶临风,又似兰草含笑,且挥洒自如,力透纸著,虽字形放肆无羁,但整篇却浑然一体,错落有致,恰似乱石铺街。“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郑板桥的诗句,道出了自已创作上的艰辛和艺术上不倦求索、精益求精的精神。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作品十分贴近当时的下层民众,他曾自称“用以慰天下之劳人”这在封建社会不能不是石破天惊之举。故居中,他的一幅润格引起众多人士的瞩目“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中心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为赖账。年老神倦,亦不能陪诸君子作无益语言也。”品读之后令人忍俊不止。其实,郑板桥公开笔榜,实则是填平了当官的士大夫与民间的画工们的一种传统艺术上的鸿沟,既是把艺术品推向市场的一种惊世骇俗之举,也是对其时现实愤懑而又无奈的一种选择方式。
东西房陈列有郑氏祖传钱柜床、站柜、书桌、洗脸架,壁上悬满板桥木刻楹联,书画墨迹及遗物;庭院东侧为小书斋,是板桥当年读书作画处,陈设古朴典雅。凭窗可览,窗前小影婆娑,兰花小吐,充满了诗情画意。东厢房,乃郑板桥的卧室。我环顾四壁,仅一床一桌一柜,粗拙简朴。“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倒映在纸窗上的竹影发出沙沙的微响。此情此景,令人不由低吟起板桥先生那脍炙人口的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步出小巷,沿路西行,这里以板桥为名的店铺居多,住户以板桥字画装饰为荣。不远处悠悠飘来一曲板桥道情的优雅旋律,抑扬顿挫,令人如痴如醉。想来,盖地方民众十分敬重郑板桥的为人和他“高尚的灵魂”现代气息与板桥遗风揉合在一起,更使兴化这座古老的小城沾上了这水汪汪的灵气。
兴化古城内巷子窄而多,要不是路人的指点,我还得在这曲曲折折的小巷深处不知所措。扬州八怪代表人物郑燮的故居,宛如一位久经风尘的老者,就紧挨着东城门内,安坐在那条小巷的拐角。真是好怪的人,好怪的路。
这是苏中里下河地区的一处普普通通的旧式民宅,前后仅两进,古朴而雅洁。走进这似乎远离尘世的郑板桥故居,只见一方青砖铺就的天井,墙角那一簇不折不弯的青翠瘦竹,一两块昂首冲天的怪石,构成了一幅活脱脱的“竹石图”见我仔细察看着故居那厚实的木门、对称的石鼓、砖雕的照壁,一位热情的郑宅街坊邻居走到我身边指指划划着向我介绍说,原先郑家住的却是草屋,大门是柴扉,门前有道大河,河上有板桥,再稍远处便是一望无垠的乡间一片水汪汪的垛田了。早先的垛田一带的风光确是美的,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却又是很贫穷的“以取鱼捞虾,撑船结网为生”住破屋,吃秕糠,过是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日子。不知怎的,我油然想起了郑燮曾有一封家信提起过:“兴化有三郑氏,其一为铁郑,其一为糖郑,其一为板桥郑”而其时的郑板桥家,虽非官宦之第,然而门槛比铁郑、糖郑们稍稍高一些,比上不足但比下有余,早年只是这样的耕读人家,才能有读书求学的机会。但是,象这样的人家,家底甚薄,生活艰辛,终究贫困危机总是始终伴随一生的。可以想象,郑板桥早年所居非常简陋,晚年经济状况才略有好转,因为他毕竟是“乌纱掷去不为官,囊囊萧萧两袖寒”的清官。曾阅读过板桥家书中所言,旧日的郑宅恐怕也未必有如今所见的整齐与洁净罢。
座北朝南的乃是“郑家大堂屋”也曾是“郑家私塾”堂屋的上方悬着刘海粟题书“郑燮故居”木匾一块,堂屋正中长几上陈列有郑板桥全身古铜色塑像一尊,栩栩如生。我们细细地端详着这位“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清癯的面庞上,仍是一副忧国忧民的神态,身着长袍、手执画稿的七尺傲骨,仿佛铮铮作响。东西两面壁板为翠竹漆画,饶有雅意。屋里的一副手书木刻引起了我的注意,上联:“秋从夏雨声中入”下联:“春在寒梅蕊上寻”怪哉,为何上联不用“春”而反以“秋”为首字?听馆内工作人员说,这里面别有一番寓意。据考,郑板桥44岁中进士,一直待职闲居,50岁那年,才被朝廷派任山东范县县令,可谓中秋之年,晚成之器。其间,曾随乾隆帝东游泰山,被征召为“书画吏”在当时,天命之年,本可凭其才其位,圆滑处世,然而他秉性刚直,对悍吏贪勒的人事深恶痛绝,终于仅做了十年的七品官,便因赈济饥民,为民请愿,得罪权贵,被查办撤职,两袖清风地告老还乡,仍是“二十年前旧板桥”以鬻画卖字度日。朝北下屋三间,门额上嵌有板桥手书“聊避风雨”四字的砖刻;东、西两边厢房,分别有两件人们熟识的手书横披,均长约三尺,阔约尺余,一是“吃亏是福”一是“难得糊涂”篇幅相似,字体相同,堪称姊妹,颇有哲理,表达了板桥的“怪诞”性格,同时也寄寓了对封建社会的强烈不满与辛辣讽刺。
郑燮,字板桥。他能诗词,擅书画。细品故居中所陈列的作品,以兰、竹、石居多,且以画竹最为出色,不论风竹、雨竹、或是新竹、老竹,均层次分明,形态逼真,其恣纵、秀逸、清劲的风格,一扫泥古之腐气。其实,郑板桥所画之竹,不以人为师,而以自然为师,鲜有独到之处。前人所画之竹,均为他曾揣摩过。然而,郑板桥画出的却是以情画竹,以情写竹,情满于竹,展示你眼前的往往不是一两三枝瘦瘦的竹竿,而是一种人,一种品格,一种真趣,一种追求和一种力量。他的书法,亦以画法入笔,融合真、隶、行三体,别创他自诩的“六分半书”其一撇一捺,尤似竹叶临风,又似兰草含笑,且挥洒自如,力透纸著,虽字形放肆无羁,但整篇却浑然一体,错落有致,恰似乱石铺街。“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郑板桥的诗句,道出了自已创作上的艰辛和艺术上不倦求索、精益求精的精神。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作品十分贴近当时的下层民众,他曾自称“用以慰天下之劳人”这在封建社会不能不是石破天惊之举。故居中,他的一幅润格引起众多人士的瞩目“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中心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为赖账。年老神倦,亦不能陪诸君子作无益语言也。”品读之后令人忍俊不止。其实,郑板桥公开笔榜,实则是填平了当官的士大夫与民间的画工们的一种传统艺术上的鸿沟,既是把艺术品推向市场的一种惊世骇俗之举,也是对其时现实愤懑而又无奈的一种选择方式。
东西房陈列有郑氏祖传钱柜床、站柜、书桌、洗脸架,壁上悬满板桥木刻楹联,书画墨迹及遗物;庭院东侧为小书斋,是板桥当年读书作画处,陈设古朴典雅。凭窗可览,窗前小影婆娑,兰花小吐,充满了诗情画意。东厢房,乃郑板桥的卧室。我环顾四壁,仅一床一桌一柜,粗拙简朴。“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倒映在纸窗上的竹影发出沙沙的微响。此情此景,令人不由低吟起板桥先生那脍炙人口的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步出小巷,沿路西行,这里以板桥为名的店铺居多,住户以板桥字画装饰为荣。不远处悠悠飘来一曲板桥道情的优雅旋律,抑扬顿挫,令人如痴如醉。想来,盖地方民众十分敬重郑板桥的为人和他“高尚的灵魂”现代气息与板桥遗风揉合在一起,更使兴化这座古老的小城沾上了这水汪汪的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