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34.net,水经注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年(265 ) ,建立始安郡。湘水、漓水同源,却分流成为二水:南边的一条是漓水,北边的一条是湘水,往东北流。罗君章 湘中记 说:湘水发源于阳朔时,小得用酒杯当船,但流到洞庭时,却一片汪洋,连太阳月亮都好像从水中升起似的。往东北流过零陵县东边,
越城娇水发源于南边越城的山岭间,这就是五岭中的西岭。秦在五岭设置边防城堡,这就是其中之一。北流到零陵县,注入湘水。湘水又流经零陵县南边,又往东北流经观阳县,与观水汇合。观水发源于临贺郡的谢沐县边界,往西北流经观阳县西边― 该县就是依水命名的。又往西北流,注入湘水,汇流处叫观口。
又往东北流过挑阳县东边,
挑水发源于挑阳县西南的大山中,往东北流经县南,该县是依水命名的。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 ) ,把挑阳封给长沙定王的儿子节侯拘,立为侯国,王莽改名为挑治。挑水东流,注入湘水。又往东北流过泉陵县西边,
营水发源于营阳郡冷道县的南山,西流经九疑山下。九疑山在苍梧的原野伸展开屈曲的山麓,相邻各郡都看得到此山峰峦的秀色。九座石峰高高耸立,每一座山峰都有一条溪水流出。山峰岩壑险阻重重,而众岭形态扑朔迷离,难分难辨,使游人心中充满疑惑,所以称为九疑山。大舜埋骨于南麓,商均葬身于北坡。山南有舜庙,庙前有石碑,但碑文已剥蚀残缺,不能辨认了。从庙前仰望山峰,极其雄伟高峻,凌云直上高达百余里。据老人相传,从来没有人登上峰顶。九疑山东北冷道县边界上,又有一座舜庙,县南有舜碑,是零陵太守徐俭所立。营水又往西流经营道县,有冯水注入。冯水发源于临贺郡冯乘县东北的冯冈,水源经冯溪往西北流,冯乘县就是因溪而得名的。冯水汇合了众多的支流,浑然成为一水,称为北诸,经过县北,往西流到关下。关下是个地名,是商船改装货物的埠头。冯水又在左岸汇合了萌诸水。萌诸水发源于南边的萌诸娇,这是五岭中的第四岭。山上锡矿很多,也称锡方山。诸水往北流经冯乘县西边,北流注入冯水。冯水又流经营道县,在右岸汇合了营水。营水又往西北流,转弯流经营道县西边,就是王莽的九疑亭。营水又往东北流经营浦县南边,这里也是营阳郡治的所在地。魏咸熙二年抢65 ) ,吴孙皓把零陵分开另设营阳郡,郡城在营水北岸,因而以营阳为郡名。营水又北流,有都溪水注入。都溪水发源于春陵县北边二十里的仰山,往南流经县西,春陵县原来是冷道县的春陵乡,因春溪而得名。汉长沙定王划出该乡,改立为县,武帝元朔五年(前124 ) ,封定王第二个儿子买为春陵侯。老县城东边又有一城,二城东西相对,各方百步,据老人相传,这是汉代旧城,至今还保持着汉时的名称,可知就是节侯原来的食邑了。城的东角有一块碑,文字剥蚀残缺,已经难以辨认了;东南三十里还有节侯庙。都溪水又往南流经新宁县东边,县城东傍都溪;溪水又往西流经县南,又在左岸与五条溪流汇合。县里有五座山,每山各有一溪,五条水在县城门外汇合,水流汇集叫都,所以称为都溪。都溪水又从县城往西北流,经过冷道县北边与冷水汇合。冷水发源于南方的九疑山,往北流经县城西南,冷道县即王莽的冷陵县,是按冷溪命名的。冷水又往北流注入都溪水,都溪水又往西北流,注入营水。,营水又往北流入营阳峡。又往北到观阳县出峡,大小二峡之间,是航行最艰险的一段。营水又往西北流经泉陵县西边。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 ) ,把泉陵封给长沙定王的儿子节侯贤为食邑。泉陵是零陵郡的治所,王莽改名为溥润,原是楚国的旧地。零陵郡是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 )从桂阳郡分置的。太史公说:舜葬于九疑。其实就是零陵,郡就依此取名,就是王莽的九疑郡。下邱陈球当零陵太守时,桂阳盗寇胡兰来进攻零陵,以大水淹城,陈球却在城内利用地势反过来决水去淹贼兵,双方相持不下。县里有白土乡, 零陵先贤传 说:郑产字景载,泉俊人,在白土乡当乡官。汉朝末年天下多难,国家支出不足,生了孩子一岁就要缴人头税,因此百姓都不肯养孩子。郑产于是告诫百姓不可杀子扩人头税由他代交。郑产要求郡县守令上表呈报朝廷,终于废除了人头税,于是把白土乡改名为更生乡。 晋书,地道记 说:县里有香茅,气味很芳香,说是进贡朝廷作为祭祀时滤酒之用。营水又往北流注入湘水,湘水又往东北流与应水汇合。应水发源于邵陵县的历山。崖坡险阻,削壁万丈,底下是澄清的源泉,上面是汹涌的应水。水往东南流经应阳县南边。应阳县是晋时分观阳县而立,是按照应水命名的。应水又往东南流,经有鼻墟南边。王隐说:应阳县原是泉陵县的北部。往东五里有鼻墟,据说是象的封地。山下有象庙,据说很灵验,能兴云作雨。我曾听说,圣人的魂魄叫灵,贤人的精气是鬼,象生时既不贤慧,死后灵魂又寄托于何处呢?应水又往东南流,注入湘水。湘水又往东北流,有耗口。这个水口的水发源于永昌县的北罗山,往东南流经石燕山东边。山上有青色的石头,形状像燕子,因此名为石燕山。那些石块有的大,有的小,有如母子。当雷电交加,狂风骤起时,石燕也被刮得漫天乱飞,或高或低,有如真燕一般。罗君章说:现在石燕不一定会飞了。水又往东南流经永昌县南边;又往东流,注入湘水。湘水继续往东北流,经过祁阳县南边,又有余溪水注入。余溪水发源于西北方邵陵郡的邵陵县,往东南注入湘水。湘水一边是清流漾漾,一边是浊流滚滚,两边水色界线分明。湘水又往北流与宜溪水汇合,宜溪水发源于湘东郡新宁县西南、新平旧县城东毕,新宁就是旧时的新平。众溪波浪滔滔,汇成一水,奔向西北。东岸山下有龙穴,宜水流经洞下,天旱时堵水引流注入洞内,就会下雨。宜水又往西北注入湘水。湘水又往西北流,有春水口。春水上源来自营阳春陵县西北的潭山,又往北流经新宁县东边;又往西北流,注入湘水。‘
又往东北流过孟安县东边,又往东北流过都县西边,承水从东南流来注人。-
承水发源于衡阳重安县西边邵陵县边界的邪曹山,往东北流到重安县,流经舜庙下,庙在承水南岸,又东流与略塘汇合。相传此塘中有铜神,现在水中还时常能听到铜的响声,这时水就变成绿色,发出铜的气味,鱼也死了。承水又往东北流经重安县南边,这是汉长沙顷王的儿子度的食邑,也就是旧时零陵的钟武县― 王莽改名为钟桓一一武水在这里注入承水。武水发源于钟武县西南的表山,东流到钟武县老城南边,然后转向东北,到重安县注入承水。承水流到湘东临承县北边,往东注入湘水,汇流处叫承口。临承就是旧时的鄙县,临承县城也是湘东郡的治所,因老郡治在湘水以东,所以名为湘东郡,是魏正元二年(255 )吴国君主孙亮分出长沙郡东部设立的。临承县有石鼓,高六尺,湘水从那里流过。石鼓发声,那个地区就有战事了。罗君章说:敲’击石鼓,方圆数十里都可听到鼓声,但今天石鼓不再能发响了。观阳县东有裴岩,岩下有石鼓,形状就像翻过来的船,敲击时清- 越的声音传得很远,也是这一类。湘水又往北流过印石。印石在衡山县南边、湘水的右侧,大大小小的巨石,方正有如印章,石上都有痕迹,但无文字,在水边罗列成行,散布长达二里左右,因此名为印石。湘水又往北流经衡山县东边。山在西南,共有三座高峰:一座名叫紫盖,一座名叫石困,一座名叫芙容。芙容峰最高峻雄豪,从远处望去,苍茫的山影隐没于天际。所以罗含说:遥望衡山有如阵云,不是雨后放晴,或清晨明朗的时候,就看不见山峰。丹水在左边腾涌,澄泉在右边流奔。衡山, 山经 称为峋嶙,就是南岳。山下有舜庙,南边有祝融墓。楚灵王时,山崩墓毁,却得到 营丘九头图 。- 禹治洪水时,杀马祭山,得到 金简玉字之书 。芙容峰东有仙人石室,读书人经过时,常常可以听到朗朗的读书声。衡山东南两面濒水,倒映于湘江之中;从长沙到这里,沿湘水的七百里航程中,有九次面山,九次背山。所以渔夫唱道:风帆随着湘水转,眺望衡山有九面。山上有飞瀑下泻,与山下的青林相映,一直流到山下,望去宛中挂在山间的白绢。湘水又往东北流经湘南县东边,又流经湘西县南边― 湘西县是从湘南分出来的,衡阳郡的治所就在这里。魏甘露二年(257 ) ,吴主孙亮分出长沙西部设置衡阳郡,治所在湘南;后来太守何承天把治所迁到湘西。 十三州志 说:日华水发源于桂阳郴县的日华山西,流到湘南县注入湘水。 地理志 说:郴县有来水,发源于来山西边,到湘南以西注入湘水。湘水又往北流经麓山东边。麓山东濒湘水,西邻低洼的平原,看破功名利禄的人,不少都荟萃于此。又往东北流过阴山县西边;沫水从东南流来注人;又往北流过酸陵县西边,涟水从东南流来注人。
续汉书- 五行志 说:建安八年(203 ) ,长沙酸陵县有一座大山,接连几年,常发出牛嘘气一样的声音。后来豫章的盗寇攻陷县亭,杀死官吏百姓,因此以为这是预兆。湘水又往北流经建宁县,县内有空冷峡,狂涛骇浪奔腾有如雷鸣,水深可与三峡相比。湘水又往北流经建宁县老城下面,该县于晋泰(太)始年间( 265 ? 274 )设立。
又往北流过临湘县西边,浏水从该县西北流来注人。
县南有石潭山,湘水流经山西,山上有石室、石床,面对澄清的江流。湘水又往北流经昭山西边。山下有旋泉,深不可测,所‘以人们说昭潭无底。昭潭也叫湘州潭。湘水又往北流经南津城西边,此城面对橘洲― 橘,有时也写作吉字― 是南津洲的尾端。水西有橘洲子戍,旧城还在。湘水又往北流,左岸汇合瓦官水口,是个牛扼湖。又流经船官西边,这是湘洲商船停靠的埠头,北对长沙郡。长沙郡城在水东州城以南,老郡治原在城中,后来才迁到这里。湘水左边流经麓山东边,山上有老城。山北有白露水口,是个牛扼湖。右边又经临湘县旧城西边,县治在湘水岸边,所以叫临湘。王莽改名叫抚陆。这里原是楚国南部边境地区。秦灭楚国,设立长沙郡,就是青阳地区。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 ) 诏令;荆王献出青阳以西的土地。 汉书- 邹阳传 说:渡水到长沙,乘船回青阳。 注 ,张晏说:青阳是地名。苏林说:青阳是长沙的属县。汉高祖五年(前202 ) ,封吴丙为长沙王,此城就是吴丙所筑。汉景帝二年(前155 ) ,封唐姬的儿子发为王,建都于此。这就是王莽的镇蛮郡。在 禹贡 中,这是荆州的境域,晋怀帝永嘉元年(307 ) ,分荆州湘中诸郡之地设置湘州,治所就在这里。城内郡署西面有陶侃庙,据说过去是贾谊故居遗址,里面有一口井,是贾谊所凿,极小,但很深,上面收拢,下面却很大,形状像壶;旁边有一张石床,只可坐一个人,样式很古老。民间相传,说是贾谊平素所坐的坐榻。还有大柑树,据说也是贾谊所种。城内西北角有个老市集,北对临湘县新治所。县治西北有北津城,县北有吴茵墓,宽广在六十八丈以上。登临远眺,是城内游憩的好地方。郭颁 世语 说:魏黄初(220 一226 )末年,吴人发掘吴丙的坟墓,把木材搬到县里,修建孙坚庙。发墓后,看到吴丙尸体的面貌和衣服都和生前一样。吴平后,参加掘墓的人在寿春看到南蛮校尉吴纲,说:你的面貌怎么这样像长沙王吴丙呀?不过你的个子矮了一点。吴纲吃惊地说:那是我的先祖呀!从吴丙死到坟墓被掘,其间已有四百年,到看见吴纲时又有四十多年了。湘水在左岸汇合于誓口,又往北流,有石榔口,都是牛扼湖,右岸汇合于麻溪水口,也是个牛辘湖。湘水又往北流经三石山东边,三石山就在湘水旁边,北面就是三石水口,是个牛扼湖。水北有三石戍,这个边防城堡坐落在二水的汇合处。湘水又流到浏口戍西边,这个边防城堡北面朝着浏水。
又往北流,伪水从西南流来注人。
沩水发源于益阳县马头山,往东流经新阳县南边。晋太康元年(280 )改名为新康。伪水又往东流入临湘县,经伪口戍东,南流注入湘水。湘水又北流,汇合断口,又北流,就到下营口,是个牛扼湖。湘水左岸有高口水,发源于益阳县西边,北流经高口戍南边;又往西北流,上鼻水从鼻洲上口导入湘水,往西边注入,称为上鼻浦。高水往西北流,与下鼻浦汇合。这里的水从鼻洲下口导入湘川的水,西与高水相通,称为下鼻口,高水又往西北流,右转就是陵子潭,往东北流注入湘水,汇流处叫陵子口。湘水从高口戍东边又往北流,右边流经鼻洲,左边汇合上鼻口;又往北流,右边对下鼻口,又往北流,到陵子口。湘水右岸,有铜官浦流出。湘水又往北流经铜官山,山的西边濒临湘水,山上泥土呈紫色,含有云母,所以又叫云母山。
又往北流过罗县西边,涢水从东边流来注人。
湘水又往北流经锡口戍东边;又往北流,左边分出一条支流,叫锡水,往西北流经锡口戍北边;又往西北流,转间东北,有玉水注入。玉水发源于西北方的玉池,往东南流,注入锡浦,出口叫玉池口。锡水又往东北流,有东湖水注入。东湖水上流承接玉池的东湖,南流注入锡水,称为三阳径。水南有三处驻防城堡,又往东北流,注入湘水。湘水从锡口北流,又到望屯浦,是个牛扼湖。湘水继续北流,有支流往北流出,称为门径。湘水萦纤曲折往西北流,转向东北,汇合了门水,汇流处叫门径口。又往北流,有三溪水口,三溪水在东边承接大湖,西与湘浦相通,三水汇合,所以有三溪之名。又往北流,在东边汇合了大对水口,西边与三津径相接。湘水又往北流经黄陵亭西边,右边汇合黄陵水口,这里的水上流承接大湖。湖水往西流经二妃庙南边― 二妃庙,人们称为黄陵庙。传说大舜出外视察,两位妃子随行,在湘水溺死。她们的神灵漫游于洞庭的深渊,出入潇湘水口。潇,水清而深的意思。 湘中记 说:湘水很澄清,能看到五六丈的深处,水底的石块看来就像散子一样,色彩鲜明,历历可辨;白色的沙滩皎如霜雪,红色的崖岸艳若朝霞,于是得到潇湘之名。二妃死于此,所以人们在水边为她们立祠。荆州牧刘表在庙内刻石立碑族表,使她们的事迹传之不朽。黄水又往西流,注入湘水,汇流处称为黄陵口。从前王子少有奇才,二十岁时做了个恶梦,写了一篇 梦赋 ,二十一岁就在湘水里淹死,那地方就在这条河上。湘水又往北流经白沙戍西边;又往北流,右边在东盯口汇合渭水。湘水又在左边汇合决湖日,此口的水源出西破,东通湘诸。湘水又往北流,有泪水注入。泪水发源于东边豫章郡艾县的桓山,往西南流经吴昌县北边,与纯水汇合。纯水源出吴昌县东南的纯山,往西北流,又往东流经县南,又往北流经该县老城下。吴昌县是吴主孙权所立。纯水又在右边汇合泪水。泪水又往西流经罗县北边。罗县原是罗子国,先前在襄阳宜城县西,楚文王把它迁到这里。秦立长沙郡,于是也把罗设立为县,水也就叫罗水了。泪水又往西流经玉筒山。罗含 湘中记 说:屈潭的东边是玉筒山,有个道士遗言说,这是一处福地;又名地脚山。泪水又往西流,就到屈潭,就是泪罗渊。屈原怀抱沙石自沉于此,所以潭也名为屈潭了。从前贾谊、司马迁都曾经过这里,他们在中流停下船,向潭中投下吊文。深潭北面有屈原庙,庙前有碑,还有一块汉南太守程坚碑,也寄存在屈原庙内。泪水又往西流经泪罗戍南边,西流注入湘水。汇流处就是 春秋 中说的罗呐,世凡称为泪罗日。湘水又往北流,往北分出一条支流,经过泪罗戍西边,又往北流经磊石山东边,又往北流经磊石戍西边,称为苟导径,然后往北与湘水汇合。湘水从泪罗江往西北流经磊石山西边,此山也称青草山,北对青草湖,西对悬城口。湘水又往北流,先后有九个水口,都是牛扼湖。湘水又往东北流,就是青草湖口,右边汇合苟导径北口,又与劳口汇合,又往北流到同拌口,都是牛扼湖有港汉与右岸相通之处。
又往北流过下隽县西边,微水从东边流来注人。
湘水在左边汇合于清水口的,是资水,世人称为益阳江。湘水左边流经鹿角山东边,右边流经谨亭戍西边,又往北流,与查浦汇合,又往北流,到万石浦,都是牛扼湖。傍着牛扼湖,北面有万石戍。湘水左边有沉水注入,汇流处叫横房口。横房口东对微湖,也有人称为糜湖。微湖右边与微水相连, 水经 所说的微水流经下隽,就指此水。微水西流注入大江,汇流处叫糜湖口。湘水又往北流经金浦戍。戍北濒金浦水,是与湖相通的一条小港。湘水左边有澄水注入,人们称为武陵江。这四条水,都一同注入洞庭湖,北与大江汇合,合称五诸。 战国策 说:秦与荆交战,把荆打得大败,占领了洞庭五诸。湖水方圆五百余里,太阳和月亮好像就从湖中升起和沉落似的。 山海经 说:洞庭之山,是帝尧的两个女儿居住的地方。从沉水、澄水吹来的风,在湘江之滨相交会,常常带来狂风暴雨。湖中有君山、编山。君山有个岩洞,经水下暗通吴的包山,就是郭景纯所说的巴陵地道。这座山是湘君所游的地方,所以叫君山。从前秦始皇在这里遇暴风,向博士询问是什么缘故,博士答道:湘君来时就多风。于是秦始皇就下令砍光山上的树木。汉武帝也登过此山,并在这里射过蛟龙。君山东北对编山,山上多旎竹。两山相距数十里,对峙相望,从远处看去,一片孤影,就像飘浮在湖上似的。湘的右岸有山,人们称为笛乌头石,石山北面,右边连接翁湖口,这里有一条水,上流承接翁湖;左边与洞浦汇合。所谓三苗之国左边是洞庭湖,就指这一带地方。
又往北流,到巴丘山注人大江。
巴丘山在湘水右岸,山上有巴陵老城,原来是吴在巴丘贮存粮食军需物资的城。晋太康元年(280 ) ,在这里设立巴陵县,后来设立建昌郡。宋元嘉十六年(439 ) ,设立巴陵郡,城建在山冈上,有三江阻隔。巴陵西对长洲,此洲南端分隔牛扼湖,北端伸到大江,所以叫三江。三水汇合的地方,也叫三江口。三江口两岸山峰夹峙,其间设置关口,称为射猎,又北对养口,都是牛扼湖。湖水翠绿极了,往东北流,注入大江,二水清浊截然不同,汇合之处称为江会。
漓水也发源于阳海山,
漓水和湘水发源于同一座山,而源头则被山隔开。湘水与漓水之间,只隔着一片宽约百余步的陆地,称为始安娇。这道山岭也就是越城娇。娇水从山的南麓注入漓水,名为始安水。所以庚仲初作 扬都赋 说:以五岭为分界,诸水分向而流。漓水又往南流与伪水汇合。伪水发源于西北方的都陵县边界上,往东南流到零陵县西边,往南流经越城西边。建安十六年(211 ) ,交州刺史赖恭,从广信合兵于小零陵的越城迎击步鹭,就是这地方。伪水又往东南流,注入漓水, 汉书 中所说的:取道零陵,从漓水顺流而下,就指这条水。漓水又往南流,与弹丸溪汇合。溪水发源于弹丸山,山上有一股泉水涌出,从山涧奔流直冲而下;岩穴和溪涧中有些石子,光洁浑圆,完全是天然形成,形状就像弹丸一样,所以山水都以弹丸为名了。考察此山,山上有石洞,下深数丈,洞穴深远,不知尽头在何处。溪水东流注入漓水,漓水又往南流经始兴县东边。魏元帝咸熙二年(265 ) ,吴孙皓分零陵南部置始兴县。漓水又南流,右边与洛溪汇合。溪水发源于永丰县西北的洛溪山,往东流经县北。始兴县原是苍梧的j 匕乡,孙皓把它分出来另设为县。洛溪水又往东南流经始安县,东流注入漓水。漓水又往东南流,进入熙平县境,流经羊懒山。山濒漓水,岩石有些色斑形状很像羊。又往东南流过鸡懒山,岩石有些色斑形状很像鸡。所以这两座山就都按照岩石的斑纹形象来命名。漓水又南流到熙平水口,此水源出县东的龙山,往西南流经县南,又往西流与北乡溪水汇合。北乡溪水发源于熙平县东北的北乡山,往西流经县北,又西流南转,经过县西。熙平县原来是始安的扶乡,孙皓把它划出来另立为县。溪水又往南注入熙平水,熙平水又往西注入漓水。县南有朝夕塘,水源出自东山西南,水从山上流下,注入塘中,塘水每日增减各两次,涨落都有定时,从不误期,就像潮水一般,因此称为朝夕(潮汐)塘。漓水又西流经平乐县边界,左边汇合平乐溪口。溪水发源于临贺郡谢沐县南历山,往西北流经谢沐县西南,往西南流到平乐县东南,左边汇合谢沐县的许多溪水,这些溪流汇合起来,往西流经平乐县南边。孙皓从苍梧辖境内分地设置平乐县,隶属于北边的始安郡。溪水又往西南流,注入漓水,称为平乐水。
往南流过苍梧荔浦县,
濑水发源于荔浦县西北鲁山,往东流经荔浦县西,与濡水汇合。濡水发源于永丰县西北的濡山,往东南流经县西,又往东南流入荔浦县,注入濑溪,濑溪又注入漓水。漓水上流有关口。漓水又南流,左边汇合灵溪水口。溪水发源于临贺富川县北面的符灵冈,往南流经县东,又往南注入漓水。
溱水发源于桂阳郡临武县南边,绕城向西北转弯,往东流,溱水发源于临武县西南,往北流经县西,然后往北与武溪汇合。 山海经 说:肄水发源于临武西南,往东南流,注入大海。溱水进入番禺西部,肄水就是溱水的别名。武溪水发源于临武县西北的桐柏山,往东南流,在右边与溱水汇合,往东南乱流,经过临武县西边,称为武溪。临武县城濒临溪东,因此名为临武县,王莽改名为大武。武溪又往东南流,左边汇合了黄岑溪水。溪水发源于郴县黄岑山,往西南流,在右边与武溪水汇合。武溪水又往南流入重山,山名蓝豪,方圆五百里,都在曲江县境内。山上悬崖削壁险阻难行;山岭的嵘岩高入云天,密林繁枝交错,绿荫如云,荫天蔽日,称为珑中。瀑布萦纤流泻,激起崩裂的浪花,声震山谷,称为泷水。
往东流,到曲江县安聂邑东边,折向西南流,泷水继续南流出峡,峡口叫拢口。西岸有任将军城,是南海都尉任嚣所筑。任嚣死后,尉佗从龙川开始进驻于此。东岸有任将军庙。泷水又往南流与冷水汇合。冷水发源于东面的冷君山,此山雄伟高峻,独出群峰之上。晋太元十八年(393 ) ,山崩塌了十余丈,于是形成悬崖飞瀑,水流倾泻入深壑,滔滔滚滚地奔向珑水。泷水又在右边汇合林水。林水发源于曲江县东北面的垣山。王欲之 始兴记 说:林水的源头有个石洞,在洞前的巨石上,排着十只坛子,坛内全是银饼。伐木砍柴的人碰到时是拿不得的,拿了一定会昏迷心闷。晋太元(376 一396 )初,封驱之有个仆人暗里偷了三枚银饼回来,打开一看,却是一条大蛇,把他活活咬死。 湘州记 说:那天晚上,封驱之梦见神对他说:你的奴仆不检点,偷了三枚银饼。当日将他处决示众,银子就留给你作为赔偿。他醒来去看,只见仆人已死,银子还在那边。林水从源头往西流,注入泷水。泷水又与云水汇合。云水发源于县北汤泉,汤泉水源在不断沸涌,上面飘浮着一股浓厚的云气;如果投下腥味的东西,一会儿就会热起来。泉水中常有红色的小鱼游来游去,却烫不伤。云水往西北流,与泷水汇合。还有一条藉水,上流承接沧海水,有岛屿。此水接纳了许多支流,往西北注入泷水。泷水又往南流经灵鹭山。此山原名虎郡山,又叫虎市山。因为常常有猛虎为害。晋义熙年间(405 一418 ) ,有个名叫律的僧人在岩边修建了一座房子,于是猛虎绝迹。这大概是由于律的仁慈感化所致吧。因此改名灵鹭山。泷水又往南流经曲江县东边,据说从前县名叫曲红,曲红是山名,就是东边那座相连的山冈。拢中有碑,碑文说:从瀑亭到曲红,按 地理志 ,曲红是旧县,王莽名为除虏,是始兴郡的治所。魏文帝咸烈二年(265 ) ,孙皓划分桂阳郡南部另设始兴郡。曲江县东傍拢溪,号为北珑水;水的左岸就是东溪口。溪水发源于始兴东边江州南康县边界的石阎山,往西流与连水汇合。连水发源于南康县凉热山的连溪,凉热山就是大庚岭,是五岭最东的一座,所以叫东娇山。这是转装货物的埠头,下流航道称为涟溪。涟水南流,注入东溪,汇流处称为涟口。东溪,庚仲初称为大庚娇水,又名东江,又叫始兴水。又往西流,有邪阶水注入。邪阶水发源于南康县东南的邪阶山,还有另一个源头,叫巢头。层沓的山岭约束住急流,浪涛滚滚,两个源头并泻而下,汇合成为一水。水边有鼻天子城,但鼻天子是何许人,却从未听说过。邪阶水又往西北流,注入东江。江水又往西流经始兴县南边;又往西流入曲江县,有邸水注入。邸水发源于浮岳山,这座山只要 在一处踏一下,百余步内都会摇动,就像浮在水上一样,所以叫浮岳山。邸水南流注入东江。东江又往西流,与利水汇合。利水发源于曲江县的韶石北山,往南流经韶石脚下。石山高百仍,方圆五里,有两座巨石大小相近,相隔一里,遥相对峙,就如石阀,名叫韶石。据老人们说,从前有两个仙人,各分一石,在那里栖息,此后十二年间,年年连续丰收。利水又往南流经灵石脚下。灵石又名逃石,高三十丈,方圆五百丈。老人相传,巨石本来在桂林武城县,夜间霹雳一声,巨石就移到这里来了。武城人来了,见到巨石,惊呼道:岩石竟逃到这里来了!’因此名为逃石。又因岩石有灵,竟能迁徙,又名灵石。岩头高处,临江耸峙如壁,色彩斑斓就像绘画一般。急流冲激着岩石,不绝地发出惊心动魄的巨响,商旅船舶行经这里,都留下不走了,赏玩不已。利水往南注入东江,东江又往西注入北江,汇流处叫东江口。溱水从这里起有始兴大庚之名,往南流入侦阳县。
经过侦阳县,出了沤浦关,与桂水汇合,
溱水往南流经侦阳县西边,这是汉时的旧县址,就是王莽的纂武。县东有侦石山,方圆三十里,在大江北岸昂起雄峰,在长河边上扎下深基。山南有岩洞,是渔人休息的地方。从前几度有人想在山北开一条路,通到郡城,可是立即就有大蛇当路,因而都没有开成。所以现在行人必须在岩洞前乘船前往。溱水又往西南流经皋口、太尉二山之间,称为侦阳峡;两岸石壁陡峭,高耸遮天,景色非常秀丽。从前曾凿石架设阁桥,把两岸连接起来,抵御徐道覆的进攻。溱水出了山峡,左边有侦水注入。侦水发源于南海龙川县,往西流经侦阳县南边,向右注入溱水,所以应肋说:侦水西流注入溱水。溱水又往西南流,有沤水注入。 山海经 说:涅水发源于桂阳西北山间,往东南注入肄水,流入敦浦西,就指这条水。溱水又往西南流经中宿县,汇合了一里水,那里地势险隘,名为观歧。连绵的山峰纵横交错。陡峭的危崖耸峙如壁。下有神庙,倚山面水,殿宇空寂肃穆,庙前的洲诸中攒聚着一堆峰岩,零乱地屹立于江心。洪水接连而来,奔腾怒号,水上漂来的木\材,到了这里必定下沉,而且再也不会浮起来,人们都以为是水神河伯收去了。晋时县人有使者到洛阳,办好了事将要回去了,忽然有人托他带信,说:我家在观歧前,就是岩石间有藤垂下的地方。你只要敲一敲野藤,自然会有人来拿的。使者照他的话去做,果然有两人出来,接过了信,并邀请他到水府去,衣裳却一点也不沾湿。这话似乎不近情理,但天地之间无奇不有,周穆王西游与河神论宝就是一例。照此推想起来,这也是相类似的事了。溱水又往西南流经中宿县南边,这是吴孙皓把四会北乡划分出来设立的。
南流注人大海。
溱水又往南流注入郁水,然后流入大海。
年(265 ) ,建立始安郡。湘水、漓水同源,却分流成为二水:南边的一条是漓水,北边的一条是湘水,往东北流。罗君章 湘中记 说:湘水发源于阳朔时,小得用酒杯当船,但流到洞庭时,却一片汪洋,连太阳月亮都好像从水中升起似的。往东北流过零陵县东边,
越城娇水发源于南边越城的山岭间,这就是五岭中的西岭。秦在五岭设置边防城堡,这就是其中之一。北流到零陵县,注入湘水。湘水又流经零陵县南边,又往东北流经观阳县,与观水汇合。观水发源于临贺郡的谢沐县边界,往西北流经观阳县西边― 该县就是依水命名的。又往西北流,注入湘水,汇流处叫观口。
又往东北流过挑阳县东边,
挑水发源于挑阳县西南的大山中,往东北流经县南,该县是依水命名的。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 ) ,把挑阳封给长沙定王的儿子节侯拘,立为侯国,王莽改名为挑治。挑水东流,注入湘水。又往东北流过泉陵县西边,
营水发源于营阳郡冷道县的南山,西流经九疑山下。九疑山在苍梧的原野伸展开屈曲的山麓,相邻各郡都看得到此山峰峦的秀色。九座石峰高高耸立,每一座山峰都有一条溪水流出。山峰岩壑险阻重重,而众岭形态扑朔迷离,难分难辨,使游人心中充满疑惑,所以称为九疑山。大舜埋骨于南麓,商均葬身于北坡。山南有舜庙,庙前有石碑,但碑文已剥蚀残缺,不能辨认了。从庙前仰望山峰,极其雄伟高峻,凌云直上高达百余里。据老人相传,从来没有人登上峰顶。九疑山东北冷道县边界上,又有一座舜庙,县南有舜碑,是零陵太守徐俭所立。营水又往西流经营道县,有冯水注入。冯水发源于临贺郡冯乘县东北的冯冈,水源经冯溪往西北流,冯乘县就是因溪而得名的。冯水汇合了众多的支流,浑然成为一水,称为北诸,经过县北,往西流到关下。关下是个地名,是商船改装货物的埠头。冯水又在左岸汇合了萌诸水。萌诸水发源于南边的萌诸娇,这是五岭中的第四岭。山上锡矿很多,也称锡方山。诸水往北流经冯乘县西边,北流注入冯水。冯水又流经营道县,在右岸汇合了营水。营水又往西北流,转弯流经营道县西边,就是王莽的九疑亭。营水又往东北流经营浦县南边,这里也是营阳郡治的所在地。魏咸熙二年抢65 ) ,吴孙皓把零陵分开另设营阳郡,郡城在营水北岸,因而以营阳为郡名。营水又北流,有都溪水注入。都溪水发源于春陵县北边二十里的仰山,往南流经县西,春陵县原来是冷道县的春陵乡,因春溪而得名。汉长沙定王划出该乡,改立为县,武帝元朔五年(前124 ) ,封定王第二个儿子买为春陵侯。老县城东边又有一城,二城东西相对,各方百步,据老人相传,这是汉代旧城,至今还保持着汉时的名称,可知就是节侯原来的食邑了。城的东角有一块碑,文字剥蚀残缺,已经难以辨认了;东南三十里还有节侯庙。都溪水又往南流经新宁县东边,县城东傍都溪;溪水又往西流经县南,又在左岸与五条溪流汇合。县里有五座山,每山各有一溪,五条水在县城门外汇合,水流汇集叫都,所以称为都溪。都溪水又从县城往西北流,经过冷道县北边与冷水汇合。冷水发源于南方的九疑山,往北流经县城西南,冷道县即王莽的冷陵县,是按冷溪命名的。冷水又往北流注入都溪水,都溪水又往西北流,注入营水。,营水又往北流入营阳峡。又往北到观阳县出峡,大小二峡之间,是航行最艰险的一段。营水又往西北流经泉陵县西边。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 ) ,把泉陵封给长沙定王的儿子节侯贤为食邑。泉陵是零陵郡的治所,王莽改名为溥润,原是楚国的旧地。零陵郡是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 )从桂阳郡分置的。太史公说:舜葬于九疑。其实就是零陵,郡就依此取名,就是王莽的九疑郡。下邱陈球当零陵太守时,桂阳盗寇胡兰来进攻零陵,以大水淹城,陈球却在城内利用地势反过来决水去淹贼兵,双方相持不下。县里有白土乡, 零陵先贤传 说:郑产字景载,泉俊人,在白土乡当乡官。汉朝末年天下多难,国家支出不足,生了孩子一岁就要缴人头税,因此百姓都不肯养孩子。郑产于是告诫百姓不可杀子扩人头税由他代交。郑产要求郡县守令上表呈报朝廷,终于废除了人头税,于是把白土乡改名为更生乡。 晋书,地道记 说:县里有香茅,气味很芳香,说是进贡朝廷作为祭祀时滤酒之用。营水又往北流注入湘水,湘水又往东北流与应水汇合。应水发源于邵陵县的历山。崖坡险阻,削壁万丈,底下是澄清的源泉,上面是汹涌的应水。水往东南流经应阳县南边。应阳县是晋时分观阳县而立,是按照应水命名的。应水又往东南流,经有鼻墟南边。王隐说:应阳县原是泉陵县的北部。往东五里有鼻墟,据说是象的封地。山下有象庙,据说很灵验,能兴云作雨。我曾听说,圣人的魂魄叫灵,贤人的精气是鬼,象生时既不贤慧,死后灵魂又寄托于何处呢?应水又往东南流,注入湘水。湘水又往东北流,有耗口。这个水口的水发源于永昌县的北罗山,往东南流经石燕山东边。山上有青色的石头,形状像燕子,因此名为石燕山。那些石块有的大,有的小,有如母子。当雷电交加,狂风骤起时,石燕也被刮得漫天乱飞,或高或低,有如真燕一般。罗君章说:现在石燕不一定会飞了。水又往东南流经永昌县南边;又往东流,注入湘水。湘水继续往东北流,经过祁阳县南边,又有余溪水注入。余溪水发源于西北方邵陵郡的邵陵县,往东南注入湘水。湘水一边是清流漾漾,一边是浊流滚滚,两边水色界线分明。湘水又往北流与宜溪水汇合,宜溪水发源于湘东郡新宁县西南、新平旧县城东毕,新宁就是旧时的新平。众溪波浪滔滔,汇成一水,奔向西北。东岸山下有龙穴,宜水流经洞下,天旱时堵水引流注入洞内,就会下雨。宜水又往西北注入湘水。湘水又往西北流,有春水口。春水上源来自营阳春陵县西北的潭山,又往北流经新宁县东边;又往西北流,注入湘水。‘
又往东北流过孟安县东边,又往东北流过都县西边,承水从东南流来注人。-
承水发源于衡阳重安县西边邵陵县边界的邪曹山,往东北流到重安县,流经舜庙下,庙在承水南岸,又东流与略塘汇合。相传此塘中有铜神,现在水中还时常能听到铜的响声,这时水就变成绿色,发出铜的气味,鱼也死了。承水又往东北流经重安县南边,这是汉长沙顷王的儿子度的食邑,也就是旧时零陵的钟武县― 王莽改名为钟桓一一武水在这里注入承水。武水发源于钟武县西南的表山,东流到钟武县老城南边,然后转向东北,到重安县注入承水。承水流到湘东临承县北边,往东注入湘水,汇流处叫承口。临承就是旧时的鄙县,临承县城也是湘东郡的治所,因老郡治在湘水以东,所以名为湘东郡,是魏正元二年(255 )吴国君主孙亮分出长沙郡东部设立的。临承县有石鼓,高六尺,湘水从那里流过。石鼓发声,那个地区就有战事了。罗君章说:敲’击石鼓,方圆数十里都可听到鼓声,但今天石鼓不再能发响了。观阳县东有裴岩,岩下有石鼓,形状就像翻过来的船,敲击时清- 越的声音传得很远,也是这一类。湘水又往北流过印石。印石在衡山县南边、湘水的右侧,大大小小的巨石,方正有如印章,石上都有痕迹,但无文字,在水边罗列成行,散布长达二里左右,因此名为印石。湘水又往北流经衡山县东边。山在西南,共有三座高峰:一座名叫紫盖,一座名叫石困,一座名叫芙容。芙容峰最高峻雄豪,从远处望去,苍茫的山影隐没于天际。所以罗含说:遥望衡山有如阵云,不是雨后放晴,或清晨明朗的时候,就看不见山峰。丹水在左边腾涌,澄泉在右边流奔。衡山, 山经 称为峋嶙,就是南岳。山下有舜庙,南边有祝融墓。楚灵王时,山崩墓毁,却得到 营丘九头图 。- 禹治洪水时,杀马祭山,得到 金简玉字之书 。芙容峰东有仙人石室,读书人经过时,常常可以听到朗朗的读书声。衡山东南两面濒水,倒映于湘江之中;从长沙到这里,沿湘水的七百里航程中,有九次面山,九次背山。所以渔夫唱道:风帆随着湘水转,眺望衡山有九面。山上有飞瀑下泻,与山下的青林相映,一直流到山下,望去宛中挂在山间的白绢。湘水又往东北流经湘南县东边,又流经湘西县南边― 湘西县是从湘南分出来的,衡阳郡的治所就在这里。魏甘露二年(257 ) ,吴主孙亮分出长沙西部设置衡阳郡,治所在湘南;后来太守何承天把治所迁到湘西。 十三州志 说:日华水发源于桂阳郴县的日华山西,流到湘南县注入湘水。 地理志 说:郴县有来水,发源于来山西边,到湘南以西注入湘水。湘水又往北流经麓山东边。麓山东濒湘水,西邻低洼的平原,看破功名利禄的人,不少都荟萃于此。又往东北流过阴山县西边;沫水从东南流来注人;又往北流过酸陵县西边,涟水从东南流来注人。
续汉书- 五行志 说:建安八年(203 ) ,长沙酸陵县有一座大山,接连几年,常发出牛嘘气一样的声音。后来豫章的盗寇攻陷县亭,杀死官吏百姓,因此以为这是预兆。湘水又往北流经建宁县,县内有空冷峡,狂涛骇浪奔腾有如雷鸣,水深可与三峡相比。湘水又往北流经建宁县老城下面,该县于晋泰(太)始年间( 265 ? 274 )设立。
又往北流过临湘县西边,浏水从该县西北流来注人。
县南有石潭山,湘水流经山西,山上有石室、石床,面对澄清的江流。湘水又往北流经昭山西边。山下有旋泉,深不可测,所‘以人们说昭潭无底。昭潭也叫湘州潭。湘水又往北流经南津城西边,此城面对橘洲― 橘,有时也写作吉字― 是南津洲的尾端。水西有橘洲子戍,旧城还在。湘水又往北流,左岸汇合瓦官水口,是个牛扼湖。又流经船官西边,这是湘洲商船停靠的埠头,北对长沙郡。长沙郡城在水东州城以南,老郡治原在城中,后来才迁到这里。湘水左边流经麓山东边,山上有老城。山北有白露水口,是个牛扼湖。右边又经临湘县旧城西边,县治在湘水岸边,所以叫临湘。王莽改名叫抚陆。这里原是楚国南部边境地区。秦灭楚国,设立长沙郡,就是青阳地区。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 ) 诏令;荆王献出青阳以西的土地。 汉书- 邹阳传 说:渡水到长沙,乘船回青阳。 注 ,张晏说:青阳是地名。苏林说:青阳是长沙的属县。汉高祖五年(前202 ) ,封吴丙为长沙王,此城就是吴丙所筑。汉景帝二年(前155 ) ,封唐姬的儿子发为王,建都于此。这就是王莽的镇蛮郡。在 禹贡 中,这是荆州的境域,晋怀帝永嘉元年(307 ) ,分荆州湘中诸郡之地设置湘州,治所就在这里。城内郡署西面有陶侃庙,据说过去是贾谊故居遗址,里面有一口井,是贾谊所凿,极小,但很深,上面收拢,下面却很大,形状像壶;旁边有一张石床,只可坐一个人,样式很古老。民间相传,说是贾谊平素所坐的坐榻。还有大柑树,据说也是贾谊所种。城内西北角有个老市集,北对临湘县新治所。县治西北有北津城,县北有吴茵墓,宽广在六十八丈以上。登临远眺,是城内游憩的好地方。郭颁 世语 说:魏黄初(220 一226 )末年,吴人发掘吴丙的坟墓,把木材搬到县里,修建孙坚庙。发墓后,看到吴丙尸体的面貌和衣服都和生前一样。吴平后,参加掘墓的人在寿春看到南蛮校尉吴纲,说:你的面貌怎么这样像长沙王吴丙呀?不过你的个子矮了一点。吴纲吃惊地说:那是我的先祖呀!从吴丙死到坟墓被掘,其间已有四百年,到看见吴纲时又有四十多年了。湘水在左岸汇合于誓口,又往北流,有石榔口,都是牛扼湖,右岸汇合于麻溪水口,也是个牛辘湖。湘水又往北流经三石山东边,三石山就在湘水旁边,北面就是三石水口,是个牛扼湖。水北有三石戍,这个边防城堡坐落在二水的汇合处。湘水又流到浏口戍西边,这个边防城堡北面朝着浏水。
又往北流,伪水从西南流来注人。
沩水发源于益阳县马头山,往东流经新阳县南边。晋太康元年(280 )改名为新康。伪水又往东流入临湘县,经伪口戍东,南流注入湘水。湘水又北流,汇合断口,又北流,就到下营口,是个牛扼湖。湘水左岸有高口水,发源于益阳县西边,北流经高口戍南边;又往西北流,上鼻水从鼻洲上口导入湘水,往西边注入,称为上鼻浦。高水往西北流,与下鼻浦汇合。这里的水从鼻洲下口导入湘川的水,西与高水相通,称为下鼻口,高水又往西北流,右转就是陵子潭,往东北流注入湘水,汇流处叫陵子口。湘水从高口戍东边又往北流,右边流经鼻洲,左边汇合上鼻口;又往北流,右边对下鼻口,又往北流,到陵子口。湘水右岸,有铜官浦流出。湘水又往北流经铜官山,山的西边濒临湘水,山上泥土呈紫色,含有云母,所以又叫云母山。
又往北流过罗县西边,涢水从东边流来注人。
湘水又往北流经锡口戍东边;又往北流,左边分出一条支流,叫锡水,往西北流经锡口戍北边;又往西北流,转间东北,有玉水注入。玉水发源于西北方的玉池,往东南流,注入锡浦,出口叫玉池口。锡水又往东北流,有东湖水注入。东湖水上流承接玉池的东湖,南流注入锡水,称为三阳径。水南有三处驻防城堡,又往东北流,注入湘水。湘水从锡口北流,又到望屯浦,是个牛扼湖。湘水继续北流,有支流往北流出,称为门径。湘水萦纤曲折往西北流,转向东北,汇合了门水,汇流处叫门径口。又往北流,有三溪水口,三溪水在东边承接大湖,西与湘浦相通,三水汇合,所以有三溪之名。又往北流,在东边汇合了大对水口,西边与三津径相接。湘水又往北流经黄陵亭西边,右边汇合黄陵水口,这里的水上流承接大湖。湖水往西流经二妃庙南边― 二妃庙,人们称为黄陵庙。传说大舜出外视察,两位妃子随行,在湘水溺死。她们的神灵漫游于洞庭的深渊,出入潇湘水口。潇,水清而深的意思。 湘中记 说:湘水很澄清,能看到五六丈的深处,水底的石块看来就像散子一样,色彩鲜明,历历可辨;白色的沙滩皎如霜雪,红色的崖岸艳若朝霞,于是得到潇湘之名。二妃死于此,所以人们在水边为她们立祠。荆州牧刘表在庙内刻石立碑族表,使她们的事迹传之不朽。黄水又往西流,注入湘水,汇流处称为黄陵口。从前王子少有奇才,二十岁时做了个恶梦,写了一篇 梦赋 ,二十一岁就在湘水里淹死,那地方就在这条河上。湘水又往北流经白沙戍西边;又往北流,右边在东盯口汇合渭水。湘水又在左边汇合决湖日,此口的水源出西破,东通湘诸。湘水又往北流,有泪水注入。泪水发源于东边豫章郡艾县的桓山,往西南流经吴昌县北边,与纯水汇合。纯水源出吴昌县东南的纯山,往西北流,又往东流经县南,又往北流经该县老城下。吴昌县是吴主孙权所立。纯水又在右边汇合泪水。泪水又往西流经罗县北边。罗县原是罗子国,先前在襄阳宜城县西,楚文王把它迁到这里。秦立长沙郡,于是也把罗设立为县,水也就叫罗水了。泪水又往西流经玉筒山。罗含 湘中记 说:屈潭的东边是玉筒山,有个道士遗言说,这是一处福地;又名地脚山。泪水又往西流,就到屈潭,就是泪罗渊。屈原怀抱沙石自沉于此,所以潭也名为屈潭了。从前贾谊、司马迁都曾经过这里,他们在中流停下船,向潭中投下吊文。深潭北面有屈原庙,庙前有碑,还有一块汉南太守程坚碑,也寄存在屈原庙内。泪水又往西流经泪罗戍南边,西流注入湘水。汇流处就是 春秋 中说的罗呐,世凡称为泪罗日。湘水又往北流,往北分出一条支流,经过泪罗戍西边,又往北流经磊石山东边,又往北流经磊石戍西边,称为苟导径,然后往北与湘水汇合。湘水从泪罗江往西北流经磊石山西边,此山也称青草山,北对青草湖,西对悬城口。湘水又往北流,先后有九个水口,都是牛扼湖。湘水又往东北流,就是青草湖口,右边汇合苟导径北口,又与劳口汇合,又往北流到同拌口,都是牛扼湖有港汉与右岸相通之处。
又往北流过下隽县西边,微水从东边流来注人。
湘水在左边汇合于清水口的,是资水,世人称为益阳江。湘水左边流经鹿角山东边,右边流经谨亭戍西边,又往北流,与查浦汇合,又往北流,到万石浦,都是牛扼湖。傍着牛扼湖,北面有万石戍。湘水左边有沉水注入,汇流处叫横房口。横房口东对微湖,也有人称为糜湖。微湖右边与微水相连, 水经 所说的微水流经下隽,就指此水。微水西流注入大江,汇流处叫糜湖口。湘水又往北流经金浦戍。戍北濒金浦水,是与湖相通的一条小港。湘水左边有澄水注入,人们称为武陵江。这四条水,都一同注入洞庭湖,北与大江汇合,合称五诸。 战国策 说:秦与荆交战,把荆打得大败,占领了洞庭五诸。湖水方圆五百余里,太阳和月亮好像就从湖中升起和沉落似的。 山海经 说:洞庭之山,是帝尧的两个女儿居住的地方。从沉水、澄水吹来的风,在湘江之滨相交会,常常带来狂风暴雨。湖中有君山、编山。君山有个岩洞,经水下暗通吴的包山,就是郭景纯所说的巴陵地道。这座山是湘君所游的地方,所以叫君山。从前秦始皇在这里遇暴风,向博士询问是什么缘故,博士答道:湘君来时就多风。于是秦始皇就下令砍光山上的树木。汉武帝也登过此山,并在这里射过蛟龙。君山东北对编山,山上多旎竹。两山相距数十里,对峙相望,从远处看去,一片孤影,就像飘浮在湖上似的。湘的右岸有山,人们称为笛乌头石,石山北面,右边连接翁湖口,这里有一条水,上流承接翁湖;左边与洞浦汇合。所谓三苗之国左边是洞庭湖,就指这一带地方。
又往北流,到巴丘山注人大江。
巴丘山在湘水右岸,山上有巴陵老城,原来是吴在巴丘贮存粮食军需物资的城。晋太康元年(280 ) ,在这里设立巴陵县,后来设立建昌郡。宋元嘉十六年(439 ) ,设立巴陵郡,城建在山冈上,有三江阻隔。巴陵西对长洲,此洲南端分隔牛扼湖,北端伸到大江,所以叫三江。三水汇合的地方,也叫三江口。三江口两岸山峰夹峙,其间设置关口,称为射猎,又北对养口,都是牛扼湖。湖水翠绿极了,往东北流,注入大江,二水清浊截然不同,汇合之处称为江会。
漓水也发源于阳海山,
漓水和湘水发源于同一座山,而源头则被山隔开。湘水与漓水之间,只隔着一片宽约百余步的陆地,称为始安娇。这道山岭也就是越城娇。娇水从山的南麓注入漓水,名为始安水。所以庚仲初作 扬都赋 说:以五岭为分界,诸水分向而流。漓水又往南流与伪水汇合。伪水发源于西北方的都陵县边界上,往东南流到零陵县西边,往南流经越城西边。建安十六年(211 ) ,交州刺史赖恭,从广信合兵于小零陵的越城迎击步鹭,就是这地方。伪水又往东南流,注入漓水, 汉书 中所说的:取道零陵,从漓水顺流而下,就指这条水。漓水又往南流,与弹丸溪汇合。溪水发源于弹丸山,山上有一股泉水涌出,从山涧奔流直冲而下;岩穴和溪涧中有些石子,光洁浑圆,完全是天然形成,形状就像弹丸一样,所以山水都以弹丸为名了。考察此山,山上有石洞,下深数丈,洞穴深远,不知尽头在何处。溪水东流注入漓水,漓水又往南流经始兴县东边。魏元帝咸熙二年(265 ) ,吴孙皓分零陵南部置始兴县。漓水又南流,右边与洛溪汇合。溪水发源于永丰县西北的洛溪山,往东流经县北。始兴县原是苍梧的j 匕乡,孙皓把它分出来另设为县。洛溪水又往东南流经始安县,东流注入漓水。漓水又往东南流,进入熙平县境,流经羊懒山。山濒漓水,岩石有些色斑形状很像羊。又往东南流过鸡懒山,岩石有些色斑形状很像鸡。所以这两座山就都按照岩石的斑纹形象来命名。漓水又南流到熙平水口,此水源出县东的龙山,往西南流经县南,又往西流与北乡溪水汇合。北乡溪水发源于熙平县东北的北乡山,往西流经县北,又西流南转,经过县西。熙平县原来是始安的扶乡,孙皓把它划出来另立为县。溪水又往南注入熙平水,熙平水又往西注入漓水。县南有朝夕塘,水源出自东山西南,水从山上流下,注入塘中,塘水每日增减各两次,涨落都有定时,从不误期,就像潮水一般,因此称为朝夕(潮汐)塘。漓水又西流经平乐县边界,左边汇合平乐溪口。溪水发源于临贺郡谢沐县南历山,往西北流经谢沐县西南,往西南流到平乐县东南,左边汇合谢沐县的许多溪水,这些溪流汇合起来,往西流经平乐县南边。孙皓从苍梧辖境内分地设置平乐县,隶属于北边的始安郡。溪水又往西南流,注入漓水,称为平乐水。
往南流过苍梧荔浦县,
濑水发源于荔浦县西北鲁山,往东流经荔浦县西,与濡水汇合。濡水发源于永丰县西北的濡山,往东南流经县西,又往东南流入荔浦县,注入濑溪,濑溪又注入漓水。漓水上流有关口。漓水又南流,左边汇合灵溪水口。溪水发源于临贺富川县北面的符灵冈,往南流经县东,又往南注入漓水。
溱水发源于桂阳郡临武县南边,绕城向西北转弯,往东流,溱水发源于临武县西南,往北流经县西,然后往北与武溪汇合。 山海经 说:肄水发源于临武西南,往东南流,注入大海。溱水进入番禺西部,肄水就是溱水的别名。武溪水发源于临武县西北的桐柏山,往东南流,在右边与溱水汇合,往东南乱流,经过临武县西边,称为武溪。临武县城濒临溪东,因此名为临武县,王莽改名为大武。武溪又往东南流,左边汇合了黄岑溪水。溪水发源于郴县黄岑山,往西南流,在右边与武溪水汇合。武溪水又往南流入重山,山名蓝豪,方圆五百里,都在曲江县境内。山上悬崖削壁险阻难行;山岭的嵘岩高入云天,密林繁枝交错,绿荫如云,荫天蔽日,称为珑中。瀑布萦纤流泻,激起崩裂的浪花,声震山谷,称为泷水。
往东流,到曲江县安聂邑东边,折向西南流,泷水继续南流出峡,峡口叫拢口。西岸有任将军城,是南海都尉任嚣所筑。任嚣死后,尉佗从龙川开始进驻于此。东岸有任将军庙。泷水又往南流与冷水汇合。冷水发源于东面的冷君山,此山雄伟高峻,独出群峰之上。晋太元十八年(393 ) ,山崩塌了十余丈,于是形成悬崖飞瀑,水流倾泻入深壑,滔滔滚滚地奔向珑水。泷水又在右边汇合林水。林水发源于曲江县东北面的垣山。王欲之 始兴记 说:林水的源头有个石洞,在洞前的巨石上,排着十只坛子,坛内全是银饼。伐木砍柴的人碰到时是拿不得的,拿了一定会昏迷心闷。晋太元(376 一396 )初,封驱之有个仆人暗里偷了三枚银饼回来,打开一看,却是一条大蛇,把他活活咬死。 湘州记 说:那天晚上,封驱之梦见神对他说:你的奴仆不检点,偷了三枚银饼。当日将他处决示众,银子就留给你作为赔偿。他醒来去看,只见仆人已死,银子还在那边。林水从源头往西流,注入泷水。泷水又与云水汇合。云水发源于县北汤泉,汤泉水源在不断沸涌,上面飘浮着一股浓厚的云气;如果投下腥味的东西,一会儿就会热起来。泉水中常有红色的小鱼游来游去,却烫不伤。云水往西北流,与泷水汇合。还有一条藉水,上流承接沧海水,有岛屿。此水接纳了许多支流,往西北注入泷水。泷水又往南流经灵鹭山。此山原名虎郡山,又叫虎市山。因为常常有猛虎为害。晋义熙年间(405 一418 ) ,有个名叫律的僧人在岩边修建了一座房子,于是猛虎绝迹。这大概是由于律的仁慈感化所致吧。因此改名灵鹭山。泷水又往南流经曲江县东边,据说从前县名叫曲红,曲红是山名,就是东边那座相连的山冈。拢中有碑,碑文说:从瀑亭到曲红,按 地理志 ,曲红是旧县,王莽名为除虏,是始兴郡的治所。魏文帝咸烈二年(265 ) ,孙皓划分桂阳郡南部另设始兴郡。曲江县东傍拢溪,号为北珑水;水的左岸就是东溪口。溪水发源于始兴东边江州南康县边界的石阎山,往西流与连水汇合。连水发源于南康县凉热山的连溪,凉热山就是大庚岭,是五岭最东的一座,所以叫东娇山。这是转装货物的埠头,下流航道称为涟溪。涟水南流,注入东溪,汇流处称为涟口。东溪,庚仲初称为大庚娇水,又名东江,又叫始兴水。又往西流,有邪阶水注入。邪阶水发源于南康县东南的邪阶山,还有另一个源头,叫巢头。层沓的山岭约束住急流,浪涛滚滚,两个源头并泻而下,汇合成为一水。水边有鼻天子城,但鼻天子是何许人,却从未听说过。邪阶水又往西北流,注入东江。江水又往西流经始兴县南边;又往西流入曲江县,有邸水注入。邸水发源于浮岳山,这座山只要 在一处踏一下,百余步内都会摇动,就像浮在水上一样,所以叫浮岳山。邸水南流注入东江。东江又往西流,与利水汇合。利水发源于曲江县的韶石北山,往南流经韶石脚下。石山高百仍,方圆五里,有两座巨石大小相近,相隔一里,遥相对峙,就如石阀,名叫韶石。据老人们说,从前有两个仙人,各分一石,在那里栖息,此后十二年间,年年连续丰收。利水又往南流经灵石脚下。灵石又名逃石,高三十丈,方圆五百丈。老人相传,巨石本来在桂林武城县,夜间霹雳一声,巨石就移到这里来了。武城人来了,见到巨石,惊呼道:岩石竟逃到这里来了!’因此名为逃石。又因岩石有灵,竟能迁徙,又名灵石。岩头高处,临江耸峙如壁,色彩斑斓就像绘画一般。急流冲激着岩石,不绝地发出惊心动魄的巨响,商旅船舶行经这里,都留下不走了,赏玩不已。利水往南注入东江,东江又往西注入北江,汇流处叫东江口。溱水从这里起有始兴大庚之名,往南流入侦阳县。
经过侦阳县,出了沤浦关,与桂水汇合,
溱水往南流经侦阳县西边,这是汉时的旧县址,就是王莽的纂武。县东有侦石山,方圆三十里,在大江北岸昂起雄峰,在长河边上扎下深基。山南有岩洞,是渔人休息的地方。从前几度有人想在山北开一条路,通到郡城,可是立即就有大蛇当路,因而都没有开成。所以现在行人必须在岩洞前乘船前往。溱水又往西南流经皋口、太尉二山之间,称为侦阳峡;两岸石壁陡峭,高耸遮天,景色非常秀丽。从前曾凿石架设阁桥,把两岸连接起来,抵御徐道覆的进攻。溱水出了山峡,左边有侦水注入。侦水发源于南海龙川县,往西流经侦阳县南边,向右注入溱水,所以应肋说:侦水西流注入溱水。溱水又往西南流,有沤水注入。 山海经 说:涅水发源于桂阳西北山间,往东南注入肄水,流入敦浦西,就指这条水。溱水又往西南流经中宿县,汇合了一里水,那里地势险隘,名为观歧。连绵的山峰纵横交错。陡峭的危崖耸峙如壁。下有神庙,倚山面水,殿宇空寂肃穆,庙前的洲诸中攒聚着一堆峰岩,零乱地屹立于江心。洪水接连而来,奔腾怒号,水上漂来的木\材,到了这里必定下沉,而且再也不会浮起来,人们都以为是水神河伯收去了。晋时县人有使者到洛阳,办好了事将要回去了,忽然有人托他带信,说:我家在观歧前,就是岩石间有藤垂下的地方。你只要敲一敲野藤,自然会有人来拿的。使者照他的话去做,果然有两人出来,接过了信,并邀请他到水府去,衣裳却一点也不沾湿。这话似乎不近情理,但天地之间无奇不有,周穆王西游与河神论宝就是一例。照此推想起来,这也是相类似的事了。溱水又往西南流经中宿县南边,这是吴孙皓把四会北乡划分出来设立的。
南流注人大海。
溱水又往南流注入郁水,然后流入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