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34.net,池上客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去襄樊有两处地方不可不看,一是古隆中,二就是米公祠。古隆中孕育出了个诸葛亮,而米公祠则是宋代书画家米芾故里。论名望米芾当然赶不上诸葛亮,但骚人墨客乃至于稍有一点书画兴趣的人却绝不会后悔来米公祠一游。
我正是属于这稍有书画兴趣的人之一。甲戌年八月我去襄樊参加一个会议,会中安排了参观米公祠。尽管在米公祠前后仅逗留了一个来小时,但米公祠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内心话,我倒真有点喜爱上米芾这个人了。
米公祠在樊城西南汉水之滨,原名米家庵,是米氏后裔为纪念先祖米芾而建。它始建于元代至正年间,几经兴废。光绪元年(1875年)12月整修时,文渊阁大学士单懋谦为牌楼亲题“米公祠”门额,从此这名字延用至今。民国时期,米芾27世孙米高秦千方百计保管了米公祠中45块石刻,使这批珍贵文物幸免于战火。建国后国家曾拨款对米公祠多次维修,特别是三中全会以后对米公祠又进行了大规模修复。我们所见到的米公祠已是旧貌变新颜了。不仅仅存的牌楼过厅和宝晋斋已返老还童,而且依据米公祠记事碑文等史料增建了进院、二进院和三进院。院两侧建有16间碑廊,除了内嵌米氏父子石刻以外,还嵌有一些古今名家的书法石刻。现米公祠由米芾的28世孙米克勤作管委会主任,由米氏后裔直接承包管理。
在我国历史上不乏书法大家,仅与米芾同时代的苏轼、黄庭坚、蔡襄在书法上就各有造诣,与米芾合称为苏黄米蔡“宋四家”但成就似乎均没有米芾的大。米芾不仅精书法,而且也精诗画。中华艺苑中诗书画皆绝的屈指可数,米芾算得其中突出的一位。只可惜米公祠仅保存了米芾的一部分书法精品,而没有他的诗与画给后人瞻仰,不能不是一种遗憾。但从米芾的这一部分书法精品及其对米芾的为人介绍中,我们确乎大开眼界并深受启迪。
看米芾的书法实在是一种高档次的享受,尤其是看他的行草。我在欣赏米芾作品的同时,有意识地将其和一些古今名家的书法作比较。比来比去,总觉得米芾到底还是米芾。其他人的书法固然各有妙处,但多循规蹈矩,不免呆滞。而米芾的书法确有一种翩翩若动的气势。用笔猛厉骏快,毫锋使转自如,大有不受规矩羁勒、自然抒发天趣的独到风格。从米公祠回来后,乘兴翻看米芾的蜀素帖和珊瑚帖,这种感受更增加了一层。蜀素帖是米芾的生平杰作,气韵高古,具晋唐余绪而出新意,而珊瑚帖则深含书画同源之妙,令人玩味无穷。
我始终认为搞艺术是总归先有藐视然后才可能有创造的,唯有敢于藐视大家方能超越大家。米芾大概就属于这类似的人。他的碑刻中有这样几句诗,兴致恢弘地对诸多书法家直率评点:
“欧怪褚研不自持
犹能半蹈古人规;
公权丑怪恶札祖
从兹古法荡无遗。
张颠与柳颇同罪
鼓吹俗子起乱离;
怀素葛獠小解事
仅趋平淡如盲医。”
他就敢坦率地评议蔡京没有掌握笔法,蔡卞书法缺少韵味,蔡襄用笔拘紧,黄庭坚爱描摹字,苏轼写字像画画。而他对自己的书法却充满自信,慨然默允时下对自己的书法“风樯阵马,沉着痛快”的褒评。他的直率惊世骇俗,他是了解自己的。正因为他始终着眼于创新,他的书法才能学古而不泥古,在书林中自成一派。同样,他的绘画和诗也均能超俗独立,世人常有“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之说,米芾的书法就如同他自己。
我对米芾充满敬意,但有两件事却很为他惋惜:一是惋惜他的早逝。他是大观元年(1107年)死于任所,终年仅57岁。一般人总认为书画家是应该长寿的。据说他的死因是头上生疡,鬼知道是得的什么病,就像前段非典尚未为今天的人所认识一样。放在今天谅来应是可以治愈的;二是惋惜他的字画。他一生写字作画何止千计,倘若全部流传下来堪为中华民族的一笔珍贵财富,但他却来了个临终颠举,将自己不甚满意的上千幅字画毫不踌躇付之一炬,真令他的崇拜者们活活气死。当然这从另一方面来看恰恰反映出他对艺术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却是很可使后人击节三叹的。
去襄樊有两处地方不可不看,一是古隆中,二就是米公祠。古隆中孕育出了个诸葛亮,而米公祠则是宋代书画家米芾故里。论名望米芾当然赶不上诸葛亮,但骚人墨客乃至于稍有一点书画兴趣的人却绝不会后悔来米公祠一游。
我正是属于这稍有书画兴趣的人之一。甲戌年八月我去襄樊参加一个会议,会中安排了参观米公祠。尽管在米公祠前后仅逗留了一个来小时,但米公祠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内心话,我倒真有点喜爱上米芾这个人了。
米公祠在樊城西南汉水之滨,原名米家庵,是米氏后裔为纪念先祖米芾而建。它始建于元代至正年间,几经兴废。光绪元年(1875年)12月整修时,文渊阁大学士单懋谦为牌楼亲题“米公祠”门额,从此这名字延用至今。民国时期,米芾27世孙米高秦千方百计保管了米公祠中45块石刻,使这批珍贵文物幸免于战火。建国后国家曾拨款对米公祠多次维修,特别是三中全会以后对米公祠又进行了大规模修复。我们所见到的米公祠已是旧貌变新颜了。不仅仅存的牌楼过厅和宝晋斋已返老还童,而且依据米公祠记事碑文等史料增建了进院、二进院和三进院。院两侧建有16间碑廊,除了内嵌米氏父子石刻以外,还嵌有一些古今名家的书法石刻。现米公祠由米芾的28世孙米克勤作管委会主任,由米氏后裔直接承包管理。
在我国历史上不乏书法大家,仅与米芾同时代的苏轼、黄庭坚、蔡襄在书法上就各有造诣,与米芾合称为苏黄米蔡“宋四家”但成就似乎均没有米芾的大。米芾不仅精书法,而且也精诗画。中华艺苑中诗书画皆绝的屈指可数,米芾算得其中突出的一位。只可惜米公祠仅保存了米芾的一部分书法精品,而没有他的诗与画给后人瞻仰,不能不是一种遗憾。但从米芾的这一部分书法精品及其对米芾的为人介绍中,我们确乎大开眼界并深受启迪。
看米芾的书法实在是一种高档次的享受,尤其是看他的行草。我在欣赏米芾作品的同时,有意识地将其和一些古今名家的书法作比较。比来比去,总觉得米芾到底还是米芾。其他人的书法固然各有妙处,但多循规蹈矩,不免呆滞。而米芾的书法确有一种翩翩若动的气势。用笔猛厉骏快,毫锋使转自如,大有不受规矩羁勒、自然抒发天趣的独到风格。从米公祠回来后,乘兴翻看米芾的蜀素帖和珊瑚帖,这种感受更增加了一层。蜀素帖是米芾的生平杰作,气韵高古,具晋唐余绪而出新意,而珊瑚帖则深含书画同源之妙,令人玩味无穷。
我始终认为搞艺术是总归先有藐视然后才可能有创造的,唯有敢于藐视大家方能超越大家。米芾大概就属于这类似的人。他的碑刻中有这样几句诗,兴致恢弘地对诸多书法家直率评点:
“欧怪褚研不自持
犹能半蹈古人规;
公权丑怪恶札祖
从兹古法荡无遗。
张颠与柳颇同罪
鼓吹俗子起乱离;
怀素葛獠小解事
仅趋平淡如盲医。”
他就敢坦率地评议蔡京没有掌握笔法,蔡卞书法缺少韵味,蔡襄用笔拘紧,黄庭坚爱描摹字,苏轼写字像画画。而他对自己的书法却充满自信,慨然默允时下对自己的书法“风樯阵马,沉着痛快”的褒评。他的直率惊世骇俗,他是了解自己的。正因为他始终着眼于创新,他的书法才能学古而不泥古,在书林中自成一派。同样,他的绘画和诗也均能超俗独立,世人常有“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之说,米芾的书法就如同他自己。
我对米芾充满敬意,但有两件事却很为他惋惜:一是惋惜他的早逝。他是大观元年(1107年)死于任所,终年仅57岁。一般人总认为书画家是应该长寿的。据说他的死因是头上生疡,鬼知道是得的什么病,就像前段非典尚未为今天的人所认识一样。放在今天谅来应是可以治愈的;二是惋惜他的字画。他一生写字作画何止千计,倘若全部流传下来堪为中华民族的一笔珍贵财富,但他却来了个临终颠举,将自己不甚满意的上千幅字画毫不踌躇付之一炬,真令他的崇拜者们活活气死。当然这从另一方面来看恰恰反映出他对艺术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却是很可使后人击节三叹的。