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34.net,淡淡情缘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和朋友在网上聊天,她说:“你每天早晚接孩子上学?”
我说:“是啊,很正常啊!”因为我家距离学校较远,除坐公交车外还要打的,如果单纯的坐公交车,我就比较放心,但乘出租车就很难讲了,有不少游离的黑出租,也判别不清。我认为小女孩就得多操心着点。
她说:“看到余秋雨对子女教育的论述,很有感触:现在社会上很多年轻的家长自己刚刚开始有可能为社会作出贡献,却把绝大多数精力投注在小孩身上,这在公私关系上已经有一点不可原谅了,但更不可原谅的是他们用溺爱的方式引导孩子如何战胜别人的孩子。”
不知上面是否都是余先生的原话。我觉得用在我这里有点不合适,我不是溺爱孩子的家长,安全防范和溺爱根本就是二码事。
她又打下一行字:“希望天下父母明白一个道理:
要让你们的子女长期受到世人的喜爱和尊敬,必然要在社会公德上完成多次反馈,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也不知道以上是余先生的话,还是朋友的高见?
我回复道:“我不敢苟同。现在的世道,坏人随处可见,连我认为很正人君子的人都要打个问号,更何况大街上随意拦截的出租车,有可能是黑车,大人都没有判别能力,何况孩子?如果因为大人的失误,造成孩子的不必要的麻烦,带来的何止是家庭的痛苦,更别说什么工作成就了!只有和谐的家庭,才有和谐的社会,才有健全健康的人格,才更有可能在工作上出成绩。”
朋友的话,令我反感,我的观点:凡事得有个度,对于孩子肯定要有爱心,但不能溺爱。要严格管教,但不能管得太死,要有足够的空间,让其自由但不是无目的的发展。要锻炼孩子的能力,但不是不负责任地撒手,我倒认为应该尽早培养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识,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以及对危险因素引起足够重视和警惕,使之在遇到危险时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护自己。
我最近在电视上看到这样一个报道:一个八岁小男孩,刚上小学,放学回家,在家附近的公厕上厕所时,被一个中年男子用刀抵住了后背,该男人用绳子捆住了孩子胳膊,用胶带纸封住了嘴巴,把孩子带到郊外僻静的树林里。揭开男孩嘴上的胶带纸,问出男孩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并问男孩害不害怕?难得的是孩子说:“我不害怕,叔叔你别把我绑得太紧,不要我太难受就行。”那个男人看到他比较乖,并没有对他进一步的折磨,仍旧捆了他,用胶带纸粘住他的嘴巴,又用乱树枝把他遮挡住。于是那个男人就去给孩子他妈妈打电话,索要一万元。这当儿,孩子用吐沫把胶带纸弄湿,并挣脱绳子,拼命逃出树林,他又怕那人看见他,就沿着树林外的一个工厂的墙跟,跑到大门的保安跟前,喊:“叔叔,救救我,我遇见坏人了!我能不能给我妈妈打个电话?”保安看见这个流着汗水,头发凌乱,衣衫脏乱不整的孩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赶紧让他和妈妈通了话。电话那头,孩子妈妈正万分着急地和警察商量怎么办呢,一听孩子的电话,如释重负。事情的结果和我们想象的一样,母子团聚,坏人落网得到应有的惩罚。
当问起孩子为什么这么镇静时,孩子说:“妈妈和老师早就给我们讲过,当遇到坏人时,我们要做的就是最大限度的保护我们自己。”多么难能可贵的孩子啊,这种被正确灌输的保护意识救了孩子。
这是比较圆满的自救事件,可是电视报道的更多的是无奈的痛心!在咱们国家,尤其城市里的家庭,都是一个孩子,万一他们有个闪失,那可是生命不能承受之失啊!
接送女儿的事,我还得坚持,等她看着不再让人觉得是个弱势的小学生面孔,而是个独立的小个体时,我会放手的。但无论怎么放手,对女儿的那份牵挂是永远存在的。
和朋友在网上聊天,她说:“你每天早晚接孩子上学?”
我说:“是啊,很正常啊!”因为我家距离学校较远,除坐公交车外还要打的,如果单纯的坐公交车,我就比较放心,但乘出租车就很难讲了,有不少游离的黑出租,也判别不清。我认为小女孩就得多操心着点。
她说:“看到余秋雨对子女教育的论述,很有感触:现在社会上很多年轻的家长自己刚刚开始有可能为社会作出贡献,却把绝大多数精力投注在小孩身上,这在公私关系上已经有一点不可原谅了,但更不可原谅的是他们用溺爱的方式引导孩子如何战胜别人的孩子。”
不知上面是否都是余先生的原话。我觉得用在我这里有点不合适,我不是溺爱孩子的家长,安全防范和溺爱根本就是二码事。
她又打下一行字:“希望天下父母明白一个道理:
要让你们的子女长期受到世人的喜爱和尊敬,必然要在社会公德上完成多次反馈,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也不知道以上是余先生的话,还是朋友的高见?
我回复道:“我不敢苟同。现在的世道,坏人随处可见,连我认为很正人君子的人都要打个问号,更何况大街上随意拦截的出租车,有可能是黑车,大人都没有判别能力,何况孩子?如果因为大人的失误,造成孩子的不必要的麻烦,带来的何止是家庭的痛苦,更别说什么工作成就了!只有和谐的家庭,才有和谐的社会,才有健全健康的人格,才更有可能在工作上出成绩。”
朋友的话,令我反感,我的观点:凡事得有个度,对于孩子肯定要有爱心,但不能溺爱。要严格管教,但不能管得太死,要有足够的空间,让其自由但不是无目的的发展。要锻炼孩子的能力,但不是不负责任地撒手,我倒认为应该尽早培养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识,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以及对危险因素引起足够重视和警惕,使之在遇到危险时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护自己。
我最近在电视上看到这样一个报道:一个八岁小男孩,刚上小学,放学回家,在家附近的公厕上厕所时,被一个中年男子用刀抵住了后背,该男人用绳子捆住了孩子胳膊,用胶带纸封住了嘴巴,把孩子带到郊外僻静的树林里。揭开男孩嘴上的胶带纸,问出男孩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并问男孩害不害怕?难得的是孩子说:“我不害怕,叔叔你别把我绑得太紧,不要我太难受就行。”那个男人看到他比较乖,并没有对他进一步的折磨,仍旧捆了他,用胶带纸粘住他的嘴巴,又用乱树枝把他遮挡住。于是那个男人就去给孩子他妈妈打电话,索要一万元。这当儿,孩子用吐沫把胶带纸弄湿,并挣脱绳子,拼命逃出树林,他又怕那人看见他,就沿着树林外的一个工厂的墙跟,跑到大门的保安跟前,喊:“叔叔,救救我,我遇见坏人了!我能不能给我妈妈打个电话?”保安看见这个流着汗水,头发凌乱,衣衫脏乱不整的孩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赶紧让他和妈妈通了话。电话那头,孩子妈妈正万分着急地和警察商量怎么办呢,一听孩子的电话,如释重负。事情的结果和我们想象的一样,母子团聚,坏人落网得到应有的惩罚。
当问起孩子为什么这么镇静时,孩子说:“妈妈和老师早就给我们讲过,当遇到坏人时,我们要做的就是最大限度的保护我们自己。”多么难能可贵的孩子啊,这种被正确灌输的保护意识救了孩子。
这是比较圆满的自救事件,可是电视报道的更多的是无奈的痛心!在咱们国家,尤其城市里的家庭,都是一个孩子,万一他们有个闪失,那可是生命不能承受之失啊!
接送女儿的事,我还得坚持,等她看着不再让人觉得是个弱势的小学生面孔,而是个独立的小个体时,我会放手的。但无论怎么放手,对女儿的那份牵挂是永远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